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阜阳市廉政文化资源问题研究*

2017-01-29张双双

山西青年 2017年24期
关键词:阜阳市阜阳廉政

张双双

中共安徽省阜阳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室,安徽 阜阳 236115

阜阳市廉政文化资源问题研究*

张双双**

中共安徽省阜阳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室,安徽 阜阳 236115

挖掘历史遗产,整合廉政文化资源,使之转化为现实的廉政教育资源,并用以教育党员干部更有感染力和说服力。安徽省阜阳市历史悠久,蕴含着丰富的廉政文化资源。阜阳市廉政文化资源内涵丰富,包括廉政思想、廉政官吏、廉政轶事等。阜阳市廉政文化建设的成果显著,廉政文化示范点纷纷建立,廉政作品广泛征集并展示,专业研究机构应运而设。但是,阜阳市廉政文化资源研究仍不够,挖掘的深度和精准度不够,文化与市场接轨力度不强,开发与利用的统筹性不足。为此必须探索相应对策,对廉政文化资源进行研究、开发与利用,运用历史智慧推进反腐倡廉工作。

阜阳市;廉政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对策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一项重要内容。2013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指出:“了解我国古代廉政文化,考察我国历史上反腐倡廉的成败得失,可以给人以深刻启迪,有利于我们运用历史智慧推进反腐倡廉建设。”挖掘廉政文化资源,促进廉政文化资源向现实教育资源转化,用当地的廉政资源教育当地的党员干部,可以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健康发展。

一、阜阳市廉政文化资源概述

“廉政”一词最早出现在《晏子春秋·问下四》:“廉政而长久,其行何也?”廉洁正直的人能长久,廉政文化资源也能长久。有学者指出:“当地廉政文化资源是指不同地区在各自的历史长河中因独特的历史事件所生成的廉政历史文化存在(包括物质存在和精神存在)”。阜阳,古称颍州,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产生了著名的“四维论”等廉政思想并涌现出了一大批廉政官吏,当地流传着生动的廉政轶事,有着丰厚的廉政文化资源。

(一)廉政思想

追溯阜阳市廉政文化,有代表性的是管子及《管子》中的廉政思想。春秋时期助力齐桓公“一匡天下”的管仲,名夷吾,字仲,颍上(今阜阳颍上)人。管仲在担任齐国宰相期间,提出“君人者以百姓为天”的治国理念,他站在治国的高度,提出了“四维论”,即“国有四维,礼、义、廉、耻。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

管子最早提出礼、义、廉、耻,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古代的八德,即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礼义廉耻就占了一半。习近平在北京大学与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到,国有四维,礼义廉耻,“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他指出这是中国先人对那个时代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反腐倡廉建设有着深刻的借鉴意义。

(二)廉政官吏

阜阳地区自古廉政官吏辈出。春秋时期被称为第一廉相的孙叔敖(今阜阳临泉人)在辅佐楚庄王时,主张以民为本,发展生产。他在淮河一带主持修建了一批水利工程,其中著名的有“期思陂”、“芍陂”等工程。他在埋头苦干的同时还廉洁奉公,对于举荐他的虞丘的家人触犯了死罪也“执而戮之”,绝不徇私枉法。司马迁赞颂他为第一循吏。

三国时期“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吕蒙,汝南富陂(今阜阳阜南)人。吕蒙在行军打仗时曾下令不许士兵骚扰百姓,违者斩首。吕蒙的族弟违反了军令,吕蒙不顾私情挥泪斩首了族弟。因为不徇私舞弊,治军严明,吕蒙所到之处深得当地百姓敬服。

“论台美而楚殆”这一廉政典故与伍子胥的祖父伍举有关。伍举,春秋时期楚国(今阜阳阜南)人。楚灵王修建了一座非常华丽的台子,他邀请伍举登台并大肆夸赞台子的华丽。伍举没有附和,反而说:“夫为台榭,将以教民利也,不知其以匮之也。若君谓此台美而为之正,楚其殆矣!”他指出,建造台榭的目的应该是为百姓谋利益而不是让百姓变得越来越匮乏。伍举不仅劝谏楚王,还主张以勤廉治国,做到了终生为民,是历史上著名的廉吏。孙叔敖、吕蒙、伍举等都是历史上有名的廉吏,他们清正廉明的事迹为当地百姓所传颂。

除了在阜阳出生的廉政官吏,还有很多来过阜阳的廉政历史名人。唐代许浑,宋代晏殊、吕公著、欧阳修、苏轼等廉政名人都曾做过颍州太守,并在阜阳产生了一段段廉政佳话,留下了大量的诗篇。苏轼就曾在宋仁宗元祐六年(1091年)出知颍州,他在任时访民疾苦,开仓赈灾,为民请命,发展农桑,兴利除弊,疏浚颍州西湖并筑堤。欧阳修知颍时简政、轻刑、倡学、兴农。他们为官时都造福一方,关心民间疾苦,正直廉洁,不谋私利,清正廉洁的事迹为世人所传颂,颍州人民为他们建亭造园、树碑立传等,这些都是非常好的廉政素材。

(三)廉政轶事

阜阳地区还流传着许多生动的廉政故事。毕卓,两晋时新蔡鮦阳(今阜阳临泉鮦城)人,曾任吏部郎,嗜酒,宁肯去邻居家偷酒也不愿贪污。国画大师齐白石在《毕卓盗酒》的画中称赞他是“宰相归田,囊底无钱,宁肯为盗,不肯伤廉”,他用毕卓的非法行径讽刺不廉洁的官吏为国家造成的危害。对于这种具有话题性、争议性的历史人物和廉政事迹,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这也为我们提供了正反两个方面的借鉴。此外,一个有话题性的人物和事迹更易于传播,从正面引导就可以使之成为很好的廉政教育范本。

二、阜阳市廉政文化资源研究现状

(一)阜阳市廉政文化建设的成果

1.廉政文化示范点纷纷建立。为深入贯彻中央六部委《关于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意见》,发挥廉政文化建设示范点的引领作用,2011年,阜阳市纪委制定了《阜阳市廉政文化建设示范点管理办法》,对市级廉政文化建设示范点的创建工作、申报类别、申报对象和考评方式等做出了具体的规定,并连续多年开展机关、学校等单位的廉政文化建设示范点创建活动,各级各类廉政文化示范点纷纷建立起来。

2.廉政作品广泛征集并展示。首先是廉政作品的征集,丰富廉政文化载体。2014年阜阳市纪委、市文广新局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廉政文化作品征集评选活动。其次是廉政作品的展示,营造廉政文化氛围。颍泉区以“扬正气、倡勤廉、促发展”为主题建设了一个开放式廉政教育场所;阜阳城南新区也即将建立阜阳廉政公园,将勤廉文化元素与颍淮文化及阜阳历史文化相结合,重点突出廉政元素;市纪委党风廉政教育基地对我国古代廉政文化进行了阐释。再次是廉政表现形式的多样化。2015年以来连续举办了三届廉政文化漫画展,用漫画的形式凸显廉政主题。

3.专业研究机构应运而设。安徽省管子研究会成立于2008年5月12日,是由管子文化研究者和文史工作者自愿组成的,具有公益性、学术性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这一机构的设置,为阜阳市深度挖掘管子的廉政思想提供了专业人员队伍和组织基础。

(二)阜阳市廉政文化资源研究的不足

1.挖掘的深度和精准度不够。阜阳拥有丰富的廉政文化资源,但优势没有被很好的挖掘。一是很多廉政文化资源没有经过深度挖掘,难以呈现在人们面前;二是面对众多的廉政文化资源,全面出击,没有做到有所侧重;三是在挖掘历史名人身上的廉政元素时没有用取舍的方式去除特色不明显的,致使廉政主题不突出,精准度不够;四是大都没有通过去粗存精的编辑剪裁,制作成适应形势和群众需求的廉政文化“教材”,如廉政文化丛书,本地清官故事等。

2.文化与市场接轨力度不强。2010年发布的《关于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意见》强调“把廉政文化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建设各个领域。”文化在适当的时候与市场接轨,可以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如阜阳管仲酒业的“一匡天下”酒就做到了市场与文化的结合,产生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阜阳文化与市场接轨力度仍是不足,很多文化模式缺乏市场,缺乏创新,即使有市场,产生的经济附加值也较低。如何选择并优化廉政文化资源,使之与当前市场经济相结合,以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现出来,有待研究人员深入探讨。

3.开发与利用的统筹性不足。阜阳及其周边地区的廉政文化资源具有分散性,如何将分散的资源梳理、整合需要各部门之间的组织协调,整体推进。但是,目前阜阳对廉政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统筹性明显不足,各部门之间各自为政,研究成果的交流、共享较少,缺乏信息的集成,导致部分工作的重复,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如阜阳及其周边地方的廉政思想,以老子、庄子和管子为代表,将“三子”的廉政思想以文化组合拳的模式加以开发与利用,并凸显廉政主题,既可以形成文化合力,又可以进行廉政教育。但目前两地之间仍处于小而散、各自发展的局面。

三、阜阳市廉政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对策

(一)立足本土资源,打造特色廉政品牌

廉政文化品牌必须要有较高的知名度。一座城市,有名人在此诞生或任职,就是这座城市最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要立足本土资源,让名人成为城市的文化名片,打造具有当地特色的廉政品牌。管子的“四维论”是历史上最早的廉政理论,可谓是阜阳最大的一张廉政文化名片,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能集中体现阜阳的廉政文化精神。但廉政文化品牌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立足于当地的历史积淀和现实需要,政府要紧紧抓住文化资源,大力支持廉政文化产业的发展,使之更好的与市场接轨,打造出具有特色的廉政品牌。廉政品牌也只有真正做出来,人们才会对这座城市产生文化共识。为此,政府还要把廉政品牌大力宣传出去。

(二)利用“流寓”文化,发挥廉政名人效应

唐代许浑,宋代晏殊、吕公著、欧阳修、苏轼等廉政名人虽不是诞生或成长在阜阳,但都曾在颍州为官,在颍州留下了许多历史遗迹。如宋代晏殊知颍时开掘的西溪,欧阳修致仕颍州的居室六一堂,为纪念欧阳修而建的欧公祠,为纪念晏殊、吕公著、欧阳修、苏轼四位太守而立的四贤祠,因欧阳修手植双柳而建的双柳亭等。除了历史遗迹,这些廉政名人还留下了大量歌颂颍州的诗篇,如苏轼在颍州西湖留下了“大千起灭一尘里,未觉杭颍谁雌雄”的千古名句,欧阳修赞颂颍州“民淳讼简而物产美,土厚水甘而风气和”。对这些历史遗迹和诗篇可以在开发西湖新区的基础上加以利用,利用“流寓”文化,充分发挥廉政名人效应。

(三)依托革命旧址,弘扬红色廉政文化

红色廉政文化对我们进行党风廉政建设具有重要教育意义,其中蕴含着优良的传统和作风,如为人民服务、艰苦朴素等。挖掘、整理红色廉政文化资源,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红色廉政文化,可以对当地的党员干部进行直观、具体、生动、形象的党性教育。阜阳有丰富的红色廉政文化资源,如魏野畴烈士陵园、刘邓大军淮西指挥部旧址和“四·九”起义旧址等,这些革命旧址中蕴含的红色廉政文化是对传统廉政文化的升华与创新。所以,依托革命旧址,弘扬红色廉政文化,将会大大充实党风廉政建设的内容。

(四)鼓励全民参与,营造浓郁的廉政氛围

廉政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需要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一是通过加大宣传报道、深入基层来引导民众开发廉政文化资源,鼓励全民参与;二是资源的挖掘不仅需要党政工作者的努力,还需要历史学、伦理学等研究人员的共同努力;三是依托阵地宣传,如举办廉政故事、廉政人物主题宣传活动,刊登专版、制作宣传栏、开办专门网页等阵地广泛宣传,营造浓郁的廉政氛围。

(五)创新表达方式,丰富艺术表现形式

以廉政为主体内容,以文化为表现形式的廉政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既要突出廉政主题,又要遵循文化的一般规律。要根据当地历史文化特点,将廉政的主题融入到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的实践中去。例如可以联合亳州开辟三子廉政旅游热线,或在颍州西湖欧苏文化板块加入廉政元素等。除了传统的网络、电视、广播、报纸、短信、图书等表现形式,还可以通过教育、培训、展览、戏曲、广告、研讨会等形式推广廉政文化,从而增强廉政教育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1]中共安徽省纪律检查委员会,编著.安徽廉史今读[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14.

[2]亓龙,王秋生,胡天生.颍州西湖历史与文化的研究[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9.

[3]李山,译注.管子[M].北京:中华书局,2016.

[4]林春,陈小波,杨耀明,叶继海.雷州半岛历史廉政文化资源的发掘利用[J].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14,34(5).

[5]崔兰海.安徽廉政史初探[J].阜阳师范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5).

*阜阳市党校系统2017年科研课题“阜阳廉政文化历史资源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FYDXKT201726)。

**作者简介:张双双(1986-),女,安徽阜阳人,安徽师范大学,历史学硕士,中共安徽省阜阳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室,教师,研究方向:党史党建。

D

A

1006-0049-(2017)24-0018-02

猜你喜欢

阜阳市阜阳廉政
“十四五”期间阜阳市将新建4个高速公路项目
党的廉政思想“听得懂”
第二届淮河文化论坛在阜阳举行
传统家训里的廉政观
安徽阜阳颍上:“产业花”结出“脱贫果”
廉政之歌
阜阳市纤检所组织召开市内大商场负责人座谈会
我省试行重大节假日廉政短信提醒制度
阜阳跃动
习近平视察阜阳市白行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