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德国鲁尔工业区战略新兴产业的培育*
2017-01-30杨鑫
杨 鑫
山西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山西 临汾 041004
二战后德国鲁尔工业区战略新兴产业的培育*
杨 鑫
山西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山西 临汾 041004
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鲁尔区的传统产业出现了经济衰退问题,为了实现鲁尔区产业结构的转型,德国各级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和手段来培育鲁尔区的新兴产业,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因此,借鉴鲁尔工业区的成功经验,有助于推动山西省产业结构的升级改造和经济结构的转型发展。
二战后;鲁尔区;新兴产业;培育
一、二战后鲁尔工业区战略新兴产业培育的原因
(一)资源、能源型产业的衰落
1.产业结构的单一性
德国鲁尔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又紧邻法国的洛林铁矿,所以从工业化时期开始鲁尔地区的发展就形成了以煤铁资源为基础的发展模式。同时,丰富的煤炭资源也推动原煤开采、焦炭生产、煤化加工、钢铁锻造、机械制造、发电和化学工业的崛起。二战后,鲁尔区的煤炭产量占到了德国煤炭开采总量的80%,钢铁产量占到了德国钢铁总量的60%,电力占全国的30%,使得德国鲁尔区享有“欧洲工业引擎”的美誉。
在产业结构转型之前鲁尔区的煤炭采掘业、钢铁加工业和化工生产占了工业生产的绝对比重。这种产业结构对资源依赖性强,而且经济结构又倚重于重工业。因此,在传统工业部门生产中主要是以重型化工产业为主。同时,这一地区又具有垄断组织集中化的特点,煤炭和钢铁行业主要是以大型企业为主。从鲁尔区现代产业的发展过程中看,鲁尔区以煤钢生产为主导的产业并没有及时的更新或演进。因此,当鲁尔区的煤钢产业遭受到危机或衰退时并没有形成新的主导产业,所以鲁尔工业区必定会走向衰落,从而导致这一地区的经济发生衰退,而且还陷入了结构性危机之中。
2.市场需求的转变
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德国鲁尔区的经济结构的弊端日益明显。这一时期,随着世界能源消耗结构的改变,国际市场环境的变化以及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冲击,鲁尔区首先遭遇到了“煤炭销售危机”。德国鲁尔区煤炭产能的过剩和全球性的煤炭销售的不景气,使得鲁尔地区的煤炭工业受到了巨大冲击。同时,鲁尔区也遭遇到了“钢铁销售危机”。在20世纪60年代,世界范围内相继独立的民族国家也在积极发展自己的民族工业,其中能够生产和出口钢材的国家也越来越多,使得世界钢铁市场的竞争也更加激烈。到了20世纪70年代初,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的爆发使鲁尔地区的钢铁销售结构也进一步恶化。这一时期经济危机的爆发使得钢铁、汽车、造船业、建筑业的生产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此外,技术革命的推动使得以塑料和铝合金材料为主的钢铁替代品越来越多被用于生产和消费领域,这就造成了钢铁消耗的急剧减少。这些因素导致了国际市场对德国鲁尔区钢材需求的大幅下降。同时,德国南部的以信息技术为重点的新兴工业区的崛起也吸引了大量资本和人才,这也减少了对鲁尔区传统工业的资金和技术投资。
(二)社会制度不够完善
1.人口减少和失业人数增加
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由于煤钢产能的萎缩,使得鲁尔地区大量的煤矿和钢铁冶炼厂关闭。产业转移和企业倒闭造成了煤炭和钢铁生产冶炼人员的高失业率。高失业率的结果导致了就业人数的下降和人口的大量外流。例如,从1964年到1980年间,鲁尔地区工业就业人数从占西德总人数的10.8%下降到了8.3%,到了1991年,工业就业人数更是下降到了7.9%。其中采矿就业人数在1957年到1980年间,从47万人下降到了14万人。此外,钢铁行业就业人数也出现了大幅度下降趋势。从1976年到1987年间,钢铁就业人数从14.7万人下降到了8.2万人,下降比例为42.7%。同时,人口和移民人数也在不断下降。例如,从1961年到1987年间,鲁尔地区人口总数从567.4万人下降到了525.7万人。同时,就业人口的下降导致了较高的失业率。例如,在1970年鲁尔区的失业率仅为0.6%。到了20世纪80年代,全国范围内的平均失业率为4.8%,而鲁尔区的失业率为5.3%。到了1990年,鲁尔区的失业率高达10.8%。较高的失业率导致了大量熟练工人和年轻人被迫迁移到了德国南部新兴工业区和其他经济发达地区中谋生。
2.环境破坏
首先,鲁尔工业区的发展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在鲁尔工业区内,大大小小的煤钢企业每年都要把未经过处理的污水大量排放到莱茵河中,这不仅导致了莱茵河水质的下降,而且也导致了水生生物的灭绝和传染疾病的传播蔓延。同时,鲁尔地区的工矿企业每天排放出的工业废气、工业粉尘、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所造成的空气污染十分严重。因此,这些有害气体和污水的排放不仅对这一地区人们的身体状况造成了损害,而且也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破坏。
其次,煤炭开采也导致了地面下沉和塌陷。在地表以下的煤炭开采使得地层被不断掏空,地面下沉十分严重。地面的下沉与塌陷不仅造成了整个地区地表高度发生下降,而且也对地表水资源和地下水资源造成了极其不利的影响。同时,地面垮塌和下沉对地表建筑和设备也带了不同程度的损毁,而且地面下沉也会导致在煤炭挖掘过程中出现矿难事故。
二、二战后鲁尔工业区战略新兴产业培育的条件
(一)各级政府的政策支持
1.制定法律法规,实施法律保障
产业的转型需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政府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通过法律效力来进行规划和治理。从20世纪60年代起,联邦、州、市共同参与了对鲁尔工业区的改造。为了增强鲁尔工业区的竞争活力,1966年鲁尔煤管区开发协会制定了第一个总体发展规划,把大力改造煤钢产业,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合理布局工业产业以及建立现代化的交通网络等内容形成了鲁尔区的整治方案,并作为法律依据严令全区各级政府严格遵守执行。20世纪70年代,由于受到世界经济危机所带来的失业人数和社会矛盾不断增加的影响,北威州政府提出了“鲁尔行动计划”,以保证鲁尔区在经济转型中能够适应新工业化的发展。到了20世纪80年代之后,联邦政府于先后制定了《矿冶地区未来协议》、《煤矿改造法》、《环保基本法》和《联邦区域整治法》等,以此来保证鲁尔区在产业转型过程中各项规划政策能够正常实施和加快鲁尔区产业转型的发展步伐。
2.加强财政补贴,予以资金保障
在鲁尔工业区的改造和振兴过程中,为了减少失业和维护地区稳定,德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扶持和改造该地区的煤炭和钢铁企业。这些补贴主要集中在了税收、投资、价格、环保和研发等领域。例如,德国联邦政府和北威州政府在1983年为钢铁工业的改造提供了31.5亿马克的专项投资补贴。到1998年底,德国联邦政府对经营煤炭生产销售的鲁尔集团提供了将近300亿马克的资金补贴。同时,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加就业岗位,西德政府还提供了低息贷款和就业贷款等多种补助手段。除了西德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扶持补贴外,欧盟为了保证区域内整体经济状况的均衡发展,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就通过优惠贷款等方式对鲁尔区的改造提供资金援助。此外,欧盟还出资支持鲁尔工业区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并为新技术企业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这些措施的实施极大地促进了鲁尔工业园区传统企业的技术创新和成果转换。
(二)创新驱动引领企业生产
到了20世纪70年代,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和发展,鲁尔区在注重发展传统产业的同时也在积极培育新兴产业。他们把自己的研发重心集中在了信息技术、环保、新能源、生物科技、医药等多个领域。到了20世纪90年代,鲁尔地区已经拥有100多家生物技术公司,800多家新能源企业,软件网络公司也达到了11万家。
鲁尔区经济的转型和发展首先得益于这些大型企业有着自己的研发机构。例如,经营煤炭生产的鲁尔公司建立煤矿研究中心成为了当时联邦德国最大的煤炭研究机构,该机构拥有17个子研究中心,4个煤炭研究实验室和计算机处理分析中心,科研人员则高达1100多人。其次,大型企业也加强了同高等院校的合作关系。例如,在鲁尔区的波鸿大学、科隆大学、波恩大学和多特蒙德大学都成为了这些大型企业进行企业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的研发重镇。这些大学建立的科研机构,大大加快了将科研成果转化成生产力的步伐。第三,这些企业能够根据自身特点制定适应市场需求的科研计划,保证了产研和产学的紧密结合。
(三)新产业培育与传统产业优势有效衔接——以工业遗迹旅游为个案
由于生产结构的变化和第三产业的兴起,在工业化初期兴建的大量工矿企业和建筑物被大量废弃。如果要彻底清除这些废弃的设施建筑必然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这些工业遗存又有着潜在的巨大的历史、文化和经济价值。因此,联邦政府结合鲁尔工业区的工业遗存资源,并借鉴欧美等国的一些先进经验,开始了对工业遗迹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大力发展工业遗迹旅游产业。对工业遗迹的开发主要是通过利用鲁尔区废旧的矿井、仓库、钢铁厂房、车间等厂矿建筑,并将其改造成博物馆、公园、休闲购物娱乐区、展览中心等等。例如,哈廷根的“亨利”钢铁厂被改造成了博物馆;杜伊斯堡北的煤渣山被改建成了风景公园;哈姆市的一座废弃的煤矿改造成了国际建筑展览公园;杜伊斯堡钢铁厂被改造成了一个景观公园;奥博豪森市的钢铁厂被改造成了中心购物区等等。此外,工业遗迹旅游资源的开发也推动了旅游服务产业的发展。其中,从事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在不断上升。例如,在2003年,从事文化产业的人数已经超过了5万人,其营业额已经高达66亿欧元。因此,对工业遗迹的开发利用不仅改善了地区的环境质量和地区居民的生活水平,而且作为一种文化创意的工业遗迹旅游带动了地区文化产业的繁荣,并提高了鲁尔区的整体形象。
三、二战后鲁尔工业区战略新兴产业培育的影响
(一)产业结构和工业布局趋于合理
在经济转型之前鲁尔区长期以来是作为一个资源型为主的城市而存在。这一时期,鲁尔区产业结构单一,城市布局不合理,城市规划杂乱无章,交通设施落后。二战后,为了使城市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更加合理,鲁尔区对鲁尔煤田进行了统一的规划,并通过加强企业间的联系合作也优化了对钢铁企业的管理。此外,鲁尔区也制定多项政策,吸引外来投资,鼓励和支持新兴产业落户鲁尔区。同时,鲁尔区在改造传统大工业的同时还大力发展高兴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并全面规划城市布局,改善和拓展了交通设施,使一个功能结构单一的钢铁城市发展成为了一个综合性的服务城市。
(二)基础交通设施更加完善
二战后,鲁尔区还进一步加大了对陆上交通设施的投资。为此鲁尔区大力发展陆上交通建设,扩建其交通网络。目前,鲁尔区的铁路里程已达到9850公里,国家高速公路里程有603千米,国家公路有715千米,联邦公路有2005千米,区域公路有1341公里。铁路和公路的建设不仅进一步提高了货运的速度,缩短产品运输时间,而且还缓解了中心地区的交通压力,同时也加强了核心区域同边缘地区的联系。除了一般的水路交通运输外,鲁尔区还兴建了长达8500公里的管道运输设备和多条快速铁路,并加强了多特蒙德的威肯德机场的航运能力。同时,还开通了与伦敦、柏林的空中航线,进一步加强了鲁尔区与外界的联系。因此,这种立体交通运输网络的形成,不仅为鲁尔区的强劲发展提供了交通保障,而且也为未来经济发展提供了更为迅捷的信息资源。
(三)地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首先,除了通过国家立法限制环境污染外,鲁尔区也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研发和改进生产技术和设备,淘汰落后产能以及加大对污染企业的处罚力度。其次,为了治理水污染,鲁尔区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就建立了几家大型污水处理厂,并对生产生活污水进行集中处理。同时,鲁尔区也加强了河道的清污工作。第三、对受到破坏的土地进行植被覆盖,种草植树,恢复原貌。经过20多年的综合治理,鲁尔区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并最终形成了一个良性的生态系统。
四、结语
联邦德国政府在经过将近50年的治理改革后,鲁尔工业区的经济结构转变取得了很大成果,其中煤炭开采和钢铁生产的主导地位已经被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所取代。德国政府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平稳地推动了产业结构的转型,再次使鲁尔区焕发新春。到目前为止,德国鲁尔区的产业部门更加多样化,产业结构也更加合理。
[1]汉斯·约阿希姆·巴尔土斯等.《德国史》第2卷.东柏林科学出版社,1965.
[2]哥伦比亚大学.《1750年-1970年欧洲历史统计年鉴》,1978.
[3]威廉·德格著,冯为民译.《西德鲁尔区》.山西人民出版社,1982.
[4]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出版社,1994.
*2016年山西省研究生教育创新项目《二战后德国鲁尔工业区战略新兴产业的培育及启示》(晋教研函[2016]4)的研究成果。
F416.72;F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