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90后”大学生思想特点及思政工作的对策研究

2017-01-31

山西青年 2017年16期
关键词:思想大学生教育

潘 伟

“90后”大学生思想特点及思政工作的对策研究

潘 伟*

广东药科大学医药商学院,广东 中山 528458

如果以十年作为一个时代计算,“90”后大学生,且大多数是“95”后大学生已经成为当下在校大学生的主体,他们有着鲜明的性格特点,是目前高校思政工作的主要教育对象,他们因时代变迁、社会环境变化、国民经济腾飞、信息大爆炸等的影响,在思想上相较于“70后、80后”发生了巨大变化。高校应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方针,努力研究探索出一条适合“9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对策。

90后;大学生;思想特点;对策研究

改革开放将近40年,我国国民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经济水平、价值取向、思想道德观念也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学生作为时代潮流的引领者,有着非常快捷的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他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模式也出现了深刻的变化,为了适应新形势,使当代大学生不仅具备高超的专业技能水平,更应该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务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分析当前大学生的思想特点,掌握其一般规律,对症下药,解决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出现的新情况。

一、90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

(一)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关心他人,缺乏团队精神

我国从1980年开始实施计划生育政策,80后的很多家庭逐步开始一孩、二孩,但是到90后,人们的生育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生育意愿降低,因此90后的大学生绝大多都是独生子女,是中国改革开放后富裕起来的一代,独生子女家庭有了更多的资源可以用在家里唯一的小孩身上,过多的宠爱,使得这些独身子女从小就成为一家之“主”,家里不仅爸爸妈妈、还有爷爷奶奶甚至外公外婆都把这唯一的小孩看成是全家宝,打舍不得打、骂舍不得骂,时时处处围着子女转,无论什么事,只要子女提出,一概满足,有时候甚至子女提出的无理要求,很多父母也采取纵容的态度默许之[1]。时间久了,逐渐养成子女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与人交往,缺乏团队合作精神。而在生活中,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团队精神、缺乏沟通协调能力也使这些独身子女的群居生活变得异常困难。最为明显的表现就是现在大学生的宿舍矛盾越来越多,并且多数情况下是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他们缺少对同学间最起码的包容和理解,常常因为一些小事长期积怨、怀恨在心,有时甚至大打出手。更为奇葩的是有大学生在学校宿舍住了两年,竟全然不知隔壁宿舍住的同学名字,同学间的交往冷漠竟到如此地步!当他们离开校园准备进入社会找工作的过程中,这些性格特征都会成为他们的“致命伤”:不积极、不主动寻找机会,学校老师发布的招聘信息不理睬、不关注,坐等机会降临、太过强调个人作用、缺乏团队合作意识,造成临近毕业时在就业面前束手无策。

(二)追求物质享受,关注眼前利益

受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和不良倾向影响,大学生不再把精神追求看得至关重要,理想信念、道德情操、精神生活方面的追求正在消退。报载:部分女大学生不能抗拒物质享受的诱惑,在课余时间去夜总会做坐台女郎。这种不择手段地追求物质生活享受的现象不是主流,但也不是个案,影响却又是深刻和极具破坏性的。这种变化在大学生的择业观上有明显表现。他们评价一个人,首要考虑的是其家产(房子、车子、票子、位子),而不是这个人的学识修养、谈吐举止、性情节操;评价一个单位,首要考虑的是其建筑物和工资待遇,好的单位最基本的一条就是待遇好、工资高、工作时间少。事实上,单位的好坏,总是暂时的。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一个企业不可能永久地强大。大学生应该把企业的发展前途、发展潜力、个人在企业中的发展空间、企业能够为个人提供的学习机会等看得比现实的状况重要。如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说过:“更重要的方面在于潜力,而不是现有的实力。”

(三)价值取向倾向功利,道德观念倾向利己

改革开放将近40年,我国的物质生活水平从极度匮乏到极度丰富,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升,但是市场经济重利而轻义的本质特征对人性的伤害也史无前例,造成社会上人们言行举止的短视化和功利化。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教育人们克己奉公、先人后己、无私奉献的精神受到巨大冲击[2]。“90”后大学生在学习、择业的过程中,考虑更多的是自我追求的满足和他人能为他提供多少利益,把自我兴趣和自身利益能否满足作为价值取向的唯一选项。近二十年来,随着高等学校的不断扩招,在校大学生的数量在不断增加,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也更加良莠不齐,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任务更加繁重。在政治抱负方面,不少大学生主要从自我发展的观点来看待政治问题,把入党作为实现个人发展的一种手段和政治资本,在为什么要入党的问题上,相当一部分学生是为了便于就业和将来的发展,把担任学生干部和参加社会活动仅仅作为锻炼自己提高就业竞争力的一种途径。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有不少打算入党的大学生在问到老师关于入党问题时首先最关注的就是“入党有没有什么好处”,说明“90”后大学生在面临政治和信仰问题时也是把利益摆在优先考虑的位置。问题非常严重。

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

(一)学习关心他人,参加集体活动,培养团队精神

“90”后大学生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丰富的物质享受、无微不至的长辈呵护、优越的社会基础条件,从未有过的集体生活的经历,使得这些大学生中的很多人很自然就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而且他们自己毫无觉察。在进入大学之前,他们从来都是被关心的对象,从不需要关心他人。所以培养他们学会关心他人非常重要。校园里的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客观主体,“将欲取之、必先与之”。父母、亲人都不在身边的大学生,如果不学会懂得关心他人,在自己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必将得不到他人的关心和关爱。孤独和抑郁将会随之而来。进入大学以后,面对全新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模式,面对来自全国各地五湖四海性格特征各不相同、兴趣爱好各不相同的同学,以自我为中心导致的过于强烈的自我意识、不懂得宽容忍让、不懂得包容理解等问题给“90”后的大学生带来很多生活困扰。在大学的学习之余,我们应该注意开展团体活动、开展户外的集体活动、团队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培养团队精神,让他们在大学天然的独立的集体生活中,学会包容与合作、学会正确地、客观地对待和处理自身与环境、自身与他人的关系,为毕业后步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加强思想道德教育

首先,从中小学就应该加强德育教育的实践内容而不是仅仅停留在书本上的说教,实践教育的平台比起单纯的说教给学生们留下的记忆和影响要深远的多。各级政府历来都相当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但由于高考的指挥棒作用和影响,使得中小学教育基本还是以分数为最重要的考察指标[3]。

其次,学校应该建立一支强有力的思想道德教育的教师队伍。俗语说:“正人先正已。”教师的言传身教对道德观念还没有完全定型的大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道德教育的施教者必须有良好的自身修养和道德品质,在日常的言行举止上都发挥着模范表率作用。

再次,学校应该大力加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传统文化中有许多思想道德教育方面的优秀篇章,能激励和影响大学生。发挥校园文化的功能,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营造校园良好的道德氛围,形成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校园环境。加强利用宣传阵地,如校园的橱窗、宣传标语牌等促进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树立先进典型学生案例感染人、塑造人,利用生动活泼的各类比赛启发人、教育人;利用多种媒体如网络、广播、自办刊物等引导大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自己的言行举止进行比对思考。

最后,结合时代特征,加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工作,在社会实践中努力强化道德观念的形成。大学生不可能只生活在校园中,大学生也要走入社会,参加社会活动,要努力创造条件让他们在社会中接受教育,在社会中体会,感悟他们的言行正确与否,避免出现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脱节的问题。

(三)用榜样的力量示范感染大学生

大力宣传中华民族英雄人物,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对学生来说,有极大的影响力和感染力。充分利用学校的多种宣传媒介,宣传、展示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各类英雄人物,他们在民族危难、国家生死存亡之际所展示出来的大无畏精神、他们舍生取义、牺牲自己成就他人、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精神去感染学生,去影响学生,自觉塑造崇高的理想和高尚的情操。利用身边的榜样人物起示范带头作用,在大学生中特别留意德才兼备的同学,并加以培养和提拔使用,利用这种身边榜样,利用他们鲜活的事迹,以更强的说服力、更大的感染力使大学生不断地向优秀看齐。

(四)利用社会实践创造平台在实践中磨炼大学生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尽量引导大学生多参与社会活动,与现实社会多接触,鼓励大学生利用寒暑假参加社会实习,去工厂打工,去公司见习、下基层调研等多种多样的形式来参加社会实践,并利用在社会实践中的心得感受,查找问题,总结问题,发现自身短板。在社会实践中,大学生要把所学的知识加以运用,要身体力行。在社会实践中,要根据实际生活的具体条件,运用好思想道德修养处理好个人与集体,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在困难的环境中要注意磨练自身意志,坚定理想信念。在碰到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和意识形态,要运用科学的、理性的思想指导同错误的思潮做斗争。经过社会实践的磨练,进一步加深对课堂理论的理解,最终强化理论指导实践的意识认知。

(五)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大学生的头脑,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其价值取向是集体主义,而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是相互对立的关系,“90”后大学生价值取向功利化和短视化最深层次的原因是丧失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因此,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树立大学生正确价值取向的根本途径[4]。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主要办法是通过优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创新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提高大学生自身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和政治觉悟,增强抵御西方腐朽思想侵蚀的能力,使大学生努力克服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的价值取向。用马克思主义引导大学生自觉将集体价值与个人价值统一起来,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正确处理物质与精神的关系[5]。我国高校长期存在着重理轻文的现象,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人文素质教育以人文精神的塑造为核心,对于大学生形成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和丰富健康的完美人性起着重大作用,有助于确立和改造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帮助他们培养起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因此,要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内化为学生的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他们自身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对于涌进国门的西方各种思潮,我们要批判地吸收;对于社会上的丑恶现象,要加以揭露和批判。要帮助大学生明辨真伪,提高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更好地将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和社会的整体利益统一起来。

三、结语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在全国上下都在努力实现中国梦的今天,我们已经找到了一条自立自强的正确道路,必须坚定不移的走下去,我们已经绘制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但是要把蓝图变为现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我们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实现中国梦首当其冲就需要人才,而培养人才,德育为先。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高校的德育工作者就必须认清形式,找准特点,有针对性的对“90”后大学生进行培养教育,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1]杨昕.当代大学生个体和谐发展中存在的缺陷及对策初探.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44).

[2]李秀芳,顾建国,冯振宇.论新时期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南通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6-30.

[3]李红星.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思想特点及教育对策.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2-15.

[4]杨长春.大学生价值取向功利化倾向的理论分析.江汉大学学报,2006-06-30.

[5]肖建国,王立仁.大学生功利化倾向及防范教育.思想教育研究,2012-02-25.

潘伟(1980-),男,湖南常德人,研究生,广东药科大学医药商学院,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基因多态性与大学生心理健康。 姬芳芳 陈 漫

G

A

1006-0049-(2017)16-0163-02

猜你喜欢

思想大学生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题解教育『三问』
思想与“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大学生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