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公共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2017-01-29李琨煜

山西青年 2017年7期
关键词:心理学应用型教学内容

李琨煜

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河南 郑州 451100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公共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李琨煜

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河南 郑州 451100

所谓应用型人才是指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工作当中的一种人才类型,主要从事一线生产的技术或专业人才,社会对于这种人才需求量很大。目前国内许多高校开始重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而心理学课程一直以来都是高校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对于处于大学期间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教育具有重要的影响。所以高校应对公共心理学课程进行改革,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三观,客观地对待社会现象,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应用型人才。本文主要研究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公共心理学教学存在问题以及解决对策,以期提高高校公共心理学教育质量。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公共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

公共心理课程是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中的重要教学内容,是为了提高学生认知能力,培养学生心理素养而开设的一门课程。随着社会发展不断增速,人们的心理压力普遍增大,各行各业的人都需具备助人自助的心理学知识。另外,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进入大学生活,面对着学习、生活、情感等各类问题,需要学会适应,学会面对,因此高校必须对公共心理课进行改革,重新设定课程目标,以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需要。

一、公共心理学课程存在的教学问题

(一)教学目标单一

大家对于公共心理课程没有统一的认知,基本上都是教师根据自己对公共心理课的理解来确定教学目标。而传统的公共心理课程教学目标也比较单一,都只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针对教育教学工作展开理论知识教学,忽略了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心理问题和综合素质等方面的引导。

(二)教学方法机械

虽然新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但许多高校教师仍然是以教授理论为主,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无法发挥。许多非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对于这门课程抱有很大的兴趣和期待,但在学习这门课程以后,学生领教到了教师的照本宣科方式,对于这种教学方式表现出强烈的不满,学习兴趣陡然下降。

(三)教学内容陈旧

由于公共心理课程体系复杂,教学内容过于抽象化和理论化,教师在讲课时往往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轻视实践的作用。心理学教材中的概念、理论和规律比重较大,所以教师将教学目标定为让学生理解消化这些概念,至于应用部分就一笔带过。因此学生学的心理知识无法应用于学习和实践,也没有掌握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的相关技能,不利于学生今后从事教育工作或自身发展。

二、公共心理学课程的教学改革策略

(一)明确心理学的地位

我国的心理学有现实指导目标、人类自我认识目标和职业发展目标这三大目标,首先需要达成现实指导目标,这样才能指导学生进行更有效的学习,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然后才是自我认识目标和职业发展目标。现实指导目标应作为心理学的首要目标,这利于提高高校心理学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所以高校应重新定位心理学,为心理学设定多元化的目标,以适应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为高校培养更多的应用型人才[1]。

(二)调整课程教学内容

心理学所涉及的内容很广,为了确保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教给学生更多有用的心理学知识,应当适量地减少心理学教材的内容,然后增加社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内容,据此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还要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因系施教,针对不同性质的学生展开因生施教,根据学生的需求选择针对性强的教学内容展开教学活动[2]。学生在学习心理学的过程中需要经历这几个阶段:认识心理学、了解个性心理、观察社会心理现象、提高学习效率和促进心理健康发展。教师选择教学内容可以参考学生的学习心理历程,首先要让学生对心理学有个基本认知,然后再了解人类的心理特点,掌握人的心理变化,进而解决自己的心理困扰。

(三)改变教学方式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丰富课堂教学形式,采用案例分析、心理测验和小组讨论等方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以往的单一教学法。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需求灵活应用教学方法,心理学教学应是以体验为主的教育,所以教师可以通过划分团体的方式教授心理健康知识,让他们感受团体活动,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在活动中帮助学生掌握心理学知识,促进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成长[3]。至于教育心理学可以采用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也可以组织学生与附近中小学学生接触,了解他们的心理特点,或到学校周边社区进行义务心理咨询,服务社区群众,一定程度上提高自身专业素质[4]。

(四)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教师的专业素质是公共心理课教学改革的关键因素,在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进行改革之后,教师也需要不断完善自我,不断学习最新的心理学知识,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积极学习更先进的教育理念,增强自我的教育能力,这样才能体现出公共课的应用性[5]。但教师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高校应组织优秀教师建立一个公共心理课教学团队,让各位教师合理分工互相配合,发挥团队精神完成教学目标,从而促进高校公共心理课的改革圆满完成。

三、结语

大学是学生走向成人的重要阶段,也是他们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关键时期。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更重视与实践结合,所以高校的公共心理学课程应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以能力为办学本位、以就业为导向,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加强实践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模式,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

[1]蔡笑岳,刘百里,向祖强.高等院校公共心理学课程目标与改革[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7(02):58-61.

[2]肖晓玛.论高师公共心理学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J].吉林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14,25(03):46-48.

[3]吴育红.从教师角度谈高校《公共心理学》课程的教学改革[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30(12):59-60.

[4]任亮宝,雒焕国.基于心理学专业视角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思考[J].理论与探讨,2014,43(05):100-101.

[5]刘耘.务实致用:对地方大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13,11(07):11-12.

B

A

1006-0049-(2017)07-0172-01

猜你喜欢

心理学应用型教学内容
综合利用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单元复习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园林生态学》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应用型本科院校商科教学改革与实践
纷享销客:应用型公司生态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