APP下载

维生素C在肿瘤治疗中的简述

2017-02-01赵桂菊

保健文汇 2017年11期
关键词:抗坏血酸调节维生素

●赵桂菊

维生素C在肿瘤治疗中的简述

●赵桂菊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维生素C(Vitam inC,VC)对肿瘤的预防和治疗作用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研究表明,VC可以通过产生过氧化氢,干扰肿瘤细胞周期等作用杀伤肿瘤细胞。并且,饮食中高VC的摄入可以降低膀胱癌、胰腺癌等癌症的发病率,其作用机制尚未明确。目前VC对肿瘤发生的研究已取得进展,现综述如下。

维生素C;肿瘤

1 VC的生理功能

VC又称L-抗坏血酸,有4种异构体,主要包括还原型L型(L-抗坏血酸:AA)和氧化型D型(脱氢抗坏血酸:DHA)。由于D型抗坏血酸的活性远远小于L型,仅为1/20,所以VC通常视为L型。人体中的VC通过两类特异性的转运蛋白,葡萄糖转运蛋白(glucosetransporter,GLUT)和钠离子依赖的维生素C转运蛋白(sodiumdependentvitaminCtransporter,SVCT)进行浓度的调节。人体内L型VC为主要存在形式,并通过SVCT主动转运调节。VC的生物学功能十分丰富。它主要作为氧化剂参与体内氧化还原反应,清除体内的自由基、脂质过氧化物和活性氧基团,保护细胞免遭氧化损害;也可以参与体内的羟化反应,作为羟化酶的辅酶,促进脯氨酸和赖氨酸残基的羟化,促进胶原蛋白、骨,毛细血管,结缔组织的合成,从而促进动物生长,促进伤口愈合;还可以降低多环芳香族致癌物与DNA结合,阻止亚硝酸盐转化成亚硝胺致癌物,预防癌症;同时也会促进机体对铁的吸收,叶酸活性转化;清除自由基,参与细胞氨基酸代谢,神经递质的合成等作用。并且,VC可调控机体免疫系统,促进淋巴细胞增殖,诱导CD4+T细胞分化,提高CD8+记忆T细胞的比例,通过对B细胞调节、巨噬细胞的抑制作用,促使机体产生抗体,增强体抗力,同时使机体免受脂质过氧化的损伤,纠正和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加对感染的抵抗作用,减少了肿瘤的发生概率[1-3]。

2 VC的抗肿瘤机制

目前在基因水平上,认为肿瘤的发生与调节因子的基因发生异常有重要关系。调节因子在调控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中发挥重要作用。调节因子的基因包括原癌基因、抑癌基因、凋亡调节基因、DNA 修饰基因等。任何一个分子的紊乱导致这些基因的结构和功能异常,都有可能导致肿瘤的发生。

2.1 抵制原癌基因激活

原癌基因种类繁多,在正常细胞中,原癌基因所编码的产物,如生长因子、生长因子受体、信号转导蛋白和转录因子在细胞生长增值中有重要作用。这一系统任何环节出现问题,均会使细胞发生恶性转化。原癌基因c-myc对细胞增殖、分化、凋亡有重要的调控作用,在细胞静止期,对细胞几乎不产生影响,而在有丝分裂原刺激下可使细胞从G0期进入G1期,引起正常细胞的恶性转化以及肿瘤的形成。研究发现,c-myc的异常表达在癌变过程中出现较早。并发现c-myc的异常表达在多种肿瘤中出现,如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卵巢癌等。彭磷基研究发现,用VC、中药与VC联用分别作用于二乙基亚硝胺(diethylnitrosam ine,DEN)诱发的大鼠肝癌模型细胞中,通过与模型组对照发现,实验8周时,VC组、中药+VC组c-myc基因表达量减少,分别为模型组的1/3、1/5。实验14周时,两组分别为模型组的1/6、1/10。实验20周时,两组分别为模型组的1/13、1/18。这些结果表明,VC的单独使用、或联合该中药都能抑制c-myc基因表达。可见VC可以通过下调c-myc基因,一定程度上阻止细胞的恶性转化,同时可以阻断肿瘤的进一步进展。

2.2 上调肿瘤抑制基因功能表达

p53基因是肿瘤抑制基因最具代表性的一种,在人类恶性肿瘤中50%以上有该基因的突变。目前数据表明,p53肿瘤抑制基因是VC起到更强的抗癌作用的先决条件。同时VC可以降低呈现p53依赖的p34sei-1肿瘤蛋白的表达,从而减轻其抗凋亡活性,增加癌细胞死亡。

2.3 修复凋亡调节基因功能紊乱

细胞的凋亡是促凋亡因子和抗凋亡因子相互作用实现,凋亡异常与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Bcl-2家族是具有双向调节的凋亡因子,包括促凋亡Bax和抗凋亡Bcl-xl。Caspase-3是caspase家族凋亡蛋白酶级联反应的关键酶。研究发现,VC能通过对Bcl-2家族成员表达的调控,抑制雷公藤甲素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实验表明,VC在处理右旋糖酐铁(irondextran,Id)诱导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bloodmononuclearcell,PBMC)时, 胞 内 促 凋 亡 因 子 Bax、Caspase-3表达下调,活性降低,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增加。这一实验证明:VC可以对抗Id诱导PBMC发生的凋亡作用,防止凋亡调节因子功能紊乱,从而保护细胞稳定。不仅如此,VC可以调节凋亡基因蛋白,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增强抗肿瘤作用。探究VC对人宫颈癌Caski细胞的抑制的作用机制时发现,VC可下调Bcl-2和E6,上调Bax表达,促进Caspase-3活化。可见VC对凋亡基因的调控作用是肯定的,只是在不同细胞中,调节的基因蛋白及作用程度不同[4]。

3 结论

肿瘤的治疗依然是人类所面对的难题之一,而战胜肿瘤的关键和根本在于预防。每日口服一定剂量的VC可有效阻止亚硝胺的形成并抑制其致突变作用,降低由亚硝胺导致的癌变发生,从而达到预防作用。将VC对于肿瘤预防有其可行性及分子理论依据。但目前针对不同细胞易突变靶点的作用仍需进一步研究。总之,研究VC对肿瘤的预防作用,不仅可以指导膳食结构,也可为肿瘤的防治及预防提供新的手段与发展思路。

(作者单位: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1]陈万青,郑荣寿,曾红梅等.2011年中国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分析 [J].中国肿瘤 ,2015,24(1):1-8.

[2]石凤霞,王继强,龙强等.维生素C的生理功能及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J].中国饲料,2016(4):36-38.

[3]张红强,李丹妮,陈建.维生素C对静脉铁剂诱导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凋亡的干预作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21):38-42.

[4]杨建林,韩钰,周永芹等.维生素C诱导人宫颈癌Caski 细胞凋亡及其分子机制的研究[J].生命科学研究,2013,17(2):143-147.

猜你喜欢

抗坏血酸调节维生素
方便调节的课桌
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法同时测定小麦粉中L-抗坏血酸和D-异抗坏血酸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毛樱桃中维生素C含量
HPLC法测定果蔬中维生素C含量
维生素:到底该不该补?
2016年奔驰E260L主驾驶座椅不能调节
维生素B与眼
神奇的维生素C
补充多种维生素根本没用
抗坏血酸癸酸酯、抗坏血酸月桂酸酯和抗坏血酸棕榈酸酯的稳定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