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善意的二三事

2017-01-30徐洋

至爱 2017年9期
关键词:男青年婴儿车做好事

文|徐洋

关于善意的二三事

文|徐洋

每每看到某大亨裸捐,抑或是某明星发起慈善基金的新闻时,很多人便觉着“慈善”与自己毫不相干。久而久之,这两个字在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渐行渐远了。不过,我更喜欢用更朴素的词语去称呼它,那就是“做好事”。

“做好事不留名”“学习雷锋好榜样”等口号是20世纪60年代的记忆,也是那个阶段极具时代标志性的口头语。时过境迁,这些话放在今天说起来,似乎显得有些老套。不过,良善的价值观的本质却是与时代无关的。它可能会与时代一起成长,发生形式上的变化,也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以一成不变的方式展现着,比如我们经常说的拾金不昧、见义勇为、给老弱病残孕让座等等。

说起让座,倒是个颇有意思的话题。在更年轻的时候,和很多国人一样,我是个心善而不太敢于表达善意的人。每当看到需要帮助的人上车时,我便开始坐立不安—想给对方让座又不太好意思招呼,于是只得装作要下车的样子,不紧不慢地站起来,踱步到车门边,抛给对方一个“你来坐”的眼 神。

大约在2009年之后,我开始敢于表达自己的善意。彼时,我只身奔赴美国,在纽约电影学院留学。一次,我看见年轻妈妈推着婴儿车进了地铁站。她上下楼梯力所不逮,这时,不知从哪里迅速窜出一位先生,二话不说,抬起婴儿车就爬上了楼梯。年轻妈妈跟上了对方的脚步,到了电梯口接过婴儿车,对着先生莞尔一笑,双方便各自消失在了人群里。我想,这大概就是美国式的“做好事不留名”吧。受此感染,我也想帮助一次年轻妈妈,无奈因为各种机缘巧合和自身腼腆的性格,迟迟没有机会。

直到有一回,当再次看见了一个推着婴儿车出现在地铁站楼梯口的年轻妈妈时,我知道在美国“学雷锋”的机会来了。快速下定决心之后,内心竟有着小小的激动和兴奋,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踱步到年轻妈妈身边。正当我思索着如何表达时,她却先开口了:“先生,你可以帮我把婴儿车抬上去吗?”“嗯,好的,好的,没问题。”胡乱答了两句之后,我便接过婴儿车,缓缓地抬上了地铁站的楼梯。站定之后,年轻妈妈朝我笑笑。时至今日,我仍能感受到彼时内心小小的满足感,真实而充盈。之后,我时常在想:为什么做了好事之后,施以援手的人会有这样的满足感?这恐怕也不是用“人性本善”可以一言蔽之的。

还有一次,也是在纽约的地铁站里,我曾看见几个黑人表演非洲的传统舞蹈。经过时,我看见地上有一块牌子,写着为非洲贫困儿童捐款。我下意识地从口袋里摸出几枚硬币,投掷到了捐款箱中。没走多远,不安感渐渐涌上来—房东曾对我说,在餐厅吃饭留小费时尽量不要留硬币,会让人觉得你是在施舍。此时,身后的黑人舞者果然大声喊住了我。我回身,赶忙掏出两张小面额的纸币,重又塞回到了捐款箱中,并向对方致以歉意。黑人舞者似乎并没有听懂我因何道歉,只是把手里的一张贴纸贴在了我的胸前,对我连声致谢。这是一张印有孩童脸孔的贴纸,纸上大致写着“感激您的善良”。我方才知道,黑人舞者追上来,并非是嫌我给得太少,而是要替受赠者表示谢意。他非常用力地给了我一个拥抱,继而在我面前载歌载舞起来,反而闹得我面红耳赤。

类似的小事林林总总在国外发生过很多次,倒也并不是说西方人就比东方人更有善心,只是他们更善于也更勇于直观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是的,除了善良,勇敢也很重要。

在纽约联合广场的角落里,一个衣衫褴褛的流浪汉长期逗留着。我给过他两根烟,也给过他一点钱,却没怎么交谈过。一次,当我从广场中心路过时,远远看见那个流浪汉竟然倒在了地上。流浪汉的身边聚集了一些路人,他们惊讶地用标准的美式口音感叹着:“哦,这可怜的人儿。”继而相继离开,并没有人驻足或是施以援手。我有些紧张起来,想要做些什么却有点不知所措。此时,一位穿西装的男青年把流浪汉扶起来,半倚在墙角。不久,流浪汉苏醒了。向男青年道谢之后,他站起身要走。在示意流浪汉不要动之后,男青年转身进了麦当劳又很快走了出来。他快速来到流浪汉身边,掏出刚买的汉堡和热咖啡递给对方……

我一直在不远处看着这一切的发生,内心有些触动。

回国后,给有需要帮助的人让座,帮地铁站里的残障人士抬轮椅等这些事情已经成了我举手之劳的事情,我不再会因为腼腆而驻足不前,在生活中为他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也本是理所应当的。让我欣喜的是,更年轻的一代,当他们在做好事时显得那么坦然和洒脱。我曾在南京的地铁车厢里见过一个十七八岁的高中女生,在年迈老人上了地铁之后,第一时间为老人让出了座位。老人与同行的人交口称赞,开口说的却是日语。这件事情倘若发生在别的城市,尚不至于被小题大做,但偏偏却是在南京。地铁里的一些人开始向女孩投去了怪异的目光,对着她指指点点,一个女生同学模样的男孩也用南京话小声嘀咕着:“你怎么给一个日本人让座?”女生静默了片刻,坦然地回道:“日本的老人也是老 人。”

年轻一代对于做好事的率真和无愧于心,自然反映出了国民素质的提高;但另一方面,这些年来,国内关于老人跌倒无人问津、社会变得冷漠之类的新闻或话题逐渐甚嚣尘上。有时候,当很多人在为他人伸出援助之手的时候,却往往遭受到误解和非议。这也使得做了好事或是有心做好事的人心存负担,害怕会被碰瓷,担心做了好事之后会惹上不必要的麻烦。

很多社会学家、法律工作者就这些问题深入探讨,得出了种种关乎于社会性和法律方面的结论,如人们道德水准下滑,公共社会保障机制的问题尚未得到解决等等。而我觉得,除了这些问题之外,更重要的是让每个社会人都能感受到来自他人的善意,以及能够勇敢地释放出自己的善意。

况且,真正的慈善和公益是需要由一点一滴的好事累积起来的。这便如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道理一样,每个人都勇敢地拿出一点点的善念去对待他人,那我们所日日提倡的和谐社会才会更快地实 现。

“勿以善小而不为”,古人早已有云。

(作者系作家、青年导演,曾斩获美国休斯顿国际电影节处女座白金奖和编剧金奖)

猜你喜欢

男青年婴儿车做好事
撞狗
激将法
七巧拼拼乐
做好事
帮大家做好事
折叠婴儿车
质问等2则
杂技
请你笑一下
新型婴儿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