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谁助长了农村中学校园暴力?谁该为此“买单”?

2017-01-30邓素云

山西青年 2017年17期
关键词:暴力行为施暴者买单

邓素云

江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江西 南昌 330022

谁助长了农村中学校园暴力?谁该为此“买单”?

邓素云*

江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江西 南昌 330022

如今,农村学校的硬件越来越好了,可是软文化却不见起色,由于暴力等不健康文化和游戏在网络上容易接触到,处于青春期的农村中学生容易受这些糟粕文化影响,崇拜暴力,有些性格懦弱的孩子,特别是留守儿童,易成为被施暴者。要减少校园暴力,净化校园环境,国家要完善法律法规,建立心理辅导机构,学校要以生为本,改善管理和治安,营造和谐友爱氛围,家长要与孩子、学校多沟通,采用科学育儿方式。

农村中学;校园暴力;施暴者;崇拜暴力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校园暴力行为愈演愈烈,这些行为让很多学生心理蒙上阴影,给家庭带来巨大的痛苦,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学校的育人功能。因此,探究这些校园暴力行为的促成因素和预防、制止措施,对净化校园环境、促进我国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一、农村中学校园暴力问题的现状

(一)农村中学校园暴力行为的分析

世界卫生组织在《暴力:一个亟待解决的公共健康问题》给暴力下的定义是:“蓄意地运用躯体力量或者权利,对身体、他人、群体或社会进行的威胁或伤害,造成或极有可能造成损伤、死亡精神伤害、发育障碍或权益的剥夺”。“校园暴力”存在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校园暴力的类型可分为自我暴力、学生之间的暴力、师生之间的暴力和学生与校外人员之间的暴力。本文重点讲述学生之间的暴力。

农村中学的学生由于特殊环境的影响,易成为施暴者和被施暴者。施暴者一般较被施暴者年龄大、身体较强壮、易冲动、易被激怒、缺乏同情心、喜攻击、移情能力较差、并且这类人群一般具有群体性。被施暴者一般来说身体比较瘦弱,性格软弱、内向,具有强烈的自卑感或没有安全感,或者具有某种身体或心理缺陷,并且对暴力行为不敢反抗,他们内心往往很焦虑、难受,但是他们不会表现出来,只会更加的不自信和抑郁。

(二)农村中学校园暴力行为的分类

1.玩笑过度或恶作剧。2016年5月,山东省一农村小学的一名五年级学生在课间去上厕所的途中被自己的同学开玩笑般恶作剧地从楼梯上推下去,摔下楼梯造成软组织受伤。据家长说,孩子在事发后变得胆小,头发也少了很多。玩笑开得过度,伤害了同学,触动了一些同学不愿意为人所知的隐情,还有的拿同学的生理特征、甚至生理缺陷寻开心,被开玩笑者往往认为很受辱。长此以往,冲突就不可避免。

2.为生活琐事争吵,引发矛盾。2014年江西省一则“女生宿舍内遭学生狂扇被逼下跪”的视频中,一名身着校服的女学生被几名同学狂扇耳光,并被逼下跪。事情起因是该中学八年级和九年级两位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小矛盾而引发。在学校生活中,由于生活空间比较集中,同学之间容易发生摩擦,发生口角,若各不相让,或者一方霸道、得理不饶人,极易导致暴力行为的发生。

3.报复行为。湖南某县城一中学高二班干部小晴因登记同学违反课堂纪律,遭6名同学在宿舍围殴并拍摄视频上传网络,视频中,3名女生一直扯着小晴的头发多次用手打小晴头部,用脚踹其全身。然后2名女生加入扇其耳光,施暴者都大笑着怒骂小晴。还有的学生经常受到别的同学欺负,产生反抗报复之心,他们认为只有比他们更厉害才不会受欺负,这些被施暴的同学会采用方法反击,或者请别人帮忙,于是,他们就从被施暴者成了施暴者。

4.敲诈勒索。校园里往往存在高年级学生同本年级或者低年级学生索要财物的现象。在农村更甚,在农村中小学,很多学生的零花钱有限,有些学生仗着身强力壮向低年级学生索要钱物,不给就打。

5.恃强凌弱。农村学校中很多学生不把心思放在学习上,仗着青春期的叛逆和无人管束,在学校中以欺负同学为乐,甚至拉帮结派,组成“不能惹”的团体。

6.性暴力。辛某应方某之约,与王某、钟某等人在中学门口,拦住放学的女生袁某,将其带至学校附近的偏僻处对袁某实施殴打。次日,辛某再次拦住放学的袁某,进行猥亵。中学生性意识萌芽并逐渐成熟,但青春期中的中学生易冲动,情绪起伏大,容易产生性暴力的行为。

二、农村初中校园暴力的原因

(一)社会的影响,大众媒体引导

网络上色情、黑道等不良文化的影视和书籍,经常弹窗推送,学生容易受这些不健康的文化影响,并且沉迷于网络游戏使他们会去勒索或抢劫别的学生的钱财,以获得上网的钱。

农村学校及学校周围的治安差,农村学校保卫人员配备少,学校周围也没有做好治安管理,学生发生暴力行为时,没有家长及警察能够及时制止。并且农村的社区、村落的普及教育差,学生难以意识到暴力行为的危害。

我国针对校园暴力的法律法规非常缺乏,教育者在处理此类问题的时候往往面临无据可依的境地,即使是执法人员、司法人员也因为施暴者未满16周岁,多数事件未进入司法程序追究法律责任,只能口头警告、教育,而这些的效果往往差强人意。

(二)学校的影响,学校管理不力

农村很多学校对于学生安全问题往往多强调意外人身安全,如不要下河游泳等,而忽视对学生校园暴力行为的管理。有的教师发现了校园暴力的问题,只是口头批评或者体罚,或者增加一些严格强硬的管理制度,这些方法更容易激发学生的逆反心理,有些学生会故意为了气老师而做出暴力行为。

许多学校一般将暴力事件“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压下这些事情,以防给学校带来负面影响。这个方式的后果更会助长学生暴力行为的发生,他们知道没什么实质性的惩罚而肆无忌惮。

其实每个孩子都想在群体中获得关注,但是很多农村教师素质较低,对于后进生、自己不喜欢的学生采取暴力行为,对他们有偏见,冷落、歧视甚至打骂,惩罚手段多是体罚,使他们学习更差、更叛逆,导致农村初中暴力现象越来越多。

(三)家庭的影响,家庭教育不当

农村大部分父母外出务工,经商,把孩子留在老家由老人看护。而这些老人要下田劳作,养家禽,加上文化素质较低,不能指导孩子的学习和道德教育,只能保证基本的吃饭穿衣方面。家庭亲情的缺失导致有的孩子有较强攻击性,成为施暴者,有的孩子内向胆小,成为被施暴者。

很多农村祖辈和父母认为孩子是“不打不成器”。当孩子犯了错误后不是采取说理教育的方式,而是一顿棒子。孩子会模仿这种行为,与他人发生冲突时他们也会学者父母一样采取暴力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有些家长事事顺着孩子、溺爱孩子,导致学生性格任性、以自我为中心,个性张扬,移情能力差,是“被宠坏了的孩子”。这些学生在学校任性妄为,视暴力行为为乐趣。

(四)同伴的影响,其他学生冷漠

学生们对于欺侮行为的态度也是影响校园暴力行为发生率的一个重要因素。很多学生看到暴力事件时会不予理睬和快速走开(原因基本上是怕报复),很少会报告老师或给予帮助。学生的这种行为,不利于教师的及时发现和纠正,会导致施暴者更加肆无忌惮,导致暴力行为不断增加。

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被施暴者向教师或成人隐瞒事件。很多学生遇到暴力事件后往往会采取忍住不说或者告诉朋友,但很少告诉老师和父母。他们认为,告诉了老师和父母可能会招来更可怕的暴力,并且成人还会认为是学生之间的调皮玩笑引发的,可能还会批评自己。

三、预防和制止农村初中校园暴力行为的策略

(一)国家和社会层面的策略

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保护青少年

我国要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来保护儿童和青少年,同时也为校园暴力行为提供合理、合法的解决和惩罚方式。2016年4月份,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举行心理援助2016论坛,发布了《人道主义行动中儿童保护的最低标准》中文版,让更多人学习了如何更专业、有效的保护儿童。但至今为止,我国仍没有可操作性的儿童保护标准。我们有必要学习在此方面做得很好的国家,比如美国的《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等一系列保证校园安全的法案。

2.加强各种媒体自律,引导青少年

大众文化和大众媒体应自觉加强媒体行业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自律,加强社会责任感,提高作者素养,针对青少年推出更多适合他们的贴近生活,富有时代气息的文化作品,把思想性、教育性和娱乐性结合起来,确保以高质量的传媒产品影响青少年。

3.建立心理辅导机构,辅导青少年

建立政府或民间的心理辅导和援助机构,针对相关问题提供法律援助和心理辅导,并为家长提供建议。大多数被施暴者虽然有寻求帮助的强烈愿望,但却不愿意向家长和老师倾诉,表现出对家长及老师的极大不信任,而这种心理辅导和援助机构可以通过电话或信件的方式为被施暴者提供帮助。对于农村中小学来说,法律援助不可少,心理辅导更是非常重要、实际。同时这些机构也要承担普及教育的责任,开展相关教育,防患于未然,即使有学生受到伤害也可以早日让其寻求有效帮助。

(二)学校和教师层面的策略

1.以学生为中心,改善管理制度

很多农村学校都要改变过去学校严格制定制度,学生被动服从的管理方式,学校建设和管理要营造让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师与教师相互尊重、理解的和谐校园。学校要通过开展相关活动,采取板报、班会、主题宣传栏等形式让学生学习法律,认识校园暴力的危害,维护校园安全,动员全体师生抵制暴力行为。

2.以安全为重点,加强学校治安

学校要加强巡逻和治安训练,特别是偏僻的地方列为重点巡逻对象,及时发现并制止校园里的暴力行为。学校要协助有关部门严查学校附近的暴力事件,严禁在中小学校园周边开设网吧、游戏厅等娱乐场所,以消除校园周边的安全隐患,及时上报不合法的娱乐场所。为学生创造一个安静、和谐的成长环境,做好校内的卫生、绿化工作,创造更好的育人环境。学校要开设计算机课程,教给他们健康的上网方式。

3.营造良好氛围,改善师生关系

教师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并且经常给予夸赞和鼓励,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更加相信教师,也会帮助学生交更多的朋友。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参加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各种读书活动,文艺汇演等活动,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培养友爱互助的良好氛围,使他们养成积极健康向上的情趣。

(三)家庭和父母层面的策略

1.父母应多与孩子沟通,将爱和关心表达出来

留守儿童的父母可以采取电话、视频等形式跟孩子定期交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心。细致全面地关心孩子,不只是问成绩怎么样,有没有钱用,更要关注孩子的生活饮食,与人际交往,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做一个诚实有爱的孩子。他们只有在父母那里感受到了爱与尊重,他们才会在学校生活中爱与尊重他人。

2.父母应该多与学校沟通,了解孩子的日常

学校组织的家长会,家长要认真对待,及时与老师交流信息,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让学生充分享受来自老师和父母的关怀。

3.父母应该积极接受培训,塑造科学健康的育儿观

很多农村家长一直信奉“不打不成材”,孩子平时没有犯错的时候不管不问,孩子一旦犯错或不听话就棍棒伺候。当今时代,父母应该接受科学的育儿观,采用科学的方式教导孩子,积极参加家长培训。

综上所述,校园暴力行为往往具有极大的隐蔽性,教师难以提前察觉暴力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地点,而且学生被施暴后往往受到威胁或害怕更严重的暴力报复而不敢告诉老师和家长。许多学生面对暴力行为不能找到有效的解决途径而选择默默忍受或逃避,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以暴制暴的恶性循环方式。其他学生发现暴力行为,往往视而不见或者快速离开,更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施暴者的嚣张气焰,这些做法都进一步激发了校园暴力行为的发生。因而,对校园暴力行为的预防和制止,社会、学校、家庭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社会层面上完善法律法规、提供法律依据,加强媒体自律、净化媒体空气,建立心理辅导机构,给予学生心理辅导;学校要以学生为中心、改善管理制度,以安全为重点、加强学校治安,营造良好氛围、改善师生关系;父母要加强与孩子和学校的沟通,采用科学的育儿方式。预防校园暴力行为,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社会、学校和家庭应通力合作,共同努力,减少校园暴力。

[1]李世锋.农村中学校园暴力行为特征及预防策略[J].广西教育,2013(30):10.

[2]梁丽琨.我国中学校园暴力的现状及其预防对策[D].河北师范大学,2015.

[3]秦秀清,朱双燕.论校园暴力的类型及主体特征[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01):32-34.

[4]史平.农村中学校园暴力问题探究——以西安市临潼区零口中学为例[J].才智,2013(21):28-29.

[5]宋雁慧.北京市初中校园暴力现状和处理方式调查[J].中国教师,2007(11):7-10.

[6]闫昌锐.农村中小学校园欺侮行为研究[D].河南大学,2010.

[7]张爱花.师生合力预防“留守儿童”暴力行为的发生[J].学周刊,2016(31):225-226.

[8]http://news.xinhuanet.com/gongyi/2016-05/03/c_128953494.htm.

邓素云(1994-),女,汉族,江西九江人,江西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研究生。

C

A

1006-0049-(2017)17-0087-02

猜你喜欢

暴力行为施暴者买单
小编有话说
——
青瓦台常驻记者吃霸王餐?
家庭暴力中施暴者的矫治问题研究
“白丝带”,协助家庭暴力施暴者开展“自救”
我要试一试
UNIQLO叫你来买单了
媒介分析:动画暴力对儿童的影响
必买单品就是她!
第一次遭遇家暴该怎么处理?
所暴力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