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中存在的纠纷的常见原因及相应对策
2017-02-01郭敏
●郭敏
儿科护理中存在的纠纷的常见原因及相应对策
●郭敏
目的:统计研究儿科的护理常见纠纷成因,并提出针对性策略。方法:对本院儿科的200例纠纷事件进行分析,调查发生纠纷的成因。结果 :在儿科中,护士护理态度差、素质低、沟通方式不当、护患之间缺乏法律意识等是导致纠纷的成因,而其中最为主要的纠纷成因为沟通方式不当。结论:为降低儿科的纠纷发生率,护士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做好和患儿及其家长的沟通工作,医院应该不断强化护理管理工作,以避免纠纷发生。
儿科;护理;纠纷;原因;策略
儿科的患儿因为起病急,疾病病情发展较快,使得儿科护理存在一定风险性[1]。一旦出现护理差错,而家属过度紧张,护士处理不善,则会出现护理纠纷,给医院管理造成影响[2]。故本文统计分析儿科常见的护理纠纷原因,旨在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正,减少纠纷的出现率。
1 材料以及方法
1.1 材料
对本院儿科的200例纠纷事件进行分析,其中200例纠纷事件涉及200例住院的患病儿童,有115例为男性患儿,85例为女性患儿,年龄段是6个月-12 岁,均值为(6.3±0.2)岁,具体住院时间是8天到3.2个月。
1.2 调查方法
调查发生纠纷的成因,先对患儿资料进行研究,在其出院之前给患儿家属填写调查问卷,详细了解纠纷发生的整个过程,然后再综合发生纠纷护士的说法和意见等,总结统计纠纷发生具体成因。
2 结果
在调查问卷反馈中可以发现,有158例纠纷事件发生的原因是因为沟通不当导致的,145例纠纷事件发生的原因是因为护士护理态度差导致的,122例纠纷事件发生的原因是因为护士压力过大导致的,105例纠纷事件发生的原因是因为护士素质低导致的,99例纠纷事件发生的原因是因为护患之间缺乏法律意识导致的,66例纠纷事件发生的原因是因为住院环境不佳导致的,58例纠纷事件发生的原因是因为医院的管理不善导致的,而其中最为主要的纠纷成因为沟通方式不当。
3 讨论
因为在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虽然近日开放了二胎政策,但是许多家庭仍是独生子女较多,而儿科属于较为特殊的科室,纠纷冲突发生率高,护理的工作压力也较大,如果处理不当容易引发护患矛盾,从而影响医院的正常管理工作开展,因此本文根据结果情况,分析儿科的护理常见纠纷成因,然后提出应对策略,以提升医院的儿科护理服务质量,降低纠纷的出现率[3]。
3.1 儿科发生护理纠纷的主要成因
以下从不同角度探讨儿科发生护理纠纷的主要成因:
(1)从患儿和家属角度上看。因为儿科患儿大多数年龄都比较小,沟通理解能力差,甚至无法表达自身的感受,多会通过哭闹或者耍脾气的方式表达情感,护士与患儿之间沟通困难,加之患儿疾病发展比较快,患儿无法配合治疗以及护理工作的开展,给护士护理增加了一定难度。而在这种情况下,因为许多家长都十分重视患儿的身体健康,患儿的哭闹、护理工作的无法有效开展以及对医院期望过高等都直接影响着家长的情绪,一旦医疗人员或者护理人员的治疗护理工作效果没有达到预期,容易令家属情绪失控发生纠纷事件,此外,经济问题同样也影响着护理纠纷出现几率,比如医疗的经济负担过重等也会使得家长情绪不稳,增加纠纷的出现率。
(2)从医院角度上看。据调查发现有158例纠纷事件发生的原因是因为沟通不当导致的,还有部分原因是因为护士护理态度差、压力过大、素质低、住院环境不佳以及医院的管理不善、护患之间缺乏法律意识而引发矛盾,对这些原因进行分析能够发现,出现矛盾的根源是护士在护理中没有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个人素质偏低,在患儿出现哭闹,不配合护理工作时没有耐心的帮助患儿,转变护理方式,令护患之间产生矛盾, 在医院管理上以及住院环境上出现的问题反映出医院自身运营存在的不足。
3.2 儿科的护理纠纷应对方法
以下从两个方面探讨儿科的护理纠纷应对方法:
(1)护士方面:护士首先应该转变自身的服务理念,开展人性化的护理服务,不断提高个人的素质和修养,对待患儿和其家长应该温柔和蔼,有礼有节,理解家长的焦躁心情并给与安慰,提升护理的操作技能,避免出现护理差错情况,加强自身的沟通技巧,做好患儿和家长的入院介绍工作,为家长讲解患儿病情以及治疗中可能出现的情况,让家长做好心理准备工作,取得家长对于护理工作的认可和支持,并鼓励家长参与到患儿的护理工作中,协助开展患儿的护理。在护理过程中严格的根据护理操作规程来开展护理,在发生护理纠纷之后应该及时对纠纷的原因进行总结思考,如果是自身错误应该及时的调整护理方法,以避免再次出现类似的纠纷情况,如果是家长误解应做好解释工作,尽量获得家长的理解,必要时可根据医疗法来对纠纷事件进行处理。
(2)医院方面:在选聘护士的时候除了要求护士的护理操作、专业素质、任职资格等达到要求之外,还应重视护士的个人素养,定期为护士开展再培训,不断提升其业务能力,降低护理差错,并组织护士进行法律学习,掌握医疗法以及护士条例等内容,让护士了解自身义务以及权利,让护理工作开展有法可依。此外,医院应该完善护理管理工作,制定合理健全监管机制,设立监管部门,安排专业的护士轮流值班,并实行护士长的工作负责制,由护士长对护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在发现护理问题的时候及时处理,规范纠纷事件的处理流程,并不断改善医院的就诊住院环境,完善医院设施,减少安全隐患,为患儿提供舒适的住院环境。
总而言之,为降低儿科的纠纷发生率,护士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做好和患儿及其家长的沟通工作,医院应该不断强化护理管理工作,以避免纠纷发生。
(作者单位:江油市第二人民医院)
[1]朱岩.儿科护理细节中引起护理纠纷的原因与防范对策[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24):250-251.
[2]柯玲.儿科门诊输液室常见护理纠纷的原因和护理对策[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3,06(12):182-183.
[3]张莹平.儿科病房常见护理纠纷原因分析及管理对策[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3,07(04):5-7.
郭敏(1991~),女,大学专科,研究方向为儿科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