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声乐中气息的运用
2017-01-30陈蓉
陈 蓉
(郑州工业贸易学校,河南 郑州 450007)
试论声乐中气息的运用
陈 蓉
(郑州工业贸易学校,河南 郑州 450007)
气息是声乐演唱的的关键要素,对于演唱者来说,气息非常的难掌握,所以本文主要探讨了声乐中气息的运用,使演唱者能够掌握气息运用的技巧,以此增强声乐演唱的艺术魅力。
声乐;气息运用;技巧
气息是声音的源泉以及扩散动力,对于声乐演唱的好坏 具有决定性作用。在声乐演唱过程中,对气息的运用非常的重要,所以作为一名优秀的歌唱者,一定学会控制气息,以此获得完美的音色,使演唱更加的动听。
一、声乐演唱中的气息概述
声乐演唱中的气息区别于生理意义上的气息,声乐中的气息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为吸气,另一方面为呼气,这两方面也是声乐演唱基础。声乐演唱过程中,有三部分是协同工作的,即胸腔共鸣腔体、头腔共鸣腔体以及口腔共鸣腔体,而气息能够贯通身体各个部分,并合理释放各部分的“气”。在声乐演唱过程中,应按照吸气、保持、呼吸以及恢复原状四个步骤,合理运用气息。首先演唱利用口鼻进行吸气,并将吸入的空气保留在膈中,在吸气时应注意动作幅度不能太大,而且要轻柔。之后应保持气息,就是完成吸气之后,保持片刻。呼气过程是指演唱者要推送气息,这个过程要求演唱者要慢而均匀,使气息撞击声带,进而产生声音,这也是气息运用的一个重要环节。将所有气息消耗完毕后,演唱者应快速恢复为吸气之前的状态,进行下一轮的吸气。总之声乐中气息非常重要,若演唱者出现气息不足等问题,就会大大影响演唱效果,不利于歌曲的表达。
二、声乐演唱中气息的运用
(一)气息运用的深与浅
气息的深与浅主要指的是吸气的深浅,强调吸气适当,吸气过深或者过浅,都会降低演唱效果,若演唱者出现吸气过深的问题。会造成声音缺少灵动性、流动性以及流畅性,若气息过浅会出现破音的现象。所以演唱者对气息的运用,应充分考虑歌曲的特征以及情感,适当调节气息,使得气息深浅能够满足乐曲的情感需求,从而增强歌曲演唱的效果。例如在演唱《帕米尔·我的家乡如此美》这首歌时,想要表达帕米尔高原的空旷,演唱者就应通过高位置吸气法进行较深的呼吸,这样能够使声音更加流畅,有利于演唱者对歌曲情感的表达。而在演唱《祝酒歌》时,就不需要较深的气息,否则会显得非常的冷漠,可以用平时说话的气息即可,并保持这种气息,使其留在胸口的位置,这样就能够表达出人们的喜悦之感。总之,在声乐演唱过程中,对气息的运用一定要适当,根据歌曲的内容进行气息调整。
(二)气息运用的收与放
气息是一项双向的气流运动,而且是向外和向下的的两个相反的方向,向外运动会使气息撞击声带,进而发出声音,向下运动主要对演唱者内部各发声器官进行平衡和调节。想要加强对气息的运用,产生动听的声音,就要使气息的两个相反方向运动进行对抗合作。一般情况下,“呼”和“吸”分别用来表现强音和弱音,其中用来表现强音的“呼”和用来表示弱音的“吸”就是气息的收与放。在歌唱过程中,气息的收与放如果运用自如,会使得歌唱收到良好的效果。例如在演唱《摇篮曲》时,为了能够表现出歌曲的温柔恬静,演唱者就应使气息具有收缩之感。而对于一些热情开放的音乐作品,就应使气息较为开放,这样才能表达出作品的奔放之感。例如在演唱《托斯卡》中《奇妙的和谐》时,就要采用较为开放的气息,这样才能表达出歌曲中主人公获得爱情之后的喜悦以及兴奋之情。由此可知,在演唱不同的作品时,还要对气息收与放进行调整,进而更好的表达音乐作品。
(三)气息运用的粗与细
气息可以表现为两种形状,一种为“线形”,它指的是细的气息,另一种为“柱形”,它指的是粗的气息。由丹田或小腹发出气息,通过躯干到达上颚,对声带造成冲击,产生声波,最后进入共鸣腔体。我国传统戏曲提及过对气息的运用,要求在演唱过程中,应使气息呈现出线状或者柱状,且要保持连贯。同时对于气息运用的粗与细,应考虑歌唱曲目,进而充分运用气息。例如《我和我的祖国》的旋律是六八拍,要求演唱者在歌唱时,保持慷慨激昂的情绪,因此可以采用柱状型的气息,这样能够显得演唱者非常的慷慨激昂,进而表达人们热爱祖国之情。柱状气息在这首歌的高潮部分更加的突出,更加有利于演唱者对这首歌曲的表达。又如歌曲《爱之甘醇》中的《偷洒一滴》,该曲子哀婉忧伤,表达了主人公的痛苦,因此在演唱时,演唱者就应选择线型的气息,而不能采用柱状型的气息,在演唱这首歌剧时,歌声应小心翼翼。因此在运用气息时,应合理运用气息的粗和细,能够适当的表达感情,进而达到良好的演唱效果。
(四)气息运用的断与连
相关资料显示,古代时就对气息的“停顿”与“连续”进行研究。在演唱歌曲时,演唱者要保持气息的连贯性,不能随意进行停顿,并注意换气,避免对歌曲节奏造成破坏,通常演唱者的气息应停顿在行腔之中,保证字句之间以及行腔之间衔接自然,并且至始至终都要保持气息连贯。气息运用的断与连,还要充分靠考虑不同歌曲的情感表达。例如在歌曲《玫瑰三愿》中歌词和声乐停顿之处相同。歌曲中的一句歌词“玫瑰花,玫瑰花,烂开在碧栏杆下”中有两个逗号,演唱者在唱到这句歌词中的逗号,就会进行气息的停顿,进而唱出主人公顾影自怜的神情。又如廖昌永的歌曲《那就是我》,要求演唱者在中间不准有任何的停顿,应保持气息的连贯畅通,换气时,不能有痕迹,进而能够将整首歌曲表达完整。对于气息运用的断与连,还应将歌曲的情感表达作为主要依据,进而合理调整气息,以此加强对歌曲的表达效果。
三、总结
综上所述,气息在声乐中非常重要,对演唱的好坏具有重要影响。所以在声乐演唱过程中,应加强对气息的合理运用,掌握气息的运用技巧,以此增强歌唱的效果。通过本文声乐中气息的运用,可以了解到气息的合理运用,要掌握气息运用的集中对应关系,还应根据曲目内容以及情感,合理调整气息,以此达到完美演唱的效果,促进我国声乐艺术的发展。
[1]杨艾萍.试论声乐中气息的运用[J].文艺生活(艺术中国),2010(05):118-119.
[2]王娜,于艳.论声乐演唱中气息的运用[J].大众文艺,2012(01):19.
[3]董焰,张静.浅析声乐中气息的独特运用[J].艺术科技,2011(03):45-46,49.
[4]郝玉莲.论声乐表演中的发声气息的运用[J].音乐时空,2016(03):112,59.
J61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