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西安事变对中国共产党建设的伟大意义

2017-01-29刘星亮

山西青年 2017年7期
关键词:大局意识西安事变共产国际

刘星亮

广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4



浅析西安事变对中国共产党建设的伟大意义

刘星亮*

广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4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国共产党的深明大义和积极努力。共产党在解决的过程中发挥了自身党的优势,赢得了国内外的一片赞誉。中国共产党在这个过程中坚持独立自主的政策,不受外界错误信息的影响,传播了马克思主义。同时在事变中,中国共产党也表现出了强烈的民族意识,为了顾全民族大局能屈能伸,挽救了危机中的中华民族。

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传播;大局意识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先进、智慧的政党,具有创新意识和转危为安的本领。西安事变在当时在国内外都引起了很大的轰动。中国共产党从民族大局出发,促成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在处理事变的同时,中国认真分析各种因素,努力发挥积极因素的作用,转化不利因素,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一、对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那一刻起,中国革命先烈就在积极的探索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中国国情相结合的方法。党的90年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90年。中国共产党在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中发挥不可代替的作用,在解决西安事变中所做的方针策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一)西安事变前的运用

马克思主义在20世纪传入中国,主要通过留日、留法的一些留学生传播。尤其在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后,中国的马克思事业迅速发展。早在早期,李大钊就曾提出马克思主义的具体化。他认为一个社会主义者,为使他的主义在世界上发生一些影响,必须要研究怎么可以把他的理想尽量应用于环绕着他的实境。毛泽东在1930年的《反对本本主义》中写道:“马克思的‘本本’是要学的,但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同样也就是1936年新启蒙运动中的知识分子纷纷提出了“中国化”的主张,这正好发生在西安事变那年。这些都表明中国共产党一直积极探索适合自己国情的马克思主义道路。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一直受着共产国际的领导,在对待中国革命和党的建设上一直受着共产国际的影响。但由于共产国际不了解中国的实际情况,苏联一直从本国利益出发,对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曾出现失误。

(二)西安事变后的运用

西安事变发生后,共产国际和前苏联对此事的态度是“责怪”和“希望和平解决”。之所以有这样的态度是因为苏联所做的一切都是从本国利益出发,当时前苏联处于西方帝国主义的包围之中,希特勒正在疯狂侵略周边国家,苏联为避免两线作战,希望中国各势力团结一致抗日。共产国际和苏联的责怪主要表现在对张学良和杨虎城的谴责上。认为他们破坏了当前中国的民族团结,会给日本一个可趁之机,是中国的民族罪人。相比于共产国际和前苏联的态度,中国共产党给予张学良和杨虎城一定的保护政策。首先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召开紧急会议,商议应对事变的方法。周恩来亲赴西安帮助张学良和杨虎城解决事变,为他们进行分析当前局势,提出和平解决事变的合理建议。中国共产党认为两人的行为具有抗日性质,应对两人的行为进行支持和保护。其次,在西安事变中,中国共产党发挥最大的宣传作用,同情张学良和杨虎城,在谈判过程中也极力为他们辩护,减少对他们的伤害。并及时向共产国际说明他们的行为是迫不得已。西安事变的善后工作也非常重要,巩固联合抗日阵线,积极营救张学良。中国共产党要求国民政府释放张学良,毛泽东严厉指出南京在蒋回后扣留张学良,破坏了协定和信义。保护两位爱将既是全国人民的期盼,也是对联合抗日战线的维护。综上所述,中国共产党对张学良和杨虎城的态度不同于共产国际,这是中国共产党从当时具体事变情况出发,结合国家和人民利益做出的决定。我认为中国共产党没有照搬共产国际的指示这本身就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种表现,是对马克思主义独立自主的运用。当时蒋介石并未放弃“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无条件释放蒋介石,其必会更加变本加厉的反共,持续内战。这样一、不仅不利于中国共产党的生存,也不利于苏联缓解压力的初衷。如果蒋介石不主动抗日,持续的内战会给日本一个可趁之机,中华民族都有更大的危险。中国共产党从民族出发,坚决维护本民族和国家的利益。二、对张学良和杨虎城的抗日决心的辜负和伤害。西安事变若最后没有达到联合抗日的目的,两位将军的努力就会白费,士兵们的信心受到打击。日后若再进行抗日,将士们的心里会有顾忌。周恩来努力与宋子文、宋美龄谈判,从民族利益出发,最终感化宋子文。国共的第二次合作是抗日战争胜利的一个关键因素。中国共产党自己解决自己的事情,不断使马克思在中国的具体化。

二、对中国共产党的树立大局意识的影响

自中国共产党诞生之日起,就有着强烈的大局意识。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重要表现就在于有着非常强烈的大局意识,并且敢于为民族利益而奋斗,取得民族进步而努力。中国共产党的大局意识是与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与中国的国家利益是息息相关的。正是这种共有的民族大局意识,让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紧紧的站在了一起,直到今天。民族大局意识是一种民族凝聚力,当这个民族受到威胁时,民族大局意识会愈加的强烈。西安事变中,国内外情况十分复杂,国外日本对中国虎视眈眈,中日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国内各种势力、思想混杂。苏联希望中国“团结”,一部分寄希望于蒋介石,希望蒋介石能够抗日,帮忙牵制住日本在远东的兵力。基于这种情况,如何处理把民族意识放在第一位,维护民族利益,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我看来,共产党在西安事变的处理过程中,民族大局意识主要体现在“不让”与“让”中。

(一)体现在“不让“上

西安事变中,中国共产党需要主要处理和两个国外的关系。首先是

日本。中国共产党对日本的立场很明确,坚决抵制日本侵略,这与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形成鲜明的对比,蒋介石的民族大局意识比较狭隘,具有政党性和排他性。中国共产党抵抗日本侵略积极维护民族利益,保护人民利益和国家利益。其次是共产国际和前苏联。西安事变发生后,前苏联从本身利益出发,责难张学良、杨虎城同时要求无条件释放蒋介石。共产国际和前苏联一直指导着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和中国革命有着帮助。但在西安事变上,中国共产党仍将民族利益放在第一位,正确分析事件的性质,结合具体情况解决。面对共产国际的指示,中国共产党为了国家利益没有做出让步。最后正确的解决了西安事变。第三,体现在与南京的谈判上,周恩来从民族危机出发,对宋子文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分析抗日的紧迫性,宋子文被周恩来的国家情感和中国共产党的宽大胸怀感动。随后蒋介石在宋氏兄妹的陪同下同意联合抗日。

(二)体现在“让“上

面对民族危机,中国共产党积极努力甚至不计前嫌,放下党派恩怨,以建立抗日统一站线为目标,做出很大的让步。一、蒋介石作为大地主阶级的代表,多次围剿红军,许多中国共产党的士兵被杀。一些共产党人士对蒋介石有不满情绪,提议趁西安事变正好打击蒋介石。日本侵华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中日矛盾看为中国的主要矛盾,并多次宣传抗日思想。西安事变发生后,毛泽东、周恩来等人,召开紧急会议,做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决定,认为打击蒋介石一人,对抗日起不到任何作用,会损害人民利益和情感。二、在西安谈判中,周恩来表示只要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红军自愿接受蒋先生的领导。共产国际在西安事变中曾批评中国共产党的做法错误,怕日后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民族统一站线丧失领导权。中国共产党顶住了来自共产国际季米特洛夫的压力,认为当前的主要任务主要是联合抗日,那种认为蒋介石投降才把他放了的想法是错误的。我们的唯一目的、主要目的就是抗日。三、另外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国共的第一次合作。国共的第一次合作失败,给中国共产党血淋淋的教训,让中国共产党有了一些自身的经验。在面对民族危机的时候,中国共产党仍敢于主动提出第二次国共合作,并放弃领导权。这种勇气和胆识,完全来自对祖国的热爱,对中国人民的同情。民族大局意识是中国共产党前进的一个重要意识,中国共产党为了保护祖国,维护国家利益据理力争,也可以舍小家顾大家。这种让人敬佩的爱国情怀让人肃然起敬。

西安事变是中国抗日战争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中国共产党在事变的解决中发挥着自身的优势和特征,促进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日后的抗日战争胜利打下了基础。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努力,抗日统一站线达不成或迟几年达成,中国将造成不可估量的伤害,中国人民将遭受更大的苦难。

[1]叶杨兵.试论中共在西安事变中的决策调整[J].学海,2015(01):107-111.

[2]于涛,张敏.西安事变与中国共产党[J].世纪桥,2006(12):99-101.

[3]吴跃农.斯大林、共产国际与西安事变[J].文史精华,2007(05):5-9.

[4]阎书钦,中玉山.论西安事变期间中共对张、杨的支持与保护政策[J].东方论坛,1998(01):74-78.

刘星亮(1992-),男,山西左权人,广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6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研究。

K

A

1006-0049-(2017)07-0098-02

猜你喜欢

大局意识西安事变共产国际
树立大局意识优化招才引智环境
20世纪30年代 共产国际眼中的毛泽东
增强大局意识 提升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发展水平
西安事变前后张学良与蒋介石的纷争
历史节点上的大局意识
如何通过初中《历史与社会》综合课提高学生大局意识
大革命时期共产国际、联共(布)对中共军事工作的指导
孙中山创立革命军队中的共产国际因素
张学良谈『西安事变』
共产国际和苏联对北伐战争的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