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滕王阁序》的语言风格分析

2017-01-29朱星畅

山西青年 2017年22期
关键词:滕王阁序序文骈文

朱星畅

《滕王阁序》的语言风格分析

朱星畅

长沙麓山国际实验学校,湖南 长沙 410000

《滕王阁序》是唐代诗人王勃所作,这篇文章内容丰富、对仗工整、手法多变、语言华美,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所赞颂,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本文就《滕王阁序》的语言风格进行阐述。

《滕王阁序》;语言风格;分析

王勃《滕王阁序》的语言风格与普通的骈体文不同,尤其是表达方式上,以独特的语言风格展现出盛唐时期的新文风。王勃在这篇文中,对骈体文进行了散文化处理,句式中无一不带着灵活押韵、对偶工整的语言风格。此外,用词斟酌细腻,借景抒情也是文章的一大特色。真正做到了文中带情,景中带感。整篇文章都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以及艺术成就。

一、句式工整合宜

《滕王阁序》作为一篇散文化的骈体文,一改六朝时期的奢华浮靡的文派,用字考究,用句经典,突破了骈文既有的模式。尤其在修辞和用典方面,《滕王阁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骈文要求作者创作时做到字斟句酌、工整押韵。而《滕王阁序》之所以能够成为骈文的代表作,离不开王勃本身的文学造诣和他深厚的才思。

(一)句子工整

对仗,既是对偶句式,按照句中用词的平仄和词意来强调想要表达的内容。大部分的骈体文通篇皆为对偶句式,前后照应,句子中的语法、词意互相配对。《滕王阁序》中两句即为一对,互相呼应;不仅句式工整,而且用词得当,更显灵活。虽然采用的是骈体文形式,却并没有拘泥于其本身的格式,恰当应用了这样的对仗,写景实写情,写出了“山高水长,胸中万千激荡”。朗诵整篇文章,仿佛身临其境,与王勃一起感受着一山一景的恢弘盛大,更是看见了王勃所处唐朝的繁盛场面。

古人的诗文词作中,都别具韵味,他们使用同一结构的句式,让句子工整对称。以文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句为例。整个句子对仗工整,落霞孤鹜和秋水长天遥相呼应,齐飞和一色又用了类似的修辞手法。王勃采用这种方法描述这样的场景,更让人有一种“海天相连,山峰对峙”的感慨。

(二)句式合宜

唐以前的骈文句子一般使用四字或者六字,王勃在此基础上,创新作出了前四后六、七字句等。句子长短不同、参差交错、脱离既定模式,使文章变得更加立体。古代以诗为歌、以词作曲,因此文中音律的作用也极为重要,而《滕王阁序》所表现出在音律方面的变化也毫不逊色。“虹销雨界,彩彻区明”、“渔舟唱晚,响穷彭旅之滨”等句子,读之通顺押韵,朗朗上口。

二、词色明亮丰富

《滕王阁序》文中以描写滕王阁风景最为精彩,王勃着重笔墨,大篇幅的描绘出滕王阁以及周围的自然景色,运用夸张、比拟等修辞手法,大胆用词,色彩夸张又不失真实。这种绚丽用词的特点,与前朝奢华的文风大不相同,这其中也有王勃生活在唐朝繁盛时期有极大的关系,字里行间并不觉得夸张造作。笔下的滕王阁气势雄壮、阁楼辉煌、一阁一柱间都是建筑师的用心,王勃用对周围环境的描写,衬托出滕王阁本身的壮丽,创造出悠远的意境。

古代有王维作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为写诗写实的高境界。骈文在六朝时期结构完善,大多数的骈文拘于格式,空洞没有内涵。王勃集成了骈文中的优点,在这之上加以创新,把自身经历与所处的环境结合,画出了一副勾人心弦,让人沉溺的景致。在《滕王阁序》中,王勃更像是一个画师,用明亮丰富的用词让眼前的景色跃然纸上。序文中的飞阁流丹、层峦耸翠、烟光凝、暮山紫、渔舟唱晚、雁阵惊寒等无一不体现出大自然的惟妙惟肖、颜色鲜亮,给人一种激烈碰撞的视觉盛宴,让人感受到盛唐时大好河山是如此的炫丽多彩。王勃就像是偶然间发现了阁楼好景致的摄影师,用相机精准的抓拍到了这一刻的五光十色。序文中所描写的亭台楼阁,江水涟漪,日落西山下的秋景,飞阁对层峦,寒潭对暮山,王勃眼中所见的景致都被赋予了生命,不再是无波无澜的湖水和平静耸立的山峰。

三、平仄押韵和谐

《滕王阁序》中每个字的音节,王勃都经过了思考。由低到高、此起彼伏,随着山峰的走势,起起落落,读完这篇文章,就能体会到王勃在这景致面前心中激荡的涟漪。王勃用自己的情感波动来对音节做一些改变,抑扬顿挫、时急时缓。如果说王勃用词色彩斑斓,让序文看起来像一幅波澜壮阔的秋景图,那么当你阅读它时就像一首歌颂山河,抒发感情的歌。变化万千,让人紧跟着王勃的节奏。

诗文重在意境、气势,用字用句去表达,平仄则是让诗文读起来也带着其气势和意境。王勃巧妙利用平仄押韵,让序文朗朗上口,更加衬托出气势。序文在音律上的使用,形成一种独特的旋律感。音节和谐、平仄押韵,也是王勃在行文时的特色之一。作者在句式上的四、六、七字句互相交叉出现,如“腾胶起风,盂学士之词宗多紫电清霜,王将军之武库”。不止是句式结构上的精巧,也是音律上的别出心裁。传统的音节平仄交替出现在文中特定的地方,让人读之眼前一亮、波澜万千。这样的处理方式,让整篇文章变得韵味悠长、宏伟深远。音调下落,和王勃一起长叹自己满心壮志,难以成;音调上升,又感慨自己要加倍努力,莫灰心。在山峦起伏中将自己心中的郁郁寡欢和未来向往全部抒发的淋漓尽致。

四、结语

《滕王阁序》的一景带一情,广袤的天地蕴藏着无限的情怀。王勃在文中气势豪迈、用词果敢。泼墨写山河,展现出了秋日滕王阁的好风光。不感叹时运不济,也不怨天尤人,而是将自己的一腔抱负全部赋予到山水之中。文章既有谈及感叹前人英豪壮志,又有思及自己无处施展才华的苦闷,以及在看见这景象后,誓要将自己理想实现的积极情怀,是难得的千古名篇。

[1]尹艳华.从《滕王阁序》看骈文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3(11).

[2]陈龙.试论《滕王阁序》的审美人生[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06).

[3]吴孝勇.《滕王阁序》的用典辨析[J].语数外学习(高考语文),2012(03).

[4]陈红旗.由《滕王阁序》谈古人的怀才不遇[J].学语文,2010(04).

I

A

1006-0049-(2017)22-0125-01

猜你喜欢

滕王阁序序文骈文
北魏新贵族的形成与骈文的新变
毕沅幕府与清中叶骈文复兴
论明清之际骈文的经典化
刘禹锡诗序研究
启事一则
不可一世的王勃和无与伦比的《滕王阁序》
浅谈《滕王阁序》的抒情特点
《滕王阁序》“落霞”联诸辨
魏晋南北朝序文刍议
《滕王阁序》“四美两难”新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