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慈善与感恩

2017-01-29骆林森

至爱 2017年6期
关键词:常怀受助者款物

文|骆林森

慈善与感恩

文|骆林森

慈善与感恩,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具有本质属性上的一致性。常怀感恩之心,常让爱心绽放,才会有慈善之行。一个没有感恩之心的人,也就很难有慈善之举。一个人走进慈善,用慈善的方式帮助他人,感恩之心是基础。

常常发现弄不清楚慈善与感恩二者之间关系的现象。比如,捐赠者通过慈善组织或与受助者直接对接,有的向受助方提出通过文字和照片汇报受助之后的感想、感谢信件的要求,也有的提出受助者要有感恩的心,必须定期通过电话或上门等方式答谢捐赠者,给受助者心理和精神造成了不应有的压力。有的受助者因此放弃了接受捐赠。又比如,有的受助者以捐赠方的“无偿”、不需要自己“感恩”为由,对捐赠活动配合不积极,不愿提供捐赠款物使用方面的基本情况,或提出后续捐赠款物等方面的不适当要求。有的捐赠者因此终止了捐赠行为。

慈善与感恩,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具有本质属性上的一致性。常怀感恩之心,常让爱心绽放,才会有慈善之行。一个没有感恩之心的人,也就很难有慈善之举。一个人走进慈善,用慈善的方式帮助他人,感恩之心是基础。慈善是感恩的一种表现形态,也是感恩的一种生活方式。用慈善的方式表达感恩之心,传递大爱情怀,难能可贵。

人们常讲:“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知恩图报,有恩必报。”“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涌泉之恩当生命相报,生命之恩当一生相报,一生之恩当世代相报。”显然,负义忘恩之心不可有,重义感恩之心不可无。无论是捐赠者还是受助者,都应当有感恩之心,感恩他人,感恩社会,感恩天下,养成感恩的生活习惯。对于慈善组织来说,需要多做让善有善报的努力,让感恩者问心无愧,让慈善者问心无悔,让大家都问心无 怨。

然而,慈善与感恩,又是有所区别的,从一定意义上讲二者难以相互替代。无论是从法律还是从道德层面看,慈善捐赠都具有自愿、无偿两个基本特征。“自愿”说的是,慈善捐赠是自主、自愿的行为,是否捐赠、捐赠什么、捐赠多少、捐赠方式、捐赠期限、捐给谁等等,自己说了算,任何人、任何组织都不应当说三道四、指手画脚。摊派、变相摊派或索捐,都是既违法又有悖于道德约束的。这就是说,感恩之心谁都不能缺失,做不做慈善自己做主。

“无偿”说的是,慈善捐赠是一种赠予行为,而不是商业炒作,是没有任何“回报”的。捐赠者将自己的财产给受助者,受助者取得捐赠财产,无须向捐赠者支付相应的代价,受助者并不需要向捐赠者“感恩”。捐赠者与受助者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二者需要换位思考,尤其是捐赠者不能觉得自己是强势的一方,更不能有有恩于受助者的心态,而应当注意呵护受助者的尊严,实实在在地传递至爱真情。但这并不是说,慈善捐赠与接受活动的过程不需要受助者的积极配合,受助者应当主动将受助的相关情况向捐赠方报告,多一些互动与情感交流。

传递“友善”,人人有责。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弘扬慈善文化,不仅需要大家都有感恩的心,也需要越来越多的人包括曾经接受过他人捐赠的对象关注和参与慈善,让慈善、感恩这两个动人心弦的旋律与时代合拍,演奏出凝心聚力的和美乐章。

(本文作者系上海市慈善基金会

闵行区分会常务副会长)

猜你喜欢

常怀受助者款物
“受助者”助人,好样的!
蒋鹏举:常怀报国志 建功在中吴
人人都该学点心理急救
常怀感恩之心 肩担代表责任
常怀“愧对”之意——怀的是无为而愧的操守良心
人人都该学点心理急救
如何看待之“斗米养恩,担米养仇”
“三措施”严格规范涉案款物管理
涉案款物管理实行“双轨制”效果好
扶风县检察院开展“扣押冻结款物”专项督察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