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唯物史观视域下的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

2017-01-29邹艳丽

山西青年 2017年7期
关键词:唯物史观马克思马克思主义

邹艳丽

浙江师范大学,浙江 金华 321000



唯物史观视域下的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

邹艳丽

浙江师范大学,浙江 金华 321000

党的十七大把“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载入了党章,中国的以人为本与西方的以人为和传统的民本思想是有区别的。它是立足于中国的具体国情和实践,依据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精髓提出的。它坚持和发展唯物史观,对于中国更加准确的理解和贯彻以人本的理念具有重要的意义。

唯物史观;以人为本;与时俱进

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只有尊重人在社会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社会发展中的主导性的作用,才能实现整个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中国共产党更好地执政离不开马克思唯物史观的指导,以人为本有利于更好地维护好人民的利益,对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以人为本理论的渊源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和人的本质的论述

马克思从人和自然的关系出发去思考人的本质和存在的问题,人不仅具有自然属性还具有社会属性,这为马克思真正研究人的价值做了充分的准备。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提出了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的理念,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成为世界无产阶级的锐利的思想武器,同时也标志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的基本形成,他为世界人民实现自由和民主设计了一条道路。

(二)列宁关于人本思想的阐述

列宁在建国初期,重点放在维护人民的发展权和生存权、以及建立人民民主的国家,他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坚持认为实现人民民主的前提是人们当家做主,人民掌握国家的政权,只有推翻俄国腐朽的社会制度,才能实现真正的人民当家做主。

二、唯物史观中以人为本的体现

(一)在唯物史观的立场和态度方面的体现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是马克思对人类社会和历史的根本的看法和观点。唯物史观的基本理论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社会发展的物质性和规律性,揭示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规律,说明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

第二个方面就是指出了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他指出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的决定力量。

(二)唯物史观的以人为本与古代的民本主义和西方的人本主义的区别

西方的人本主义虽然强调人的主体地位,但在阶级社会中永远存在着剥削和压迫,不可能实现所谓的真正的民主。中国提出的以人为本是在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提出的,是遵循唯物史观的具体的体现,是真真正正为了人民群众的利益,是被写进党章作为国家的政策去执行的。

三、唯物史观视域下中国的以人为本理念

(一)毛泽东的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

毛泽东提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的长期的斗争中,提出了群众路线理论,真正的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无论在革命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都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做到了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的执政理念。

(二)邓小平的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

邓小平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他坚持认为人民群众的富裕才是最终的目的,必须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邓小平依据唯物史观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理论,提出了以人为本的“三个有利于”的战略,可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在中国领导人的心目中是何等的重要,邓小平的思想和伟大的决策都充分的体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

(三)江泽民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

江泽民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党要始终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衡量的标准,必须把满足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样可以充分的提高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以人为本的内涵

胡锦涛是第一个提出以人为本的领导人。以人为本继承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精髓,而且被赋予了时代的内涵。它是在遵循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的前提下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要位置也是党执行以人为本的理念。

四、以人为本对唯物史观的继承和发展

(一)以人为本立足于本国的实践发展了唯物史观

唯物史观立足于实践,并且接受实践的检验,以人为本同样来自于实践。经过改革开放,中国社会经济和人们生活水平都迅速的提高,但是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我国的污染加剧,环境破坏十分的严重;能源消耗高、资源浪费;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等等,鉴于以上问题,科学发展观在实践的过程中应运而生了。

(二)以人为本发展和深化了唯物史观的人的本质的思想

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思想的深化和发展。科学发展观不仅关注人的自由和解放这些政治方面,而且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全部囊括在以人为本这个理念中,它坚持生产发展和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结合在一起,是对唯物史观的丰富和发展。

五、结语

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的理念是立足于唯物史观的基本的内容,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只有把唯物史观的立场、方法和观点与我国的具体的国情相结合才能够真正的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才能科学的理解科学发展观。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黄楠森.关于以人为本的若干理论问题[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7(11).

[3]姜迎春,张亮.“科学发展观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研讨会综述[J].高校理论战线,2006(03).

[4]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5]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6]许永东.谈以人为本与依法治教的辩证统一[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0(11).

B

A

1006-0049-(2017)07-0280-01

猜你喜欢

唯物史观马克思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像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唯物史观视域下的资本主义发展史教学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共产党宣言》看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的初心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
在马克思故乡探讨环保立法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