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政府棚户区改造资金运作模式及策略分析

2017-01-31罗颖贤

西部论丛 2017年12期
关键词:当地政府棚户区运作

罗颖贤

摘 要:近年来,我国棚户区改造项目逐渐增多,本文在这一背景下,首先从资金来源、资金運作这两方面阐述了地方政府棚户区改造的资金运作模式,之后又从以人为本、注重拆迁管理、加强工程监管、完善后期服务 这四方面提出了地方政府棚户区改造的策略,希望能够为我国政府部门带来一定的帮助,提高棚户区改造水平。

关键词:地方政府 棚户区 资金运作模式

引 言

我国棚户区一般指简易房屋和棚厦房屋集中区,城市中缺少规划,导致宅院分布凌乱不齐,斜路、死路、圆弧路太多,结构简陋,抗灾性差即抗震、防火、防洪性差,居住拥挤,功能差、居住环境差、无道路、无绿化、无公共活动场地、采光通风差的房屋集中的地方。因居住环境差,居民通常收入较低。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为了改进城市面貌,各地区政府也开始关注棚户区问题,许多政府加大力度推进棚户区改造。但是要想合理开展这方面的工作,就要探索融资方式,合理进行资金的运作,极大程度地满足民众需求。下面笔者就谈一谈地方政府棚户区改造资金运作模式及策略问题。

一、地方政府棚户区改造资金运作模式

(一)资金来源

这里以我国一项真实的地方政府棚户区改造项目案例为例,探讨一下资金运作模式问题。该棚户区改造项目于2016年开展,省级政府出台了相关文件,制定某城乡建设投资企业作为棚户区改造的平台参与改造建设。同时,该地区出台了保障性住房融资平台,具有较强的资源优势,所以城乡部门利用此优势取得了当地建设集团的支持,并结合相关部门和企业开始广泛的合作,以提升居民生活水平,改善城市面貌为目的,全面推进棚户区改造工程。该项目与城乡合作,其中融资方式有很多,从中央及省级补助,国开行软贷款等多个渠道获得了项目资金。改造项目总投入119181万元,其中中央和省级补助为5585万元,占总投资的4.6%;自筹资金为8385万元,占总投资的7.0%;从国开行硬贷款92700万元,占总投资的77.8%;从国开行软贷款12511万元,占总投资的10.5%,这即是该棚户区改造项目的资金来源[1]。

(二)资金运作

该棚户区改造项目总投资近十二万元,当地人民政府遵循“统一授信,分块实施”的原则,与省级城乡签订了合作开发文件,并集中立项,向国家开发银行申请贷款。在项目开展期间,当地政府严格遵从国家资金制度进行资金管理,建立了改造项目指挥部、投资公司及银行三方专用账户。其中投资公司成为资金来源方的监管者,专门负责资金用途的监督,在投入每笔资金时都严格进行审批。银行成为监管方,其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合理监管,起到维护资金安全的作用。而棚户区指挥部则是直接使用资金的一方,严格按照项目实施计划,合理使用资金,并根据实际项目情况做到了资金专款专用。这就是当地政府进行棚户区改造资金运作模式,值得相关部门借鉴与学习。另外,当地政府在开展棚户区改造时,严格遵循审计制度,派遣审计部门进行跟踪,在项目开展期间有效避免了违规行为的产生。最终该棚户区改造项目圆满完成,获得非常好的社会效益,不仅改善了原居民的生活环境,也提高了土地利用价值,推动城市化建设的步伐。

二、地方政府棚户区改造策略

(一)以人为本

棚户区改造项目牵扯甚广,如果各地方政府妥善处理好改造工作,会对当地起到积极的影响,反之则会引发社会矛盾。所以当地政府在进行改造时一定要注意改造的合理性和科学性,首先就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考虑到棚户区居民的具体情况。由于棚户区居民收入较低,居住条件较差,所以对于商业开发价值不大的棚户区项目来说,当地政府应该按照经济适用房的规定来制定相关的安置政策,考虑到居民的实际需求和居住问题,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而对于开发商业价值较高的棚户区来说,更要注重居民的合法利益,科学处理历史遗留产权问题,避免居民受到损害,具体可以制定多种合理政策,给居民充分选择的机会。例如,可以为棚户区安排工作、补偿资金或提供住房等等,这样就可以满足不同居民的需求,提高居民幸福指数,最大程度解决改造等问题。

(二)注重拆迁管理

拆迁是棚户区改造中的重要环节,对当地具有双重性的影响,一方面拆迁过程会拉动当地内需,促进社会财富的增长。而如果拆迁规模过大,就有可能导致政府资金紧张,甚至发生资金链条中断、出现烂尾楼等现象。所以为了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我国政府部门需要注重拆迁管理的工作,要以法律为基础,针对具体项目制定出科学的报批机制[2]。对于拆迁中引起的恶意事件,相关政府部门也要耐心做好群众工作,选择多种方式给予群众补偿,安抚群众情绪,真正服务于民,做好棚户区改造工作,从而避免社会发生矛盾与动荡。

(三)注重工程监管

在棚户区改造过程中,工程监督工作是至关重要的,这就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但这并不代表政府要进行包办,当地政府可以提前制定出合理的改造工程计划,并进行改造工程的公开招标,寻找合适的施工企业进行工程改造。同时也要对棚户区居民进行安置,规划出经济适用的小户型,以提升改造设计水平,满足绝大多数居民的需求,从而降低居民的阻挠。另外在工程开展期间,包括开发、拆迁、施工等环节,政府也要做好监管工作,严格把关,可以成立专门的监督小组,构建出全面、健全的管理机制,避免出现歪楼、倒楼等问题,全面提升改造工程的质量,最大程度避免纠纷。

(四)做好售后服务

当地政府对于棚户区改造的后期服务也是需要高度重视,虽然安置的住户入住后,改造项目即将结束,但是在此之后极有可能会产生新的问题。为了避免这类问题为住户带来长期的影响,政府部门不宜过早撤出项目,还要做好事后监管和服务工作。应该加大投入力度进行新建住宅的管理,为居民提供对应的服务。可以引导物业、企业根据业主需求提供相关配套设施,还可以建立住宅居民自我管理模式,从而全面发挥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为原棚户区居民提供全面的社会公共服务。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发展,各地政府都会面临棚户区改造问题,在改造之前,当地政府要结合实际,选择合理的资金运作模式,科学利用资金进行工程改造。另外,政府还有联系实际情况,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注重工程监管和后期服务工作,这样才能提高棚户区改造的效果,从根本上解决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提高居民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1] 陶勇.农业政策性银行支持棚户区改造的调研与思考[J].金融纵横,2018(08):67-71.

[2] 冯轩,张剑桥,葛立雯.棚户区改造政策及贷款支持浅析[J].农业发展与金融,2018(04):60-61.

猜你喜欢

当地政府棚户区运作
英国的“鲨鱼屋”
无人机测温
越南·河内
中国游客在普吉翻船
阳光照进棚户区
公共组织运作如何防止机会主义
农业产业投资基金运作与管理研究
电子商务中市场营销策略与运作的更新
美国兴起“棚户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