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信朋友圈弃用者的心理动机探究

2017-01-30王茼萱

传媒 2017年10期
关键词:社交微信用户

文/王茼萱

微信朋友圈弃用者的心理动机探究

文/王茼萱

移动互联网时代,社交媒体已深刻嵌入大众生活,甚至更新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微信是目前国内最受欢迎的社交媒体,而朋友圈则在微信各项功能使用率中排名第一。即便如此,仍然出现了一部分微信朋友圈的弃用者。本文尝试对这些朋友圈弃用者的心理动机进行探析,剖析人们在线上社交网络互动过程中所产生的特殊情感与思想,以期人们能够更好地把握个体自身与社交媒体之间的关系,在拥抱新技术的同时,依然保有可贵的自我意识。

微信朋友圈 弃用者 心理动机

凯度集团发布的《2016中国社交媒体影响报告》显示,微信是当下中国网民最经常使用的社交媒体,而腾讯发布的《2016微信影响力报告》则指出,在微信的所有功能中,朋友圈的功能使用率排名第一,高达58%。微信发展势头强劲,正值枝繁叶茂的鼎盛之时。然而2016年7月,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在对2000名受访者进行调查后的结果显示:35.8%的受访者想要关闭微信朋友圈,其中,19.7%的受访者正打算关闭朋友圈,13.8%的受访者曾经关闭过朋友圈,2.4%的受访者已经关闭朋友圈。按照这个调查结果来看,萌生出弃用朋友圈念头的用户数量占比达到了三分之一,这个数据说明,许多朋友圈用户在使用朋友圈的过程中已经遇到或者意识到了某些问题。虽然实际上真正关闭朋友圈的用户仅为2.4%,大多数用户终究舍不得真正舍弃它,但这一小部分朋友圈的弃用者,是社交媒体时代少有的逆行者,对其弃用朋友圈心理动机的研究,有助于人们更好地认知和理解技术与人类的复杂关联,提高朋友圈的使用价值。因为人们在与机器和网络互动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细微的、和别处完全不同的感情,这些感情会进而影响人们的判断、决策与智能。

为了更准确地探析朋友圈弃用者的心理动机,笔者主要采取了两种研究方法:一是通过问卷调查和朋友推荐的方式寻找到数十位朋友圈弃用者,对其进行深度访谈;二是对朋友圈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并长时间关闭自己的朋友圈来体会停用朋友圈后生活及思想状态的变化。每位用户弃用朋友圈的心理动机都不尽相同,笔者梳理出了以下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心理动机。

一、微信朋友圈复杂敏感的社会关系和社交行为特征让部分用户身心疲惫

1.微信朋友圈里毫无秩序的社会圈层关系,让部分用户失去表达的欲望。用户理想中的微信朋友圈应当像是自家精心装扮的客厅,摆放上自己中意的美好照片,邀请上自己情投意合的好友,聊聊新近的日常生活或是心理感受。闲暇时刻去好友的客厅里坐一坐,了解下朋友们最近都经历了哪些新鲜趣事。只不过这些会客厅存在于网络空间之上,走家串户起来更加方便。

然而,现在大多数微信用户的朋友圈已经不是理想中的景象。互加微信俨然已成为时下最为主流的社交方式,朋友圈里除了朋友,还有各种复杂微妙的社会关系:职场上的客户、同事和领导;家族里的亲戚和长辈;某次饭局上结识的仅有一面之缘的人……面对社会关系如此凌乱的朋友圈,用户在想要发布信息或状态时,便会产生各种顾虑。尽管朋友圈设置了分组和屏蔽功能,但具体操作起来总会让人觉得麻烦,难以随心地发布自己的生活状态或所思所感,久而久之,也就失去了表达的欲望,逐渐将朋友圈束之高阁。

2.微信朋友圈可视化、定格化的线上社交行为特征,消耗用户的心理能量。社交媒体的显著特征之一,是线上人际交往行为的可视化。朋友圈内自己对与他人的互动情况、以及他人之间的互动情况一目了然。例如,用户能够清晰地观察到:朋友A对“我”的微信很少关注,却时常为朋友B的微信点赞和评论;朋友C发布的同一条微信下面,“我”和朋友D都留言了,但是C只回复了D,却没有回复“我”;“我”在朋友圈里新发布了一条信息,朋友E没有点赞或评论,就直接进行了转发;“我”在清理通讯录的时候,发现朋友F的朋友圈屏蔽了“我”,但“我”的朋友圈却一直对F开放着……这样可视化的线上社交行为,让用户的人际交往心理更加敏感细微,常常会患得患失,难以避免地去小心计算彼此间的社交距离,消耗不少的心理能量。

线上的社交关系不仅可视化,还会被定格化。在生活中或许转瞬即逝的状态或感受一旦上传至社交网络,便会被定格于社交媒体之上,个人的举动和情绪在圈子里会被放大,因此,朋友圈里的社交行为还需要小心地维护他人的情绪和感受。客户、领导发布的信息,“我”是否应当尽可能及时地点赞或评论?朋友的求赞、求拉票和求转发,“我”原本并不想理会,但碍于面子还是会违心地点赞或转发。有时也会担心自己发布的某条状态会无意中刺激或伤害到其他人。

离开朋友圈,离开这些纷纷绕绕、错综复杂的社交关系,抛开那些敏感的小情绪,为自己的生活做减法,练就渡边淳一所倡导的钝感力,真诚地对待朋友和生活,能让现实的生活与工作更加轻松愉悦,所以一部分人选择了逃离朋友圈。

二、微信朋友圈信息内容泛滥、炫晒,让一些用户厌倦和心理失衡

1.朋友圈里冗余信息泛滥,使人心生厌倦。朋友圈里用户们所呈现出的信息中,并不缺乏有趣味的经历、有洞见的言论和有深度的文章,但同时也存在着大量冗余无效的信息:个人生活中诸如车辆擦挂、宠物生病之类的琐碎小事;各类鸡汤励志文或者健康养生贴文;微商和代购们狂轰滥炸的广告信息;还有大量重复的相册内容:中秋节里刷屏的是各式月饼,周末时刷屏的是各种聚餐,下雪后刷屏的是各处雪景,难怪有网友调侃说,“最大的雪总是下在朋友圈里”。

朋友圈总是喧嚣热闹的,大量的冗余信息让微信用户置身于过度暴露、过度参与的社交情势中,一味地接受这些信息,也使思维愈加单向度。在经历了与朋友圈的“蜜月期”后,有的用户开始对这些无效冗余信息心生厌倦。而当他们真正抽离这个圈子之后,恍然发现那些喧哗与自己其实并无多少联系,而独处时的安宁与独立思考时光更为可贵和纯粹。

2.沦为“炫晒圈”的朋友圈,容易引发用户的心理失衡。每个人都有着被关注、被认同的需求,每个用户在社交媒体上呈现出的总是自己最光鲜靓丽的时光片段。大多的社交媒体(如国内的QQ空间、微博;国外的Facebook、Instagram等)都呈现出“炫晒”状况,朋友圈成为“炫晒圈”更是不争的事实。

用户长期沉浸在朋友圈的繁华色彩光影里,难免会感到心理落差与失衡:当自己孤单落寞之时,总有人在晒聚会或者秀恩爱;当自己吃着简单的家常便饭时,总有人在晒饕餮盛宴;当自己辛苦伏案加班时,总有人在满世界畅快旅行……两相对比之下,难免会产生低落和负面的情绪。其实每个人都拥有属于自己的美好时光,也都是“炫晒大军”中的忠实成员,那些秀恩爱、秀美食、秀旅游的用户也总有孤单、吃便餐和加班工作的时刻。只是人们总有一种普遍心理,觉得别人过得比自己好,放大他人所拥有的,却忽略自己所拥有的。

针对这一心理现象,中国有句俗语叫做“这山望着那山高”,西方的谚语则是“邻居家的草坪总是要绿一些”。而这种认知偏差在朋友圈这样可视化、可定格的社交媒体上表现得尤为明显。美国匹兹堡大学进行了一项科学研究,该研究面向19~23岁之间的1787个年轻人及其最常使用的11种社交软件,包括Facebook、YouTube、Twitter、Google Plus、Instagram、Snapchat、Reddit、Tumblr、Pinterest、Vine和LinkedIn。研究结果表明,在社交媒体上花费时间最多的人患抑郁症的几率是花费时间最少的人的1.7倍,社交媒体使用越频繁,患上抑郁症的可能越大。

一些用户选择告别朋友圈,就是想调整心态,不去艳羡他人看起来五光十色的炫丽生活,不再生活在比较级的世界里,而是安心体会自己生活中的每一点小幸福,这样的心态会更健康,更具正能量。

三、微信朋友圈占用大量时间精力且多为无效社交,让用户产生倦怠感

1.节省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做更有意义的事情。《2016微信影响力报告》显示,55%的用户每天使用微信超过1小时,使用时长超过2小时的用户占比32%。这些时间里,又有很大一部分花在了朋友圈里,因为发表朋友圈与阅读朋友圈同样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

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的“拟剧理论”认为,人际传播的过程就是人们表演“自我”的过程,但这个“自我”并非真实的自我,而是经符号乔装打扮了的“自我”。朋友圈是用户表演“自我”的秀场,朋友圈里发布的信息应当呈现出自己最美好的一面,以此建构自己有魅力的社交形象。为了发出一条完美的朋友圈,用户首先需要精心拍摄数张照片,再用心挑选出自己最满意的几张,接着利用各种图片处理软件进行修图、拼图,然后配上应景的、仔细斟酌好的文字,发送到朋友圈。但这并不意味着这条信息的发布已经完成,接下来才是最激动人心的时刻:把手机紧握在手中,时刻关注着有多少朋友会为这条朋友圈点赞和评论。若是点赞和评论的人数少,多少会产生揣度心理:“我”的这条朋友圈为何不能吸引到大家的关注?其中是否包含了不妥当的信息?最近“我”的人缘是否不太好?若是收获了心满意足的点赞和评论,便会高兴上一阵,同时还要绞尽脑汁地思考,如何尽可能得体地回复朋友们的各种评论。这样一整个流程下来,大把时间已从手机上匆匆溜走。时日一长,有的用户便会对这样的表演感到厌倦,感觉浪费时间虚度光阴。

阅读朋友圈同样需要花费大量时间。与网络的时刻连接让我们总是试图跟上信息更新的脚步,害怕错过任何可能重要的事务,总是急切地想知道朋友圈里发生的每一件新鲜事。许多朋友圈用户都患有“小红点强迫症”,总会忍不住反复查看朋友圈是否又出现了小红点(小红点的出现则表示朋友圈的内容又有了更新)。一旦发现小红点,他们就会难以控制地想要即刻消灭掉它,赶紧打开朋友圈查看圈子里又有了什么新动态。美国传媒理论学家道格拉斯·洛西科夫在《当下的冲击》一书中将这种现象描述为“数字精神病”,“我们为了与数据流中任何一个微小变化保持同步而采取的特别措施,到头来只是放大了这些变化在万事万物中的相对重要性”。

一些用户关闭朋友圈,为自己节省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做一些更有意义的事情:阅读几本好书;陪家人聊聊天;走出屏幕,去户外赏赏绿叶,听听鸟鸣,用心感受当下真实的生活……

2.减少无效社交,回归现实中的人际关系。英国人类学家罗宾·邓巴提出的“150定律”认为:人的大脑新皮层大小有限,提供的认知能力只能使一个人维持与大约150个人的稳定人际关系。《2016微信影响力报告》却显示,拥有200位以上微信好友的用户占比最高。难以想象,人们如何与200人保持稳定的社交?朋友圈中许多的名字,其实仅仅只是社交的象征符号而已,是由技术滥交导致的无效社交。这份报告进一步显示,在朋友圈的用户互动中,“点赞”占比最高,接近六成。原因很简单,因为“点赞”最为容易,几乎无需花费心力体力,也不会表现得过于亲密。而朋友圈里最多的便是这样清淡如水的社交关系,许多用户甚至非常享受这样清淡的没有负担的社交,恰如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雪莉·特克尔在《群体性孤独》一书中所写到的:“我们时常感到孤独,却又害怕被亲密关系所束缚。”数字化的社交关系和机器人恰恰为人们制造了一种幻觉:我们有人陪伴,却无需付出友谊。在网络世界中我们彼此连接,同时也可以互相隐身。

但是,一部分人已经意识到了线上社交所存在的问题,他们离开朋友圈,减少社交数量、提高社交质量,不再花费大量时间与那些“仿佛是朋友”的人保持联系,而选择把时间用在与真正的朋友的相处与交流中:那些真正的朋友会愿意坐下来与你静享一次下午茶,认真地倾听和感受你所想表达的各种思想与情绪;而你也会在朋友身体不适之时带上一束美丽的鲜花前去探望,并给予自己真诚的安慰与祝福。这样面对面的社交更为真挚动人,也让生活更加明亮温暖。

四、大数据时代下微信朋友圈对自我隐私的保护出现疏漏,一些重视个人隐私的用户成为弃用者

1.微信朋友圈的用户可能会泄漏彼此的个人隐私。在信息自由流动、网络开放化的数字时代,网络用户的个人隐私保护显得尤为重要。微信朋友圈是相对封闭的线上社会关系圈,相较于QQ空间和微博等更早一些的社交媒体,其对于隐私性的保护更为进化。先对比QQ空间和朋友圈:两者都需要传播双方通过协商加为好友后才能够看到彼此网络空间中的内容,但朋友圈的私密性更强,如在QQ空间里,A和C均是B的好友,但A不是C的好友,A仍然可以看到C对B的评论;但在朋友圈里,A和C均是B的好友,如果A不是C的好友,他将无法看到C对B的评论。再将微博与朋友圈进行对比:微博的传播双方既可以互相关注,也可以由一方自主地关注另一方,而无需经过任何协商与认证,其实现的是“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是一种典型的强传播、弱关联的传播方式;而朋友圈则要求传播双方通过协商成为好友,信息在一个相对封闭的人际圈内进行传播,是典型的强关联、弱传播的传播方式。此外,朋友圈设置有屏蔽、分组可见等功能,也意在强化对用户隐私的保护。

即便如此,朋友圈仍然存在着隐私泄露的风险:故意泄露信息、过失泄露信息、未经他人同意利用用户分享的信息等情况时有发生。朋友圈的设计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缺乏明确的分组信息的标识:以用户分组发布的信息为例,接收到分组信息的朋友们其实无法分辨出这些信息是传播者分组发布的,且极可能认为这些信息是公开发布的,进而在二次传播中泄漏了传播者想要保护的隐私。用户隐私管理繁杂,给用户带来隐私风险,也成为部分用户弃用朋友圈的原因。

2.大数据时代的数据分析与挖掘已然侵犯了用户隐私。泄漏微信朋友圈中隐私的,除去圈子里的朋友,还有圈子背后隐形的智能网络。英国著名小说家乔治·奥威尔在20世纪影响最大的英语小说《1984》中描绘了这样一个未来社会的景象:人们受到政府的全天候监控以及公然的思想控制,个人权利消失殆尽。而近年来大热的美剧《疑犯追踪》里,主角则是一台无比强大的人工智能机器,它无时不刻地监视监听着所有人。或许目前这仅是一部科幻剧集,但以当下科技迅猛发展的态势来看,剧中描绘的场景或许在不久的将来终将成为现实。

事实上,时下流行的数据分析与挖掘已经极大侵犯了网络用户的隐私权:新闻客户端能够收集用户每一次点击的信号,推测出每个用户对资讯的偏好,进而精确推送用户感兴趣的资讯,将其牢牢地黏在自己的客户端上;购物网站会根据消费者过往的消费记录推测出每个消费者钟爱的品牌及产品类型,在网站首页即呈现出消费者可能需要购买的产品;而微信朋友圈则根据其采集到的用户平日间发布的诸多生活数据,判断出用户的大致喜好以及经济能力,以精准地推送出朋友圈广告。

每个人的自我保护意识观念不同,有人不介意向全世界分享自己的生活点滴,也有人着实不愿意成为透明鱼缸里的那一尾金鱼。弃用朋友圈,的确是对自己隐私的一种保护。

五、微信朋友圈成为“过滤罩”中的小世界,一些强烈关注社会现实的客户选择弃用

美国作者伊莱·帕理泽在《搜索引擎没有告诉你的事》一书中,提出的“过滤罩”理论认为,越来越懂我们阅读偏好的机器和兴趣社交圈,将形成个人化的咨询过滤器,将我们的认知世界与真实世界隔开。它将导致我们越来越活在小圈子中,公共事务、公共议题的探讨与个人的交集不可避免地减少了。

朋友圈就是这样的小圈子,许多用户的朋友圈社交网络在很大程度上已与其线下社交网络相重合,圈子里的用户大多共享共同的生活场景,或是兴趣爱好,或是价值信仰。在茫茫人海中,这一部分特定的人被圈在一起,说明他们总有一定的共通之处,拥有共同的意义空间。“你”在朋友圈中发表的状态或观点总会收到“赞”或是溢美之词,圈子里也总是一番和谐景象;而那些提出异见而让“你”心生不满的用户,“你”可以将他迅速屏蔽掉,甚至直接删除他,因为这是属于“你”个人的小世界、小时代。于是在不知不觉中,在线时代的人们适应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那就是怡然自得地生活在自己建构的朋友圈中,这里是自己的舒适地带。

《2016微信影响力报告》显示,刷朋友圈已成为网民社交强需求,超过八成用户是朋友圈的高黏性使用者,其中61.4%的用户几乎每次使用微信时都会同步刷新朋友圈。人们将大把的时间花在朋友圈里,阅读朋友圈里朋友们推荐的新闻和文章,围观好友们的生活状态,关心圈子里的兴趣与话题,尽管所发送和接收的讯息越发倾向于同质化,但人们认为这就是自己的真实生活。

沉醉于小圈子的用户很多时候放弃了对外部世界的探索,不再站在信息广场的中央,很少重视公共事务与公共议题的探讨,而大多用户对这种状况却并不自知。而一些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朋友圈用户,尝试将自己从小圈子和小世界中抽离出来,更多地接触各类媒体提供的新闻与资讯,辩证地思考问题;更多地阅读凝聚了深度思考与智慧的书籍;更多地与良师益友就某个问题展开深入的交流;更多地参与公共事务与公共议题,扩大自己的视野与格局……他们理性地选择退出朋友圈,或者不再过多关注朋友圈,而是把更多精力投入到更为广袤的世界中。

六、结语

通过与这些微信朋友圈弃用者的深度交流和研究,笔者发现,相较于普通的社交媒体用户,这些社交媒体的逆行者对媒体与自身的关系保持着更为清醒的自觉意识。关闭朋友圈后,他们有的增加了与朋友通话和见面的时间,有的选择了进行更多更广泛的阅读,有的开始享受独处与独立思考的乐趣……媒介技术的不断革新是大势所趋,总有一天各种媒介会衍生为我们的身体器官,会如同空气一般让我们无法抽离其中。先进科技带来的好处不胜枚举,但技术进步对人类生活与思维造成的隐性影响同样不应忽视。诚然,我们无需拒绝各种新的媒介技术,但也实在不能让智能机器左右我们的心智与情感。定期的科技斋戒或许是一种不错的方法:每一段时日中选择几天远离媒介,远离各种屏幕,甚至成为微信朋友圈的弃用者,回归到自己的“瓦尔登湖”。

作者系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讲师

本文系重庆第二师范学院2015年度校级科研项目“传播心理学视域下微信用户的使用心理及行为分析研究”(项目编号:KY201539C)、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新媒体传播与网络舆情”科研创新团队(项目编号:KYC-cxtd03-20140004)的阶段性成果。

[1]凯度集团.2016中国社交媒体影响报告[EB/OL].http:// www.lanmeih.com/show/10000556,2016-02-03/2017-04-24.

[2]企鹅智库.2016微信影响力报告[EB/OL].https://sanwen8. cn/p/154WHco.html,2016-11-01/2017-04-24.

[3]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调查显示35.8%的人想关闭朋友圈[EB/OL].http://www.199it.com/archives/499726. html,2016-07-26/2017-04-24.

[4][美]雪莉·特克尔.群体性孤独[M].周逵等,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

[5]北青网-北京青年报.美国研究:沉溺于社交媒体有更高几率患抑郁症[EB/OL].http://www.dzwww.com/xinwen/ shehuixinwen/201604/t20160413_14136127.htm,2016-04-13/2017-04-24.

[6][美]尔文·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M].冯钢,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7]仇勇.新媒体革命—在线时代的媒体、公关与传播[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6.

[8]杨松儒.微信朋友圈的个人隐私保护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2014.

猜你喜欢

社交微信用户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聪明人 往往很少社交
社交距离
你回避社交,真不是因为内向
微信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微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