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流对中美20世纪诗歌发展影响
2017-01-30张弛
张 弛
西华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9
跨文化交流对中美20世纪诗歌发展影响
张 弛*
西华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9
20世纪美国文学流派众多、名家辈出、成就巨大,在现当代西方文学中占有重要一席。存在主义、行为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等思潮竞相迸发,意象派、垮掉的一代、黑色幽默等文学流派则交错生长。本文重点从“自者与他者”的个案考察与双向互动的观照、对话角度来描述跨文化交际对中国和美国现代化诗歌的影响,体现出对话交流的共时性以及时空及文化的跨越性。
自者与他者;共时性;跨越性
意象派是20世纪现代英美诗歌的重要流派。它起源于欧洲,兴盛于美国,虽然流行期很短,但对美国现代主义文学甚至对中国新体诗带来了巨大影响。而意象派(Imagists)中的意象解释(即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本是中国古典文艺理论固有的概念。它将西方直觉艺术同东方诗体的美学艺术进行了融合。对19世纪英国维多利亚末期堆砌雕琢、空洞无物的诗风进行了猛烈的冲击,形成了反传统,反理性的美国现代主义诗风。本文意图将中国古典诗歌与以庞德为首的美国意象派诗歌结合起来从三个方面来阐述跨文化交际对中美诗歌现代化的影响。
一、打破时间与空间局限
意向派诗歌通过打破空间的限制显现了其沟通现实世界与理想世界的独特魅力,如《在地铁车站》庞德通过“意象叠加”的独特方式,将意与象融合在了一起,“幽灵般的面孔”和“黑枝上的花瓣”这两组意象不禁使我们联想到这样一幅画面:在某个阴暗的地铁站里,人群机械式的涌动。“我”站在这阴暗压抑的地铁站里,情绪低落,身心疲惫。然而这时一张张如花般的儿童面孔出现在“我”面前。花瓣与黑枝形成鲜明的对比。庞德在现实和想象中表达了对现代都市生活的人情冷漠,物欲膨胀的厌恶以及对纯真、生机、美好世界的向往。意象派诗人将现实与乌托邦,具体与抽象的空间连接了起来。
而提到美国意象派诗歌必然要和中国古典诗歌联系起来,因他不仅仅突破了地域限制,更是跨越了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使得意象的生命在时间的长河中延续。诗人的生命是短暂的但是他们表达的意象是永恒的。《易经》、《庄子》、《诗经》、《离骚》到唐诗宋词,“意象说”在理论和实践上都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又如张融的《别诗》,故事像十五元宵节的一幕幕灯景,依次展现在我们眼前。时间像是流逝的又像是停滞的,一个个意象蕴含着深刻的含义,这是时间无法改变的,他只会让那些诗人的精神永存,时间改变的只是走马灯的轴。就是说,无论一个多长时间发生的事。这种共时性特点体现了意象派诗体庄重的使命精神。庞德是超越时代的诗人,他真正形成了所谓的“世界主义的诗”不论国界,甚至不为时间的限制。虽然后来美国意象派趋于对形式上的模仿,过于追求诗歌的形式和技巧,有忽视作品的社会意义和思想价值的倾向。但是客观来讲他对美国,中国甚至世界文学的发展都有借鉴意义。
二、自者与他者
一战后,全球化进程加快,而文化全球化使得一些学者对自己身份认同感到了迷茫,社会现实迫使他们自我追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从而使主体产生一种自我意识。
正出于这种认识自我、建构自我的深沉追求。20世纪初以美国诗人艾兹拉·庞德、艾米·洛威尔和英国诗人托马斯·休姆、理查德·奥尔丁顿等为首的一部分作家及评论家在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丰富性、含蓄性、形象性和法国象征主义和影响下,发起了反对抽象说教,批判陈旧题材与表现形式的现代诗歌运动。意象派领导人庞德提出五项原则性主张。他们追求鲜明的意象和简明精干的“中国式”诗体并且批判反对陈腐的19世纪后期英国诗风。对于中国古典“他者”形象,庞德等西方诗人立足于美国本土诗歌的发展,以拿来的态度,形成自己的一整套意象主义诗歌理论,使美国诗歌摆脱英国正统影子的形象,走上现代化与美国化的道路。从这个意义上说,追寻作为“他者”的中国文化精神,对外国作家来说是寻找另一个自我的方式。
从而我们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不论外国作家或评论家以何种方式来探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管从何种角度来接纳中国哲学精神,不管出于什么样的目的对中国文化赞扬或批评,他们都热心的采撷中国文化,热心的领会着“他者”的魅力并且毫不例外地把中国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视为与自身民族文明相异的魅力无穷的“他者”,都乐于把这个陌生且相异的“他者”看作是考量自身、回归“本我”的一面镜子。甚至将他看作是构建自身文化不可或缺的精神参照。
三、对中国文化“新体诗”的影响
20世纪同样是中国新诗人求新求变之时,当时的中国正处于新文化运动萌芽时期,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立足于中国实际,自觉主动地对西方现代主义的现代意识、诗学观念与技巧手法进行借用与移植,形成了中国古典诗学精神与西方现代主义诗学的内在契合,对新时期的朦胧诗与后朦胧诗已至现代诗都产生巨大影响。正如闻一多所说:“不但要新于中国固有的诗,而且新于西方固有的诗。”是“中西艺术结婚后产生的宁馨儿。”这正是跨越不同民族文化实现世界性共艺的必然道路。
诗人的感觉来源于生活的现实,诗人既不能离开现实,又不能困于现实,还必须超越现实。不论中国还是美国,诗可以是现实的,也可以是非现实的或超现实的,甚至是夸张怪诞的,这些手法其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对生活现实的感觉和把握,民族特色与现代精神的完美融合,这才是诗的智慧。
总而言之,通过对中外诗歌及其内部文化关系的整体考察,有助于我们返观自身,自省自审,从而更好地认识自己。中国在文化交流中要充分弘扬自己的优良传统,对外来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将有利于我们民族文化人格的建构,推进和完善自家文化现代转型,更好的树立文化自信、民族自信。
[1]陈怀志,王拉沙,罗伦全,赵彤,胡竹.艾兹拉·庞德、艾米·洛威尔与李白的诗歌情缘[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3):32-34.
[2]方珏.“他者”和“绝对他者”——西蒙娜·德·波伏瓦“他者”概念之辨析[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2):172-176.
[3]鲁西.20世纪中国与西方诗歌的互动和发展[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4):125-128.
张弛,女,山西临汾人,西华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2014级英语师范专业本科在读。 王冬梅
G
A
1006-0049-(2017)17-027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