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家治理现代化与健全党的作风建设常态化制度研究

2017-01-29

山西青年 2017年7期
关键词:作风常态现代化

李 艳

中共锦州市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室,辽宁 锦州 121000



国家治理现代化与健全党的作风建设常态化制度研究

李 艳*

中共锦州市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室,辽宁 锦州 121000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党的作风建设常态化制度”,这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党的作风建设提出的更高的要求。为此,我们不仅要继续完善党的作风建设各项制度,并且要更加注重各项制度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治理;作风建设;常态化;制度

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总目标要求,党的作风建设必须实现常态化。

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与党的作风建设常态化的内涵

(一)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国家治理体系,是党领导人民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的体制、机制和法律法规安排,也就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国家治理能力,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包括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的能力。所谓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使国家治理体系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使国家治理者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律制度治理国家,从而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方面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国家的效能。”

(二)党的作风建设常态化

党的作风建设,是指端正党组织和党员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树立与党的性质和宗旨相适应的良好风尚的工作。实现党的作风建设常态化,就是始终高度重视、常抓不懈,使作风建设成为一种经常的、平常的、正常的状态,成为一个持续的过程。

二、健全党的作风建设常态化制度必要性

(一)党的作风建设长态化制度的重要性

党的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重要组成部分,是发挥党对全面深化改革领导作用的重要保证。中国共产党一贯重视党风建设,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等一整套优良传统和作风。我们党之所以取得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一个极其重要原因就是我们党更加重视作风建设,把党的作风问题提高到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予以加强。

同时,要充分认识到制度的重要性。影响国家治理效果的有两个基本因素,即治理者的素质和治理的制度,但比较而言,制度更具有根本性,因为制度可以改造人的素质,可以制约治理者的滥权和失职。因此,要更加重视制度的破与立,以及制度体系之前的协调性。只有把党的作风建设等改革措施上升到制度层面,才能使党的作风建设更具有根本性、稳定性、长期性。

(二)党的作风建设常态化制度存在的问题

1.党的作风建设存在短期行为

自党和国家的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之后,中国共产党开启了由革命党向执政党的适应性转型。这就要求我们党必须用执政党的思维而非革命党的思维改进作风建设。过去,我们党在作风建设上总是“一阵风”,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这与我们没有从顶层设计的高度来建构作风常态化的制度体系密切相关,作风建设没有形成要素健全、功能良好、有机运行的制度体系。主要表现为党的作风建设呈现出了一些制度不健全、制度运行不规范、制度执行不严格等问题。同时,与经济体制改革相比,政治体制改革明显滞后,涉及党的建设和经济建设以及其他方面建设相互关系、涉及党的组织和国家权力机构及其他组织相互关系等方面的制度,目前也不同程度地呈现出了一些制度体系不完备或制度设计不科学问题。

2.党的作风建设制度没有与时俱进

以往党的作风建设制度比较重视教育引导机制,这对于广大党员干部提高政治思想觉悟,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社会转型期矛盾凸显,党的作风又出现许多新问题,主要表现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为了更好解决“四风”问题,必须要健全党的作风建设常态化制度,完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

(三)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对党的作风建设制度提出新要求

1.宏观方面:具体制度安排与顶层设计结合

要适应时代变化,既改革不适应实践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又要构建新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使各方面制度更加科学、更加完善,实现党、国家、社会各项事务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国家治理体系是一个有机、协调、动态和整体的制度运行系统,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领导干部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班首提“五个关系”,即“要弄清楚整体政策安排与某一具体政策的关系、系统政策链条与某一政策环节的关系、政策顶层设计与政策分层对接的关系、政策统一性与政策差异性的关系、长期性政策与阶段性政策的关系”。

2.微观方面:“现代化”的具体要求与党的作风建设制度相结合

(1)国家的制度是成熟的。到二0二0年,我们要形成的制度体系不是临时的、过渡性的,对于一个成熟的国家来说,国家制度要相对的稳定。所以党的建设制度不需要颠覆式的变革,需要的是与时俱进的微调,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一整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我们一方面要改革现行党的建设制度不适应实践发展要求的规章制度,另一方面要更加重视党的建设各项制度之间的系统性、协调性,更加重视党的建设制度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及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

(2)治理的方式是法治的。《决定》提出“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核心是提高党的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依法执政要求在党的自身建设上,需要把树立科学领导观和现代法治理念,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任务,以合法的方式实现政治动员,调动广泛的社会资源,还包括党的活动方式法制化等。治理方式法治化要求所有党员干部要树立法律至上理念,任何人不得拥有凌驾于法律之上的特权,同时善于运用法治思维来治理国家,这是实现党的作风建设常态化的制度保证。

(3)治理的主体是多元的。这一目标要求党的建设制度改革要更加重视民主集中制建设,健全党的基层组织体系,尤其是社区基层党组织,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建立和完善社会参与机制,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作用,积极培育社会组织,齐心协力推进改革。

三、健全党的作风建设常态化制度的路径

(一)围绕反对“四风”,加快体制机制改革和建设

健全作风建设制度体系。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抓作风建设,实现作风建设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要注重制度的破与立,对已有的行之有效的制度,要狠抓落实,对不够完善的制度,要进行修订完善,增强可操作性,对没有形成制度的,要加快建立完善。要围绕解决“四风”方面突出问题,着重建立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制度和畅通群众诉求反映渠道制度;建立健全厉行节约和制止浪费制度、公务支出和公款消费方面审计制度;完善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办法,会议、培训、活动经费管理办法,党政机关领导干部住房、用车等工作生活待遇方面的制度。

强化制度执行力。重点健全制度执行监督机制,对制度执行进行责任分解,明确责任部门和具体责任人;对影响制度执行的不良倾向及时纠正,对违反制度、损害制度权威性和严肃性的行为及当事人,坚决追究

责任。要敢于啃硬骨头,解决采取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使制度变“味”的问题;解决搞一阵风,执行缺乏一贯性,使制度变“松”的问题。

(二)着力深化干部人事管理制度改革

选人用人民主化科学化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两大导向。现代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选人用人不但需要体现民主精神,强调领导者产生的合法性基础,还需要理顺不同类别的干部人事制度。要进一步构建有效管用、简便易行的干部人事制度,在民主和科学基础上,强调其科学性,效果上有效和实用,操作上简便易行。

(三)着力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必须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体系,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制约和协调机制。”党中央从顶层设计的高度提出了明确的改革方向和具体要求,着力规范权力行使,从源头上治理腐败,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这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难题,也是实现党的作风建设常态化的制度保障。

具体来说,包括更加清晰合理的权力配置,明确各级党政主要领导职责权限,科学配置党政部门及内设机构权力和职能,明确职责定位和工作任务。更加科学规范的权力运行机制,按照决策、执行、监督的功能来区分不同性质的权力,同时又要求其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这是我们党在科学配置权力方面的一种创新。改善监督机制,除了党的纪律检查体制这种党内监督,还包括健全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机制,重视运用和规范互联网监督等。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让领导干部不敢腐、不能腐、不易腐。

同时,我们要特别强调的是制度的统筹协调问题。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既要注意单项制度的制定修订,又要注意与其他制度的衔接协调;既要建立健全激励性、监督性制度建设,使制度建设延伸至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的各个方面,努力形成完备的制度体系。各个制度既是各自独立又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各制度之间相互联结、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和互为条件,从而形成了一个自律与他律、自觉与强制相统一的常态化制度体系,这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应有之义。

李艳(1982-),女,汉族,中共锦州市委党校,公共管理专业硕士。

D261.3;D

A

1006-0049-(2017)07-0100-02

猜你喜欢

作风常态现代化
“延安作风”打败“西安作风”
中国现代化何以起飞和推进
——评《中国现代化论》
规矩立起来 作风严起来 履职实起来
“新常态”需要新举措
我眼中的医改新常态
适应新常态,创新促发展
新常态下的艰辛与希望
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发展
从严从实抓作风 力促落实求实效
学先进 转作风 抓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