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天翼现象”解读
——从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谈起
2017-01-30江静涵
江静涵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上海 200240
“张天翼现象”解读
——从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谈起
江静涵*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上海 200240
在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里,常常会提及“文坛四家”,但人们对于“张爱玲、钱钟书、沈从文”三人的熟悉远超于第四位作家——张天翼。实际上,张天翼也是中国现代小说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但国内对于张天翼和其作品的专业研究较少,远没有其余三位作家的曝光度和热度。而与之同样受到夏志清推崇的“张钱沈”却引发了国内现代文学讨论和研究的热点,这一现象值得我们进行深层次的探究,并发掘其中的文学发展和传播规律。本文试图以夏志清笔下的张天翼作为切入点,着重研究“张天翼现象”的发生和成因,并阐述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中的左翼“偏见”。
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张天翼现象
在海外汉学这一领域里,夏志清先生可谓是其中重要的研究学者,其著作《中国现代小说史》受到学界的广泛讨论,历经推崇和质疑。但夏志清依然是“把中国现代文学理论化、系统化地总结和讨论,并介绍到西方的第一人”。[1]1961年由耶鲁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现代小说史》是夏志清先生的代表作,王德威曾评价此书时说:“尽管论者对夏先生的撰书根据不同理论、政治、甚至性别、区域立场,时有辩诘的声音。但迄今为止,仍然没有另外一部小说史出现相与抗衡”。[2]这本书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上具有开创性的意义。而这种开创性体现在他对“张爱玲、沈从文、钱钟书和张天翼”四人的独特文学评价,这在当时的年代是具有拓荒性质的。因为在此前诸多的中国现代文学史里,这四个人都没能够受到足够的重视或者是推崇。夏志清曾评价张爱玲的《金锁记》:称之为“中国自古以来最伟大的中篇小说”,钱钟书被推崇为吴敬梓之后最有力的讽刺小说家,张天翼是“这十年当中最富才华的短篇小说家”。沈从文是“对于旧中国的信仰,再也找不出第二个的作家。”夏志清所坚持的比较文学视角,使得“文坛四家”的文学地位得到重新审视。
在这次重新的审视下,“张钱沈”三人的文学地位获得了相应的提高,夏志清通过对中国现代小说的梳理,探讨出了中国新文学小说创作的发展方向。但值得注意的一点便是,其对张天翼的极高评价却没有引起“张天翼热”。
这一文学现象我们姑且命名为“张天翼现象”,而本文试图探讨的重点便是“张天翼现象”的表现和变化过程,“张天翼现象”的成因,并想要理清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和“张天翼现象”的关系。
一、“张天翼现象”的表现及变化过程
纵观整个《中国现代小说史》的行文措辞,能够明显的感觉到夏志清对于张天翼的偏爱。而且从更宏观的范围来看,张爱玲、钱钟书以及沈从文的再次挖掘使得其文学作品的流传更为广泛,而且促进了“张学、钱学、沈学”的发展,这使得三者在中国现代文学发展中的地位更加突出。张天翼夹杂在这三个人中,既没有得到足够重视,也没有热点的讨论,这也就限制了其作品受众,限制了张天翼小说的传播。连夏志清自己都说:“一个已被冷落的作家,即使有全集出版,也不一定有多少读者提起劲去读他的。”由此看来,夏志清后来也意识到了“张天翼现象”,并且还设法为其正名。张天翼的这一文学命运有些独特,在很多的文学史论述里,几乎无人不提张爱玲、钱钟书、沈从文,而张天翼处于小范围接受和批评的尴尬境地里:不仅文学接受者有些忽视张天翼的存在,那些批评左翼文学的人,也没把张天翼放在重要的位置上。以至于在后来编著的诸多中国现代文学史教材中,张天翼的地位也没有得到正视,笼统的会在介绍“左翼作家联盟”时提及。
随着“张天翼现象”的逐步发展,使得研究张天翼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学较为独特的一方面。接连有一些文艺研究者开始关注到这一现象,并对张天翼的作品进行了诸多方面的评价和衡量,但更多的停留在作品文本分析和其讽刺艺术,对“张天翼现象”的深层原因没有进行挖掘,也就使得张天翼文学的发展关注远远不够。于是“张天翼现象”至今都还存在,而且是中国现代小说发展较为独特的研究案例。
二、“张天翼现象”的成因
“张天翼现象”的诞生绝非偶然,我们不仅要看到张天翼本人写作方面存在的问题,同时也要关注到夏志清《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对张天翼的评价问题。这是一个包含了政治立场、阶级倾向、比较视角、大众传播规律诸方因素的混合产物,具体说来:
第一,张天翼本身的政治倾向就很强,作为左盟的成员,其作品或多或少是具有“左”的意味的。但是在八十年代,人们刚刚经历文革,已经十分厌倦于“阶级斗争”和“左翼叙事风格”,人们都渴望回归文学的正常道路,而不是用文学来为政治服务,“回归文学本体”几乎成为当时的时代共识。于是张天翼无法“热”起来的原因,从中也就能够略窥一二。但这一现象的奇怪之处又在于,经过夏志清诸多篇幅的介绍,张天翼的被接受情况还是没有多大的好转。最重要的一点在于:在没阅读其作品时,大众有可能没意识到张天翼的强烈政治倾向,但经过夏志清的剖析和引导,使得人们在还没接受张天翼作品时,已经有了潜在的概念。这种先入为主的政治倾向,或多或少的使读者产生了排斥。
第二,从夏志清的《中国现代文学史》来看,其对张天翼的偏爱夹杂着许多意识形态因素。夏志清的这部著作确实夹杂着很多立场和倾向,国内一些评论家在谈及此书时,也说他是以“政治偏见褒贬作家”,而且很大程度对其文学评论原则持质疑态度。到了2004年,夏志清在一次采访中还说道“像刘康这样在美国任教的内地学者,总说我大捧沈、钱、爱玲,而隐瞒了我也敬佩张天翼的事实。假如读者们知道我也大捧张天翼这样的共产党员、左派作家,刘教授给我定的罪名‘以政治偏见褒贬作家’也就难以成立了”。这些事实都能看出,夏志清对张天翼的这种“偏爱”和“推崇”有部分意识形态的因素在内。
在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里,“共党”和“左翼”这些词汇出现频率颇高,而张天翼作为左翼文学的新人,也自然与这两个词汇联系了起来。夏志清一方面试图超出“左翼”或者“共党”这两个身份来对张天翼进行评价,但另一方面又没能跳出这个桎梏,从而导致了张天翼这个文学定性本来就是不合理的。夏志清笔下的张天翼是一个自由的张天翼,身上没有其他的身份限制,但不能避开的是,张天翼的艺术风格就是“左翼”的风格,无论夏志清怎么掩饰,都逃不开张天翼的政治性写作。于是夏志清在此书的写作中对于张天翼的任何评价,都不能超越其根本的创作风格,如果难以符合当时大众的文学审美,张天翼就有那么点“生不逢时”的意味。
第三,将张天翼和其他三位(张爱玲、钱钟书、沈从文)进行比较,我们能够看出张天翼的风格是非常独特的。与沈从文相比,张天翼的力度更强,都是直逼内心剖析人性,描写的人物也是形色各异,但这种内心戏需要相对安稳的情况下,人们才能品味到,远没有沈从文湘西生活来的简单。沈从文笔下的那些山河,故人都来的简单真实,没有人性的丑恶,让读者更容易接受,也更易传播。张天翼则不同,他乐于接触各个阶层的群体,对现代社会的黑暗不公以及人性的卑劣都非常了解,于是写的文章也多是讽刺,而且讽刺的范围还包含社会各个阶层。纵观沈从文的作品,始终是以人性美为基调,宣扬他理想中的世界与理想人格。张天翼则与之截然相反,夏志清评价到:“张天翼最好的小说,属于讽刺的范畴。”还说:“他大多数的作品,对中、上阶级加以讽刺,可是悉能超越宣传的层次,进一步达到讽刺人性卑贱和残忍的嘲弄效果。”[3]
张天翼所描述的小说世界,是一个落后陈腐的旧社会,充斥着自负、虚伪、诡诈等种种负面人性。其笔下所描绘的人们,大都为了一己私利,放弃自己的尊严和自我,充分阐释和展现了旧社会人性的龌蹉和肮脏。吴福辉在论及张天翼的讽刺艺术时说道:“用他讽刺的火焰,烧毁着三十年代社会一处处阴暗、缀凝的角落;用他那柄犀利、明快的解剖刀,毫不留情地挑开旧制度下一个个丑陋、颤栗的灵魂。”[4]但不知是否人们的审美趋向疲劳,在阅读了大量鲁迅等讽刺作家后,对这一类型的作品有些提不起兴趣,其写实的手法令人们在阅读时,难免带入自己生活,联想起周围切实的人物来。张天翼对“人性之恶”的讽刺达到了一定高度,估计让80年代的人读来全是自己的故事,而不愿去接受,使得其作品的受众变少,也就导致了“张天翼现象”的诞生。
三、《中国现代小说史》和“张天翼现象”
海外汉学的诸多研究者,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现代作家的传播,比如葛浩文笔下的萧红,胡志德笔下的钱钟书,都引起了后续的追捧,从而诞生“萧红热”,“钱钟书热”,这些文人的文集也多次出版。并不是说火起来的作家就一定是好作家,但是在大众传播理论里,这确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衡量方面。我们姑且不讨论张天翼作品的可读性或者其文学成就,就单从文学传播的角度来看,确实是有些失败的。那么“张天翼现象”的发生跟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究竟存在多大联系呢?在上一章中我们简要分析了“张天翼现象”的成因,这是一个混合作用的过程,应该是政治、夏志清、张天翼这三者共同造成的。主因是政治化的消解,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是辅因,而张天翼就是这原因的中心。但是这辅因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了“张天翼现象”的发展,因为有一部分人是因为夏志清的倾向原因而贬抑“左联”,从而在没有阅读张天翼作品的情况下已经将之排除出去。但夏志清如此“贬”左联,却又如此“捧”张天翼,难免有试图洗清自己政治倾向化严重的这一标签的想法在内。
夏志清在著作的写作过程中,资料收集是受到一定限制的,不能提供多方面的资料罗列分析,从而在文学评论的过程中夹带政治倾向,而且夏志清对于诸多小说所描述的场景或者情节缺乏真实的认识,《中国现代小说史》要说绝对公正是不可能的。例如他将张天翼的小说划分为:煽动性、意识性、讽刺性三类,非常贬抑前两者而十分推崇讽刺性的小说。究其原因是煽动性、意识性文学跟“左翼”有很大关系,有一定的阶级概念在内。而在当时文学进行传播的八十年代,人们早已经倦怠于阶级斗争,也就自然摒弃了张天翼的文学作品。所以说,文学评论并不容易找到一个公平的角度进行切入,与文学评论的作者有非常大的联系。尽管夏志清尽力撇清其用政治倾向代替了文学性倾向,我们还是从《中国现代小说史》里读出了诸多政治性言论。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张天翼处于这个尴尬的氛围里,一方面自己的身份处于被夏志清批评的“左翼”里,另一方面又受到夏志清带着偏爱似的追捧。
实际上,我们在讨论文学的时候,不用着急于进行阶级定位,应该更多的从文学性入手,才能够符合文学批评的正确观点。如夏志清自称的此书是在“进行优美作品的发现和评审”,但从著作本身来看,这一观点与《中国现代小说史》里的诸多观点相悖。但是,作为一个文学史家,夏志清应该意识到这种撰写风格不应该为了标新立异,更不应该成为政治的附庸,《中国现代小说史》是一部传播广泛的文学史作品,其中更不应该用那些情绪化的语言对一些作家苛刻的批评,对一些作家极度偏爱。
四、结论
“张天翼现象”是个非常复杂的文学发展融合体,它带着“左翼”的标签被夏志清吹捧,又因为左翼文学而被雪藏。在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上,是一个值得探究的研究课题,我们一方面借“张天翼现象”可以反思文革后的中国文学发展道路是否有所修正,人们在文学作品的接受方面又产生了怎样的变化,另一方面又能够透过这个现象去分析《中国现代小说史》中的批评理论,理清夏志清的文学源流。还能够反观“张爱玲热、钱钟书热、沈从文热”这样的文学现象是如何发酵并且成为当前文学研究的主流的。
于是“张天翼现象”这个切入点就显得尤为重要,张天翼身上具备的特质也是其他作家所不具备的。虽然张天翼没有达到“张钱沈”那样的热度,但在其文学道路的后期利用自己洞察心理的优势,进行了一系列的儿童文学创作,从这些作品还是能够感受到张天翼天赋般的写作才能,尽管“张天翼现象”令人感到惋惜,可张天翼本人还是给我们留下了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也不愧夏志清评价他为“这十年当中最富才华的短篇小说家。”
[1]刘方.论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7.
[2]王德威.中国现代小说的史与学—向夏志清先生致敬(序言)[M].台湾:台湾联经出版社,2010.10.
[3]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52.
[4]吴福辉.锋利·新鲜·夸张——试论张天翼讽刺小说的人物及其描写艺术[J].文学评论,1980(05):31-40.
江静涵(1993-),女,汉族,安徽六安人,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2015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中国语言文学。
I
A
1006-0049-(2017)17-007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