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恶到善*
——荀子思想对大学生友善价值观培育的借鉴价值

2017-01-30

山西青年 2017年1期
关键词:教化荀子规范

陆 地

南京师范大学,江苏 南京 210023

从恶到善*
——荀子思想对大学生友善价值观培育的借鉴价值

陆 地**

南京师范大学,江苏 南京 210023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友善”列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这表明了我国深化社会改革背景下对公民道德建设提出的迫切要求。友善作为一种价值观,在主张性恶论的荀子思想中有着深刻的渊源。本论文拟借鉴荀子关于礼法、修身、教化的思想,从友善价值观形成的三个必经过程——遵守规范、培养善德、践行善行三个方面,阐述大学生友善价值观的形成过程。

荀子;友善价值观;规范;善德;善行

一、引言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了最新凝练,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至此,友善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

友善,即人的德性,是指双方交互所追求的一种善意,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一种交互的友好感情。从社会伦理、公民道德、核心价值观角度来看,友善是指公民之间从基本的相互尊重与理解到相互宽容、关心以及帮助,最终形成一种互惠互利、和谐相处的社会氛围。友善待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深刻的思想渊源,产生过不少有关友善的思想。众所周知,荀子是先秦大儒,细致研读《荀子》一书,会发现其中蕴含着诸多与当代友善理念的相通之处,这些相通之处是培育大学生友善价值观的宝贵资源,值得人们重视。

本论文拟借鉴荀子关于礼法、修身思想,拟从友善价值观培育三个必经过程——遵守规范、培养善德、践行善行三个方面,阐述大学生友善价值观的形成过程。

二、礼法——注重规范

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总要发生各种各样的关系,为了调节人与人之间的行为和活动,在社会生活的不同范围内,总要制定或形成各种规范,以保证社会生活正常运行。这些规范就是人们从事有关活动的准则、标准。道德规范就是规范的一种。因此,本文认为公正的规范是友善形成的基础。

在荀子思想中,实际上也存在着“规范”,当然,荀子所用的词汇并非“规范”,而是类同于“规范”的另一个词—礼(泛指伦理政治的制度及相应的规范系统,它不限于道德规范,但又包含道德规范)。“人之性恶”是荀子礼制思想的理论基础。荀子认为人性本恶而不是善,而这些本性欲望的无限扩张便会导致人世间的混乱、暴乱,“今人之性,生而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纵)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荀子·性恶》),因此必须设法把人性的这种“恶”转化为“善”,荀子主张用一种道德规范来制约并教化人性先天存在的“恶”,便可“化性而起伪”。为了维持社会的稳定和秩序,必须要有一套强有力的外在规范以调控人们的恶性行为,于是作为社会调控手段的“礼”便应运而生了,故此,荀子说:“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荀子·礼论》)。荀子认为,礼的内涵在于为每一个社会成员规定一定的权利和义务,这种规定同时形成了行为的“度”或“界限”:在一定的“度”或“界限”内,行为是合理并容许的,超出了此度,则行为将受到制止。从现代社会理论看,所谓“度”或“界限”,使社会形成一种有序的结构,从而避免了荀子所说的社会纷争。在这里,道德规范与其他社会规范一起,组成了社会秩序所需的一种担保。

荀子以“礼”来激发“善”的理念,对高校培育友善价值观在路径方面提供了启示,即:可尝试将道德引导与制度建设结合起来。一方面,高校可通过制度安排对道德行为建立“制度保障”,以更强有力的手段来保护大学生的友善行为,遏制诬陷好人的不良风气,让人们没有后顾之忧的去做好事。这对当下中国来说特别重要,如果人们实施友善却总得不到好下场,就会在社会上产生极坏的效应,许多人会因为畏惧可能给自己带来的负面结果而不得不选择袖手旁观,从而导致社会患上“严重的友善恐惧症”[2],这将大大阻碍人们将善德转化为善行,近年来,经常被人们讨论的“老人摔倒该不该扶”就是典型案例。另一方面,可尝试将道德引导与“制度支持”结合起来。高校可通过制度安排,利用多种渠道、采用多种方式包括物质奖励的方式对校园中有影响的友善行为进行褒扬,从而在全社会形成一种扬善抑恶的风气,让人们以友善为荣,以榜样的力量带动更多人去践行“友善”。制度保障与制度支持双管齐下,道德引导的效果才能得到落实。

三、修身——培养善德

如果说规范是外在的规定性,那么具备友善的德性即善德应该是内在的品质表现。道德规范在初始阶段是靠强制力来制约个体的行为,并不是个体心甘情愿的行为。因此需要个体将道德他律内化为道德自律,也就是说个人修身对培养善德有重要作用。当今善德的培养可借鉴荀子修身思想中不怨天尤人的人生态度、积善成德的修身方法以及自省、慎独的修身品格。

(一)不怨天尤人的人生态度

要在全社会培育友善价值观,就应该重视对社会各阶层愤懑、不平、不满、怨恨等不良情绪的疏导,如果社会中大多数人在大多数时候都能够对自身境遇和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和希望,那么大家也就会更有心情去关注他人的需要,互助和谐的社会氛围才更有可能形成。当然,不少社会怨气的产生,是基于社会运行过程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要通过社会各部门的通力合作、要通过社会的不断发展才能够解决,很多时候并非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但是,人的心境也在很大程度上与自身调控情绪的能力、看待问题的人生态度有关系,在这方面,荀子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有益的思想资源,值得当代社会借鉴。

荀子“不怨天、不尤人”的人生态度,既渗透着对生活的豁达,又包含着积极进取的精神;荀子“修身俟命、与时屈伸”的行为方式是一种务实理性、饱含人生智慧的处事方式,对当代人调节心情、调整行为颇有启发。荀子所倡导的这种人生态度和行为方式值得在当代社会进行宣传和普及,若能将这样的理念内化到心中,则有助于我们在面临逆境时,理性地思考自身的遭遇,保有心境的平和,并激发进取的动力。在这样一种平和、积极的心境下,我们就会减少对周围人和事的偏见,即使遭遇不顺也不会轻易迁怒别人。怨气减少了,以友善的态度待人、以友善的行为助人的良好心理基础也就奠定了。

(二)积善成德的修身方法

荀子认为人性本恶,但是可以由恶变为善,只需要自觉规范自身行为,学习优良的品德,用“礼”对人们进行教育和规劝,并且能不断的积善就能转化为善,自古以来圣人德行高尚就是由于长期助人为善。荀子说:“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圣心备焉”,“百姓积善而为全尽,谓之圣人”,“故圣人也者,人之所积也”(《荀子·劝学》)。“积礼义而为君子”(《荀子·儒效》)。荀子积善成德的思想,能够教育百姓知晓礼义,使人们仁爱。这种思想有利于推动社会整体思想道德的培养,维护社会秩序,一定意义上具有理论的进步性。

当然自身修养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办到的。只有日积月累,不断实践,才能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对于大学生而言,知识、品德、文化都需要不断的积累,通过持续的实践与深入学习,最终提升自身内涵,成为对社会有价值的人才。

(三)自省、慎独的修身品格

自省、慎独是荀子提倡的重要修身方法,几千年来对人们修身养性、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今天仍是培育高尚的道德人格的重要途径。

自省的关键在于“省”。何谓“省”?《说文解字》讲,“省,视也,从眉。”也就是说,“省”是自我检察、审视与觉醒。于是,所谓自省,就是对自身的检讨,反复观察、审视和检讨自己,就是自己观察自己、自己审视自己。自省是提高自身修养的重要方式。荀子说“志意修则骄富贵,道义重则轻王公;内省而外物轻矣。传曰:‘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此之谓也。身劳而心安,为之;利少而义多,为之”(《荀子·修身》)。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一个人志向高远就可以傲视权贵;看重道义就可以无视帝王贵族;经常自我反省,金钱等身外之物就不重要了。只要是能让内心安逸舒服的事情就去做,哪怕身体劳累。对于道义多的事情,哪怕利益少,也要去做。这表明,荀子认为世人要以普适的道义来要求自己,经常自我检讨与反省,从而使得自身的言行举止符合礼法的规范。荀子的自省思想和儒家先哲的思想是薪火相传的。儒家学派的创始者孔子就讲:“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3]意思是说,他每天都要进行三次的自我反省,替别人谋划办事是否竭尽全力,与朋友交往是否真心相待,老师教授的学业是否有复习?这种自省的修养方法,为后世的教育家不断继承和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修身方法。慎独是指在独处无人注意时,自己的行为也要谨慎不苟,防止出现违背道德的念头和不符合道德要求的行为。慎独对人的道德修养和行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做起来也更加困难。但只有做到慎独,社会道德规范和伦理要求才能真正植根于人们心田,才能内化为人们的道德品质,从而使这个社会成为一个有序、理性、道德的社会。

四、教化——践行善行

荀子说:“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明之为圣人”(《荀子·修身》)。他认为,行动高于知识,通过行动,能使所知的东西更加明确。因此,他强调“学至于行”,重视将内心的道德观念通过实践转化成为行动。可见,必须将善德外化为善行,才是友善形成的关键。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善行?

从荀子的角度来说,人出生之时并没有可以称之为善的德行,但同时他也认为人的先天本性是可以改变的,是可以“化”的。他认为:“人之生固小人,无师无法则唯利之见耳”(《荀子·荣辱》),“干、越、夷、絡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荀子·劝学》),“人无师法则隆性矣,有师法则隆积矣”(《荀子·儒效》),“故枸木必将待檃栝、蒸、矫然后直,钝金必将待碧、厉然后利。今人之性恶,必将待师法然后正,得礼义然后治”、“夫人虽有性质美而心辩知,必将求贤师而事之,……得贤师而事之,则所闻者壳、舜、禹、汤之道也”(《荀子·性恶》)。

按照他的设想,现在的人性恶,一定要经过圣王的治理,礼义的教化,之后才能得到治理,符合善的标准。

通过教师的教育将“礼义”与“法度”结合,这不仅仅是社会道德规范的体现,更是日常行为准则普遍性的体现,通过两者的结合,使得传递的精神深入人心,因此,人们可以在实际行动中遵守“礼义”的规范和“法度”的约束。每个人都遵循这样的准则与行为方式,这样,儒家所期待的最终目标,不需要暴力称霸来统一天下、民心所向的大治局面就实现了。这也说明,教师育人对于国家心衰的重大意义:“故人无师无法而知则必为盗,勇则必为贼,云能则必为乱,察则必为怪,辩则必为诞。人有师有法而知则速通,勇则速威,云能则速成,察则速尽,辩则速论。故有师法者,人之大宝也;无师法者,人之大殃也”。“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贱师而轻傅则人有快,人有快则法度坏”(《荀子·修身》)。因此,他把教师与天地君亲等同对待,进一步强化了道德教化的极端重要性。

荀子是最先使用“教化”这一概念的人[4]。在现今,教化是德智教育的职能,是指“社会有意地将社会的道德准则与规范等,通过一定的方式和途径来向人们传递,追求广泛的、普遍的大众认同感,来培养人们优良的道德品质。”荀子通过深入的社会考察,对儒家思想道德教育进行了完善与充实,构建了一个具有丰富内涵、鲜明特色的道德教化理论体系,开辟了先秦儒家道德教化的新进路。

可见,友善的形成,离不开学校对学生的教育,与此同时,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也是潜移默化的,实际生活中的锻炼也是最为关键的。所以,高校在进行德智教育的时候,一方面要将友善作为重点传递给新一代大学生,因为他们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与源泉,培养他们的道德行为对于社会而言具有重大意义;另一方面,更为关键的是,教师必须引导大学生形成一种自觉意识,通过自身行为自觉加强德行的养成。在日常的生活、工作、社会生产实践中要自觉加强对道德的认识、实践,通过对现实世界的感知,不断形成对道德知识和德行规范的认识,并不断形成自身感悟,使得大学生能够主动要求、自觉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总体而言,高校德育必须注重“明理、激情、导行”的教学体验,将“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育之以信、导之以行”有机地结合起来,调动学生的主观学习愿望,让学生主动将理论知识延伸到课外实践当中,自觉地把道德意识付诸行为,最终高效地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五、总结

近年来,中国社会呈现出价值多元、普遍竞争和社会冷漠的现象,党的十八大报告把“友善”列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反映了中国社会亟需进行公民道德建设。培育友善价值观离不开传统文化的滋养,经过对荀子哲学中有助于培育友善价值观的思想资源进行梳理和萃取,可以发现:荀子“礼”的思想对当代中国以“规范”促友善风气的养成有启发;荀子不怨天尤人的人生态度、积善成德的修身方法以及自省、慎独的修身品格对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积极的社会心态、加强自身修养有借鉴意义;荀子所倡导的教化思想对高校实施德育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总之,荀子的这些道德资源值得重视,应该在培育“友善”这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使之与中国国情相适应,让优秀传统文化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不断继承与发扬。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2-11-18.

[2]黄显中.论友善[J].伦理学研究,2004(4).

[3]杨伯峻.论语译注[Z].北京:中华书局,1980.

[4]曹影.教化的缘起及其意蕴[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

* 南京师范大学2015-2017年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长效机制研究”研究成果(立项号:DS2015C022)。

** 作者简介:陆地(1982-),男,江苏赣榆人,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

G

A

猜你喜欢

教化荀子规范
来稿规范
来稿规范
儒家“礼乐教化”与新时代设计人才培养
PDCA法在除颤仪规范操作中的应用
来稿规范
荀子“道心”思想初探
《荀子》的数学成就初探
荀子的“王道”观念
伦理教化思潮与历史悲剧的类型演进*——以南戏与明清传奇为例
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