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蓝睛灵—你是我的眼睛

2017-07-18整理项力

至爱 2017年6期
关键词:视障人士跑步

整理、图|项力

蓝睛灵—你是我的眼睛

整理、图|项力

“虽然你看不清前方的道路和终点的红线,但你有梦想,我有光明,让我来做你的眼睛。用我的脚步为你丈量世界,把残障平等的理念深深植入每个人的心里。”“我相信你!”─这是视障朋友对陪跑员讲得最多的一句话。用绳子相连,不要绝望忧伤。博大的爱就是一缕缕灿烂的阳光。这是第23届蓝天下的至爱慈善晚会上情景剧《绳上马拉松》的一幕。

近日,一则关于视障人士和全盲者能不能跑步的话题在网民中引起了热烈的讨论。人们发现上海现在有一个专门辅助视障人士跑步的公益项目叫“做你的眼睛”,那里有被称为视障人士“眼睛”的“蓝睛灵”陪跑员。蓝─天空的颜色;睛─我们一起看世界;灵─与陪跑员心灵相通。

2012年12月的上海马拉松赛场,有两位听障和视障人士携手跑着,相互依靠着跑完了全程。这一幕震撼了现场所有的人。而在“做你的眼睛”发起人,曾参加过多次国内外马拉松和铁人三项赛事的李纪元、陆向东夫妇眼里,已是司空见惯。那年4月在英国伦敦举办的公益慈善马拉松赛事上,他们夫妇俩自始至终都能见到视障人士的身影。

2015年年初,在一次公益骑行活动中,李纪元向同行的小伙伴提出了“视障陪跑”的设想。“偌大的上海,如果有人想做陪跑员,可以联系谁?如果谁都联系不上,我们可以做什么?”没想到小伙伴一拍即合,有人负责寻找视障跑者,有人帮忙招募陪跑志愿者,经大家多方努力,终于在1月24日,第一场视障陪跑活动在世纪公园开跑了。

5个月间,“做你的眼睛”先后组织了12场陪跑活动,参加了两场大型跑步活动,出于安全考虑,每场陪跑活动限制了人数,每次不得超过40人。最近的活动中,一位来自苏州的女性志愿者尤为突出,“我平均每月都要来一次,乘最早一班高铁动车,我只是一个普通的白领,这么做,只是认同他们的理念,何况跑久了同视障朋友产生了默契。现在报名的人越来越多,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这方面不能落后于国外发达城市。”

消息传开后,来自全球各地、各行各业的人士纷纷要求参加陪跑志愿者队伍,其中年龄最小的5岁,最大的已经退休。随着志愿者队伍的不断扩大,陆向东夫妇汲取了台湾、香港志愿者的成功经验,制定了一套规则:志愿者刚入队伍时必须戴眼罩亲身体验“在黑暗中跑步”的感受;初级者只能作为后勤保障陪伴在视障人士身边,参加了一定场次后方可成为视障陪跑员。

跑步对视障人士而言,究竟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呢?31岁的视障跑者陈晓斌在日记里这样描述:“我7岁得了青光眼,15岁彻底失明,5000的路程可是很长很长的距离了,但在陪跑员和我的共同努力下,不到50分钟,我们就跑完了全程。跑步使我身体得到了锻炼,心灵得到了愉悦,腰围瘦了一圈。好像重新看见了世界。”

据统计,上海市户籍人口当中,大约有7.4万名视障人士,如果其中有十分之一的人出来运动,也有7000多人,如果每一位视障人士有2─3位明眼人陪伴运动,就意味着这是一个两三万的运动群体,而这个群体的出现,将可能带动更多的残障人士一起运动起来。让运动无障碍!

猜你喜欢

视障人士跑步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实现创新发展呈现崭新局面
TOUCHING ENJOY——适用于视障儿童的趣味积木玩教具
“智慧谷”搭建海外人士创新创业“新”桥梁
做到七点跑步不伤膝
跑步穿什么
叙事疗法在视障学生思想品德融合课程中的运用
WHEELS IN MOTION
跑步的时候我们在想些什么
视障儿童功能性视力软件化训练研究
八戒跑步等4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