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短视频时代电视媒体人的转型与重构

2017-01-30文/武

传媒 2017年23期
关键词:传统媒体转型内容

文/武 楠

短视频时代电视媒体人的转型与重构

文/武 楠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以及移动终端的快速普及,加之用户媒体使用习惯的改变,搭上技术革新顺风车的短视频,以短、平、快的大流量传播内容,借助社交应用的推广,紧随“直播”热潮冲击着传统媒体固守的阵地,在满足用户“碎片化”消费需求的同时,对于“不进则退、逆水行舟”的电视媒体人也提供了一种转型的可能。

新生态传播格局中的电视媒体人

2015年,电视广告投放量首次下滑,报业停刊、休刊成为“新常态”,传统媒体在新生态传播格局中的地位“江河日下”,而互联网尤其是移动媒体的市场和受众规模持续扩张,移动视频类媒体市场发展迅速。在2017年11月30日举行的第五届网络视听大会上,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田进指出,过去的五年,中国网络视频用户规模从3.49亿增加到5.65亿,手机视频用户规模从1.3亿增加到5.25亿,增长了3倍,网络视频付费用户也从几十万增加到近亿人,增长上百倍,成为增速最快的文化消费领域之一。据艾瑞数据显示,2017年10月,“有效使用时长”排名前20的移动APP中,按类别划分,在线视频(如爱奇艺、腾讯视频、优酷、芒果TV)、短视频媒体(如西瓜视频)、短视频工具(如快手)等视频类APP占多数。虽然短视频发展势头迅猛,但是头部壁垒并非如微信公众号那般固化,垂直内容领域暂时没有形成稳定的领跑者,对创作者、创业者、投资者仍然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短视频最早可以追溯至2011年美国Viddy发布的移动短视频社交应用产品,国内短视频的发起则源于2013年微博将“秒拍”设置为内置应用,随后“秒拍”“微视”等短视频应用一经推出,即掀起了短视频领域的“心潮涌动”,成为内容创业者的“蓝海”,以至近两年基于短视频的媒体及应用异军突起、层出不穷,用户规模不断扩大,引发传播生态格局的又一次震荡,“读秒时代”已然来临。这促使早已蠢蠢欲动、渴望“转型求变”的电视媒体人纷纷“转行”,不少纸媒人甚至“破釜沉舟”,开疆拓土。如2016年《中国企业家》原总编辑何伊凡做短视频应用“盒饭秀”、《外滩画报》原总编辑徐沪生做短视频应用“一条”等,而澎湃新闻原CEO邱兵辞职创业,投入“梨视频”创业项目,无疑是纸媒人转型的代表。

反观电视行业,短视频在技术层面事实上并无任何新意可言,唯一的优势在于利用平台优势、新媒体渠道、互动玩法打通了传输内容与用户的“最后一公里”,增强用户黏性和使用体验,扩大了传播范围和影响力。因此,虽然有不少知名电视人纷纷离职投身新浪潮,以期抓住转型契机,进行自身优势“价值”升级,但也有不少电视人选择留在体制内,并逐步开始尝试将短视频内容纳入电视媒体的业务创新层面,借助平台流量和用户交互,将专业力量策划制作的或已经播出的具有较好口碑的长视频截取片段,或做成GIF动图,实现“二次”传播,让“精品”重新焕发生机。

原创视听互动叙事:电视媒体人转型的核心竞争力

综观目前短视频行业,随着头条等互联网巨头纷纷加入战局,短视频的平台渠道搭建基本进入下半场,混乱的草莽阶段就要过去。在主题内容涵盖广泛的海量短视频作品中,虽然不乏令人拍手称赞的优秀作品,但是不可否认,绝大多数短视频都没有版权,不同平台大多沦为同质内容的“搬运工”,大部分短视频仍打着血腥、暴力、低俗等选题的“擦边球”,其制作内容包括标题、文案、导语一再突破“底线”,而无关痛痒的“负面”信息更是泛滥成灾。当用户经历各种“自媒体”内容“无意义”的推送后,对惯常趋于迎合自身的短视频内容不免产生“逃离”之感。正如从传统媒体转型新媒体的代表人物之一、“二更”的创始人丁丰所说,“真正优秀的原创短视频仍然十分稀缺,从这个角度讲,短视频内容方的加入,现在一点也不晚”。

事实上,当大量“业余”UGC充斥网络、鱼龙混杂之时,用户更期待制作精良而又脱胎于UGC的深度PGC作品,两者融合发展的路径正好符合视听互动叙事的创作理念。而对于未来的短视频市场,原创性的视听互动叙事内容将成为短视频内容创作的核心竞争力。这种基于“UGC+PGC”的“PUGC”视听互动叙事生产模式为传统媒体人在新老格局的转变中,找准属于自己的位置和价值,生产更有“意义”的优秀作品提供了可行性路径。

2017年11月,“二更”在三周年庆典上提出“以视频连接一切”的口号,要打造短视频生态系统;同月举行的第五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上,人民网表示将实施“移动优先、视频优先”的战略。在如今内容为王与渠道为王同等重要的短视频时代,要求传统媒体人不断探索突破“视频”的认知疆界、创新内容IP、改革视频生产模式,一方面,要与新媒体携手共享短视频风口红利,把原创内容移到优良平台上进行传播,达到传播效果最大化。正如江苏苏州市广播电视总台副总编辑王晓雄在第三届“世界电视日”中国电视大会上表示,苏州广播电视台要选择与展示生活方式的短视频平台“二更”合作,要抓住移动直播和快消类精品短视频两大风口,通过短视频风口,发现宣传诉求、客户诉求、观众诉求、艺术诉求之间的平衡;另一方面,传统媒体人也要真正融入新媒体、甚至成为新媒体,牢牢把握视听互动叙事创作的主动脉,打造独具特色的节目IP,实现“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的融合创新。

“短视频”之后:电视媒体人的坚守与重构

事实上,技术驱动下的媒体生态永远都在“变”的路上,互联网开放、分享、自由的特性更成为这一行业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人工智能、物联网、机器算法、智媒来临、全息沉浸式影像……“短视频”之后,我们还将遇见什么?身处这样一个风云激荡、瞬息万变的新时代,“传统”媒体人也只是一个相对的称呼。无论何时,抢占渠道优势之后,面对的依然是优质内容的强大需求。这就要求媒体人在转型的过程中认真思考自身的“变”与“不变”。

主动拥抱“大融合”思维,适应新变化。媒体融合是大融合、大视野、大传播,无论是互联网还是新兴媒体,都只是媒体创新发展所依托和借助的载体和手段,制胜关键还在于观念的融合与创新。“短视频”时代,依托于传统媒体单向传输模式的思维局限日渐凸显,尤其是当2020年5G投入商用,用户的一部手机就能完全实现全景直播,我们所熟知的“受众”早已华丽转身为“产销者”,更加追求交互、体验和分享。因此,传统媒体人不能囿于原有优势地位和资源,而是应当革新理念,颠覆传统纸媒、电视视频生产的思维方式,采用以用户数据为核心、多元产品为基础、多个终端为平台、跨界合作、提供深度服务的创新性的视听互动叙事生产模式。

重新定义“视频”传播,寻求“意义”传播的创新性突破。短视频已经重新定义了视频传播与影视表达的“语言规则”,开启了视频的“读秒时代”。从技术操作层面来看,传统媒体人如果依旧通过简单地将精品佳作的长视频截取片段进行二次传播,已经不能符合新时代“视频”传播的规律和属性,而盲目跟风、曲意逢迎,亦不能彰显自身特色和优势。如果期待超越,传统媒体人只能“换道超车”而非弯道超车,需要在“泥沙俱下”的短视频生态中重新构建新的生产标准和价值尺度,研究探索更具有传播效力的短视频制作“模式”,以满足用户移动化、社交化、多屏化、智能化、视频化的媒体“场景”使用趋势。

坚守品质、不忘初心,重构风清气朗的媒介生态环境。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加快构建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这不仅为媒体融合发展指明方向,也为传统媒体人紧扣时代脉搏,通过生产精品力作引领内容发展潮流指明了方向。对于转型中的媒体人,“变”的是输出渠道、是生产模式、是传播样态,“不变”的应该是生产越来越彰显强劲社会主流价值、有内涵树正气的优质内容,做“有意义”的内容输出者,用专业品质和“工匠”精神做好“把关人”的角色,这才是传统媒体人转型中更应该坚守的品质与初心。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助理研究员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媒介融合背景下的视听文本叙事研究”(项目编号:14CXW048)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传统媒体转型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聚焦转型发展 实现“四个转变”
转型
关于传统媒体能否打造“名公号”的思考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主要内容
传统媒体商业模式坍塌的根源
传统媒体记者该如何主动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