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脑卒中死亡率出现可喜拐点
2017-02-01编辑部,郑颖璠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7年4期
我国脑卒中死亡率出现可喜拐点
在近期召开的中国卒中学会学术年会上,一条最新的好消息——我国脑卒中死亡率近年来已呈下降趋势。该项研究由国家脑防办王文志教授团队、美国伊利诺伊州综合卒中中心主任David Wang教授,以及北京天坛医院王拥军教授共同完成。相关论文已在Stroke & Vascular Neurology网站在线发表。2008年公布的中国第三次居民死因抽样调查结果显示,脑血管病已在各种死亡原因中上升为第一位。为了解我国脑卒中人群死亡率在过去30年间是否持续上升,他们分析近期完成的全国脑血管病流行病学专项调查结果,参考相关文献并对中国脑卒中死亡率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探讨,最终得出令人振奋的结论。分析结果显示,中国脑卒中(年龄标化)死亡率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地区近年来均呈下降趋势。人群流行病学调查与30年前比较,城市居民脑卒中死亡率下降了31%,农村地区居民下降约11%。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3全球疾病负担分析数据同样显示出我国脑卒中死亡率明显下降趋势,1994年~2013年男性脑卒中(年龄标化)死亡率下降18.9%,女性下降24.9%。这表明,中国脑卒中死亡率近年来已经出现了可喜的拐点。研究者认为,影响我国脑卒中死亡率下降的可能原因有: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民的经济水平和医疗保障明显改善;各级医院的医疗条件、诊治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政府的宣传教育以及健康行动不断加强;大众对及早送医的认识和早期救治的理念发生改变等。研究发现,目前我国农村地区已成为脑卒中的重灾区。今后一段时期应将防控脑卒中的重点转到农村地区,制定合理防控对策,加大宣教力度,争取使脑卒中发病率得到遏制,死亡率进一步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