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流动视角下的农村家庭养老困境分析
2017-02-01余玉婷黄庆丰
宋 娜 余玉婷 黄庆丰
山西大学,山西 太原 030006
社会流动视角下的农村家庭养老困境分析
宋 娜*余玉婷*黄庆丰*
山西大学,山西 太原 030006
随着我国社会变革和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城市就业岗位的增多吸引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劳动力外流削弱了家庭赡养老人的能力,因此农村传统的家庭养老面临着严重的现实困境,主要表现为:经济上的赡养能力薄弱,生活上的照料水平不足,精神上的关怀程度欠缺,本文从社会流动的视角深入分析了农村年轻人的外出打工对农村家庭养老模式造成的影响。
社会流动;家庭养老;空巢老人
基于根深蒂固的安土重迁观念和对家庭的情感依赖,相比于社会养老和机构养老模式,农村老年人更倾向于选择家庭养老,家庭养老是指由家庭承担养老责任的文化模式和运作方式的总称。①借用费孝通先生的思想可表述为:中国的养老模式是甲代抚育乙代,乙代赡养甲代,乙代抚育丙代,丙代又赡养乙代,下一代对上一代都要反馈的模式,简称“反馈模式”。②在同质性极强的乡土社会和信任程度较高的人际关系网中,农村老人能找到自己的精神慰藉,符合老年人“落叶归根”的传统养老观念,更重要的是,赡养父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视为天经地义之事。
近三十多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迅速发展,城乡之间的二元壁垒被打破,农村子女纷纷涌入城市,进城打工,大多数农村老人处于“空巢”状态,中国农村社会已经不同于费老所描述的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的社会③,农村劳动力外流直接导致了农村老年人和子女的居住距离拉大,使得很多农村老年人与子女分开,子女无法在家赡养老人,从而冲击着农村家庭养老的功能④。
一、农村家庭养老面临的困境表现
农村家庭养老模式的主体是老人和子女,地理位置是家庭,缺失了其中任何一个因素,都会使得家庭养老面临困境。随着子女的外迁,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经济上的赡养能力不足
从家庭结构来看,联合家庭即子女数量多的老人往往可以得到更多的经济支持,得到较为充分的养老保障,但在计划生育政策的严格控制下,“4—2—1式”的主干家庭迅速增加,两个劳动力需要供养四位老人和一个孩子,而从农村流向城市的劳动力多半从事的都是低薪工作,靠苦力获得收入,面对城市相对较高的消费水平除了维持最基本的生计,他们没有多余的钱接济老人,因此,老人的生活处于相对贫困的状态。
从收入开支来看,农村老人年迈,劳动能力弱,也没有退休金,最多只能仰靠村集体提供的每月不足百元的养老金,捉襟见肘;有研究表明,农村家庭养老内容不但不能充分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反而还出现了“反向趋势”⑤即父辈对子辈的“逆反哺”。比如:父辈代替子辈对孙辈进行隔代照顾,加重了老年父母的物质负担、身体负担和精神负担,这对老人来说,无疑又是雪上加霜。
从子女可为父母提供的经济支持来看,农村子女在城市中不断被“边缘化“,进城农民没有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的积累,做的是最苦最累的活儿,挣的是很低的薪金,却和城市居民同等承担一样的物价,造成经济上的困难,不能提供给家中老人充足的养老资金,对于他们而言,显然在经济上处于劣势地位,同时“重幼轻老”的观念使得他们愿意将更多的钱花在下一辈身上,却忽视了上一辈的晚年。因此,外出打工的子女在经济上对老人的帮助很小。
因此,农村老人的经济状况不容乐观,建立在经济基础上的天伦之乐也就不了了之了。
(二)生活上的照料水平不足
随着年龄的增大,老年人行动不便,尤其对于农村老人,一方面年轻时主要从事农活,年老时身体抵抗力下降,更加需要子女的悉心照顾,另一方面,农村较为封闭,条件较为落后,购买生活用品的远途距离和烧柴做饭的艰辛给老人带来了诸多不便,但城市的生存压力和高昂的消费使得流动子女无法将老人带在身边,大大减少了对老人日常生活的照料频率。
另外,由于子女外出务工,农村老人便成为了种田耕地的主力军,然而,在农忙的时候没有子女在身边帮助,很多重活累活都还得自己来扛,给老人增加了很多心理和生理上的负担。
农村老年人的观念较保守,子女大于天,因此,无论什么时候都不愿意给子女增加负担,总是尽力给子女提供便捷的生活,而子女打工在外,无法时时刻刻关注到父母的身体状况,忙碌的生活也剥夺了他们探望父母的时间,因此,在“哄骗”的谎言里,子女对父母的生活照料日益减少。
(三)精神上的关怀程度欠缺
在物质条件一定的情况下,老年人的精神需求源于追求心态平衡、获得充实和尊严的心理渴求,具体体现为:精神慰藉的需求、保障自尊的需求、人际交往的需求、文化生活的需求⑥。
1.精神慰藉的需求
根据人生发展阶段论,6O岁以上的老人正处于人生发展的最后一个阶段,即自我整合的绝望感,心理健康状况不断滑坡,对精神抚慰的心理需求不断增强⑦,因此,老人更渴望的是贴心的嘘寒问暖,但是长时间与儿女分离,老人的精神需求很难得到满足,甚至连最简单的阖家团圆都不能实现,长期的抑郁寡欢对老人的健康形成了十分不利的后果。
2.保障自尊的需求
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传统观念是“养儿防老”,即习惯让子女等家庭成员来解决自己的养老问题,在老了之后儿孙满堂,享受天伦之乐⑧,但是年轻子女的长期外出,远远没有尽到孝心,老人只能自食其力,还有可能遭受他人的非议——子女不孝,使得自尊心严重受挫。
3.人际交往的需求
在农村生活的老年人,由于本身居住环境的相对封闭性和分散性,加上随着年龄的增大,听力下降,愿意与之交谈的人越来越少,他们的交际圈不断缩小,儿女的分离,配偶的去世等更多的苦楚无法倾诉,心理压力倍增。
4.文化生活的需求
缺少了人的交往,缺乏现代技术的知识,没有子女在身边,甚至连电视机的基本操作都不会,老年人的文化生活严重缺失,并且农村也没有丰富的娱乐休闲活动,老年人的文化生活需求得不到满足。
二、农村家庭养老的困境原因分析
(一)子女的流动导致空间上的分离
长期的城乡二元分割体制下,造成了城乡之间的经济差距鸿沟,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纷纷选择进城务工,这种候鸟式的迁徙造成了老人和子女地理空间上的分离,难以满足老人的日常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
(二)孝文化情感纽带的断裂
建立在传统价值上的“孝”文化,是支撑农村家庭养老模式的伦理规范,为家庭养老提供了道德基础。而农村的公共舆论,作为非正式机制,监督和规范着养老行为,监督和规范着养老行为⑨。费孝通先生曾说我国是个典型的“乡土社会”,在以熟人为特征的乡土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关系密切,在集体意识和共同舆论的约束下,孝的文化氛围非常融洽,家家户户老有所依,老有所养。
但如今进城务工的子女,长期生活在城市,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农村社区赡养老人舆论的控制,而法理社会中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疏离,也不足以对其构成舆论压力,观念的改变使得他们更加注重个体的发展,对父母的感恩反哺看得不再那么重要,因此,对老人不尽或少尽赡养义务的子女便有了逃避赡养义务的空间。
这也正是中国当下农村家庭养老陷入困境的原因:农耕文明正处于转型过程中,家庭养老所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被破坏,且种种先天与人为的制约,工业化水平钳制了农村个人养老的能力。⑩
(三)农村老人的传统思想观念滞后
农村老年人长期生活在彼此信任的熟人关系中,有着共同的生活,语言和风俗习惯,彼此信任程度高,同时,土地是他们一生依赖的经济来源,有着深厚的情感,因此,年老时宁愿独自留在家中,也不愿意跟子女去一个陌生的城市。另外,知识的储备不足,心理的接受能力差等因素导致老年人进城后的自我调适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语言不同,习惯不同等也会使得老人内心孤独自卑,违背了老人进城的初衷。
(四)个体化主导下的农村子女成功“脱嵌”
“个体化”包含着两层重要含义:第一,“个体化”意味着既有社会形式的解体,如阶级、社会地位、性别角色、家庭、邻里等范畴的日趋弱化;第二,“个体化”,意味着现代社会新的要求、控制和限制被强加给个体。⑪
农村子女的外出打工使其从原先的传统社会中脱嵌,不再或是很少受到传统社会的束缚与限制,公众舆论的监督谴责作用受到削弱,更加注重个体的发展,使农村养老模式更加脆弱。
随着社会转型的不断加深,农村传统家庭养老面临着严重的现实困境,然而,受我国国情、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老年人群体的心理需求等因素影响,家庭养老的功能难以替代,在今后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仍将是农村养老的主要方式。因此,对农村老年人的家庭养老模式的现状分析是十分必要的,同时也应该提供多种保障维持农村家庭养老的再继续,充分保证农村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 注 释 ]
①姚远.对家庭养老概念的再认识[J].人口研究,2000,24(5):5-10.
②费孝通.家庭结构变动中的老年赡养问题——再论中国家庭结构的变动[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20(3):7-16.
③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④张文娟,李树茁.劳动力外流对农村家庭养老的影响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4(8):34-39.
⑤肖倩,杨泽娟.农村家庭代际关系与老人赡养问题——对赣中南农村的实证研究[J].求实,2010(10):93-96.
⑥肖雪.促进老年人阅读的公共图书馆创新研究[M].天津大学出版社,2010.
⑦周湘莲,刘英.论农村空巢老人精神养老的政府责任[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43(4):54-60.
⑧李克.关键十年:新一轮经济与产业革命[M].新华出版社,2014.
⑨唐灿,马春华,石金群.农村家庭养老方式的资源危机[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8(11):39-41.
⑩余飞跃.家庭养老的困境与出路——兼论孝与不孝的理性[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7(5):124-130.
⑪贝克.个体化[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宋娜(1996-),女,山西人,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2014级社会学专业学生;余玉婷(1996-),女,湖北人,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2014级社会学专业学生;黄庆丰(1997-),男,安徽人,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2014级社会学专业学生。
D422.6;D
A
1006-0049-(2017)13-004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