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加强大学生学风建设的途径*
2017-01-30梁晶晶
梁晶晶
陕西中医药大学社会科学部,陕西 咸阳 712046
浅析加强大学生学风建设的途径*
梁晶晶**
陕西中医药大学社会科学部,陕西 咸阳 712046
加强学风建设对提升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有着重大的影响。当前大学生学风问题的原因主要体现在学生自身方面上,包括缺乏学习动机,自我约束能力差等。针对这些原因,可通过建立健全激励机制,以教风带学风,课程体系改革,发挥高校思想理论课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等途径来加强大学生学风建设。
大学生;学风建设;途径
一、学风的定义及其意义
学风,就是指学习的风气,是思想作风在学习上的集中表现。学生的学风是广大学生在学习方面的精神、态度、风格、方法、习惯等要素的综合体现。学风主要由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四个方面构成。
良好的学风是实现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高校保持良好的学习氛围、严谨的治学态度是在为大学生学好专业知识,培养实践能力提供重要保障。一所高校的学风优良与否所关联的不仅仅是学生获取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的途径问题,还涉及到学生人格品质的塑造问题,这也就会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成才与否。从学校角度来看,学风是校风的重要表现之一,也是营造和谐校园文化的基础。因此,加强大学生学风建设,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工作之一。
二、当代大学生学风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习目标模糊,缺乏远大理想
我国学生在高中阶段有着明确的学习目标——考上大学,而在进入大学后则往往丧失了学习目标,大多数同学都对自己的大学生活及未来的人生目标比较模糊。进入大学后,学生们会明显感觉到自己摆脱了中学阶段的“寒窗苦读”,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宽松环境,因此很多学生乐在其中迷失了前进的方向,降低了对学业上的要求。很多大学生没能在大学伊始养成积极严谨的学习态度,甚至对自己所学专业的前景产生疑虑或困惑,取得一定成绩或遭到一些挫折就会失去学习动力,出现厌学情绪。
(二)自我约束能力差,易受外部环境干扰
有些学生认为,在学校期间的学习成绩好坏无所谓,因为到工作中需要的更多的是实践经验,而这些经验是需要在实践锻炼中慢慢积累的,所以并不注重课堂上的理论知识教学。不少学生在学习中抱有得过且过的态度且缺乏实事实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进入大学后不懂得约束自己,纪律松散,对考试抱着侥幸心理,置学校考试制度于不顾,在考场上做出违纪行为,尽管学校采取了许多制裁措施,可是还有少数学生就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同时,当代大学生抵御外部诱惑的能力也亟待提升,当今新一代大学生正赶上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最快的阶段,生活物质水平都有显著的提高,同样这也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他们有很多机会和途径接触新鲜事物及思想潮流,当代大学生思维更新速度快、乐于接受潮流也同样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干扰,无法及时看清自身状况以及周围环境的健康与否,这类大学生由于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和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能力,就会受到很多消极因素的影响,丧失人生目标,精神涣散,在学习上不再投入大量精力,影响整体学风。
三、加强大学生学风建设的途径
(一)建立完善激励机制,激发学生奋发向上
激励机制,也称激励制度,是指通过一套理性化的制度来反映激励主体与激励客体相互作用的方式。良好的学风需要管理者运用恰当的激励机制进行引导,而良好的学风反过来又促进了激励机制的进一步完善。实践证明,建立激励机制,健全学生的自我管理机制是在学风建设方面必须而有效的途径,如现今各高校的奖学金制度,荣誉称号评选制度,都是对大学生极大的鼓励。而仅仅拥有好的机制远远不够,机制的良好运转需要实践的默契配合,因此在机制运转过程中应注重激励制度的宣传工作,使大学生能够自觉地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积极主动地进行身心的锻炼和修养,自觉地参与到学风建设的各项工作中来,在参与过程中认识自我、挖掘自我,完善自我。
(二)以教风带学风,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素质
孔子说过“教学相长”,端正教风是学风建设的突破口。教风与学风是相互影响与制约的一个整体,学风教育既是德育的内容,也是智育的要求,教师的思想行为、学识水平等对学生的思想行为的形成有着不可忽视的示范作用。为了确保以教风带学风的效果,要有一套适应高校状况的教学质量监控和考核制度,以此督促教师保证优良教风。还应采取培训教育等措施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思想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也可适当采取激励手段来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从多方面综合作用下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推动大学生的学风建设的目标。
(三)课程体系改革,切合学生现实需求
为促进学风建设,改革不合理的课程体系也是一种重要途径,课程设置一定要科学、合理、有魅力。由于高校的课程设置关系到毕业生的就业,因此课程体系调节要保持动态性即根据社会需求及时调整,理论和实践学时搭配的同时注重知识的实用性,可以通过增加实践内容加深对理论的理解。此外,教学内容还应该始终充满新意,反映当前理论和实际发展的最新趋势,使学生既能得到较为系统的理论知识,又能在走上社会后紧密联系社会趋势的要求。综合而言,高校的课程设置要一切以学生的利益为重,顾虑学生的意愿,这样学生才有兴趣投入更多的经历在学习之中,学校的学风建设也会有突出的效果。
(四)充分发挥高校思想理论课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高校思想理论课程肩负着培养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任务,也是通过教育塑造学生个人来促进学校学风建设的最直接手段之一。在教学手段上摒弃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模式,更多组织教师和学生间的互动,让学生有参与感,可以采用演讲、辩论、小组讨论等多种手段丰富课堂教学,充分发挥社会实践教育和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让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思想成为大学生的精神支柱和努力奋发学习的动力源泉。
[1]武宇坤.从科学发展的角度加强高校大学生的学风建设[J].科协论坛,2010(3).
[2]赵骏,张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加强大学生学风建设的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0).
* 陕西中医药大学思想政治教育重点学科配套资金(项目编号303061129)。
** 作者简介:梁晶晶(1991-),女,陕西西安人,硕士研究生,陕西中医药大学社会科学部,助教,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G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