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肖邦钢琴音乐的爱国主义情怀解析
——以《b小调谐谑曲》为例

2017-01-29董麟凤

北方音乐 2017年12期
关键词:小调肖邦波兰

董麟凤

(四川护理职业学院,四川 成都 610100)

肖邦钢琴音乐的爱国主义情怀解析
——以《b小调谐谑曲》为例

董麟凤

(四川护理职业学院,四川 成都 610100)

肖邦把谐谑曲从古典演奏曲风中分离出来,演变为独立的创作体裁,使之减少了谐谑的韵味,增添了更多的戏剧性,通过明快急促的旋律向外界传递着作者内心的情感。本文就将从肖邦的《b小调谐谑曲》出发,分析其中包含的爱国主义情怀,从而走进这位伟大音乐家的内心世界。

肖邦;钢琴音乐;爱国主义情怀;《b小调谐谑曲》

作为19世纪最著名的钢琴家之一的肖邦,其作品蕴含了丰富的内涵、形式多样的内容,特别是他那广为世人称道的四首谐谑曲是世界钢琴作品中的杰出代表。《b小调谐谑曲》是肖邦人生转折性的钢琴作品,他在其中注入了浓厚的思想情感,透过这个作品就能够感受到其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同时还可以和肖邦的其他作品产生感情共鸣。因而想要解析肖邦钢琴音乐的爱国主义情怀,以《b小调谐谑曲》为切入点再合适不过。

一、肖邦钢琴音乐作品的简介

肖邦一生创作了大量的音乐作品,其中最出名也最高产的就是他的钢琴作品,这些作品的类型非常多,包括奏鸣曲、谐谑曲、前奏曲、叙事曲、夜曲、练琴曲、舞曲等等。这些作品都真实地反映了那个年代里欧洲革命运动的现状,带有非常鲜明的民族特色。肖邦在传承和发扬波兰传统民间音乐的基础上,吸收了欧洲古典浪漫主义音乐的精华,成功开启了近现代钢琴音乐史的新纪元。虽然,肖邦的作品从传统的思想表达方式出发,但并没有受到传统音乐的限制,拥有了独特的钢琴音乐形式。其作品结构脉络清晰,还带有即兴抒情形式的浪漫气息。与其说肖邦的钢琴作品是乐曲,倒不如说它们是一首首直白深刻的诗歌。在这些作品中可以非常明显地感受到肖邦淋漓尽致的爱国情怀,具有极高的思想价值,仿佛可以透过这些音乐看到那些遭受压迫和奴役的波兰人民,以及这个民族爆发出的愤怒情感和反抗精神。

二、《b小调谐谑曲》创作背景

肖邦的音乐作品通常都是以法国大革命为分界线,形成了作品风格迥异的不同时期。而《b小调谐谑曲》正是在法国大革命之后,波兰在沙俄统治下出现动荡不安的时候,肖邦在远离家乡、颠沛流离的路途中,听闻华沙起义失败的消失,在精神上受到很大的打击,由此创作出了充满英雄主义气息的《b小调谐谑曲》。该作品中流露出肖邦对祖国沦亡的愤慨之情,以及对家乡和人民的无限思念和爱意,既有对侵略者卑劣行径的谴责,也有对爱国者反抗革命精神的讴歌。肖邦在这以后所创作的钢琴音乐,都被这种将高亢的爱国情怀所支配,还带有浓厚的戏剧性因素。

谐谑曲最早出现在17世纪的意大利,作为一种音乐体裁,表现出活泼生动、节奏明快的特点,具有很强的音乐流动性,是有着一些戏谑性质的三拍子乐曲。但是肖邦所创作的谐谑曲不再是单纯三部曲的结构,变成了三重结构的复杂曲式,多了很多他个人的创新,不仅扩大了谐谑曲的规模,还使其具有一种史诗般的氛围。在谐谑曲的呈式部分,肖邦喜欢再次重复主部的主题,让主题能够更加深入人心。展开部则是以抒情柔美的演奏方式,让人沉醉其中。结束部多采取变化主题的表达手法,让这个曲子显得格外紧凑,还充满强大的推动力,这种乐曲构思能够让作者尽情宣泄内心难以抑制的强烈感情。此外,在音乐的结束部,肖邦会使用大量的和弦外音来展开作品的主题动机,正是利用不和谐的听觉感受让作品主题更加鲜明突出,强调主题发展的多样化,使整首谐谑曲充满戏剧色彩。

三、《b小调谐谑曲》的特征和演奏

(一)曲式结构中的不同情感

《b小调谐谑曲》已经与传统古典音乐形式有了很大差异,形成了肖邦特有的独立音乐体裁,更方便其表达自己内心丰富的情感。首先是采用两个不太协调的和弦开始整个曲目,就仿佛是肖邦收到华沙起义失败的消息而爆发的澎湃怒喊,是一种悲愤到极点的心情。其次,在乐曲的第二个段落里,音调大幅度升高,不断增强的声音力度,以及较长的气息乐句将感情推到顶点,是肖邦心中难以掩藏的爱国情感。紧随而来的呈式部由两个音符段落交替重复组成,营造出压抑惊慌的氛围,肖邦将自己内心全部的情绪全部抒发到这个部分当中,承载了他内心世界的所有不安和愤恨。最后,在乐曲快要结束的时候,音乐又变成了狂躁激动的氛围里,一个非常尖锐突出的和弦被连续弹奏了九次,体现的是全体波兰人民的激烈抗争精神。由此,可以看出肖邦在这个作品中,无处不在向外界宣泄着自己内心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二)如歌的旋律音调特征

肖邦之所以重视作品中的旋律和音调,主要是受到母亲所传输的波兰民歌的影响,这种旋律音调体现的是波兰人民真挚、友好、善良的特质。他将波兰传统民歌的旋律融入到《b小调谐谑曲》中,表达了自己独在异乡对故国、故土深深的思念,以及对波兰人民的殷切关怀,渴望通过自己的作品让全世界了解并关注波兰的不幸。在演奏这部分音乐时,要注意营造那份恬静、美好的氛围,在这个柔和散漫的音乐表象下,还带有坚韧、顽强的不屈精神。肖邦通过这种方式,将自己内心满满的爱国之情,慢慢地疏导出来,寄托在对过去美好生活的怀念里。好像是在和自己的祖国对话,又像是满身伤痕的祖国母亲向异乡的游子敞开温暖的怀抱。

四、结束语

通过《b小调谐谑曲》可以看出肖邦内心的压抑和悲伤,他在这个作品中倾注了深厚的感情,使得作品拥有了活的灵魂。而在这个作品中满满的都是肖邦对祖国的强烈爱意,以及对家乡深深的思念,是其作品中爱国主义情怀的典型代表。在肖邦颠沛的一生中,无时无刻不在怀念过去那种美好、幸福的生活,同时还有对国家命运的无限担忧,包含着他炽热的爱国情感。

[1]唐寅玲.浅析肖邦钢琴音乐中的爱国主义情怀——以《c小调练习曲》为例[J].黄河之声,2010(10):64-65.

[2]主若萱.浅谈肖邦音乐的爱国情怀——以《b小调谐谑曲》为例[J].音乐天地,2015(11):47-51.

[3]毕雪莲.肖邦谐谑曲中的“矛盾—戏剧性”——以《b小调谐谑曲》为例[J].艺术研究,2013(03):104-106.

J60

A

董麟凤(1988—),女,汉族,四川阆中人,文学学士,四川护理职业学院教师。

猜你喜欢

小调肖邦波兰
“钢琴诗人”肖邦
进军波兰
论肖邦《第二叙事曲》(Op.38)的叙事、形式与风格
勤奋学习的小肖邦
波兰睡眠研究会
四 季 相 思
肖邦
在波兰,遇见地下仙境
网络时代
思 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