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传播学视角下《永远在路上》的话语建构
2017-01-31张文慧
张文慧
政治传播学视角下《永远在路上》的话语建构
张文慧
中国传媒大学,北京 100024
中共中央纪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手推出的八集反腐专题记录片《永远在路上》是新一届政府对全面从严治党的生动诠释。本文从政治传播的角度入手分析了《永远在路上》的话语建构体系。《永远在路上》设置了大力反腐的话题、建构了反腐必胜的意识形态、构建出从严治党的框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建构一种有利于传播从严治党理念的话语体系,
政治传播;反腐;永远在路上;话语建构
中共中央纪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手重磅推出八集反腐专题记录片《永远在路上》,其实早在2016年1月12日,习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就强调:“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习总书记的讲话为我党敲响了从严治理的警钟,自从习总书记上任以来,从严治党一直都处于这届政府的主流话语圈内,但如此高密度、高强度地强调从严治党的问题,却是历届政府前所未有的举动。八集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是新形势下对全面从严治党的生动诠释。专题片紧贴社会现实,讲述了包括作风建设、纪律建设、追逃追赃等在内的正风反腐进程及其成果,并让贪腐分子现身说法,用真人真事拉近了社会公众与党风廉洁建设的距离,增强了全面从严治党的传播效果。把这部纪录片放在政治传播的架构体系内进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建构一种有利于传播从严治党理念的话语体系,所以,本文将从政治传播的角度入手,分析《永远在路上》的话语建构体系。
一、《永远在路上》设置公开反腐的话题
对腐败的危害,这届政府始终保持清醒。习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中央纪委三次全会等场合多次强调:“人民群众最痛恨各种消极腐败现象,最痛恨各种特权现象,这些现象对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最具杀伤力”。
议程设置是政治传播研究中应用最广泛的理论。李普曼在《公众舆论》一书中认为我们往往无法亲身体验外界的事物,新闻媒体便成为我们认识世界的窗口。我们脑海中所认知的世界是新闻媒介建构出来的。因此,公众舆论的形成是基于我们对传媒所建构世界的认知,而非真实的世界。
在本届政府倡导大力反腐的时代背景下,媒介及时设置反腐议题,媒介在组织报道腐败案件的时候,逐渐地让“政府大力开展反腐行动”进入受众的认知范畴。纵观这些年的反腐事件,不论是在政治行动还是政治传播方面,政府和媒介都未曾让“反腐”这一议题离开公众的视野。但媒体的报道大多是对于官员落马后政府行为的呈现,这是一种“议题”式的呈现,有着浓重的政治宣传的色彩。这种政治宣传的效果并不好。政治传播强调信息和话语并重,我们需要有话语主题的构建,同时也需要有信息的传递,受众乐于接受信息,并在接受信息的同时可以有效地认识到话语所包含的意义,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才是政治传播所追求的。
《永远在路上》这部专题纪录片向我们传递了大量的政治信息。每一集里面都会涉及几个高官,让他们现身说法去讲述自己贪腐的过程以及如今的感受,这是在日常媒介报道中所不曾涉及到的政治信息,这些信息向受众展示了官员贪腐的程度,使得媒体披露的贪污数字更加具象化,比如原北京市委副书记吕锡文在《把纪律挺在前面》里面,讲述自己在任期间以“内部价格”从开发商那里买了北京二环黄金地段的五套住房,这五套住房的价格与市场价之间净差价是两千万,贪腐程度可见一斑。尤其是纪录片中涉及中国政府发布红色通缉令跟其他国家联手反腐的问题,这些信息也是一种威慑力的传播,于中国受众而言,是了解中国政府反腐的决心;于在逃官员而言,是发出早日回国自首的信号。
政治传播中议题设置追求宏大的历史目标或高远的政治战略,而“话题”更贴近民众生活,会进入民众日常话语交流的范围,话题的传播效果会更好。《永远在路上》处于大力反腐的议程设置范畴之内,又为广大受众设置了一个可供交流的话题。纪录片播出后引起了全民追剧的热潮,这在央视主旋律纪录片播出的历史上也是一个新高度。这种现象提示我们,把意识形态范畴的“议题”分化成一个个更易接受的“话题”会有利于传播内容的扩散。政治传播内容着眼于更为宽广的社会民生话题,也是对政治合法性更为有效的构建,是对社会政治稳定更为有效的维护。①
二、“永远在路上”反腐话语的隐喻性建构
隐喻是话语建构的重要方法之一,官方媒体反腐是极具代表性的政治话语。“永远在路上”即道路隐喻。话语者通过把政治现实进行概念化思维,框架政治命题,用人们熟悉的事物来表达和理解另一种事物,达到政治话语受众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Lakoff认为,隐喻源自人们的社会经验和体验,是对认知知识的构架,具有社会意识形态性,能够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②概念隐喻与社会意识形态紧密相关。本文通过“永远在路上”等隐喻,探讨官方媒体反腐话语中的概念隐喻,解读反腐概念隐喻背后的社会现实和社会意识形态建构,感受国家反腐的立场和态度。官方媒体使用平民化反腐隐喻话语,注重受众,得到受众群体的广泛认同。以便群众更容易理解或接受其政治理念从而达到政治话语传播效果的最大化,激发大众情感,操控大众意识形态。
在纪录片中,植物隐喻“病树”和器官隐喻“牛鼻子”这两种隐喻话语都以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为源域,使抽象化的概念变得形象、具体、生动,更易被大众接受和理解。十八大以来的反腐败斗争强调坚持“打虎拍蝇猎狐狸”。这种动物隐喻的使用,使人类的行为可以通过隐喻的方式从动物的行为中获得。腐败是中国社会进步的拦路虎,是影响党的执政地位的威胁者。在把“老虎”拉下马、关进制度的笼子的同时,打消“苍蝇”的侥幸心理和从众心理,避免“苍蝇”的大面积滋生和蔓延,真正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
植物隐喻、器官隐喻和动物隐喻等反腐隐喻话语表达,契合群众的认知心理,凸显出反腐没有禁区的意志和决心,赢得全民点赞,建构反腐必胜的群众信念和意识形态。
三、《永远在路上》构建从严治党的框架
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全面从严治党的极端重要性。聚焦全面从严治党,系统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的理论和实践,深刻分析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对强化党内政治核心意识、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内监督作出重大部署,并对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战略部署提出新的更高要求,进一步释放了从严管党治党的强烈信号。
自从本届政府强调从严治党的严峻形势以来,媒介围绕从严治党的话语逐渐在传播语境中建构出了一个从严治党的框架。框架将一些看似毫无关联的资料组织起来,为社会事件赋予意义。传媒在制作信息内容的时候,会选取和排除社会事件中的某些资料。这个过程奠定了如何思考、讨论和解决社会事件的参考基准。从严治党是自上而下的、全方位的、各层面的治理过程,需要社会各方面的通力配合,传播层面而言就是框架的构建。从严治党一个最明显的行动方面便是对贪腐的治理,媒介通过各种渠道释放出反腐的信息,为社会设定了一种“全面从严治党”的框架,这个框架里面有政府的政策传达、政府的行动呈现、民众的态度反馈,在从严治党的主题思想下传播各种信息。
《永远在路上》也成为“从严治党”这个框架构建中的重要一部分。这部纪录片从深层次方面剖析了官员贪腐的原因、后果和影响,它让普通受众明了官员贪腐的背后是和平环境中思想意识的松懈,官员贪腐的后果必然是受到法律的严惩,在社会造成的影响是十分恶劣的,当然,纪录片也向我们传递出贪腐的官员毕竟是极少数,大部分我党的领导干部还是清正廉明的信息,这对于受众正确认知制度优势是有良好的作用的。
现阶段政治传播存在的一个问题便是强调政党为主体式的意识形态的灌输。多年来对于政党治理,受众获知的主要方式便是会议召开后政策的自上而下的学习和传达,这种传播带有强制接受的意味。在当今媒介多元化的发展环境中,因为政党不再是治理贪腐的唯一力量,新媒体的兴起使得传播主体和传播方式发生了极大的改变,普通民众也成为贪腐的重要监督力量。这就使得政治传播中的“国家偏向”可以转化为国家主体和社会主体的平等及良性互动。③《永远在路上》把以往从来不会在大众传播媒介披露的贪腐官员的阶下囚形象以及他们的自述作为了纪录片重点呈现的影像,这种话语的传递方式是平等式的沟通和反馈,受众乐于接受也会积极参与到我党治理的过程之中,对于改进政治传播也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永远在路上》为我们释放出了政府大力从严治党的信号,加强全面从严治党不仅是反腐打虎、八项规定、整顿四风等正党纪、正风气的问题,还包括干部人事选拔、考核评价、管理监督等方面的机制问题。反腐的最终目的是体制性改革,反腐斗争要一直在路上。
[ 注 释 ]
①荆学民.探索中国政治传播的新境界.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6(4).
②刘叶红.官方媒体反腐新闻话语隐喻建构研究.邢台学院学报,2016.6.
③荆学民.探索中国政治传播的新境界.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6(4).
[1]刘叶红.官方媒体反腐新闻话语隐喻建构研究[J].邢台学院学报,2016.6.
[2]聂静虹.论政治传播中的议程设置、启动效果和框架效果[J].政治学研究,2012(5).
[3]荆学民.探索中国政治传播的新境界[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6(4).
[4]志言.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J].中国纪检监察,2016.1.
[5]邢瑞.政治传播学视角下“中国梦”的话语建构与传播研究[D].暨南大学,2014.5.
G206;D
A
1006-0049-(2017)16-025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