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群星璀璨聚青岛

2017-01-29韩旭芳

山东档案 2017年4期
关键词:臧克家青岛大学老舍

文·韩旭芳

史海钩沉

群星璀璨聚青岛

文·韩旭芳

20世纪30年代,伴随着我国新文化运动的蓬勃开展,青岛的文化、教育、科研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来自于全国的知名作家、艺术家、教育家和科技工作者纷纷移居青岛,这使得青岛结束了长达二十多年的德日殖民统治之后,又吹来了一股新文化的春风。究其原因,秀丽的自然风光,欧式的居住环境,稳定的社会秩序,众多的报刊媒体,都为荟萃青岛的群英提供了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从某种意义上说,青岛在当时不仅仅是全国著名的旅游城市,而且也是典型的文化城市。

1930年国立青岛大学正式创办,大大提升了青岛的文化地位,赐予了青岛与京、沪文化中心城市进行文学对话的机会。杨振声任校长后提出,国立青岛大学“以提高民族文化、研究高深学术,养成健全品格及专门人才为宗旨”,尊崇并力行蔡元培倡导的“兼收并包,思想自由”的办学方针,广揽海内外专家学者。这其中包括任文学院院长兼中文系主任的闻一多、外文系主任兼图书馆馆长梁实秋、外文系兼职教授宋春舫、中文系讲师沈从文、游国恩、外文系讲师赵少侯等著名作家和学者。国立青岛大学改为国立山东大学后,校长赵太侔秉承杨振声的办学方针,为山大罗致了洪深、老舍等众多具有左翼及民主主义色彩的作家。

1930年,梁实秋应国立青岛大学校长杨振声的邀请,任外文系主任兼图书馆馆长。在青大任教期间,梁实秋开设了《欧洲文学史》《莎士比亚》等课程,为外语系学生讲授公共课《英语》;出版了第三本文艺评论集《偏见集》和《文艺批评论》,开始着手翻译《莎士比亚全集》。国立青岛大学改为山东大学后,继任外文系主任兼图书馆馆长。1934年离青赴京。1930年9月,闻一多应国立青岛大学校长杨振声的邀请,任文学院院长兼中国文学系主任。在青大任教期间,闻一多开设了《名著选读》《中国文学史》《近代诗选》和《英美诗选》等课程;潜心研究《全唐诗》《诗经》和《楚辞》,特别是唐诗研究成就卓著,撰写了《全唐诗人小传》,编定了《唐文学年表》,选编了《唐诗大系》等,完成了从诗人到学者的转型;罗致了方令孺、游国恩、丁山、姜叔明、张煦、谭戒甫等一批专家学者;培养了臧克家、陈梦家等青年诗人。1930年末,他创作了抒情长诗《奇迹》,发表在1931年1月复刊的《诗刊》上。徐志摩称“闻一多三年不鸣,一鸣惊人,出了‘奇迹’”。在青岛,闻一多还写有散文《青岛印象》。《奇迹》是闻一多创作的最后一首新诗,从此他告别诗坛,全身心地投入学术研究中。沈从文创作了《泥涂》《阿黑小史》《凤子》3部中篇小说,《八俊图》《三三》《都市一夫人》《若墨医生》《黑暗占领了空间的某夜》《静》《生》《三个女性》等20多篇短篇小说,《记胡也频》《记丁玲女士》《从文自传》3部长篇传记;酝酿构思了他的代表作《边城》,其中少女翠翠的原型之一是沈从文在崂山北九水遇到的一位乡村女孩。1933年,臧克家的第一本诗集《烙印》由生活书店出版,主要收录了臧克家在青岛创作的《难民》《老哥哥》《忧患》《生活》《当炉女》《洋车夫》《歇午工》《老马》等22首诗作。吴伯萧创作了以青岛人情风物为题材的散文,如《山屋》《海》《野孩子》《青岛的四季》《海上鸥》等,怀念少年情事的《灯笼》《马》等,抒发忧国情怀的《羽书》等。后来,王统照将这些散文推荐给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以《羽书》为名,结集编入巴金主编的《文学丛刊》出版发行。1934年,洪深在青岛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电影文学剧本《劫后桃花》,刊载于上海《文学》创刊号。此前中国故事影片只有分镜头剧本,没有文学剧本。

1934年9月,老舍来到青岛,在国立山东大学中文系担任讲师,1935年夏转聘为教授。老舍在国立山东大学教授《小说作法》《高级作文》《文艺思潮》《欧洲文学概论》《欧洲通史》等课程,在山大科学馆礼堂、青岛市立中学、基督教青年会等处作过《诗与散文》《我的创作经验》《文艺中的典型人物》《文学批评》等演讲,创作了《青岛与山大》《五月的青岛》等以青岛为题材的散文。在青期间,老舍与王统照、吴伯箫、臧克家、王亚平、孟超等人交往密切。1935年,老舍参与了《青岛民报》副刊《避暑录话》的编辑撰搞,写有小说《丁》,散文《西红柿》《再谈西红柿》《檀香扇》《避暑》《立秋后》《等暑》《完了》,还有《诗三篇》等。老舍初至青岛时住在莱芜一路,1935年春举家迁入金口二路2号(今金口三路2号乙)后,他编定了第二部短篇小说集《樱海集》,其中包括《月牙儿》、《我这一辈子》等名篇。1936年夏,老舍辞去国立山东大学教职,成为专业作家,同时再次搬家到黄县路6号(今黄县路12号)。在这里,老舍编定了第三部短篇小说集《蛤藻集》,集中包括《断魂枪》等名篇。老舍为人热情,好交朋友,从教授到洋车夫都有他的朋友。他在文学创作中更加关注的是社会底层民众的生活和经历。1936年,老舍根据友人提供的洋车夫的素材开始创作长篇小说《骆驼祥子》。他在《我怎样写<骆驼祥子>?》中介绍写作的过程:“从春天到夏天,我入了迷似的去搜集材料,把祥子的生活与相貌变换过不知多少次,到了夏天……开始把祥子写在纸上。因为酝酿的时期相当的长,搜集的材料相当的多,拿起笔来的时候,我并没感到多少阻碍。”9月16日,《骆驼祥子》作为老舍“做职业写家的第一炮”开始在上海《宇宙风》杂志第12期上连载。当时还没有全部完稿,老舍一边写一边发表,到冬天全部写完。1937年夏老舍离开青岛,《骆驼祥子》继续在《宇宙风》上连载,1937年10月才刊完。1939年3月由人间书屋初次出版,但流传很少。1941年文化生活出版社买了纸型,在11月重版,立即获得读者的热烈欢迎。接着被译为英文本在美国出版,被“每月新书推荐会”选为1945年8月份的最佳文艺书籍,两个星期内销售了5万多本。之后,《骆驼祥子》被译为十多种文字,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后被改编为话剧、电影。

与学院派作家的创作交相辉映,东北作家舒群、萧军、萧红等相继来青,创作了反映东北人民苦难与抗争的《没有祖国的孩子》《八月的乡村》《生死场》等小说,显示了东北作家群的文学特质和创作实力。中国诗歌会作家王亚平等的创作构成了左翼诗歌发展的重要环节。从王统照的《青岛素描》到苏雪林的《岛居漫兴》,以青岛为题材的散文,成为青岛书写的域外风景,积淀为永恒的城市记忆。

1935年夏,杜宇、刘西蒙、老舍、洪深、王统照、赵少侯、臧克家、吴伯箫、王亚平、孟超、王余杞、李同愈等12人发起创办了文学期刊《避暑录话》,随《青岛民报》发行,每周一期,共刊发10期。10期《避暑录话》共刊载散文、诗歌、游记、故事、杂文、戏评、翻译、自传性小说等67 篇。《避暑录话》创刊词由洪深撰写,结束语由老舍执笔。洪深在创刊词中介绍了《避暑录话》的创办经过和目的:“在一九三五年的夏天,偶尔有若干相识的人,聚集在青岛;为王余杞、王统照、王亚平、老舍、杜宇、李同愈、吴伯箫、孟超、洪深、赵少侯、臧克家、刘西蒙等十二人。他们的在青岛,或者是为了长期的职业,或者是为了短时的任务:都是为了正事而来的;没有一个人是真正的有闲者;没有一个人是特为来青岛避暑的。然而他们都对人说着:‘在避暑胜地的青岛,我们必须避暑!避暑!避暑!’否则他们有沸腾着的血,焦煎着的心,说出的‘话’,必然太热,将要使得别人和自己,都感到不快,而不可以‘录’了!这里所‘录’的,只是些‘避暑’的话!”。《避暑录话》所追求的正是如避暑胜地青岛一样抛却喧嚣、繁杂的那份安详与宁静,一种轻松、浪漫、自由的文人情怀。而对于其意义,洪深认为“文艺是和政治、法律、宗教等,同样是人类自己创造了以增进人类幸福的工具”。《避暑录话》的最终目的仍是服务于人民大众,虽是一篇篇五六百字的精短小文,其中却蕴含了人生的哲理、精神的感悟和优美的语言盛筵。《避暑录话》在写作形式上是自由而开放的,创刊号问世后立即受到读者欢迎,远及香港、四川的读者亦来函订阅。停刊后,又将10期装订成册,在青岛、天津、上海、北平、济南、绥远、太原等地出售。《避暑录话》可谓文体丰沛,内容广博,影响深远,是30年代青岛文人荟萃的重要结晶,成为青岛现代文学的巅峰之作,也成为当时那场引人注目的文化盛会的永远见证。

(作者单位:山东省青岛实验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臧克家青岛大学老舍
臧克家致刘征书信
臧克家致刘征书信
默静在晚林中
北平的秋
周恩来与老舍肝胆相照的友谊
老马
Research on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Basic Pension Insurance Funds in China
Research on Prevention of Corruption from thePerspective of Power List
The Real Life of Xu Sanguan’s Blood Selling Story
青岛大学再建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