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会文化与民间传统信仰
——以河南浚县古庙会为例
2017-02-01陈佳琪
陈佳琪
四川大学,四川 成都 610065
庙会文化与民间传统信仰
——以河南浚县古庙会为例
陈佳琪*
四川大学,四川 成都 610065
作为历史悠久的传统庙会,浚县古庙会保存了上千年的民俗风情和历史遗迹。然而古庙会在提升当地旅游业水平、满足群众心理需求的同时,也给社会环境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为解决这个问题,本文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将庙会中的庙观、神祇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进行了阐释,并对古庙会未来的发展模式作了尝试性的探讨。
古庙会;民间传统信仰;社会影响
庙会文化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早在20世纪20年代,我国学者就开始重视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庙会活动的主要内容虽然已基本实现了从传统到现代的文化变迁,①但寻求超自然力量的庇佑仍然是群众参与庙会活动的重要目的之一。以豫北地区的浚县古庙会为例,“浚县山老奶”(碧霞元君)在附近新乡市、鹤壁市、安阳市等地区可谓妇孺皆知,拥有着很大知名度。集会场所位于县城东南相据而立的大伾、浮丘二山上,每到正月,两座山上燃香缭绕,锣鼓喧天,表演高跷、抬阁、舞龙、旱船等民间技艺的长龙一望无际。当地政府为了弘扬本地的历史文化,通过扩大宣传、举办民俗文化节等方式,逐渐将浚县古庙会打造成了“河南民俗经典”、“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第二批试点项目”,浚县也在1994年成为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一、大伾山和浮丘的宗教建筑
经过考察发现,浮丘山上最重要的宗教建筑是碧霞宫。碧霞宫前后院落三进,供奉碧霞元君(当地称为浚县老奶)。内有大殿、后殿、遏云楼、寝宫楼、阎君殿。殿内塑碧霞元君,墙壁上绘有代表儒家文化的二十四孝图。寝宫楼后旧有一座三教堂,内供释迦、老子、孔子三教之祖,体现了唐代三教合一的遗风,现已无存。
碧霞宫以北紧邻千佛寺与千佛洞,洞内有开凿于唐代大小石刻造像990余座,有很强的历史艺术价值。这是浮丘山上最主要的建筑,也是香火最繁盛的地方。其它如文昌阁、鸿运殿、转运殿等庙堂也不下百数。
大伾山规模略大于浮丘山,其中最著名的是大佛阁,位于北麓天宁寺内,内有一座始凿于后赵时期高22.7米的大石佛,它是为了平息水患而开凿,故有“镇河将军”之称;天宁寺以北有太平兴国寺,是当地唯一被批准的佛教活动场所。还有供奉东岳大帝黄飞虎的天齐庙,供奉吕洞宾的吕祖祠。太极宫则是大伾山的标志性建筑,通高33米,是一座三层八棱攒尖楼阁式建筑。从下到上分别供奉吕洞宾、文昌帝君、三清列真诸神。外壁墙上八面刻八卦,故又名“八卦楼”。再往南有万仙阁,内有道教大小神像9000余个故名。
禹王庙位于大伾山东南麓,传说大禹治水,曾在此处与大蛟战斗。龙洞位于大伾山东崖,属于三个天然洞穴,洞前有丰泽庙,保存有宋代以及其它时代的祈雨碑,阳明书院则是儒家文化在这里的代表,院里存有王阳明的"大伾山赋","大伾山诗"和王阳明画像碑等石刻。此外山上还有懋功宅、张仙洞等遗址不一而论。
总结以上庙观中供奉的神祇,大致上可以划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从其他地方“请”过来的地域神,如东岳大帝、碧霞元君;第二类是没有明显地域色彩的在全国广泛分布的神,如吕洞宾、三清以及各处佛教寺院;第三类是根据本地历史与传说土生土长诞生的神,如“镇河将军”大石佛等。这些神祇原本的职能不管是什么,在这里几乎全部集中到了调节风雨、繁衍生育、除灾免祸这几个方面,似乎人民对攘除凶灾这一神力有着非同一般的渴求。
二、庙会的宗教崇拜内容
前文所述神祇职能集中化的特点,和本地历史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浚县志》②记载,浚县及其附近地区在历史上长期受到水旱、大风、地震、兵火等灾害的影响,百姓生活极不稳定。其部分摘录如下:
“周定王五年,黄河在宿胥口溃决,改道大伾山东东北流”
“元延四年,黄河溃决,毁黎阳城,百姓避水黎山”。
“咸宁四年九月蝗灾。”
“咸宁五年六月雹灾。”
“大业十三年秋,河南、山东大水,死者将半。”
“天禧三年大水,房舍多被冲坏,人多被淹死。”
“天圣七年地大震,军城(今浮丘山西)陷为湖。”
“至元十九年,蝗虫为患,禾稼不收,饥民捕蝗果腹,乃至人相食。”
“至正十二年水、旱、蝗灾并作。”
“乾隆二十四年大水、地震。”
“光绪三年六月至次年三月无雨,蝗虫肆虐,瘟疫流行,饿殍载道,人或相食。”
……
罗香林在探讨北京妙峰山庙会起源时写道:“中国北方几省,几百年来,因为天气和人事的变迁,所有的耕地,渐渐变为不易耕种的荒田……在这种情况下,心理上总要一个支配自然的权力者,不能不想到神③。”这种由历史的困顿催生的民间传统信仰,和浚县古庙会中的情况极其相似。在历史上旷久凛烈的兵灾与水旱中,民众的苦难最终催发了具有本土特色的民间传统信仰的诞生。
以俗称“镇河将军”的大伾山石佛为例,十六国时期,黄河多次溃决,冲毁民宅,淹没良田,造成饥荒连年,流民遍野。后赵主石勒依照印度僧人浮图澄的提议,在大伾山东麓依崖凿大石佛一座,目的就是为了镇压黄河水患。作为历史遗物,它不仅仅呈现了魏晋南北朝以来不断变化的雕塑艺术,更记录了千年来当地人民在洪水、大旱、蝗灾、兵祸之下的可歌可泣抗争史。
对于碧霞元君,在《道藏》的《碧霞元君护国庇民普济保生妙经》中对她的介绍是:“碧霞行满十方,功周亿劫,位证天仙之号,统岳府之神兵,掌人间之善恶,寻声赴感,护国安民。”在浚县古庙会中,“浚县山老奶”即碧霞元君绝对是百姓祈祷的最主要对象。无论是有疾有灾还是求子求孙或者是要出远门,百姓都会向“老奶”祈求消灾免祸、顺利平安,这早已成为一种习惯。这种习惯无疑是历史时期记忆的遗传。从明代碧霞元君落户浮丘山,几百年间的风风雨雨,百姓的婚丧嫁娶、天灾人祸,人民生活的困苦、无奈与喜悦,碧霞宫是最直接的见证者。它对历史民风民俗的见证比书面历史的记录更为直接生动。
大伾山龙洞的《康显侯诰》碑记载,北宋政和八年(1118年),尚书郎徐公莅浚“询民利病”。时值大旱,徐率僚属到龙洞祈雨。当日晚,阴云四合,“不崇朝而雨千里”。徐上奏章,为龙神求封,皇帝准奏,诏封为“康显侯”。这是北宋大旱年间官方祈雨活动的一次记录。除此之外,附近还安置有多块明清时期的祈雨碑刻。《康显侯诰》碑以及其它祈雨碑,是历史时期浚县地区受旱灾影响的直接证据。
三、传统庙会与现代文化的平衡
而时至如今,庙会活动的主要内容虽然已逐渐从以娱神为主发展为以娱人为主,对当地经济来说,旅游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也日益凸显;但除此之外,庙会的负面影响也是存在的。每到正月,大伾山、浮丘山上燃香缭绕不散,鞭炮整日不绝,香客摩肩接踵,这使得整个县城都处在相当浓厚的宗教氛围之中。此外,为了满足外地香客烧香拜佛的需要,当地居民又大量经营香烛冥纸,更是在经济层面上也沾染上了宗教信仰的气息。并且由于当地县级高中正坐落在山脚下,宗教氛围对教育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这对当地居民的工作、生活造成了不可避免的干扰。
当然,民间传统宗教信仰的存在也有其自身的合理性。对于参加庙会的百姓来说,烧香祈福是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是劳累了一年之后对心灵的安置与寄托。所以在对这一文化遗产进行管理的时候,既不能打着挖掘古代文化遗产的幌子宣扬神鬼文化,又不能把虔诚的神灵膜拜简单划为愚昧落后的行为。当前需要做的工作是在社会影响与群众需求这两个方面之间,如何寻找一个平衡。
作者认为,要寻找这种平衡,可以尝试对庙会中的寺庙宫观以及诸神祇的传统宗教意义进行一种文化上的转换。比如针对庙会期间可能迎来的宗教氛围,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建造雕塑、树立讲解牌、媒体宣传、编写教材、安排志愿者现场解说等方式,重点突出历史遗迹的文化作用,逐渐转变它们在群众观念中的地位与角色。与此同时,还应尽量发挥大禹、王阳明、徐懋功、王铎、李密、端木子贡等历史名人的文化足迹,将浚县古庙会打造成一个历史文化的集合体。这对当地居民来说,这不仅使学习工作环境得到了净化,对古庙会这一文化遗产的经营方式的转变更有利于发挥其更多潜在的价值。
[ 注 释 ]
①李秋香.河南庙会文化及其当代变迁.中南民族学院学报,2002,1,22(1).
②浚县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浚县志.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12.
③罗香林.碧霞元君·民众迷信碧霞的原因.民俗.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编,1929(69、70期合刊).
[1]李秋香.河南庙会文化及其当代变迁.中南民族学院学报,2002,1,22(1).
[2]任思义.大伾与浮丘.河南:河南大学出版社,1989.5.
[3]浚县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浚县志.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12.
[4]吕继祥.泰山娘娘信仰.北京:学苑出版社,1994.10.
[5]郑仕有.中国民俗通志·信仰志.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5.
[6]乌丙安.中国民间信仰.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1.
[7]罗香林.碧霞元君·民众迷信碧霞的原因.民俗.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编,1929(69、70期合刊).
陈佳琪,四川大学,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研究方向:文物与艺术考古。
B933;K
A
1006-0049-(2017)09-024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