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2017-01-31王金萍

西部论丛 2017年12期
关键词:学习能力学生

摘 要: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主要是指学生以自己已有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为基础,在教师指导下,面对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或任务通过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而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通过探究活动,学生不仅获取数学知识,达到对知识的深层理解,而且掌握了发现、认识并理解数学的一般方法,在探究的过程中学习研究问题的方法,培养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一、设计有价值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二、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体验探究乐趣。

三、把知识的获得作为重点,注重学生的探究过程。

四、把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主要方式,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总之,数学课堂我们要注重学生思维的发展和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形成,只有让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行之有效,这两个目标才能实现。

关键词:学生 学习 能力

数学新课程倡导“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探究式教学。这就要求我们作为教师应该把探究性学习当成现在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小学阶段,如何让数学探究性学习更加有效,这才是我们当下应该做的。

什么是探究性学习?探究学习是学生从问题或任务出发,通过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以获得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培养情感体验为目的的学习方式。在探究学习中,学生不是面对现成的陈述性知识或程式化的练习题,而是面对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或任务,他们需要通过自主的、多样化的探究活动来回答问题或完成任务,并在此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培养情感体验。探究性学习着力于学生的学,以独立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索性、研究性学习活动,注重学生的主动探索、体验和创新。什么是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小学生的数学学习不应只是简单的概念、法则、公式的掌握和熟练的过程,应该具有探索性和思考性。儿童天生就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探索精神,好动、好表现、好创造是他们的天性。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主要是指学生以自己已有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为基础,在教师指导下,面对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或任务通过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而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通过探究活动,学生不仅获取数学知识,达到对知识的深层理解,而且掌握了发现、认识并理解数学的一般方法,在探究的过程中学习研究问题的方法,培养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探究性学习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及独立发现、提出问题的能力,信息意识及自主学习的能力,创新意识及动手实践的能力,群体意识及合作交往的能力。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强调将学生视为学习行为的真正主体,是学习过程的思考者、活动者、体验者、合作者和建构者。因此如何让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更有效、更能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我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设计有价值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探究性学习要以问题为中心,通过提出问题,促进学习者进入学习;通过引导学生探究问题,促进学生开展积极主动的学习活动。课堂上,教师要培养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和善于提出問题的习惯,帮助学生提高提出问题的能力。学生或通过对现象的观察,或通过对教师设计的问题情境观察、思考、交流,发现可探究的问题,从而展开探究活动。因此数学教学所设计的问题要有现实性和趣味性。例如:“购物中的折扣问题”我精心设计这样三个问题:在什么情况下两种促销的方式的结果是一样的?在什么情况下这两种促销方式的结果相差不多?在什么情况下这两种促销方式的结果相差很多?这三个问题的提出,激起了学生们探究的兴趣,学生们通过举例子得出非常准确的结论。课堂效果很好。

二、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体验探究乐趣

主动参与是学生对学习表现出浓厚兴趣的一种意向和行为。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只有对某种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因此,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主动参与为前提的。学生的主动参与能使其在探究过程中体验到探究带来的乐趣,并逐步形成一种在学习中喜爱质疑、乐于探究的心理倾向。当然以学生为中心并不是完全否定教师的作用,而是指探究过程的各种活动都应当与学生的兴趣和能力水平密切相关,由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独立或合作完成,教师的职责在于促进这些活动的顺利进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因此在探究性学习中不仅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同时教师也要起到引导作用。教师要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明确探究目标,给思维以方向;同时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给思维以动力。

三、把知识的获得作为重点,注重学生的探究过程

通过活动,促使儿童产生积极的情感和态度,调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思考。在思考中掌握知识,在掌握知识中发展思维能力,使学习变成一种主动的探索过程。

亲历探究发现的过程,不仅是一种获取知识的教学手段,更是教学的最终目的。由于学生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所涉及的不仅仅是最后记住了多少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过程中浸透着情感的投入、态度的转变、方法的习得、情绪的体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能力得到了提高,最重要的是他们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为进一步的主动探究打下基础。

四、把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主要方式,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给不爱动脑思考的孩子创造了学习氛围,促使他们去主动思考,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又可以使思考不正确的学生及时得以纠正,提高了学习的正确率;小组合作学习,注重了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使他们动口、动手、动脑、团结协作,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小组学习还弥补了由于班额大而不能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不足,实现了让每个孩子都能获得成功体以及实践的教学目的。

总之,数学课堂我们要注重学生思维的发展和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形成,只有让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行之有效,这两个目标才能实现。

作者简介:王金萍:从事教育教学工作23年,热爱本职工作,本人自从参加工作以来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潜心钻研教材,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在教学中做到经常反思,不断总结,努力使自己的课堂生动有效。

猜你喜欢

学习能力学生
赶不走的学生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
学生写话
试论在高校“产、学、研”中发展现代传统手工艺文化
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家庭习得环境对初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研究
创设探索情境,让学生在“探”中“学”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