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民族民间艺术实践教学基地”的建构思考

2017-01-30

北方音乐 2017年7期
关键词:民间艺术少数民族新疆

李 婷

(新疆艺术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9)

新疆“民族民间艺术实践教学基地”的建构思考

李 婷

(新疆艺术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9)

新疆的艺术实践教育有着自身独一无二的地域特点,但是新疆的艺术实践教育在重视程度、基地选择等方面还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实训基地的建设更为落后。新疆也是少数民族文化旅游的大省,各类文化艺术遗产瑰丽多彩。在新疆建立“民族艺术实践教学基地”,对新疆艺术教育的整体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民族民间艺术;艺术实践;基地建设;艺术教育

对于艺术教育来说,实践教学是重中之重。尤其是对于现代教学技术发展来说,教学的科学化与教学技术的科学化﹑现代化,还要与社会实践紧密联合才是艺术教育的基本途径。面对“文化强区”所面临的背景和挑战,思考如何立足和利用新疆民族文化的资源优势和特点,如何将新疆优秀的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融入进去,以帮助和提高新疆艺术教育的整体竞争力与创新力,是新疆艺术教育得以长期繁荣和创新的保证。在我区设置有与艺术教育相关专业的院校中,出现了很多问题。例如实践实训类课程特色不是很明显,没有配对与之相适应的校内与校外基地联合培养机制,也没有建立相应的考核与评估体系﹑不够重视长期与短期合作模式探索与研究等等。由此导致的很多后果是,学生实践与实训环节的缺失,理论何实践实训并没有达到一定的教学预期。所以,如何探索艺术教育新模式,是新疆艺术教育实践教学中必须重视的环节。新疆是一个少数民族文化,尤其是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资源十分丰富富饶。目前全区已有3700多项非遗项目,95%以上为少数民族项目。 建立新疆“民族民间艺术实践教学基地”的目的正是研究在开发和保护的基础上利用这些优势资源,帮助优秀的民族文化传承创新。

一、 在新疆建立“民族民间艺术实践教学基地”的构想

新疆境内生活着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乌孜别克族﹑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等13个世居少数民族。新疆也是全国最具魅力的旅游城市之一,与中亚﹑西亚多国毗邻,航空﹑铁路公路等建设贯穿全境,区域优势资源突出。目前,建议新疆的民族民间艺术实践教学基地可由“新疆民族民间手工艺实训基地”和“民族歌舞表演实训基地”两部分组成。

(一)新疆民族民间手工艺实训基地

鉴于新疆各个少数民族拥有丰富且不同的少数民族手工艺资源, 例如英吉沙小刀﹑新疆地毯﹑玉石﹑艾德莱丝绸等,都因其显著的民族性特征蜚声国际。民族民间手工艺实训基地以研究开发民族手工艺品为主要特色,并在此研究成果之上,设计具有能够体现出现代化﹑时尚化﹑实用性与美观性相结合的产品,还可以结合当地的旅游业与文化产业需求与发展,最终面向国际﹑国内市场进行营销。此外,也可建立由高校基地和校外企业联合打造的“校企联合”实训基地。在此基础上,如果能在实训基地施以科学规范的管理与保护措施,将对实训基地的建设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二) 民族歌舞表演实训基地

在新疆少数民族民间艺术传统的传播与继承方式中,“口传身授”一直持续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歌舞艺术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加上民间艺人在传承过程中不断进行创作和创新,使这些艺术不断地发生着融合,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20世纪90年代之后,维吾尔族的木卡姆被联合国列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除此之外,还有哈萨克族的阿依特斯和柯尔克孜的“玛纳斯”等项目相继被联合国列为世界级非遗名录。新疆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与创新迎来了良好的历史机遇期。

民族歌舞实训基地可以以新疆国际大巴扎﹑“西域印象”国际文化旅游产业园为中心来建立。新疆国际大巴扎年接待旅客9000万人次,年均旅游总收入已达到1000亿左右。几乎每一个游客到了新疆都要观看独具特色的民族歌舞。大型民族音画歌舞表演《丝路畅想》,展现了古丝绸之路恢弘的景象,其中也透视出非常浓郁的﹑极具传播性与独特视角的西域文化景观。《丝路畅想》一经上演,即被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观光者们所喜爱。另外,《丝路畅想》的舞美设计也极具现代感与时尚感。其声﹑光﹑电﹑影等技术也达到了国内顶尖水平。这种展现所带给我们的视觉新鲜感与冲击感是新疆其他同类舞台作品所不具备的。因此,新疆国际大巴扎的舞台也正是民族歌舞演员培训的实践实训基地最佳选择之一。

“西域印象”国际文化旅游产业园总投资达12亿元,占地面积280亩,总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预计2018年完工。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列为重点建设的文化产业项目之一。“西域印象”以集中展示新疆对外传播形象为己任, 结合了国际国内﹑乃至中亚﹑西亚﹑国际文化中的各类优势资源,同时,也是疆内最早研究和探索现代化剧院管理与经营的典范。“西域印象”建成后,将成为集中展现新疆文化艺术的窗口,也将成为西域民族民间文化的最高演艺舞台。 鉴于“西域印象”建成后即将带给我们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它也可以作为我们建立民族民间艺术实践教学基地的重要选择之一。

二、在新疆建立“民族民间艺术实践教学基地”的现实思考

在“校企联合”的模式推广中,最先进行的是整合高校的教育资源。艺术教育专业的学生需要实践实训舞台去及时提高实践能力。因此,怎样去寻找合适的实践基地资源﹑分析观众需求﹑社会演出及社会艺术机构最急需的艺术人才,是建立基地的重中之重,这也是新疆艺术教育中最需要解决和探索的问题。

此外,我们需要更专业的艺术教育人才。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的艺术教育专门人才。在当今快速发展的“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如何进行最大限度的资源开发与整合﹑资源共享﹑与时俱进﹑拓宽国际视野,是我们要考虑的首要条件。还要结合新疆特有的历史文化地理背景,社会经济发展的特征﹑艺术教育发展的独特规律的同时,提高实践实训基地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这就更需要专业的懂艺术﹑懂管理﹑懂经营﹑懂教育的“艺术教育“与“艺术管理”双重人才的培养。由此看来,新疆民族民间艺术实践教学基地”的构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1]徐文茹.示范性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与教学体系改革的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

J219

A

李婷(1986—),女,硕士,江苏徐州人,助教,研究方向:艺术管理、艺术教育。

猜你喜欢

民间艺术少数民族新疆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首届湛江市民间艺术大师颁证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
新疆多怪
畲族民间艺术述论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
新疆对外开放一类口岸
新疆小巴郎
民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