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时代”视域下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研究

2017-01-29姜亚琳

山西青年 2017年7期
关键词:微时代视域高校学生

姜亚琳

烟台南山学院工学院,山东 龙口 265713



“微时代”视域下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研究

姜亚琳*

烟台南山学院工学院,山东 龙口 265713

“微时代”背景下,微博、电脑、手机等信息传播工具不断更新和广泛应用,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为基础的“微时代”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改变了人民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同时,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传统的学生管理模式不能再继续沿用。要求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必须掌握新的互联网工具和技术,加强学生管理工作理念和模式的创新,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丰富学生管理工作内涵,实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与发展。

微时代;高校学生管理;创新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文化思潮、思想观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思想,互联网作为一把双刃剑,在扩大了学生知识面和视野的同时,一些不良的信息也会危害着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微时代”视域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必须认清形势,充分认识到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不断更新管理和服务理念,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调整工作思路和方法,逐渐探索出一条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新途径。

一、“微时代”视域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

(一)传统的学生管理理念受到影响,学生全面发展面临着挑战

传统的高校学生管理中,学校对学生的培养往往采取“一锅端”的统一化管理。“微时代”的到来,电脑、手机、微博、微信等广泛应用,要求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在传统工作的模式下,借助新兴的技术和工具,对高校学生进行全面、高效的管理和服务。在以往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缺少相应的机制和平台来发挥学生自我管理的主观能动性。虽然有学生干部辅助进行日常管理,但往往处于服从安排的地位,现在大学生基本都是90后的独生子女,个性意识较强,承受挫折的能力和自我管理的能力相对较弱,传统的“管教式”教育如果方法不合适,很容易引发学生逆反心理。如何使网络媒体的崛起助力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是现代学生管理工作的重点之一。[1]“微时代”视域下,传统的学生管理理念受到了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意义,客观上增加了学生管理工作的难度,因此顺应学生个性发展,科学合理的运用学生喜爱的新事物和工具进行管理是潮流趋势。

网络信息的开放性实现了信息的极速传播,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浏览丰富的资源,扩大知识面和视野,但并不是所有的信息都是先进的,网络中海量的“垃圾信息”无时无刻影响着一些迷茫的大学生。大学生缺少人生阅历、心理尚未成熟,社会经验不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还没有完全形成,容易被表面现象迷惑,在政治信仰、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选择上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有的学生甚至患上了网络成癖症,在网络中兴奋异常,在学业、为人处世等现实问题上倍感困难,甚至出现悲观、自卑、抑郁等情绪,在学习上缺少信心及主动性,成绩下降;身体素质也逐渐下降,颈椎病、近视眼等病症时常发生。

(二)对高校学生管理者素质提出新要求

传统的学生管理方式已经无法准确及时地获取学生信息,学生管理的改革发展日渐滞后于科技产物的更新换代。大学生普遍接受新鲜事物较快,微博、微信的时事沟通、图文发布功能、评论功能等,不仅满足了学生对社交和娱乐的需求,还给他们提供了一个表达自我的平台,同时还可以实现与关注者的实时互动,因而受到广大学生的青睐。但长时间使用微博、微信,容易使学生在现实生活和网络之间产生混淆,导致心理认知的偏差,独立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都会下降。这就要求高校管理者及时关注学生发布的微博内容及情绪,加强对大学生预防性教育,增强其对微博上反动或消极信息的抵制能力。[2]高校学生管理者要深刻洞察网络的属性与特征,创新网络环境下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

二、“微时代”视域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机遇

(一)打破信息传递局限,提升工作效率

高校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与信息获取、传递密切相关,互联网在这方面的优势得以充分体现。近年来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信息交换打破了时空限制。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拉近与学生的关系,可以借助信息传播工具和软件与学生进行互动和交流,缩短了与学生的心理距离,通过电话、短信、QQ、微信、飞信等网络平台第一时间发布消息,学生可以随时获得信息,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管理工作的时效性。

(二)运用新技术,丰富工作内容和素材

随着网络媒体新技术的运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可以通过视频、动画、音乐、图片等方式,使理论说教变得生动有趣,增强教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通过在现实和网络中与学生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观念变化,关注学生的实时热点话题,发现学生管理工作的热点与难点,分析各种事务处理的方式与方法,解决大学生在成长、成才、就业等方面遇到的难题与困惑,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氛围。

三、“微时代”视域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路径

(一)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理念创新

“微时代”视域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应该充分认识到学生思想形态的变化,改变工作对象受限的现状,全面发现和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和思想上的各种问题,利用网络传递的多向性优势,使学生管理工作由被动变为主动,从现实走向网络,实现学生管理工作在形式和内容上的创新。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和解决问题,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和创新性发展,根据每个学生不同阶段的发展特点,及时调整学生管理的工作方法。现代社会需要的是具有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人才,靠“管、卡、压、罚、训”是培养不出适应新时代、新形势的高素质现代人才的。[3]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应该最大化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帮助和引导大学生全面发展。

(二)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模式创新

1.思想教育管理模式创新

学生思想工作管理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4]作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要引导学生关心党和国家大事、方针政策,要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以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为引领,研究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创新工作方法,努力推动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和文化的认同。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要第一时间了解时事热点,掌握网络话语权,通过在微博、微信上发帖、跟帖等方式说明真相,满足学生的知情权,避免不良信息的恶性传播,从而提高网上引导水平,弘扬社会正气,形成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利用网络及时宣传学校、院系学生的教育教学管理动态,发挥网络的正面影响。

2.日常管理模式创新

学生日常管理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基础内容。第一,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可以通过学生管理APP对日常基本信息进行录入、维护和修改,及时发布与学生相关的资讯,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便利。第二,高校学生管理者可以通过电子邮件、QQ群、微信群等方式把各种信息进行汇总和分类,有针对性的发给相应的学生,上传相关文件,确保各项信息传达到位。学生也可以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实时反馈参与情况和意见。第三,组建QQ群、微信群等召开小型会议,参与讨论发言的人都能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增强了会议精神传达的效率,另外聊天记录保留功能还可以帮助完整的整理会议记录。

3.有效结合传统教育方式和网络教育,创新学生管理工作新局面

学生管理工作可以借助于网络,但不能完全依赖网络。网络只是一种媒介,任何东西只有适当、适度的使用才能起到最好的效果。[5]要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来,更多地面对现实世界,接触现实中人际关系,在活动中不断成长和锻炼自己。对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来说,必须正确认识网络,合理有效利用网络,敢于打破常规,大胆创新,结合传统教育方式和网络教育,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创新发展,使学生在网上、网下都有发展的空间,以宽容的心态去接纳和融入网络,选择学生信赖和喜欢的方式进行学生管理工作,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有感染力和亲和力。

总之,学生管理工作是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核心,是教学管理工作的基础,工作成效好坏直接影响着高校教学工作。作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应顺应时代发展,勇敢面对现实,迎接挑战,把握机遇,科学合理地运用互联网的优势与特点,恰当的运用到学生管理工作中去,发挥其正面引导作用,提高学生管理工作水平,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田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J].教育与职业,2015(1):45-46.

[2]曹瑞吉.“微时代”给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的机遇与挑战[J].生物技术世界,2015(1):162.

[3]鄢虹英,陈荣.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新探索[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1(3):87-90.

[4]胡劭颖.“互联网+”视阈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路径[J].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6):89-93.

[5]杨洁,方小玉.互联网时代高校学生工作的创新与实践[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11-17.

姜亚琳(1984-),女,汉族,山东龙口人,本科,烟台南山学院工学院,辅导员,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D

A

1006-0049-(2017)07-0205-02

猜你喜欢

微时代视域高校学生
对戊戍维新派思想家心路历程的思考——以“启蒙自我循环”为视域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柔性管理模式应用探索
“一带一路”视域下我国冰球赛事提升与塑造
基于养生视域论传统武术的现代传承与发展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微时代语境下创新高校党建工作方法探析
微时代背景下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思考
“微时代”视阈下医德教育的变革、创新与坚守
微时代文化创意类创业现状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