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道德冷漠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2017-02-01韦露
韦 露
宁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 宁波 315211
公民道德冷漠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韦 露
宁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 宁波 315211
文章分析了道德冷漠现象形成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近年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的精神面貌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是,社会上一些道德冷漠现象问题却日益突出,亟需解决。
道德冷漠;原因分析;对策
道德冷漠是指“在某种程度上而言就个体在具备了一定的道德认识的基础上而在特殊的情况下所选择的一种‘不作为’的道德现象”[1]。道德冷漠是一种对善的缺乏,对生活中的道德问题漠不关心。
一、道德冷漠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市场经济的冲击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逐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但是同时也使得道德领域出现了一些问题。西方的思想价值观念传入我国,人们传统的“重义轻利”价值观念受到了一定的冲击,西方“重利轻义论”传入我国并逐渐影响了人们的思想观念,有些谋利计功、见利忘义的行为也颠覆了人们的传统价值观。受着市场经济影响,金钱至上观念、拜金主义价值观冲击着整个社会,人与人之间交往越来越频繁地以金钱地位来作为衡量彼此的杠杆,缺少了所谓的“人情味”。
(二)赏罚制度的不合理
赏善罚恶对于规范个体的道德行为具有重大的作用。由于我国道德赏罚制度还不完善,因此所作出的赏罚判决存在着一些不合理之处。有些见义勇为、乐于助人的人往往由于缺乏制度的保障陷入“做好事没好报”的困境中,比如一度引起社会热议的“彭宇案”,法院作出了不合理的判决。助人者本来应该得到褒奖,却莫名其妙的受到了处罚。不公正的赏罚造成的后果就是许多人不敢也不愿做好事,人们害怕做了好事还是会被处罚。只有做到赏善罚恶,才能激发民众的道德热情,才能涌现出更多乐于助人、见义勇为的人。
(三)媒体、舆论的行为失范
媒体是新闻宣传的主阵地,是传播信息的主渠道。但现实生活中,部分新闻媒体行为失范,严重威胁着社会道德生态的构建。他们频频向公众展示他人的苦难,电视网络上随处可见关于苦难的新闻,更有甚者编造假新闻来吸引公众眼球。“犹如所有的传统事物,它们一旦‘融入了世俗的日常生活’,就失去了所有的震撼力。”[2]这种日常化的苦难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以前觉得憎恶的暴行和苦难,现在已经司空见惯,人们对苦难的态度由怜悯同情变成不值一提。新闻媒体传播的灾难和悲剧,获得的不是公众的同情和爱心,而是日渐坚硬的内心和冷漠的情绪。
(四)道德教育的缺失
国民道德问题的不断产生与教育特别是学校和家庭这两方面的教育更是密切相关。在我国,许多学校一味强调本校的升学率和招生率,把教育的重心都放在了学生的智育上,往往忽视了德育的重要性,造成一些学生虽然成绩优异,但是品格、个人素质却低下。除了学校忽视了对学生的道德素质教育外,家庭教育也存在着缺失。很多家长忽视孩子的道德教育。许多家长认为孩子只要身体健康,成绩优异就好。学校负责教育孩子的一切。还有一些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导致孩子以自我为中心,只注重自身利益,对他人漠视甚至无视。
二、解决道德冷漠的对策
(一)构建公平正义的经济秩序
道德是由经济基础决定,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雄厚的经济实力是一切伟大历史被创造的前提。我们要解决道德冷漠问题,应当努力构建公平正义的经济秩序。由于道德是社会物质条件的反映,是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所决定的社会意识形态。因此,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会有什么样的社会道德,道德必然与利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利益是道德的基础。如果尊道德、守道德不能引导人们获得利益而达到更高层次的幸福,那么道德评价是非善恶的价值也就失去意义。
(二)制定完善的赏罚机制
健全道德赏罚机制要遵循公平合理的原则,制定合理的赏罚条例,在赏罚过程要做到透明公开。道德赏罚也要遵循慎赏慎罚的原则,赏罚有度,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度的奖赏和惩罚。针对当前社会道德冷漠现象问题,需要对见义勇为进行立法,从物质和精神上奖励见义勇为者。同时要完善长效的保障体系,避免出现让见义勇为者流血又流泪的事情发生。这不仅仅是对见义勇为者个人的褒奖,也为社会作出了一个好的榜样,有助于在社会中惩恶扬善风气的增长。除了要对见义勇为者进行褒奖,也要对那些见义不为、诬陷助人者的行为进行处罚。特别是要让诬陷助人者的受到舆论和经济上的处罚,让他们意识到自己行为后果的严重。
(三)克服大众传媒的负效应
在信息时代,大众传媒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给人们的道德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政府部门要加强对大众传媒的监督和管理,增强大众传媒的人道性,使大众传媒不仅可以及时暴露社会道德问题,引起人们的重视和讨论,促进问题的解决,还可以使人们不断思考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增强个人道德意识,提高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感。在强调大众传媒要具有人道性的同时,还要加强大众传媒的真实性。政府部门必须加强对大众传媒的监管,对歪曲事实、散播不良信息的媒体进行严惩,消除大众传播媒介的消极影响,发挥其积极的功能,使其为社会发展传递正能量,为解决我国道德建设中产生的问题提供新的方法和途径。
(四)注重道德教育的作用
首先,学校道德教育要注重模范事迹的实效性,把道德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理论教育固然重要,但是实践教育会更加生动有效果,要将“知”与“行”相结合,避免纸上谈兵。另外,学校应该作为一个学习共同体存在而不是单纯的机构,把教育视为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灵活运用教育方式,革新教育手段,避免机构化,给予师生以人为关怀,改善教育环境,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学生自觉接受教育。其次,家庭教育中注重道德教育。家长作为子女的天然老师,是道德教育的起点,其言行自觉不自觉的会对子女造成影响,要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使父母起到榜样作用。
[1]刘海生.教师道德冷漠的成因及矫治[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2):62.
[2]高德胜.道德冷漠与道德教育[J].教育学报,2009(3):77-78.
[3]李学明,肖国宁.道德冷漠的消极影响及消解对策[J].文史博览,2012(11).
*宁波大学研究生“求真”科研创新基金资助“新时期青少年不良行为分析与转化的德育策略研究”。
D
A
1006-0049-(2017)13-003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