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院校秘书学专业古代文学课的“度”

2017-01-29

山西青年 2017年24期
关键词:秘书学古代文学文学史

董 莉

唐山学院,河北 唐山 063000

地方院校秘书学专业古代文学课的“度”

董 莉*

唐山学院,河北 唐山 063000

古代文学课是培养秘书专业学生文化素质与职业能力必不可少的专业基础课程。在实际教学中,所讲内容与秘书专业培养目标不能很好对接、讲授内容与方式不能吸引学生等问题。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三个“度”的把握,即在文学史知识、理论的系统传授以“够用”为度;讲授方式上注意“新”与“旧”的配合度;讲授内容上要有“新鲜”度。

秘书学;古代文学;名篇;度

秘书学作为地方院校新办的本科专业,语言文学类课程是秘书学专业的必开课程。但由于是年轻的新建专业,课程的设置与讲授还在逐渐完善过程中。

以笔者所在的院校为例,我校自1993年起连续招收秘书学专业专科学生,2014年始秘书学本科专业开始招生,现已连续招生四年,生源数量与质量逐年提高。经不断摸索、探讨,在借鉴兄弟院校经验的基础上,现已经形成较为成熟的秘书学本科培养方案。相应的课程也做出调整。其中中国古代文学课是为秘书的核心能力打基础的课程。在最初两个年级开设“中国古代文学史”课,学时为105,分三个学期讲授。在教学中,感觉对于秘书专业过于“深”和“难”。从2016级开始将“中国古代文学史”课改为“中国古代文学名篇赏析”课,学时不变。笔者认为这更符合秘书专业的性质与培养目标。

一、文学史知识、理论的系统传授以“够用”为度

中国古代文学史课是中文专业的专业核心课,课时多、内容浩繁,很多院校在授课时要兼顾文学史讲解和文学作品分析两部分内容。作为职业性较强的秘书学专业,文学的课程是为其专业学习和未来职业打基础的,其教学目的与中文专业有异,学时也少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因此不应在理论的系统性、知识的深度与广度上用力过多,而应有效利用宝贵的学时,在提高阅读兴趣、掌握阅读与鉴赏技巧及表达能力上下功夫。如还按传统文学史的思路讲授,其结果是事倍而功半的。以我校14级、15级秘书学专业两个年级的古代文学史课讲授的情况看,由于课时少、内容多,教师讲授的非常辛苦,而学生有相当一部分接受的并不理想,有些学生觉得“难”、“头绪多”,“无从把握”,而相当一部分学生只是背现成的知识,以应付考试,学习兴趣寡淡,效果不好。而从“名篇赏析”入手,切入点调整了,授课内容也相应要调整,作为背景知识,将相关的文学史知识概括介绍,重点运用相关文学史和文艺理论的理论分析、鉴赏文学名篇,则使学生有针对性的把握作品,直观的学习文学现象、文学作品的分析、鉴赏方法,对秘书学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文字表达能力的培养有事半功倍之效。

二、讲授方式上注意“新”与“旧”的配合度

中国古代文学课是汉语言文学的传统课程,多年来已形成了较为固定的授课方式。将课程从作品入手,但在内容上与中小学语文、历史有某些“同质性”,加之授课环境在新技术条件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使文学课程尤其是古代文学课的讲授受到前所未有的考验。就学生一方而言,现在通过互联网可轻易获得不系统有时是似是而非的答案,这对教师教学权威性形成挑战;此外学生的年龄层次、生长环境、文化结构、审美标准、价值取向、专业认可度等都在发生着变化,像高校课堂上出现的“低头族”在秘书专业的古代文学课上也不鲜见。

笔者认为在互联网这一给人类社会带来一系列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古代文学课需要改革,但这门课的改革不可一味的取悦甚至讨好学生,丧失了课程的目的与特性,而应遵循本课程的特点,遵从被多年教学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教学规律与方法,在教学目的恒常不变的前提下,尝试增强古代文学鉴赏的可视性与形象性等学生易于接受的教学手段、调整教学方法与内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习惯,从而实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完成教学目标,使学生能独立鉴赏和评价我国古代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获得独立思考、自主表达的能力。

总之,科学技术是为教学服务的,而不可也不能代替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尤其是像古代文学这样培养人文素养的课程,离开人是无法实现教学目标的。我们可以也应该更新教学手段,如运用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扩大课堂信息量,使课堂节奏加快。也可以利用互联网使学生扩大阅读范围,增加自学内容,引导学生更深入、多角度的思考问题,鼓励学生查阅相关文献,进行研究性学习等。也应该更新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阅读、思考、提问、探讨,改变传统的填鸭式,取而代之的是教师始终掌控着课堂的走向、进程、节奏,带动学生思考、分析、质疑、领悟。利用互联网将课堂延伸到课外。

三、讲授内容上的“新鲜”度

古代文学课尤其是中国古代文学名篇赏析课,所选教材是文学选本,课堂讲授时也是以作品分析为主,容易使学生产生误解:是否是中学语文课的延续。因此教师要慎重选择教学内容,将有代表性的“名篇”作为“案例”,使用“靶向”分析,在有限的教学时数内最大限度的达到教学目的。要将学生已有的零散的文学知识系统化,在其文化内涵、思想深度、艺术的传承等方面下功夫,使原本学生在完全不知或一知半解或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状态中,通过讲授豁然开朗。使其知识结构、理论深度、鉴赏能力及其表达能力都有所完善与提升。

即使有些内容是学生在中学阶段接触过的,也不必一味回避,可进一步从深度与广度上下功夫,从语言文字的含义、文化背景的介绍、作品思想的剖析、艺术手法的鉴赏、与当代文化现象、文学现象的对比等方面展现出高校文学鉴赏课的特色与魅力,从而使学生认识到文学作品鉴赏的多层次性。

综上上好秘书学专业的古代文学课,需要教师下功夫,既要在教学内容上不断更新,又要对学生的学情有所了解,还要不断学习新技术,跟上时代的节奏。在具体的做法上还有很多需摸索、探讨的内容,有待从事这一课程教学的教师持续关注与研究。

以上是我在秘书学专业古代文学课教学中的一点体会,不揣浅陋,求教于方家。

[1]张岩.“互联网+教育”理念及模式探析.中国高教研究,2016.2.

[2]谭维志.不教的教育学——“互联网+”时代教育学的颠覆性创新.教育研究,2016.2.

[3]罗苏密.高校古代文学课程面临的困境及策略探析.课程教育研究,2016.6.

董莉,河北唐山人,唐山学院文法系,教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史课教学。

G642.3;C

A

1006-0049-(2017)24-0214-01

猜你喜欢

秘书学古代文学文学史
建党百年秘书工作与秘书学发展研讨会召开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古代文学学科简介
学科互涉视域下秘书学学科建设探索
秘书学专业教育统计报告
网络环境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模式探究
当代诗词怎样才能写入文学史
作品选评是写好文学史的前提——谈20世纪诗词写入文学史问题
现代视域中文学史著对《红楼梦》经典化的推进(1900—1949)
基于新媒体分析的古代文学传播途径分析
论当前我国高校秘书学专业设置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