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过期就要扔吗
2017-01-29
食品过期就要扔吗
干货木耳等干货类食品(国标规定含水量14%以下)在合适的条件下一般能放三四年。过期后如果没有长毛发霉现象,闻起来和尝起来都没有异味,就可以继续食用。需要提醒的是,这类食品一旦开封,很容易吸水回潮,加速变质。
食用油尽管油脂看起来还没有变色、变味,但是开盖接触氧气后,油的过氧化值会逐渐上升,长期吃这样的油,可能会增加患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的风险。开了盖的油,3个月内务必用完;倒入油壶里的油,1周之内必须吃完。
主食主食按照含水分多少分为两大类,水分多的有馒头、面包等,水分少的如饼干等。面包和馒头的保质期一般为3-7天,过了保质期,如果仅仅是发干,可以做成面包渣吃,如果发霉变酸就不能吃了。饼干含水量少,如果是密封包装,保质期一般一年以上,只要不漏气、受潮,即便过了期,只要味道没变化一般还能吃。
奶制品过了保质期的牛奶,如果呈现稠而不均匀的液体状,或有凝块、絮状物,就要扔掉;奶粉没有水分,保质期较长,过期时间不长,且没有颜色发暗,肉眼可见杂质或异物,未出现陈腐味、霉味、哈喇味等,还可以吃;过期的酸奶如果出现了酒味、腐败味、霉变味等,说明受到细菌污染,就不能喝了。
冷冻的肉和鱼在冷冻的条件下放置,鱼和肉最长可存放1年。但家用冰箱会因冰箱门经常开关等因素,使冰箱内温度发生变化,令保质期限缩短。如果有哈喇味、臭味,解冻后表面发黏,则说明不能吃了。
饮料饮料类一般都密闭包装,过了保质期如果外观没明显变化,未出现褪色、浑浊、沉淀等一般还能喝,但应以口感为准,有异味就不要再喝了。开封后建议1天内喝完。
尽管有些食物过期后还能继续食用,但为了保证营养和风味,还是建议大家适量购买,并在保质期内吃完。
(《生命时报》)
背手、抱胸、揣兜,三个坏姿势毁了走路
走路可以锻炼全身骨骼,抻拉肌腱,活动关节,缓和神经肌紧张。如果背着手走路,就无法充分活动身体,起不到很好的放松作用。老年人背转双手时,上臂的肩端会向前旋出,肩关节相应地向前向内扣出,上身重心前移,为了保持平衡,头颈及下巴会向前伸出,使本已佝偻的上身更加向前倾斜。
背手走路时,双臂失去调节身体平衡的作用,老人如果遇到坑洼路面或者突发状况,会来不及平衡、支撑身体,很容易摔倒,磕破嘴唇或磕掉牙齿,造成颈部、肘部受伤,甚至骨折。同理,抱胸、揣兜这两个动作也不适合老年人。
老人走路应尽量昂首挺胸,上体伸展,减轻驼背,提升信心,使肺部吸入更多的空气;手臂自然地轻微摆动,可以起到助力、平衡和放松的作用;迈步时,要用大腿带动小腿,否则腿只有一部分肌肉起作用,容易疲劳;迈大步比小步走好,速度由慢到快,可以使全身都活动开,有效促进体内的新陈代谢。
对部分老人来说,走路时双手非但不能抱胸、揣兜、背身后,还需要找个“支点”。例如在人群比较密集的地方,为了防止被匆匆的行人碰撞,老人可以拄根拐杖增加安全系数;有严重骨质疏松和腰椎压缩性骨折的老年人,拄拐杖可以减少腰椎和关节负重;腿脚不灵便的老人外出旅游时也最好拄拐杖,以保护骨骼和关节免受损伤;容易疲劳或步行能力差的老人,可以选择带座的拐杖,以便随时休息。
(《家庭医药》)
想知道更多养生秘方?您可关注《新传奇》重磅推出的《不老书》系列,它分五个章节教您从饮食保健、动静养生、两性宝典、心理调适、怡情养性上获取健康,让您花小钱获得大健康!以下三种方式均可购买——
谈到梦游,很多人想象到的场景就是一个人做着梦,迷迷瞪瞪地游荡着,如同“灵魂出窍”。其实,真实的梦游并不是这样的。“梦游”的专业名词叫“睡行症”,多在入睡后两到三个小时内的无梦时段发生。表现为从床上坐起,目光呆滞,做一些无目的的动作,如拿起被子或移动身体,几分钟后自行躺下;或可表现为缓慢起床后,在房间内徘徊几次,又上床继续睡觉;还有人会做一些复杂的日常习惯动作,比如穿衣、进食、上街游逛等。发作过程中可伴有梦语,行为刻板僵硬。醒来后对
梦游不是在做梦
梦游经历完全遗忘,而不像真正做梦,多少能回忆起梦境。也就是说,梦游并非受梦境内容支配而出现,所以,称之为“睡行症”既合理又客观。诱发“睡行症”的因素较多,比如过度疲劳、情绪紧张、睡眠剥夺、感染发热、饮用含咖啡因的饮料等,疾病或药物也可诱发。另外,“睡行症”也可能遗传。
“睡行症”首次发作多在4-8岁,儿童比青少年和成人更多见。虽然“睡行症”发作时导致伤害的可能性不大,但也存在一定风险。曾有儿童在奔跑中跌倒或走到街上受到意外损伤。所以,对于出现过“睡行症”的患者来说,需采取安全防护措施,比如房间内不要放置尖锐、易碎的物品,用厚窗帘遮住玻璃窗等。
对于偶发“睡行症”的患者,主要应注意避免过度疲劳、压力过大、睡眠不足等因素。应让患者增加睡眠时间,睡前处于轻松、舒适的状态。如果遇到患者“睡行症”发作,不要试图唤醒,应注意保护,避免环境中的危险和伤害,尽量引导患者上床睡觉或卧床。如果梦游频繁发作,或给患者带来了伤害,则应进行必要的药物干预。
(《生命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