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家居设计应用研究*
2017-01-29李纪凯
李纪凯 甘 彤
吉林建筑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吉林 长春 130000
混凝土家居设计应用研究*
李纪凯 甘 彤
吉林建筑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吉林 长春 130000
混凝土,作为现代建筑最为常用的材料,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当下是一个勇于创新尝试的年代,混凝土这种看似粗犷的材料正在逐渐以一种华丽的姿态进入人们的视野。文章探讨清水混凝土产品的设计以及应用,试图唤起人们对这一去伪存真的环保材料的开发利用重新给予足够的关注。
清水混凝土;形态设计;产品设计;建材;环保;创意
一、研究的背景
清水混凝土这种与生俱来的朴实无华、自然稳重的外观韵味,正是这一点,被当代许多建筑大师所运用,例如,安藤忠雄,贝律铭等,有着在常温状况下可以浇注的特点,同时在外形方面可以根据人们的设计任意变换,工艺自由度较高,所需要的材料可以自由任意选择,成本较低,不仅应用于建筑方面,同时也被其他领域的设计师所深切喜爱。当冷冰冰的混凝土再被很好的设计后,尤其是加入了有创意的设计元素后,混凝土给人们呈现出非凡的美感。荷兰设计师杰西·维瑟所创意的“凹陷的桌子”其桌子中心比桌子的边缘低了50mm,通过调节混凝土的比例配方,控制外加剂的多少,使得混凝土的用水量得到有效控制,从而有效提高了混凝土的强度,有效调节了混凝土的厚重及直线感,使其增加了柔美感。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型的添加剂不断出现,同时新工艺也在不断发展,混凝土的强度及自密实度也不断得到提高,出现性能越来越高的混凝土,使得混凝土的应用范围不断得到扩展。
除了上述诸背景,还有一个更直接、更现实的因素就是环境的污染,众所周知,塑料、金属等材料的加工会消耗大量的能量及对环境的破坏,混凝土则不同,此材料的成型加工对环境的破坏甚微。
二、研究的内容
混凝土产品加工的客观实体(材料和加工属性)和混凝土家居的发展前景。
(一)材料属性
主要指无机清水混凝土的材料属性,清水混凝土材料高强、耐久、防火、廉价与其他材料相容好、无固定形态等性能外,新研制的新型混凝土更是异彩纷呈,如高可塑性、半透明性、自密实性、玻纤、碳纤增强型等五花八门,应有尽有。新型混凝土的材料,在性能及结构的可设计方面更加自由,性能更加稳定,可塑性更强,为设计师更好的发挥想象力提供了必要条件。如今设计师不需要再更多的关心材料是否符合自己设计的要求,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创意的设计中,不需要关注材料的容重及成本,只需要按照设计需要进行性状定制就可以了。
(二)加工属性
前述的清水混凝土材料其材料的制约性已经被不断出现的先进的混凝土材料所改变,而且增加了任意造型的可塑性能,因此在设计中增加了任意性,这些任意性的设计需要一定的加工工艺来实现。清水混凝土的家具产业化可以通过几个方面来实现,第一是通过浇铸的方式来实现所需的形式;第二,通过碾式的方式来获得所需的形状;第三,可以通过模压的方法来获得一定的形状;第四,通过离心的形式来获得所需要的形式;第五,可以借助二次加工的方法来获得所需的形式等。通过研究可以发现可以通过多种因素来实现形式的改变,主要以浇注为主。尽管其他材料如塑料、金属等的家具在生产中也有浇注的方法,不过混凝土的浇注和其他材料相比,更具有天然的优势,因为金属需要在一定的温度下才能完成,而塑料也需要加温高压才能实现,但清水混凝土可以在常温下进行,不需要其他工具,在施工现场既可以完成产品的浇注。
不过清水混凝土形成产业化还有一定的难度,也就是清水混凝土的凝固时间比较长,需要大量的模具,而且终凝后还需要5-10天的养护。所以在产品一开始从浇筑成型时要着重谨慎用心,不然会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这也是此产品的一个最大的缺陷。
关于混凝土家居的发展,我们认为这将会在以后的时间逐步进入寻常人家,首先,也是最重要的:环保。比如,由混凝土打造的装饰板,不像其他材料含有过多的用胶,因为这种产品在制造过程中就是环保加工成型。另外,关于混凝土产品的设计应用在欧美一些国家已经有了相当成熟的工艺和市场,而在我国,这种工艺也逐渐被一些有创意的设计师所利用和创新。比如,台湾的“22”设计工作室、浙江杭州的“什么”设计室等,这些年轻的队伍所设计的产品也有了逐步规模的市场,相信不久的将来此产品会更加成熟完善。
总之,在把冷冰冰的混凝土与创意设计的融合中,混凝土呈现出了非凡的优势和特性,为人们创造出了更多的美。荷兰设计师杰西·维瑟(Jesse Visser)设计的“凹陷的桌子”(Sag Table)的中心比边缘低了50mm,通过混凝土的配比和外加剂来减少混凝土的用水量,提高了混凝土强度,打破了混凝土只能是厚重和直线的固有印象。
[1]吴翟,戴向东,彭亚利,彭融.改性混凝土在家具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家居与室内装饰,2016.
[2]董静.混凝土在室内设计中的价值[J].当代艺术,2007.2.
[3]胡蓉.当代家居装饰设计之审美文化研究[D].湖南大学,2004.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610191179)。
TU
A
1006-0049-(2017)07-003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