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加强我国博物馆志愿者培训工作的若干思考

2017-01-29刘剑波

文物季刊 2017年6期
关键词:志愿志愿者博物馆

□ 刘剑波

对加强我国博物馆志愿者培训工作的若干思考

□ 刘剑波

志愿者是博物馆重要的资源。做好博物馆志愿者培训,对满足志愿者学习需求,提高志愿者团队素质和服务质量,推动博物馆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博物馆志愿者培训普遍存在认识不足、方式单一、针对性差、缺乏规划等问题。加强志愿者培训,一方面需要政府健全志愿服务法规政策,加大经费投入,另一方面需要博物馆建立以志愿者为主导的培训工作体制,健全长效工作机制和评估、激励机制。

博物馆 志愿者培训 思考

当代社会,志愿者对博物馆的生存与发展至关重要[1]。他们不仅加强了博物馆与社会的联系,提升了博物馆的开放程度,而且为博物馆带来知识、经验、活力等多个方面的支持,促进了博物馆事业的发展,是博物馆越来越有价值的人力、智力和社会资源。志愿者被视为博物馆社会性、公益性和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一、博物馆志愿者培训的意义

志愿者是博物馆事业积极的参与者和支持者,是完善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推动博物馆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博物馆是最能够也最应该发挥志愿者作用的领域之一[2]。两者互利共生,相互促进。做好志愿者培训,对于志愿者个人、团队及博物馆都具有重要意义。

对志愿者而言,他们到博物馆从事志愿服务有利他、利己两方面的动机:利他方面,包括服务社会,传播历史、艺术和科学知识等;利己方面,主要是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对志愿者进行培训,不但直接满足了他们的学习需求,让动机得以实现,而且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个人素质和能力。

对志愿者团队而言,搞好“博物馆志愿者”培训是“博物馆志愿者”队伍建设的关键[3]。志愿者人员结构多元,来自社会各行各业,文化程度,知识背景,参加志愿服务的动机、目的不尽相同。对他们进行培训,既有助于提高整个队伍的素质和志愿服务质量,也有助于让志愿者深入了解志愿服务的意义,树立正确的服务理念,增强对志愿者团队和博物馆的认同感,保持队伍稳定。

对博物馆而言,志愿者既是博物馆工作的受众,又是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志愿者培训不仅让博物馆履行了社会教育职能,向公众传播了历史、艺术和科学知识,增强了开放程度,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而且为博物馆培育了核心、稳定的支持群体,增加了工作人员数量,直接或间接地节约了经费开支。

二、当前我国博物馆志愿者培训存在的问题

我国博物馆志愿者工作起步时间较晚,大多数博物馆志愿者队伍建立至今不足十年,工作还处于摸索阶段。目前,由于国家相关法规政策不健全,博物馆经费紧张、缺少系统理论指导等原因,博物馆志愿者培训存在观念落后、方式单一、缺乏长效机制等问题[4],主要包括:

(一)对培训重要性认识不足。志愿者培训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人力和物力,并且耗时长,见效慢。部分博物馆认为志愿者不是正式员工,流动性大。考虑到培训成本,与其通过长时间培训培养合格志愿者,不如招聘高素质志愿者上岗服务,对志愿者重招聘轻培训。

(二)培训方式单一。大部分博物馆志愿者培训是将他们集中在一起听讲座、看视频,方式单一,内容枯燥,缺乏互动和体验,志愿者参与度较低、积极性不高,培训效果不理想。

(三)培训针对性差。志愿者人员构成复杂,文化程度、知识背景差异较大,服务岗位也不同。部分博物馆在培训时没有充分考虑志愿者的学习需求及工作岗位的特殊性,大多是进行大规模、统一的培训,缺乏针对性。

(四)培训没有规划。志愿者能力素质的提高必须通过长期、系统的培训来实现。有的博物馆全年只安排一次新进志愿者培训班,对老志愿者的培训都是临时开展甚至不开展,缺乏完整细致的规划。

(五)培训缺乏评估和激励。很多博物馆重视培训活动的组织,对培训的实际效果、志愿者的反馈评价不关注,培训内容、方式多年不变,让培训流于形式。对培训表现优秀的志愿者激励不足,减弱了他们的积极性。

(六)培训缺乏制度保障。有博物馆只对新进志愿者培训作出要求。对老志愿者参加培训没有明确规定,是否参加培训、参加多少培训完全由志愿者个人决定,培训缺少制度管理。

三、关于加强我国博物馆志愿者培训的对策和建议

现阶段,加强我国博物馆志愿者培训工作应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进行。宏观层面,需要政府及有关主管部门尽快健全相关法规政策,规范引导博物馆开展志愿者培训;加大博物馆经费投入,为志愿者培训提供充裕的资金支持。微观层面,博物馆应建立以志愿者为主导的培训工作体制,健全长效培训工作机制和评估、激励机制。双管齐下改进博物馆志愿者培训工作。

(一)健全志愿服务法规政策

志愿服务法规政策,是支持、指导各机构开展志愿者工作的法律依据和保障。多年来,我国志愿服务立法工作滞后。2017年6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志愿服务条例(草案)》,这是我国首部全国性志愿者工作法规。此前,深圳等国内20多个省市曾出台地方性志愿者工作法规,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共青团中央、国家文物局等机构也颁布过一些文件和工作制度。但它们对志愿者培训的规定比较简略,对于培训的时间、标准等都未作明确要求。我国博物馆界至今还没有全国性的志愿者工作规范。唯一可作为参考的,是国家文物局《博物馆评估暂行标准》及《评分细则计分表》关于志愿者工作的相关规定。在博物馆志愿者培训方面,要求“实施上岗培训”、“每年1次(含)以上定期培训”。这一标准很低,对全国博物馆的指导意义有限。

对此,国家有关部门必须进一步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对志愿者培训的方式、内容、时间、工作要求等作出更加清晰具体的规定,规范引导博物馆开展志愿者培训。

(二)保障志愿者培训经费投入

志愿服务是公益性、无偿性的,但志愿者工作也需要资金投入,包括培训经费,购置工作服及设备经费,开展交流、表彰等活动经费,以及他们服务期间的交通、餐饮补助和保险费等。这是志愿者团队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开展志愿服务的基本前提。

当前,我国博物馆普遍营运经费不足。许多博物馆文物征集、陈列展览、宣传教育等核心业务工作经费尚且不足,更不用说是志愿者培训等工作经费。这严重地限制了志愿者工作的开展,造成对志愿者少培训甚至是不培训。

因此要真正做好志愿者培训,各地政府必须加大对博物馆经费投入,支持博物馆将志愿者工作经费列入年度部门预算,为志愿者培训提供充裕的资金保障。

(三)建立以志愿者为主导的培训工作体制

志愿者是博物馆志愿服务的实施者,培训工作必须坚持志愿者的主体地位,以他们的需求为导向,制定科学合理的培训方案,同时不断丰富培训内容、拓展培训方式,提高培训质量。

1.制定科学合理的培训方案

制定科学合理的培训方案是培训取得成功的基础。其方法是:(1)根据志愿服务岗位,列明不同岗位志愿者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作为培训目标;(2)对照目标,对志愿者的文化程度、知识背景、兴趣爱好等进行整体研究,同时了解志愿服务对象(观众及志愿者所在部门博物馆员工)对志愿者工作的期望,制定初步的培训课程大纲;(3)召开志愿者座谈会,调查了解他们的意愿,组织对不同岗位的培训目标、课程大纲进行讨论完善,制定完整的培训方案,包括培训的对象、内容、方式、时间、地点,每次(阶段)培训的预期目标,考核方式,及经费预算等。在制定方案过程中,要让志愿者参与上述每一步工作,使他们成为培训工作的主导者。

2.完善培训内容

志愿者培训可分为岗前培训、岗位培训和专业培训三个阶段,每阶段有不同的培训内容:

(1)岗前培训:可每年针对全体新进志愿者集中开展一次,内容包括志愿服务基础知识和博物馆基本知识。志愿服务基础知识培训,主要是介绍志愿服务内涵及对社会的意义,正确的志愿服务理念,志愿服务伦理道德与行为规范,志愿服务法规政策等,目的是让新进志愿者初步了解志愿服务相关知识,认识到志愿服务的价值和对社会发展的意义,进一步激发其志愿服务的积极性。该部分培训课程可请博物馆所在地区志愿者(义工)联合会开展。博物馆基本知识培训内容包括:该馆的历史、愿景、使命、未来发展规划,工作职责和亮点特色,文物收藏及陈列展览内容,观众服务设施及工作人员行为准则,安全知识,博物馆志愿服务工作概况和发展规划,对志愿者的定位和期望,管理与激励制度等,目的是通过培训让新进志愿者了解博物馆的要求与期望,进一步增强对博物馆的认同,具备博物馆志愿服务的基本知识和能力。

(2)岗位培训:在完成统一的岗前培训后,新进志愿者还需要根据不同的服务岗位接受有针对性的岗位培训。如从事展览讲解的志愿者要接受讲解技巧、礼仪、展览内容等方面的培训,从事青少年教育活动的志愿者要接受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培训,从事观众调查的志愿者要接受问卷设计、分析软件使用、访谈技巧等方面的培训。岗位培训的目的是让新进志愿者熟悉岗位工作职责,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满足岗位服务的需求。

(3)专业培训:对志愿者进行历史、文化、艺术、科学和志愿服务技能等方面更高层次、更系统、更专业的培训,使他们进一步增加知识储备,提高个人素质和专业修养,成为“专家式”志愿者。

3.拓展培训方式

培训方式要灵活多样,除了常规的讲座授课、观看视频以外,博物馆还应根据培训内容努力创新,采取案例分析、情景模拟演练、读书会、主题学习性工作会议、工作现场即时培训、外出参观考察、网上学习等方式,不断增强培训的趣味性和志愿者的参与度。

读书会是目前台湾地区博物馆盛行的一种志愿者培训方式。选定一本书或某一主题书目,先让志愿者自行阅读了解相关内容,然后组织他们以内容精华摘录、心得分享等方式深入学习交流。与讲座授课相比,读书会是主动性和交流互动效果更好的一种学习成长活动[5]。

主题学习性工作会议内容多样,既可以组织志愿者就某一主题进行交流,让优秀志愿者分享经验心得,也可以组织博物馆领导、员工与志愿者就当前志愿服务存在或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共同商量制定解决或预防措施,避免问题发生。经常与博物馆领导、员工交流会让志愿者感到被重视和尊重,增强对博物馆的认同和工作积极性。

组织志愿者到其他博物馆及相关机构进行有一定文化深度的实地考察学习,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培训方式,也是一种有效的激励措施。我国博物馆应当联合起来,组织志愿者之间多交流,互相学习双方的先进经验[6]。

当代网络技术发展,为志愿者培训方式创新提供了便利条件。让志愿者登录博物馆网站的培训版块学习相关课程,既可以打破时空限制,使培训变得更加灵活高效,又能减少实地培训场次,节约经费开支。

博物馆的图书资料室(中心)向志愿者开放,提供阅览和借阅,让他们享有更多的学习资源。

(四)健全志愿者培训长效工作机制

健全志愿者培训长效工作机制,不仅有助于保障培训工作持久有序开展,而且有利于提高志愿者团队的整体素质,推动博物馆志愿者事业稳步可持续发展。

对此,博物馆首先应根据该馆愿景、使命等制定志愿者工作总体目标和中长期发展规划,每年再结合该目标、规划、志愿者队伍实际情况和经费预算,拟定详细的年度培训方案,包括培训的时间、地点、内容、方式、对象、预期目标等,使培训工作有章可循、有计划可依。需要注意的是,制定年度培训方案必须兼顾不同岗位志愿者的需求。其次,博物馆应建立规范的志愿者培训制度,明确该馆开展志愿者培训的工作流程,各部门职责,对参加培训志愿者的要求,以及激励措施等。博物馆可考虑将志愿者的培训时长作为个人年度考核的指标之一,以此促使他们持续地参加学习,形成长效学习机制。

(五)完善志愿者培训评估及激励机制

培训评估是博物馆志愿者培训工作的重要内容。它一方面可以让博物馆对培训效果、预期目标实现程度有一个准确的判断,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博物馆了解志愿者需求,发现培训存在的问题,为改进培训提供指导。

博物馆需要在两个阶段进行评估。一是在制定培训方案阶段,应该组织志愿者及其管理部门、岗位工作相关部门对方案进行评估,目的是广泛征求意见,让方案更具可行性、前瞻性,并获得更多支持。二是培训结束后,除对志愿者培训成效进行考核评估外,博物馆还应该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志愿者对课程本身包括培训内容、方式、授课师资等方面的满意度,以及改进工作的建议。网上对志愿者进行考核和问卷调查,是一种便捷高效的评估方式。

培训中和培训完成后,及时对志愿者进行激励,对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有重要作用。激励方式应以精神激励为主,如对志愿者参加培训时间进行准确记录,发放学时证明;对表现优异的志愿者进行肯定和表扬,让其参与接待博物馆贵宾,在志愿者会议和培训课程上介绍学习心得,安排外出参观学习;召开专门会议进行总结表彰等。若博物馆经费许可,也可以进行适当的物质激励,如向培训优秀的志愿者发放奖品或小礼物等。

[1][2]单霁翔《博物馆使命与文化公共权益保障》,《四川文物》2014年第1期,73页。

[3]陈惠珍《论“博物馆志愿者”培训在“博物馆志愿者”队伍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福建文博》2009年第3期,92页。

[4]姜惠梅《浅谈博物馆志愿者培训体系建设》,《中国博物馆》2012年第3期,23页。

[5]李敏行、齐维京《台湾地区博物馆志愿者培训制度探析》,《中国博物馆》2012年第3期,44页。

[6]王建华《关于博物馆志愿者培训和激励机制的探索》,《中国博物馆》2012年第3期,22页。

(作者工作单位:深圳博物馆)

猜你喜欢

志愿志愿者博物馆
志愿者
以志愿,致青春
我是志愿者
拥有《鹿鸣》书与卡,填报志愿成行家
博物馆
为志愿者加油
小小志愿 大大爱心
我是小小志愿者
露天博物馆
因爱汇聚,志愿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