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种质量提高的途径
2017-02-01河南省蚕业科学研究院赵晓
河南省蚕业科学研究院 赵晓
蚕种质量提高的途径
河南省蚕业科学研究院 赵晓
农业部关于一代杂交蚕种质量出台了ny326-1997《桑蚕一代杂交种》行业标准。标准规定:一代杂交蚕种毒率≤0.5%,良卵率≥97%,杂交率≥95%,孵化率(2日孵化率)≥90%,卵量(每张)为25 000粒,上下不超过500粒。
蚕种质量优劣直接影响栽桑养蚕的经济效益,关系着蚕种生产单位的生存与发展。蚕种生产单位必须创造良好的饲养环境,以防病为中心,精心管理,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加强蚕种生产过程的监督管理和彻底贯彻各项技术措施,强化质量意识,想方设法提高蚕种质量。
蚕种是一种特殊商品,它既是蚕种生产的产品,又是茧丝业的生产资料。蚕种生产涵盖桑园管理、疫病防治、蚕种催青、收蚁、养蚕、种茧保护、发育调节、发蛾制种、蚕种处理、冷藏保护等诸多环节,每一个环节对技术的要求都非常严格,某一项环节的技术措施不贯彻到底,就会严重影响蚕种质量,给质量的有效控制带来很大的困难。
一、熟悉所繁育品种的特性
现行蚕品种大多属于多丝量品种和强健性品种,多丝量品种一般具有壮蚕期持续时间长、食桑量大、对不良气候抵抗力弱等特点,而强健性品种表现为体质较强,对不良环境特别是对某一环境具有较强的抵抗力。每一个品种都有自己的特殊性状,要了解每个品种的优缺点,只有充分掌握不同蚕茧品种的特性,才能在饲养管理过程中灵活运用相应的环境条件和合理的技术措施,繁育出优质高产的蚕种。
二、控制好催青环境条件
催青是良种繁育的开始,必须严格控制好温度、气流、光线等环境条件,使蚕卵胚子顺利发育,确保在预定日期内能达到较高的孵化率。催青时要根据品种特性,蚕卵发育所需积温等调整出库时间。蚕卵胚子发育的快慢完全受温度的影响,原种催青的温度以强健性和化性为主要目标。因此,二化性蚕种的高温感光催青温度在反转期后不宜超过26 ℃。催青湿度除按标准实施外,重要的是在催青后期注意防止干燥,此时若湿度小,后期易发生死卵,使孵化率降低,即使是孵化的蚕,也因蚁体虚弱而使减蚕率增加。应每天观察,当蚕卵出现1个小黑点或卵色由灰褐、灰绿转成青灰时,预示着蚕卵将在2~3 d孵化,要做好收蚁的准备。
三、加强蚕茧桑园的管理
桑叶是蚕的营养来源,优质的桑叶是提高蚕种质量的关键。一是加强肥培管理,除按标准施足氮肥、扩大磷钾肥外,连续施有机肥。二是狠抓桑园治虫,坚持在整个桑树生长期,适时进行人工捕杀和药物防治,保证整个桑园常年无虫,从而提高桑叶的产量和质量
四、调配好饲育环境条件
生物体和其生活环境条件之间的适应性是物体生存的基础,创造与蚕相适应的环境条件是原蚕饲育的重要环节。除严格消毒防病和按照品种特性创造增强体质及稳定化性的温湿度、气流、光线等条件外,主要是良桑饱食。原蚕造卵的营养主要从4龄及5龄前半期所食桑叶中获取,应将叶质最好的桑叶用于这一时期。严格调整温湿度、光线、气流,以降低蚕体内的残存丝量,因为残存丝量多会增加血液中的氨基酸含量,造成卵量减少,还会影响蛹体和蛾体的健康。
五、搞好雌雄鉴别
在蚕、茧、蛹、蛾和卵的5个阶段,为保护品种特性,应严格淘汰不良个体和虚弱个体。在整个繁育过程中,对每个发育阶段都要认真细致地观察蚕体的生长发育状况和形态特征,进行严格选择。雌雄鉴别要采取初签1次,复签3次,以保证蚕种的杂交率。
六、做好种茧保护
种茧保护就是使整个蛹期按照蛹体生理需要所进行的各项工作。温度对蛹体发育的影响最大,上蔟至发蛾温度控制在25 ℃可使产卵数、良卵数、受精卵率最高。种茧保护期间要有专人管理,保持室内清洁;要经常巡回检查,掌握温湿度变化,并及时记录。坚持长交、迟交、短产以提高种质。若是蚕蛾羽化后,应立即进行交配,迟交、长交产卵量多、速度快、残存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