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新时代国有企业政工队伍建设

2017-01-31鲁永华

西部论丛 2017年12期
关键词:政工队伍新时代国有企业

鲁永华

摘 要: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形势下,作为国有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力军,国企政工队伍优化及素质提升对对企业的健康发展意义重大。本文从当前国有企业政工队伍的现状,存在的突出问题展开深入的思考,提出新时代国有企业政工队伍建设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新时代 国有企业 政工队伍 对策

全面深化改革是新时代国有企业自身发展的重要保障,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需要稳定的职工队伍、良好的企业氛围、和谐的内部环境作为支撑。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国企队伍建设面临更加繁重的任务和许多新课题,对政工队伍能力素质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如何打造一支素质过硬、能力突出、有奉献精神的政工队伍,对深化国有企业体制机制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国企政工队伍当前现状

(一)重视程度不高,队伍建设乏力。只是将政工队伍纳入企业队伍的整体建设通盘考虑,未能突出政工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特殊性,缺乏常规的建设制度。如:对政工干部的关爱缺乏有效的激励措施和机制;对政工干部的教育培训没有形成常规性的制度,培训形式较单一、内容较单调。

(二)队伍不够稳定,人少事重突出。企业改革利益的再分配驱使具有专业背景的政工干部,通过轮岗等方式,重新进入业务人员队伍,尤其是基层单位的政工干部,大多身兼纪检、工会、共青团、宣传等多项工作,导致政工干部流动频繁,有的基层企业政工部门甚至全员换血,新进入员又多是其他部门调入或新录用的人员,缺少应对新时代企业改革的政工工作经验和能力。

(三)能力参齐不齐,难适应改革需要。当前企业政工队伍整体素质参差不齐,有的政治素质高,但业务能力不强,办不了事;有的业务能力强,但政治素质不高,办不好事;有的政治、业务素质都不行,不能办事,缺乏多面手;有的还是“关系户”,对工作消极应付,只讲安逸图享受。政工队伍的政治思想、业务能力、纪律作风等综合素质,难以适应国企改革带来的新挑战。

(四)塘训渠道不畅,能力提升不足。当前,大部分国企政工干部都是靠“自学成才”,凭经验按部就班,创新意识、进取意识不够强。如:在思想教育靠在组织开展教育活动中自学自悟,提升履职能力多半靠前辈言传身教和互联网查询自学;培训多是“以会代训”形式,基本上没有系统、专业的教育培训机会,培训质量不高,缺少系统规划,层次性递进式不明显。

(五)激励机制缺乏,工作积极性不高。政工干部特别是基层企业的政工干部的工作任务量、工作压力、加班时间都不亚于其他业务人员,可是在奖励机制方面,政工干部除了年度考核的结果奖励外,没有其他形式的表彰奖励;在岗位津贴方面,纪检部门有纪检津贴、财务部门有理财奖励、保密人员有保密津贴,而政工干部却什么都没有,导致他们存在“干了和没干一个样”的心态,工作积极性不高。

二、国有企业政工队伍建设的对策及建议

针对以上对国有企业政工队伍现状的分析,加强政工队伍建设可从专业性、综合性、长效性、针对性等四方面的提升着手,持续发力。

(一)高度重视政工干部队伍建设力度。要以企业政治使命为着眼点,建立健全组织机构,配足配强政工人员,将政工队伍建设应纳入企业整体人才队伍建设体系,统一规划,统筹安排,逐步提升政工队伍专业化水平。要结合新时代政工工作实际需求,在行动上着力解决政工干部队伍不稳定、履职能力不全面、教育培训不突出、激励措施不健全等问题,坚持建设一支“讲政治、重公道、业务精、作风好”的政工干部队伍。要完善选拔任用机制,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把好政工干部入口,避免出现“安置型”、“照顾型”情况。

(二)着力稳定政工干部队伍整体水平。随着国企改革不断向前推进,政工干部工作任务更加繁重、思想更加浮躁、人员流动更加频繁,队伍稳定性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国有企业要重视对政工干部队伍建设,深入基层调查政工干部队伍建设的实际情况,防止只停留在工作总结、分析报告、征求意见的层面上,从实质上了解掌握政工干部队伍的真实需求和愿望。要结合国企改革的人员分类定岗和内设机构调整的契机,加强政工队伍建设,査找问题不足、分析困难原因、探索方式方法,着力稳定政工干部队伍,确保人心不散、工作不乱、服务不弱。

(三)全面提升政工干部隊伍综合素质。一是建立健全教育培训制度。结合政工干部职业特点,建立符合政工干部职业发展的教育规划;结合年度人力资源建设、政工工作要点,制定政工干部教育培训计划,有目标、有计划的开展政工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二是丰富教育形式和内容。增加政工干部参加政治理论、综合能力和专项业务学习的机会,丰富学习形式和内容,多渠道、多举措的开展教育培训工作。三是开展专项业务培训。根据国企改革实际、员工心理亚健康趋势和企业管理信息化进程加快的需要,组织举办薪酬体制改革、管理信息化操作、心理健康咨询等特色培训班,增强专项业务能力,提升服务改革、管理、队伍建设的水平。

(四)建立健全政工干部队伍激励机制。一是关注思想健康,提升精神激励。认真贯彻落实谈心谈话制度,经常性听取政工干部思想汇报,时刻关注并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充分体现组织的人文关怀;参照其他表彰奖励制度,设置政工干部专项表彰奖励,提升职业荣誉感。二是设置政工干部津补贴,加强物质激励。设置政工专项津补贴,加强对政工干部物质上的激励,缩小政工干部同管理类干部之间的收入差距。三是拓宽锻炼晋升渠道,增强选拔激励。国企应在上派下挂、扶贫轮岗、提按任用工作中应予以充分重视并给予更多的机会,积极解决职业瓶颈制约,拓宽职业发展渠道

(五)注重强化政工干部队伍工作作风。企业政工工作不是做表面文章,要重视寓理于事,坚持问题导向,处置好员工关注的问题,营造积极向上的企业环境。国有企业要用全新的目光、全新的思维、用针对性的手段去强化政工干部工作作风,放手让他们去干事创业,给予更多的信任和空间。政工干部要将企业文化建设与政工工作相结合,多做少说,以实际行动落实有利于、惠及广大员工的各项举措,增进员工对政工工作的认同感和参与度。

伴随着国有企业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化,政工工作的战斗堡垒作用将进一步凸显。国有企业应将政工队伍建设作为深化改革的一个支点,从建设力度、队伍稳定、培训教育、激励机制出发,培养和打造一支具备坚定政治理念、优良工作作风和精湛实践经验的政工队伍,为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张丽.对加强新形势下国有企业政工队伍建设的思考[J].理论学习与探索,2017(05):57-59.

[2] 赵传磊.提高企业政工人员及队伍素质的措施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16):177.

猜你喜欢

政工队伍新时代国有企业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国有企业每5年至少审计1次
现代企业政工人员素质培养与政工队伍建设途径探寻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1—7月国有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总收入272170.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