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落实十个一 培养高素质
——浅谈班级隐性文化建设

2017-02-01邵小兰

山西青年 2017年9期
关键词:班级同学活动

邵小兰

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 常州 213025



落实十个一 培养高素质
——浅谈班级隐性文化建设

邵小兰*

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 常州 213025

本文论述了班级隐形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并结合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德育工作要求——提升学生素质素养“十个一”工程,详细地阐述了笔者在实践中的具体操作方法,并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十个一;高素质;隐形文化

古人云:"蓬生府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班级是学校的基本组成,班级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缩影,是依托并通过班级为载体来反映和传播的文化现象,它反映了班级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是一种渗透在班级一切活动中的东西,是一种隐形的教育力量。

班级文化可分为显性文化和隐性文化。显性文化即外在环境文化,这一点班主任和学生们都比较注重,让教室的每个角落开花,每堵墙壁说话,保持整洁的教室环境,给学生一种高尚的文化享受。而班级的隐性文化建设,它才是一个班级文化的灵魂,是最能体现班级个性,它的建设能促进我们班级及各学生的内涵发展,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作为一所高职院校,一直致力于将学生培养成为三质人才(具有自信阳光气质、文明有礼品质和创新创业特质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近年来,德育工作又推新举措——提升学生素质素养“十个一”工程,内容为每天阅读一小时、每天锻炼一小时、每天练字一小时、每天撰写一篇随笔、每天日行一善、每周参加一次社团活动、每月参加一项公益活动、培养一个兴趣爱好、练就一套职业礼仪、拥有一个国际视野。作为一线班主任,如何结合“十个一”工程建设我们班级的隐性文化呢?我来谈一谈具体的做法。

一、构建制度文化,内化行为规范

“没有制度,不成方圆”。班级制度文化是班级精神文化的关键组成部分。入学时我根据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内容制定了“班级量化考核方案”,这个方案包含了学生的一日常规,由班级专人负责记录,每人建立小档案,班主任根据每个人的表现予以及时评价,定时总结。此方案在实践中历经几次民主讨论、修改和完善,现已成为班级管理制度。此记录可作为学生今后的评选先进、选拔任用、组织发展、学期评定等重要参考,也是联系家长、学生谈话时重要的佐证材料。通过制订规矩、严格实施、反复督促这一过程,班级整体情况良好,班风正、学分浓,常规管理稳定有序,创自主管理品牌班级,历年获得大小荣誉无数。

除了班级常规管理中构建有效的制度,在一些培养学生素养的小细节中,也可制定规矩,慢慢转化学生的行为习惯。如“十个一”中倡导每天锻炼一小时,我们在班级中举行了“晒晒晒,甩甩甩”体育健身主题月活动。要求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发挥自己的爱好去参加体育锻炼,每天晒出自己运动的照片,努力达到甩肉减肥的目标,评选出“健身达人”。孩子们各种照片都引起大家强烈的关注,既活跃了班级的气氛,又提高了身体素质,还达到了减肥塑形的效果,可谓一举多得。网络时代的学生,读书与用笔的机会正在减少,通过组织课余每天阅读一小时、每天练字一小时的活动,可静化学生浮躁的心灵、增长学生的见识与学问。班级统一购买字帖,一起观看书法视频,每天练字有任务,有检查,有评比,评选出“书法之星”和优秀作品,两年来效果显著。每周晨会中一天,安排了读书分享会,同学们自发推荐一本好书,一个好故事,对于一些有争议的问题,还会忍不住加以讨论、辩论,不但提高了阅读的兴趣,还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瞧,“千册书香班”的奖状正悬挂于在教室墙壁闪闪发光。每天放学前的“德育一刻钟”,我和学生们一起总结一天的得与失,同学们也会坚持每天记录心情和随笔,大大地提高了写作能力。

二、建设课余文化,提升学生素养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集体是教育的工具"。班级的凝聚力的形成就是一股强大的无形力量,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是班级凝聚力形成的主要形式,也是提升学生素养的重要手段。下面我以时间顺序介绍我班开展过几次大的活动:

(一)运动会(2014年10月)

十月的运动会是同学们入校以来的第一场盛大的班级活动,也是同学们竞技体育、发扬风采的赛场。针对我班体育人才不多的现实情况,我要求学生本着重在参与、超越自我的精神,调动全班同学发挥特长,组成了"表演组"、"竞赛组"、"后勤组"、"宣传组"。班级同学参加了开幕式“跆拳道”、“啦啦操”、“Cosplay”、“舞狮”等表演,每一个运动员比赛前比赛后都有周到的服务,单项5人获奖。尤其在“十五人十六足”和“趣味排球”两个集体项目中,我们笨鸟先飞提早训练,培养了良好的默契,取得了“十五人十六足”第一名,“趣味排球”第二名。这就是团结的力量,有了这一次成功的激励,同学们都会主动参加学校各类体育比赛,集体奖项10余个。“每天锻炼一小时”、“培养一个兴趣爱好”的理念正在不断强化。

(二)军训(2014年11月)

十一月的天气已经有些寒冷,早晚都得穿上棉袄御寒,同学们开始了在国防园为期7天的军训。军训是艰苦的,也是快乐的,我带着45个孩子一起训练、吃饭、叠被、唱歌、游戏,大家紧密得像一个人。这些天中,我每晚都通过网络向家长汇报一天的训练情况与学生表现,遇到困难时我也向家长们求助。军训快结束时,几个孩子的家长送来的几大箱水果。水果小情谊重,学生们体会到了“集体”的真含义,既要同苦,也能同甘,同时也感受到了父母真情,心里满满的感动与温暖。身在这样一个集体中,唯有用出色的表现来回报父母和老师的爱心。本次军训既是对身体意志的锻炼,也是集体信念、善心爱心的提升。

(三)“日行一善”主题班会(2015年5月)

为响应学校“日行一善,积善成德”的主题教育活动,我班参加了学校的主题班团活动比赛,并荣获一等奖。这次比赛充分体现了同学们强烈的集体观和凝聚力,班级全员参与,群策群力。制定活动方案、选取表演内容、音乐视频制作、场地道具布置,班团干部组织有序,同学们积极配合。学生自己制作PPT、自导自演情景剧、拍摄剪辑师长寄语,这些熠熠生辉的节目至今还令人印象深刻。本次活动是对前阶段“行善”活动的总结,又是对后期活动的展望。“每天日行一善”的工程仍在继续,班级“善”的心越来越多,“善”的行动越来越普遍。

(四)墨汐古风社(2014年10月至今)

刘高职素有“百团大战”的社团文化。入学后,班级自建了社团“墨汐古风社”,现有成员28人。“墨”象征着中华文化的厚重底蕴,“汐”寓意着中华传统源远流长,社团以歌舞、武术、诗词朗诵等形式来表现中国古典之美。成立至今,多次参加了学校、系部各类晚会活动,学生在表演中找到了自信,彰显了个性和才华。2015年被评为校“优秀社团”。

我努力将班级活动与社评团活动相结合,班级中曾开展过“我的拿手戏”活动,学生们充分展示了其唱歌、手工、口技、街舞、一分钟跳绳等拿手戏,大家在欢乐中展现了才华。班级中每两个月组织一次主题班会,同学们结合主题自主策划、组织、实施,我由起初的大包大揽到幕后指导再到欣赏表演,学生们表演越来越大胆,形式内容越来越丰富,这样的方式极大地培养了学生创造能力。

班级中学生人人有社团,课余时间学生们匆匆忙碌着,都把刘高职校园当青春舞台,积极踊跃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级各类活动,社团、义工联、志愿者等社会实践类活动,也都活跃着我班学生身影。

三、我的思考

(一)“十个一”工程的实施是一项长久的工作。学生素质素养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十个一”工程的实施自然也不是一项可以用时间衡量的工作。班主任应沉下心做好长久实施的准备,体会工程中“每个一”的内涵,针对班级的现实情况和不同时期的现实要求,思考具体实施方案,制定实施计划,扎实有序地推进工作进展。

(二)“十个一”工程的实施是一项有创造性的工作。“十个一”工程中的“每个一”看似独立却并不分割,它看似十个有形的要求却是一种无形的力量,何时开展?怎么开展?开展效果如何?没有一个统一的答案,还需班主任有创造性的实施,在各项各级活动中贯彻“十个一”,它的内涵才得以实现,目标才得以实施。

四、结束语

建设好班级的隐形文化是一项长期而细致的过程。在班级中开展的很多的活动,还只是我在培养合格人才、提升学生素养的尝试路上,还有许多要努力的方向。我们班主任要激励每一个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引领每一个学生,为学生创建一个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氛围,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1]尹开蓉.规范常规管理建设班级文化.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6(1).

[2]黄燕萍.班级隐形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百度文库,2014(11).

[3]张惠利.注重班级文化建设,加快学生成长步伐.科教文汇(上旬刊),2008(11).

邵小兰(1982-),女,江苏常州人,硕士,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讲师,从事班主任工作8年,研究方向:计算机软件工程,数据库技术。

G

A

1006-0049-(2017)09-0177-02

猜你喜欢

班级同学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班级“四小怪”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班级英雄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班级被扣分后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