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共青团参与社会治理的优势及视角
2017-01-31王雪松
王雪松
高职院校共青团参与社会治理的优势及视角
王雪松*
湖北工程职业学院,湖北 黄石 435000
高职院校共青团作为培养青年大学生的社会公共部门,是联结高等职业教育各办学主体与共青团各系统的重要桥梁。在社会协同治理背景下,从利益相关者、社会资本、善治理论视角看,高职院校共青团可以广泛参与社会治理进而带动高等职业教育的社会治理。
高职院校共青团;社会治理;优势;视角
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了社会多种力量参与国家的社会治理,特别指出要“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我们对于社会组织的理解不应该过于狭窄,除了政府和企业以外的组织都可以视为社会组织①。在我国的社会组织中,工会、青年团、妇联、残联是具有长久历史和传统优势的社会组织。高职院校共青团也是一种特别的社会组织,它是联结高等教育各办学主体与共青团各系统的重要桥梁,是复合型社团、跨界社团,是在社会治理中具有特殊的作用的社会组织。
一、高职院校共青团在社会治理中的优势
(一)共青团的社会属性是带有第三部门性质的“青年群众组织”②,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在社会团体中的政治地位高
在当今利益多元化的社会格局中,共青团始终代表和维护青年的利益,竭诚为青年服务,是代表广大青年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共青团作为党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紧跟党的脚步、忠实于党的事业,始终坚持对党负责与对青年负责相统一,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在社会团体中的政治地位高,因此,共青团有典型的政治职能和社会职能。
(二)在众多社会治理主体中,共青团组织网络健全、社会联系广泛、开拓性强
在传统具有明显优势的共青团、妇联、工会三个组织中,高职院校共青团紧跟时代发展,顺应新形势的变化,率先作出自身的改革,具有先进性。共青团组织网络发达,覆盖了各行各业、各条战线,扎根于社会领域的方方面面,范围覆盖乡镇、农村、机关、学校、个体私营企业、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人民解放军、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和其他基层单位,可以广泛号召和组织各方青年团员积极参与到社会治理中去。
高职院校共青团是共青团体系中的特殊部分,具备共青团系统网络宽广、异质性社会支持网络丰富的特点;高职院校共青团还因其具有高校的专业背景,因此具有较强的行业企业及学术专业背景,能提供专业性比较强的社会服务,能联系大量的行业企业。
(三)高职院校共青团具有高度的复合性,为总人口中比例颇高的高素质青年代言,在社会建设中责任重大
高职院校共青团是大学生群众组织,同时隶属于高等教育部门,是参与培养专业人才的社会组织,具有高等教育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科学研究的三大职能。因此,高职院校共青团既要实现共青团的三大职能,又要实现高等学校的三大职能,具有高度的复合性。
共青团是青年群众组织,青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比例高,知识文化层次高,对新事物敏锐,民主参与意识强、社会参与较多。青年大学生人口集中寄宿在学校,处于人生的学习成长和积累阶段,对公共服务产品有着多样、具体、发展变化的需求,社会建设涉及的各方面内容与青年的成长发展紧密相连,青年既是社会建设的直接受益者,也是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的重要参与者。因此,高职院校共青团在各级团组织中应该发挥带头引领作用,着眼于改进政府对青少年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促进公共利益的增长和社会的公平、正义,运用互联网思维、整合各种社会力量和资源,多途径为青少年提供有效的公共产品、服务,创设青年社会参与的平台。
二、高职院校共青团可参与社会治理的多维理论视角
(一)“利益相关者”需要“协同”跨界治理
利益相关者理论提出者Freeman认为,在私营部门公司营运过程中,不仅会出现经营者败德行为,而且也会出现股东滥用有限责任、从而损害其他利益相关者利益的道德风险,如过度操纵、出资不足、欺骗等行为,因此所有权利益相关者、经济依赖性利益相关者、社会利益相关者应该共同治理公司,以满足多方利益相关者的不同需求,关注公司经营所造成的社会成本和政治影响。高职院校共青团是青年大学生利益的代表,当然应该参与到青年社会事务的治理当中。
高职院校共青团可与地方共青团、企业及其共青团、社会组织通力合作,充分整合各方资源,通过组建联席会或定期召开协调会议等合作机制,共同实施完成系列合作项目,从而达成协助政府进行青年事务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务之目标;可以采取联合办公的方式,主要承担青少年事务的管理、服务、创新工作,通过一系列整体化、综合性、一站式的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整合政府资源和社会资源、高职院校专业资源为青少年或其他社区居民提供各种公共服务,如开设12355热线、公益服务园区、创意创业中心、一触式网络青年外展计划等以资讯科技媒体揉入传统的青年辅导服务等。新时期高职院校共青团等复合型社团作为利益相关者参与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的新趋势,是网络化合作、项目化管理、社会化运作、市场化竞争、一站式服务等。
(二)“激活-吸纳”双向互动式“善治模式”初步形成
高职院校内部治理中的社会参与被逐渐重视,诸如政、校、企、媒、NGO等多方参与治理是高等教育管理改革的重要内容,但高职院校参与社会治理尚未广为觉察和意识,更多的是部分高校学术权力精英通过研究、提供咨询报告的方式参与社会治理,但其倡导性及充权意识不足,承担社会责任、倡导公众广泛参与社会建设方面的作为还需加强。而且亟需加强善治,善治是“善意治理”,即政府治理的出发点应该是让公众享有更充分的公共物品和更高满意度的公共管理,实现公众福利的最大化。③
高职院校参与社会治理迫切需要第三部门的健全和发展,由此形成了第三部门——高职院校共青团发展新的动力。公共社会利用既有教育制度设计中有效的政治资源,实现了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协商对话,实现了青年需求、利益的满足及社会的参与,第三部门因此得以发展,其发展进一步有力地推动高等教育参与社会治理。第三部门与同为社会组织属性的高职院校共青团联系较早,不断激活高职院校的共青团,使之不断吸纳地方共青团中的有益元素,二者互为促进,是一个“激活”和“吸纳”互利和双赢的过程。
(三)多元主体参与社会治理增加“社会资本”
普特兰认为社会资本即社会组织的特征,如信任、规范、网络等,它们能通过推动协调的行动来提高社会效率④。其中,信任是社会资本不可缺少的部分,当前我国存在“信任”社会资本缺失,公众对政府不信任,政府对非政府不信任,公众对非政府不信任、公众之间不信任均存在。而“规范”社会资本存量不足,社会资本结构因此缺陷,这些问题都制约着社会的良好运行,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就是社会治理的过程,也是增进社会资本的过程。
社会治理不仅是社会资本培育的基地也是社会资本壮大的学校,通过各个主体参与社会治理,社会主体的社会资本得以发展。高职院校共青团参与社会治理,主要可以通过激发青年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激活高职院校知识分子的使命感、引发高等学校的活力,将增进公众对高等职业教育的信任,增进高等职业教育与社区、非政府组织之间的互动和信任,增进政府与高职院校的合作,由此整个社会资本得以提升。促进全社会形成团结、合作、信任的公共精神,公民承担起应有的公民责任,不断增加积累社会资本,就可以大大增加社会的凝聚力,实现社会治理。
[ 注 释 ]
①李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前线,2014(1).
②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主任郗杰英同志于2007年11月25日在第三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主论坛上所做的主题演讲《和谐社会建设与共青团工作创新》.
③陈广胜.走向善治.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101-102.
④刘晋.社会资本视域下社会管理能力提升途径研究.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
[1]李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前线,2014(1).
[2]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主任郗杰英同志于2007年11月25日在第三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主论坛上所做的主题演讲《和谐社会建设与共青团工作创新》.
[3]陈广胜.走向善治.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101-102.
[4]刘晋.社会资本视域下社会管理能力提升途径研究.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
王雪松(1975-),女,汉族,湖北蕲春人,本科,湖北工程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D297;D
A
1006-0049-(2017)16-019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