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研究生带动本科生科技创新的培养模式
2017-01-30张雪冰司东现陈宏业
张雪冰 司东现 陈宏业
郑州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以研究生带动本科生科技创新的培养模式
张雪冰 司东现 陈宏业
郑州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针对目前高校本科生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实施以研究生带动本科生进行科技创新活动培养模式,让专业知识强、科研热情高的研究生带动本科生参加科研活动,是加强院系研究生与本科生的学术和科技交流,提高本科生科技创新能力以及缓解高校师资紧张的有效举措。
研究生;科研创新;本科生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围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为响应习总书记的号召并结合自身参加科技创新的经历,提出以研究生带动本科生进行科技创新活动的培养模式,分析了研究生在培养本科生科技创新能力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并提出了一些提高本科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有效措施。
一、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制约因素
通过调查发现,虽然大部分高校已经把本科生科技创新活动作为培养本科生创新兴趣和提高本科生实践能力的重要内容,但是依然存在诸多制约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将主要因素列举如下。
(一)本科生参与科技创新动机的多样化
当前,参与科技创新的大学生越来越多,但参与的动机呈多样化的倾向。部分同学盲目跟风,或被动跟随同学进入实验室学习,有些同学还存在功利化倾向,抱着一种急功近利的心理,为了在奖学金评定、考研方面增加砝码。科研本身是一种与兴趣有极大联系的活动,必须依靠兴趣的驱使才能保证科研的持续进行,一味的追求科研成果,在短时间内得不到有质量的科研锻炼,无法提高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1]。
(二)培养本科生科技创新的实验条件差
大学本科生的实验过程主要以所学的理论课程为依托,主要是在基础教学实验室进行,将理论知识运动到实验过程中,以演示性、基础性、验证性为特点。其主要任务是帮助大学生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培养大学生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基础教学实验室建设与院系研究生的科研实验室相比投人不足,仪器设备陈旧,层次和档次均较低,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方面有很大的局限性。
(三)本科生科技创新的奖励机制不健全
为调动广大本科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自主创新,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特别是培养和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形成一种完善合理的本科生科技创新奖励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部分高校重视传统物质精神奖励,即以论文发表、获奖、申请专利等标准来衡量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成果,通过综合素质测评加分,给予奖学金或其他形式上的物质奖励,忽视了课程、学分以及学生评价制度的革新,虽然形成科技创新奖励的机制,但是这种机制不够健全,不能够充分调动本科生的积极性,无法形成浓厚的校园科技创新氛围[2]。
二、研究生在提高本科生科技创新能力中的优势
(一)研究生自身专业知识深厚、科研热情高
研究生完成了本科期间所有的专业知识的学习,对本专业知识体系有了一个更为深刻、全面的认识,能够把所学专业知识熟练的运用到科研实验中,本科生参加科技创新多数与专业知识紧密结合,在实际过程中,也离不开研究生的指导和帮助;研究生和本科生年龄相近,在开展工作中,更容易交流,带入感更强,更愿意指导本科生,无形中为本科生科技创新提供了更为有力的人才保障。
(二)有利于缓解高校师资紧张的问题
院系实验老师课题任务重,常常同时承担实验教学、仪器设备管理、设备维护维修和实验室的管理等任务,带领本科生科技创新的时间少。而研究生课程少,科研时间充足,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带领本科生进行创新实验,这样老师只需给学生下达实验任务和重要的实验思路,研究生代替老师带领本科生,分担了老师的工作任务,进一步缓解了高校师资紧张的问题。
三、提高本科生科技创新能力的一些措施
(一)激发大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本科生对科技创新的自觉性[3]。采取多种措施激发积极性和自觉性,建立和完善学生科技创新的组织机构,加强资金保障,推进课程体系改革,完善激励机制。一是可以修订《本科生推荐免试研究生实施办法》,提高科技创新成果在保研加分中的比重;二是通过表彰活动,给予精神上的鼓励,满足科技创新者的荣誉感和成就感。
(二)为本科生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实验条件。培养大学本科生的创新能力不应该只局限于让学生在基础教学实验室学习,院系的研究生科研实验室应该向本科生敞开大门,鼓励本科生进入院系科研实验室,培养本科生实验基本技能,让学生自由选择课题并跟随研究生学习,为本科生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三)提高研究生的积极性。院系应该把研究生带领本科生科技创新取得的成果作为研究生综合素质测评的评价标准之一,与奖学金和其他评先评优挂钩,对取得优秀成果的研究生进行表彰,提高研究生的工作热情,为本科生科技创新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四、结语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经历了摸索启动、走上正规和逐步深化三个阶段[4],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但就目前来说,以研究生带动本科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是一次新的尝试,通过这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团结协作、肯钻研以及在科研上自立、好学、踏实的科研作风,学生的科研积极性高涨,创新能力加强。
[1]全洪兵,张绍荣,李彦.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现状与思考[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126.
[2]邹海贵,常立农.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内涵、特征及价值探析[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14.
[3]Shee Lippell.Creativity and medical education[J].Medical Education,2002,36(6):519.
[4]曾晖,刘洪秋.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怀化学院学报,2009(9):149.
G
A
1006-0049-(2017)17-02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