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近现代普通学校管乐队的组建
——以西安铁一中管乐队为个案研究

2017-01-29李佳琦

北方音乐 2017年12期
关键词:西安音乐学校

李佳琦

(西安音乐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1)

中国近现代普通学校管乐队的组建
——以西安铁一中管乐队为个案研究

李佳琦

(西安音乐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1)

文章综述中国近现代学校管乐队,观察百年管乐队发展状况。以历时性的写作方式论述本文的研究个案——西安铁一中管乐队的发展概况,将其分为三个发展时期,并形成思考,即西安铁一中管乐队的音乐教育与整体教育环境的互动性。运用音乐史学和音乐教育学的理论及方法,通过把西安铁一中管乐队置于中国近现代管乐环境中,从不同角度拓展音乐教育与整体教育情况相互促进作用的研究思路。

中国近现代音乐;普通学校音乐教育;西安铁一中;学校管乐队

一、中国近现代学校管乐队的百年概览

18世纪中叶,西方列强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侵略,使中国的大门被迫敞开,国内广大知识分子以及主张变革的先进人士主张在西洋体制下进行自我革新。这为西洋音乐等文化的中国化创造了良好时机。新式军乐队(西洋管乐队)是传入中国最早,也是最主要的途径之一。军乐最早广泛应用在大中学生的文娱生活中。

19世纪末期,中国社会已接触到的欧洲音乐和乐器中,最早的就是赫德乐队。1885年由英国爱尔兰人赫德在北京组建,他是清廷海关总税务司署长,因性喜音乐而创建该乐队。但由于乐队的私人化,表演圈子多集中上层圈子中,扮演粉饰太平的角色,故对中国近代音乐尤其新音乐的发展中影响并不大。真正对中国近现代管乐队发展产生影响的,是袁世凯在天津小站练兵所引进建立的欧洲式军乐队。袁世凯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他在甲午战争后训练新兵而建的乐队虽只建立四年有余,但影响颇大,被认为是“中国军乐的萌芽”,真正为中国军乐(管乐)音乐发展奠定了基础。清末,旧式中国传统鼓吹乐形式的军乐逐渐消失,被西洋军乐队所替代。此后还有曾志忞的上海贫儿院管乐队为学校管乐的近现代发展提供了经验。

同时,类似的管乐队在社会中的推广应用,促使一些国内沿海城市的新式学堂也陆续出现,尤其是上海、北京、天津等地。清末废科举,新式学堂纷纷建立,学制和课程仿日本和欧洲,注重体操,铜管乐队亦随之而兴起。在1910年出版的《教育杂志》中就刊登了一幅天津私立第一中学堂学生管乐队的照片(内有教练一人、队员二十七人);在1911年,该杂志有刊登了一副槟榔屿邱氏小学的华侨管乐队照片(内有教练二人、队员十人)……新式学堂开设音乐课,学生的课外活动有乐器和乐队项目,虽投入成本较高,但却深受学生的喜爱。一般学生负担不起,相对而言普及难度较大,所以这种情形下,更容易普及的音乐课的歌乐项目展现了极强的生命力。这一时期,音乐的本质就是对外来音乐文化的交流吸收,所以这个时期音乐被称为“新音乐”。整个音乐文化氛围笼罩了当时的新式学堂教育也笼罩了整个社会,而且将教育目标锁定在“音乐教育”中,奠定了新式音乐课在近代教育中的作用,同时学校管乐队的发展也开始步入正式的发展阶段。

1912年民国政府教育部所公布的中小学“学制”中音乐已正式列为正课,有条件的学校还开设了习奏与合奏乐器的课程,即学校管乐队。五四后,尽管政治动荡、经济萧条,但教育事业的发展还在稳步前进中。1922年教育部又参照美国的学制进行了全面的学制改革,音乐教育开始作为进行“美育”的重要一环。蔡元培提出的“美育”主张日益深入人心,陆续产生各种学校音乐教育形式及其乐队。最重要的当属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和上海国立音乐院的学生管弦乐团。萧友梅还创作出国人第一部管弦乐曲《新霓裳羽衣舞》,指挥北大音乐传习所管乐队演奏,于1924年3月在北京上演。上海国立音乐院的器乐社团活动也随着学校教学工作的发展推向前进,多由外籍演奏家如富华、佘甫磋夫等人担任教师和乐队指导。这些都是近现代音乐史中典型的学校管乐队发展的案例,为我们现当代的学校乐队建设积淀了良好的发展和组织经验。

纵观整个20世纪,由于社会、政治等多方面复杂因素的影响,音乐教育事业也经历了数次起起落落。西洋管乐队数次被认为是西方的反革命走资派而遭到禁止。在这几十年中,普通学校管乐队并未产生实际影响,几乎濒临衰亡。到了八九十年代,在改革开放的影响下,经济繁荣,市民们生活条件得以改善以及,国外先进教育体制的涌入,不少中国音乐家开始投入管弦乐合奏音乐创作中,刺激了学校管乐队新一轮的发展。其中,不少学校管乐队在此时开始建立,并产生了广泛影响。全国的管乐队组建热潮中,以北京上海等地为主,中西部城市西安也未示弱,展现了其不容小觑的强劲的发展势头。西安铁一中管乐队就是其中重要代表,自成立至今二十余年来,已成为全国学校管乐队的音乐教育实践标杆。

二、西安铁一中管乐队历史与现状

笔者以历时性角度的写作方式,对个案——西安铁一中管乐队的发展历程分为以下三个时期:其一,诞生。1991年罗琦老师进校工作,筹备组建;其二,成熟。2002年西铁一中艺体中心成立 ,标志着管乐队的发展更规范、更专业;其三,全面创新阶段。2014年罗琦中学音乐工作室成立,形成校内、校外多元的学校音乐教育实践团体,实现全面创新发展。

(一)诞生

1991年,罗琦老师进入西铁一中任教。他认为,中小学校的音乐教育不能只有课堂教学,课外的音乐实践活动也是学校音乐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于是开始着手筹建管乐队。初创阶段,受到了不少学生和家长的质疑,管乐队的课外音乐实践课程被认为是不能提高学习成绩的、“没有用”的活动。这种传统“应试教育”与音乐“素质教育”全面提高的认识相悖,使刚步入发展中的管乐队受到了不小冲击。

一开始只有9个学生参与,按这个情况,根本无法组建一个完整乐队,但是罗老师没有放弃。他根据自己所学的音乐理论知识,大胆完成了管乐队的初创和初演,认真对待参与管乐队的每一位学生,从音乐理论到表演、协作,使孩子们产生了真正的音乐体验。渐渐地,加入管乐队学生逐渐增多,这种乐队活动受到越来越多的学生的喜爱,罗琦老师带领学生们举办各种校园音乐活动以及国内知名比赛获奖,学生们兴趣大增。至此,西铁一中管乐队由一组扩建为多组,甚至产生更大型的管弦乐队、交响乐队以及民族管弦乐队形式。

(二)成熟发展

2002年,铁一中成立了学校艺术中心,标志着该校的艺术教育进入了新的阶段,音乐教育质量提高、规模增大、模式创新并走向专业化与科学化。西安市铁一中学的艺术教育水平居全省的领先地位,主创老师罗琦善于发现学生的特长,积极为学生的发展拓展空间,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独创“1+n”模式,即每周一节音乐必修课加多节艺术实践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全面提高, 让学校“优秀+特长”的人才培养理念成为现实。聘请多位高校教授及乐团指挥等,为乐团注入新活力,在他的带动下,西安市铁一中学的艺术教育水平居全省的领先地位,曾参与2008奥运会等大型演出,排演了百余首(部)交响乐作品,每年举行近十场交响音乐会和各种演出,取得了良好而广泛的社会影响与积极评价。

(三)全面创新新阶段

铁一中的管乐队教师队伍为,指挥罗琦,管理教师李静,乐务张珲,专业教练(外聘):钟杰、卫健、周军、江龙。西安市教育局办公室于2014年5月14日批准西安市首批名师工作室名单,同年9月28日又核准并允许正式成立,其中就包括罗琦中学音乐工作室。该工作室设立在西安市铁一中学,也属于铁一中管乐队的“新鲜血液”。除主持人罗琦老师外,包括从全市各个中小学中选拔出来的11位工作室成员。分别是陈煜(西安市第六十七中学)、李婷(未央区西航三校)、宗小龙(西安市第五十五中学)、郑维敏(长安区第二中学)、苟仙冬(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马蒙(西安市铁一中学)、刘胜杰(西安市尚稷路学校)、钱瑛(莲湖区西关第一小学)、韩雅萍(西安高级中学)、王延丽(西安市航天中学)、史雅静(西安市西光中学)。校内、校外两个音乐教育团队形成优势互补,可算作是西铁一中的管乐队发展进入全面创新的新阶段。课堂教学、课外音乐实践和校内外音乐文化交流“三位一体”的内容结构,这对于音乐认识是一个良性过程,代表着学校管乐队发展的全面提高。

三、几点思考

从以上的论述中可以看出,西铁一中管乐队的音乐课程化探索是非常成功的。这种成功不仅是对西铁一中学校和老师、学生之间协作努力的认可,更是当下良好音乐教育和整体教育环境为其发展所提供的良好基础和外在发展环境。学校管乐队既为社会训练和培养了一批在管乐吹奏上有一技之长、艺术素质比较突出的人才,又丰富了校园生活,展示了少年军校的精神风貌,同时也是一个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曾有学者提出:“学校音乐教育的价值体现在——在真正的学校教育出现之后,学校的音乐教育成为传承文化的主要途径。其优势在于学校音乐教育活动是一种有组织、有目的活动,其教育形式最有效,其教育内容最精华,其教育方向代表了先进音乐文化发展的前进方向”笔者注意到了西铁一中管乐队音乐教育与整体教育环境之间的互动与循环关系,并对它们做了如下几点思考。

(一)现代教育环境对学校管乐队的促进

现代教育环境对学校管乐队的促进。1922年蔡元培最早提出“美育”主张,最早将音乐作为进行“美育”的重要一环,但由于经济和社会环境影响并没有大面积普及。20世纪50年代,高中音乐课程萌生,却没有全国统一的音乐教学大纲和教材。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90年代,伴随着改革开放,经济富裕,基础教育也开始了改革与发展,特别是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我国基础音乐教育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1989颁布《全国艺术教育总体规划(1989一2000年)》;1992颁布《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音乐教学大纲(试用)》《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音乐教育教学大纲(试用)》;1993年颁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刚要》要求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1999年江泽民总书记提出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和实践能力,努力造就“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2015年9月份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一个《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教育工作的意见》提出学校的音乐教育,应该有课堂教学、课外音乐实践和校内外音乐文化交流“三位一体”的内容结构,中小学音乐教育要有“实践活动”和“音乐文化交流”。2016年12月31日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委员会又送审了最新的《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其中强调加强合奏音乐作为培养学生集体演奏的表现能力,积累音乐表现的感性经验,增强艺术表演活动中与他人沟通交流、合作协调的团队意识。这些为西铁一中管乐队的崛起和不断发展、创造、创新给予了良好的教育环境和发展必要条件。

(二)学校管乐队构成的素质教育促进教育的全面发展

1.“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造意识”

传统的学习观,注重的是以知识和课本为中心的课堂应试教育,这是我国教育长期以来忽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弊病。学校管乐队的音乐课程实践活动,不仅是关起门来学知识,更是学以致用的课程实践。音乐是实践性和技能性极强的学科门类,以管乐队音乐教育实践为突破口,促进教育整体转向,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动手机会,让学生参与大量的实践体验,乃是学生优化学习、有效学习和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这正是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特别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的一个学习突破。

2.“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

四、结语

音乐教育的作用是具有深刻而长久渗透力的,能辅助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审美意识的塑造,以及培养积极心态,注重能力与实力,更好的融于集体环境,促进自我长期、可持续的发展。自1910年中国学校管乐队的出现,一百年的发展实践中有了很多值得学习的模式,为当今学校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提供了经验。西安铁一中的成功实践及经验是一百年历史影响的延续,同时也受到当代社会和教育大环境的影响,两者互动、促进,形成良性的音乐教育发展循环,并成为其他地区和学校可资借鉴的良好的音乐实践模式。希冀通过对这种音乐教育模式的借鉴,共同促进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整体性的发展和提高。

注释:

①汪毓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9.

②刘靖之.中国新音乐史论(增订版)[M].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2009.

③刘靖之.中国新音乐史论(增订版)[M].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2009.

④刘靖之.中国新音乐史论(增订版)[M].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2009.

⑤汪毓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9.

⑥郭声健.新中国普通学校音乐教育50年[J].音乐研究,2000.

[1]汪毓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9.

[2]刘靖之.中国新音乐史论(增订版)[M].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2009.

[3]郭声健.新中国普通学校音乐教育50年[J].音乐研究,2000.

J60

A

李佳琦(1994—),西安音乐学院在读硕士。

猜你喜欢

西安音乐学校
西安2021
Oh 西安
《西安人的歌》突如其来?
追根溯源 回到西安
音乐
学校推介
音乐
秋夜的音乐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