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反转”现象的成因及其治理
2017-01-30文/徐敏
文/徐 敏
“舆论反转”现象的成因及其治理
文/徐 敏
近年来,“舆论反转”现象频发,这与新闻媒体的报道或相关信息的公开有着直接的关系。分析和总结典型的“舆论反转”事件,可以发现一般事件的“舆论反转”往往与初期报道的失范有关,而突发事件的“舆论反转”则多由信息披露不当导致。从更深层次分析,“舆论反转”现象频发是新媒体环境催生的。为此,可以从加强媒介监管、提高突发事件应对能力、重视公众媒介素养教育等举措入手进行治理。
舆论反转 伦理失范 信息披露 新媒体
舆论本身就是公开发表的意见。作为公开发表的趋于一致的公众意见,舆论原本应该在一定时间段内保持相对稳定,但“舆论反转”却屡屡发生,即在短时间内舆论发生大幅度转向的情况。这一现象究竟因何产生?如何才能有效治理?要回答这两个问题,还需要回到“舆论反转”事件中去进行总结和分析。笔者将“舆论反转”事件分为一般新闻事件和突发新闻事件两大类型,以此来探寻“舆论反转”现象在不同事件中的体现。
一、一般新闻事件中的“舆论反转”
一般新闻事件中发生的“舆论反转”现象,往往与早期新闻报道的失范有关。即早期报道出现失实,未能呈现事实的全貌,基于失实报道形成的舆论,必然在真相澄清后发生反转。同时,即使报道本身真实,报道较为片面,也会导致公众舆论的偏颇,成为随后发生“反转”的直接原因。例如,在2015年5月关于“成都一女司机遭男司机当街暴打”这一事件发生的“舆论反转”中,舆情发展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早期报道阶段。5月3日,随着一段监控视频的热传,这一事件成为网民热议话题,多家媒体的官方微博第一时间转载了相关视频、图片,随后多家传统平面媒体、电视台也对这一事件进行了报道。此时,这一事件的信息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在社交平台广泛传播的一段35秒长的监控视频。这段视频由位于路口另一侧的一位目击者的车载行车记录仪拍摄,较清晰地展示了当事女司机被当事男司机拖拽下车和被打的过程;二是当事女司机卢某。例如,《西华都市报》在题为《成都一名男司机把女司机拉下车后痛殴》的报道中,就有多段直接引用卢某的原话。又如,安徽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以《四川成都:女司机遭男司机当街暴打》为题进行的报道中,也直接出现了卢某的画面和声音。卢某主要回答了记者对事件发生原因、被打过程的提问,称事件起因是自己正常的变道行为;三是“女司机被打”现场的目击者。在平面媒体报道和电视报道中,也出现了对现场目击者的采访,主要描述的是“女司机被打”的场面。
在最初的报道中,被广泛使用的信息是女司机被打过程的监控视频。对事件的报道普遍缺少来自当事另一方(即打人者)的信息。尤其是对事件起因的分析,大部分报道均基于女司机一方的陈述,只有少量的报道出现了派出所对打人者打人原因询问的概括,但也停留在因变道打人的简单陈述上。此时,舆论几乎一边倒地倾向于抨击打人者、同情被打女司机,对暴力行为本身的谴责占据主流。
2.事件反转节点。5月4日晚,社交媒体平台出现了打人者所驾驶车辆的车载行车记录仪画面,记录了“女司机被打”之前当事双方的驾驶情况,包括女司机突然跨多条车道变道、打人男司机被迫急刹车的画面,男司机车内响起儿童因急刹车哭闹的声音,以及之后两车多次互别、双方互相喊话的情况。
在早期报道中缺失的打人者信息来源成为此时报道的主要信息来源,对于事件的报道趋于完整,也修正了早期报道中不真实的部分——早期报道中普遍将女司机被打的原因陈述为“正常变道”,与事实相差较远。如《成都商报》官方微博就在转载此视频截图的同时,以“起因为女司机卢某从左侧第二根车道突然变道至第四根车道,随后双方疑似斗气,多次互‘别’对方车”重新陈述事件的起因。对比之下,早期报道中所陈述的打人事件因为当事女司机一次“正常变道”而起显然存在失实。至此,舆论发生了“反转”,从一边倒地同情女司机并谴责打人者使用暴力,演化为在谴责暴力的同时,也谴责野蛮驾驶、开“斗气车”的行为。据香港《明报》报道显示,“(该事件)在搜狐新闻网引起近26万内地网民留言,纷纷指责女司机危险驾驶,当中逾六成网民对男司机打人表示理解”。
3.舆论反转原因分析。该事件在短短2天内就发生了“舆论反转”现象,主要是由于早期报道信息来源单一,对事实的呈现失之片面,并且对起因这一重要事实报道出现了失实。作为“舆论反转”的典型事例,这一事件中除了目击“被打”具体画面的群众外,最初仅有被打者一方提供对事件起因的陈述,缺少了来自当事另一方的信息,使整体信息发生缺失。而简单地将“被打”原因陈述为因一次“正常的变道”而起,更是一种失实。而公众舆论是基于对事件信息的判断、讨论形成的,应有的信息来源的缺失造成信息本身的不完整,同时,关键信息的失实最终会导致公众舆论的错置。在报道较为全面、整体信息更为完整后,公众舆论做出调整,体现为一种态度上的“反转”。
二、突发事件中的“舆论反转”
与一般新闻事件不同,突发事件中的“舆论反转”现象往往和初期的信息披露不当有关。突发事件一般具有格外的敏感性或者重大性,也特别容易引发公众的关注,在短时间内形成公众舆论。在事件发生之初,尤其需要及时回应公众关切,用恰当的方式准确公布相关信息。如果未能做到,就会造成舆论的错位。以“河南西华12岁女生遭强奸案”中的舆论反转现象为例,事件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事件发展过程。2017年7月4日14时17分,新浪微博博主“白衣天使茉莉花”发布微博,称其在周口市某校寄宿就读五年级的12岁侄女何某某在几个月的时间里被副校长和教导主任多次强奸,并称“各项法医鉴定还没有出来时,警方给我们出个不予立案通知书”,直指警方办案不公。由于涉及的问题敏感,所发布的内容中还有当事人出镜以及“证据”(有明显污迹的床单特写),该微博很快引起热议,舆论以要求调查真相及谴责当地警方、谴责施暴者的观点为主。
面对这一突发事件,当地警方并未及时回应公众关切,而是再次讯问当事女生。关于询问情况的信息,仍然是“白衣天使茉莉花”在微博平台发布。由于其在14:17分发布的微博被屏蔽,当天20:07分,“白衣天使茉莉花”再次以图片形式上传被屏蔽微博的内容,称“我对我发布的内容负一切法律责任”。此时,抨击屏蔽、删帖行为的舆论集中出现,出现以截图等多种形式转发的传播行动,事件的热度进一步上升,引起了更广泛关注。
同时,西华县公安局认证新浪微博账号“平安西华”发布《关于对网民“白衣天使茉莉花”在新浪微博发布严重失实消息的情况通报》,将“白衣天使茉莉花”发布的微博定性为“扰乱网络公共安全秩序”“严重失实”,并称将“对信息发布者依法严惩”。然而,这一《通报》并未提供相关证据,也未说明调查过程。《通报》发出之后激起舆论哗然,公众几乎是一边倒地质疑《通报》内容,质疑西华县公安局办案不公。
在公众情绪持续发酵,舆论走向偏激的情况下,7月5日22点34分,周口市公安局通过其认证微博账号“平安周口”发布《情况通告》,称“我局决定,由市公安局组成专案组,接手对该举报案情的调查”。由于宣布案情调查移交,强烈质疑西华县公安局办案不公的舆论明显缓和,而以表达对秉公调查的期望为主。
随后的几天里,传统媒体陆续对这一事件和两次《通告》的情况进行了报道。社会舆论总体稳定,且较为理性,以呼吁秉公调查和表达对法制公平的期望为主。10日以后,各媒体开始陆续刊出关于这一事件的深度报道,并在新媒体平台广泛传播。例如, 7月11日,《中国青年报》在“要闻”版刊发的文章《“河南西华12岁女生遭强奸案”调查》,采访了给当事女生做检查的医生,并对当事女生进行了深入采访,当事女生“承认老师并没有实施性侵害”,较为详细地解释了迫于叔叔的怀疑和压力编造强奸事实的原因。随着深度报道的刊出和传播,发生了“舆论反转”,公众转而相信当地警方早期的调查结论,舆论也以谴责谣言制造者为主。
2.舆论反转的原因。梳理该事件中“舆论反转”的过程,不难发现,这一事件本身比较敏感,相关信息又是最早在微博平台发布,属于突发事件。在该事件中,舆论发生的错位与微博平台、当地警方在信息披露方面的不当处置有直接关系。微博平台不作任何公告和警示,而是较为简单粗暴地对“白衣天使茉莉花”的微博进行屏蔽,激起了公众的怀疑和愤怒;而西华县公安局所发布的《通报》未能及时、有效地传递关键信息,对于能够证明强奸事实是否存在的证据、公安局此前出具“不予立案”通知的具体依据等这些公众关心的信息,《通报》中完全没有提供,而是简单粗暴地直接给“白衣天使茉莉花”的微博内容进行了定性,进一步激起了公众的反感和质疑。
与这些不当处置形成鲜明对比,当媒体的深度报道清晰提供了这些公众关心的核心信息,修正了早期信息披露的问题之后,舆论不仅回归了理性,还发生了“反转”。公众从最初相信侵害事实、谴责施暴者和当地警方,转向相信当地警方早期的调查结论,谴责谣言制造者。舆论表达也由此前以情绪化为主转而较为冷静、理性。
可以说,在突发事件中,如果信息披露及时、得当,可以有效地引导舆论。反之,如果未能及时以具体可信的核心信息回应舆论,甚至仅发布一些没有信息支撑的“结论”,会适得其反,激起舆论反弹。可见,突发事件早期的信息披露不当会引起舆论质疑,唯有及时、准确地公开相关事件的核心信息,才能引导舆论回归理性。
三、“舆论反转”现象的深层原因
通过媒体动态地、不断深入地报道,逐步呈现事实全貌原本就是一种常态,马克思将其概括为“报刊的有机运动”。但新媒体环境下,舆论的形成节奏已经发生了改变。在新媒体兴起之前,舆论的形成需要相对较长的时间,而在舆论逐步形成的过程中,有较为充裕的时间留给新闻机构和新闻工作者来呈现新闻事件的整体情况,经由专业的新闻生产,也可以过滤掉大部分的谣言和偏见。
然而,在新媒体环境下,舆论的形成几乎是与媒介对事实的呈现同步发生的,往往是在现有的信息未经甄别、事实的样貌并未完全揭示的情况下,片面甚至虚假的信息已经广泛传播,而公众也基于已有的信息形成了舆论。而新闻媒体在全面呈现事实、对最初的虚假信息做出澄清之后,公众也会重新审视事件,形成新的舆论。这表面上是舆论的大幅转向,即“舆论反转”,背后其实是深入了解新闻事件的过程,是新闻事件呈现出来的整体样貌的大幅变化导致了舆论的变化。可见,新媒体环境正是“舆论反转”现象频繁发生的深层次原因。
四、“舆论反转”现象的治理对策
“舆论反转”现象往往伴随着对新闻媒体和报道的质疑。当“舆论反转”频繁出现时,公众对媒体的报道也会逐渐失去信任,新闻媒体的公信力也会受到严重损害。同时,在“舆论反转”中,“反转”过程的各个阶段出现了截然不同的舆论,这种反差也是公众情绪的投射,原本应当以理性为主导在讨论中凝聚的社会共识,往往消弭在感性主导的情绪宣泄之中。那么,如何才能有效治理“舆论反转”现象呢?笔者认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加强对媒介的监督管理,避免新闻报道失范。在“舆论反转”中,几乎都存在早期报道片面甚至失实的情况,这是新闻报道失范的体现。在《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中,就明确提有“认真核实新闻信息来源,确保新闻要素及情节准确”“禁止虚构或制造新闻”“转载其他媒体的报道要把好事实关”等要求。但在新闻实践当中,仍然屡屡出现有违职业道德准则的现象,即新闻报道失范。例如,盲目转载社交媒体上个人发布的信息,未核实新闻来源便进行报道,甚至炮制假新闻等。这会导致舆论的错置,进而造成“舆论反转”。为此,应该加强对媒体的监督和管理,提出更加有效的监管方案,对出现新闻报道失范的媒体和新闻从业者建立相应的惩罚机制。唯有遏制新闻报道失范,才能有效治理“舆论反转”现象。
2.政府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培训,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在突发事件中,唯有及时、公开、准确地公布有关信息,才能避免进一步激化舆论,才有机会将舆论引导到理性讨论的框架中来。突发事件中许多“舆论反转”现象是由于信息披露不当导致的。而在早期的舆论错位中,舆论往往是以质疑政府能力、质疑处置不公为主,容易催生和激化社会矛盾,危害社会稳定。如果能在突发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正确应对,则可以避免这一情况的发生。
3. 在义务教育阶段,加入媒介素养课程。从深层上来看,“舆论反转”现象频发是新媒体环境本身导致的。因而要治理这一现象,归根到底还是要加强公众在新媒体时代的媒介素养。具体来说,涉及两方面的媒介素养:一方面,培养公众对特定事件早期报道的理性判断,不急于发表意见,等待媒体发布较为完整的信息;另一方面,要提高公众理性表达的能力,以及在讨论中形成共识的意识和能力,而不能仅仅停留在情绪宣泄上。
作者系澳门大学社会科学院传播系传播学博士
[1]姚丽萍.“舆论反转”成因及解决方法探讨[J].中国记者,2016(04).
[2]于丹丹.网络舆论反转中的媒体理性——以“成都男司机打人事件”报道为例[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