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文化艺术的新思考

2017-01-31刘天妍

山西青年 2017年16期
关键词:民族艺术文化

刘天妍

民族文化艺术的新思考

刘天妍

新疆艺术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9

血脉之源,割舍不断的56个民族情,情系相连,共寻民族文化艺术传承路——我国民族文化艺术在发展的过程中,不只受自身因素影响,还要经受全球经济化的冲击,文化艺术和经济之间也正处在“尴尬发展”的阶段,是继续坚持“经济为王”的快速发展?还是尊重民族文化艺术发展的自然规律?在大审美经济时代下的它又将何去何从?让我们破除思想上的“误解”,增强自我文化自信,力创民族文化艺术新品牌!

文化资本;文化自信;审美经济;品牌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源”,是其长期发展动力的源泉;民族艺术,是民族文化审美的演变,是人们享受生活、创造生活的符号表达,民族文化+艺术的融合,是中国各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传承的客观载体,是文化强国的风向标——转变民族文化艺术发展的传统模式,抛开对“艺术经济化”反感的枷锁,努力发展民族文化艺术产业化的创新驱动,打造属于自己的民族文化艺术的强国之路!

一、民族文化艺术的文创之路

“文艺创作不仅要有当代生活的底蕴,而且要有文化传统的血脉。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现今社会不单“快”是一种能力,“慢”更是文化艺术方面的“素”与“质”的表达,有“高原”无“高峰”,已经将文艺创作陷入一个前所未有的窘境,不是说中国“没有”文化艺术,而是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很少有人能够懂得沉下心去创作,在中华五千年光辉历史进程中所创造出来的民族文化艺术瑰宝还少吗?——从1998年的《花木兰》到2008年的《功夫熊猫》,再到2009年的《阿凡达》,美国“梦工厂”让我们看到了文化像种子一样开出了夺目的花,也让我们为之警醒文化文艺的创作不在于多少而在于“梦”这一词的表达,揠苗助长固然结不出成熟的果实,堵住源泉也不能细水长流,所以说,民族文化艺术的发展根本在“人”,更在于人的思想!

优秀的民族文化艺术是一个强国拥有优秀的文化资本最直接的体现;美国耶鲁大学教授伊万·撒列尼运用制度化的文化资本概念,研究了波罗的海德语人群的兴衰史,以个案例研究的方式说明文化资本对国家民族的重要性[1],虽然海德语人群受政治和国家的制约而最终以失败告终,但不可否认的是其文化资本带来的辉煌时期,正如民族文化艺术的发展一样,它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就包括国家给予生存环境的影响以及人民群众接受度的影响,而相较于其他国家政治体制的复杂性,我国的艺术创作环境在正确价值观的引导下仍是宽容可取的,但在内容创作下却显单薄,立法方面仍不完善,文化强国,文化立法,成为接下来的重要任务和挑战——随着“兵荒马乱”的2016年刚过去,2017年迎来了新的改革之年,在此之前所遗留下的问题成为2017年文化发展的突破口与新拐点,民族文化艺术产业也成为各界所关注的重点项目之一,传承和发扬优秀的民族文化再次被两会提上议程。据知网统计显示,2006年有关于民族文化艺术的发文量为340篇,环比增长118%,在2007年热度持续保持,而后在2014年媒体的发文量仅有130篇,到2015年、2016年也只是小幅度的增长,相对于2006用户的下载量来看,用户的关注度与媒体的关注度还是有所关联的,仅在2006年用户下载量达到1757篇,环比增长206%,2007年、2008年两年间也“余热未消”,但在接下的几年,民族文化艺术发展与推动却历尽坎坷,从2009年的“新疆7.5事件”到2010年“神话人物认亲记”再到2011年的“故宫多重门事件”,我国的民族文化艺术在之后的几年似乎“沉寂”下来,可实际上民族文化艺术的项目开发却是一直在进行,只是没有集中化的展示或者说是没有一个能让人耳目一新的记忆点,所以说民族文化艺术的“产业化与大众化”是整个文化链中的连接点,只有依靠民族文化艺术的衬托,才能从深层次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精神“消费需求”,也能让民族文化艺术发挥出它应有的活力!

二、民族文化艺术的自信传承

娱乐至死,我们不是让文化变成禁锢我们的监狱,也不是让文化成为娱乐至死的舞台[2],我们需要的是“自主、自信、自强、自尊”的民族文化艺术,文化不是谁的附庸,艺术更不是任意载体具体化后的就叫“艺术”,因为民族文化艺术它包含了许多艺术表达形式,如民族戏曲、工艺美术、音乐、舞蹈等都是民族文化在艺术中的体现,可现在社会大众对民族文化艺术的“模糊”界限显然变成它发展的阻隔,令原本优质的“体现”也随着经济价值的考量,使得文化艺术欣赏的目光变得不再纯粹,即便是现在拥有如此强大的民族文化艺术的背景,研究文化的各个方面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我们为什么还是不能有足够的自信去传承它、去发扬它呢?

法乎其上,则得其中,法乎其中,则得其下。在民族文化艺术创作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只能处于“讲道理给别人说”的状态,而是要脚踏实地从实际出发,尊重他人的自我创作成果,对成果高标准、高素质,对艺术创作者严标准、严要求,面对民族、面对文化、面对艺术,都应该不盲目、不狂妄地树立一个“人无我有,人有我优”自信标杆,因为我们知道,文化发展在于进步,艺术创新在于尝试,就阿克苏去年9月举行的以西域文化、本土文化为主题的民族文化艺术的大型灯会来说,大胆利用当地民族文化艺术结合现代科技去创作,它不是纯粹的“拿来”,而是集合众多人思想的结晶,这对于民族文化艺术的长期发展来说,思想的“行动力”才是源源不断的发展源泉!

无文化,无自信;无自信,无精品。文化自信源于自身的强大与外界的支持赞美,如果没有自我的肯定和他人的理解,文化的再创也不能达到“浚其泉”的真谛,而只有抓住根植于民族血肉上的艺术之花,才能与人民产生共鸣,才能多方助推、乘风破浪,所以在踏上文化强国的征途上,我们不能过于强调中庸的论调,而是要将文化的关建在于“发扬”落到实处,毕竟现在的中国在国际的地位与过去不可同日而语,一举一动都受到世界的瞩目,国家的强盛让人民自信,人民自信促进文化的发扬,那民族文化艺术的发扬是否能让我国走上文化大国之路呢?我认为这答案是肯定的:即便是我们不能确切的预测未来的走向,但是却能肯定“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种艺术理念永远不会被时代淘汰,就像新中国66周年华诞之时,66个中国本土品牌齐齐亮相纽约时代广场为祖国庆生,就站在“世界的十字路口”向全世界人民展现我们的“中国红”、诉说着我们的“中国梦”、传递着我们民族文化艺术前进的火与热,让我国民族文化艺术揭开了历史的新篇章——抛开民族文化艺术只是各个民族的民间文化、民俗文化这“狭义的观念”,接纳各民族文化产品的衍生文化艺术,再凝聚我们渊源长河中优秀的中国因子,好好做出更多的民族文化艺术精品,造就吾国与吾民强大的文化自信,才能树立光辉的国家形象,打造属于我们自己的民族文化艺术品牌!

三、民族文化艺术的“美利”绽放

众所周知,艺术源于生活,生活的艺术和艺术的生活分别成为人们在精神和物质上的追求,可以说前者是从思想上的创新,是用思想的“行动力”去创造生活的美学,而后者更偏向于物质美化后继而间接带来的精神享受,“美”成为当代社会艺术价值的标准,它不仅体现在视觉上的冲击美,更体现在百说不厌的文化的内涵美,而民族文化艺术就是国家渊远流传的至美!

2001年,德国学者格尔诺特·伯梅在《审美经济批判》中提出了“审美经济”的概念[3]。《印象·刘三姐》、《云南映象》、《千手观音》等大型优秀演出项目也成为中国审美经济下时代需求的文化产物,民族文化和艺术完美的融合让我们看到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大好前景,这些与“平常”的演出作品相比,“更上一层楼”的作品赢得的赞誉更加印证了民族文化艺术的开发离不开经济的改造和支持。一方面,有些学者认为“艺术经济化”是对艺术的玷污,让审美在享受的过程中变得有些功利化,而这样的转变是会给文化和艺术的发扬形成阻碍;另一方面,事物的发展都有两面性,我们应该承认过快的经济发展势必会带来一些弊病,可是我们却不能只以悲观的态度去看待艺术,因为存在权威性的“悲观”更会让人惶恐而不知“发展”在何处,而民族文化艺术的发展中缺少的就是这样权威性的自信与支持——每当有创作者将传统的剧作音乐与流行元素结合,就会让不少网友大呼“不伦不类”,不管最后的结果是否成功,最先开始仍是“质疑”,可是我们不能因为它是传统而“被传统化”,就算民族文化艺术作品的质量是最应该先考虑一方面,但更值得一提的还是它思想上传递给观者以文化自信的问题,因为所有的传统文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传统本身在传承过程中就是剥离糟粕吸收精华的过程。当然,这个过程并不是盲目地去附和经济的发展,而是要摆正“创新给予鼓励,落后就要挨打”的观念,只要不低俗、不媚俗、不盲目的“篡改”民族文化艺术,这些大胆的创新仍是有可取之处的。总之,无论“艺术经济化”还是“经济艺术化”都要持以开放包容的眼光去看待,毕竟一只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才是春!

四、民族文化艺术发展的挑战与机遇

人作为推动社会前进的自然主体,在创造文化改造文化的过程中都是以“需求”为中心。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最高级”的自我实现需要在如今看来更像是变相“低级”的生理需要,因为人们刚从经济物质需求的铁轨上下来,迎接的是文化艺术在精神上的需求,而如何寻找文化艺术在精神上的需求成为经济开发者创造价值的关键——旅游开发成为带动民族文化艺术发展的动力之一,如何让游客选择这个“首选之地”,品牌的创立就显得非常有必要,尤其是各个地区民族文化艺术的“包装”,除了丰富的内涵以外还要树立一个“标志性”的思维:“我没去看它或购买它就是白来”,而这样标志性的文化艺术及其衍生品,在为当地带来巨大经济利益的同时,是不是也间接地将当地的民族文化艺术传播出去了呢?虽然从表象看来民族文化艺术的传承和发扬只是依靠旅游的“引进来”,但是成功的“走出去”却是“引进来”的奠基石,两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它真正的魅力,毕竟体制式、标准化的传承和保护已经不足以满足“民族文化艺术”的需求,它现在需要的是活性的“人人传承”、流动性的“处处发扬”,而“人人”、“处处”虽不能概之以全貌,但是也能在民族文化艺术走上品牌化的发展道路上注上一剂强心剂。

目前,民族文化艺术发扬的重任仍放在各类的民族文化艺术基金会肩上,可据CFC基金会中心网数据统计,虽到2015年自愿加入基金会中心网的基金会数量达到5620所,但其中以模糊搜索“民族文化艺术”基金会11所,平均透明指数FIT约为66.62,精确搜索“民族文化艺术”基金会2所,精确搜索“民族艺术”基金会1所,精确搜索“民族文化”基金会8所,并包含了精确搜索“民族文化艺术”中的两所基金会,并且8所“民族文化”基金会平均透明指数约为48.65,两所“民族文化艺术”基金会平均透明指数约为55.6,这些数据都反映了几个重要的问题:一,我国明确发展民族文化艺术的基金会基数过少;二,这类基金会划分的界限在哪儿;三,各个基金会的透明指数还不够高。这几个大问题是推动民族文化艺术发展的关键之处,只有抓住它传承发展根源处的弊病,才能立足脚跟,切实地落实到根本,毕竟各大基金会的存在除了推动民族文化艺术的发扬之外也要考虑它的保护与传承问题,而保护也应该偏向于“保存”这一块儿,在努力发展基金会项目管理与运作的同时还要注重优秀民族文化艺术“留影”工作,保证在今后的传承在创新之余也能不改变其本质。“留影”工作既是对过去的优秀“致敬”,也是向未来的创新“警醒”,并且文化艺术的发展都是离不开人民的生活,一切脱离群众的文化艺术都不能被称为真正的文化艺术,由于高科技时代的来临,为我们社会的方方面面都提供了无限的可能,合理利用高科技手段去传承民族文化艺术也称得上可取之选,数字化博物馆、数字化智库、艺术网络等项目都可以逐步实施计划,而我们也意识到只有建立一个完整的信息共享中心,才能有的放矢,为民族文化艺术指明明晰化的创新道路!

[1]薛晓源,曹荣湘.全球化与文化资本[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1.

[2]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广西大学出版社,2008.5.

[3]李思屈.审美经济与文化创意的本质特征[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8.

G

A

1006-0049-(2017)16-0083-02

猜你喜欢

民族艺术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我们的民族
年味里的“虎文化”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谁远谁近?
纸的艺术
多元民族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