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龙山黑龙洞

2017-01-29武慧民

文物季刊 2017年6期
关键词:黑龙龙洞龙王庙

□ 武慧民

天龙山黑龙洞

□ 武慧民

中国关于龙文化、神龙祈雨的故事屡见不鲜,在天龙山与圣寿寺遥对的南山处半麓,有一座苍松翠柏掩映,可望而不可及的小庙,内藏黑龙王,凡到白龙洞祈雨者,必到黑龙洞虔诚礼拜。

龙 白龙 黑龙 祈雨 碑文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中国文化的象征。远古人们认为应当有那么一个力大无穷的,与“水”相关的“神物”主宰着指挥着操纵着管理着这些动物和天象,龙作为一种崇拜现象,一种对不可思议的自然力的一种“理解”,也就从这个时候起,开始了它的“模糊集合”。在几千年浩瀚的历史进程中,龙成了一种文化。它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深厚文化底蕴。

传说伏羲氏时,有龙呈瑞,因而以龙纪事,创立文字。《左传·昭公十七年》说,“太皡氏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竹书纪年》也说伏羲氏各氏族中有飞龙氏、潜龙氏、居龙氏、降龙氏、土龙氏、水龙氏、青龙氏、赤龙氏、白龙氏、黑龙氏、黄龙氏。显然古代东夷祖先伏羲氏族集团就是以龙作图腾。《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还有“公赐公衍羔裘,使献龙辅于齐侯”的记载。

由于“龙”的种群繁盛,分布密度增高,导致了对生存条件的激烈竞争。如《易·坤》有“龙战于野,其血玄黄”的叙述;《左传·昭公十九年》也有“郑大水,龙斗于时门之外洧渊”的记载。

《礼·礼运》说:“鳞凤鱼龙,谓之四灵”。说明人们掌握了龙的活动规律与气候有一定的联系,故把它视为灵物。

佛教传入后,《妙法莲华经》说八大龙王,《华严经》则说十大龙王,并说这些龙王统领水域,掌管兴云布雨的职能。这种理论最适于农业社会的需要和我国国情,被道教吸收后,便有诸天龙王、四海龙王,以至凡是有水的地方,无论江河湖海,沼泽潭井,都住着龙王,职司水旱丰歉,于是,对于龙的信仰,逐渐辐射于中华大地,城镇村寨,龙王庙林立,求雨祈龙王的习俗也日益兴盛。百姓对龙王的信仰,为宗教活动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统治阶级自然也需要宗教为其效劳。

值得注意,龙的正确英文译名是“loong”,因为找不到完全的对应物。龙与欧洲的Dragon(拽蚣、恶魔)是不同物种。中华文化神秘意义上的龙是行云布雨、雨泽万物的天使,大约相当于西方早期的Seraph(色拉飞、六翼四足的大蛇、炽天使)。

在太原市西南36公里的天龙山,白龙、黑龙祈福求雨的故事众人皆知。关于求雨的最早记载见于现存的《北汉千佛楼碑记》“次东有池水甚洁,澄湛凝碧,覩之恐耸。国人俨其堂宇,隅以神位。每角亢方中,雷雨未施,即雩祷咸萃矣。”根据碑文中记载推断龙洞应该就是现在的白龙洞,白龙洞又叫白龙王庙,位于天龙山东西两峰的汇合处,背依石窟危峰栈道,下临深渊绝壁,两侧古树参天。殿内原供有明代木雕龙王及侍者像,刻工精致,技艺颇佳。是古代祈雨的场所,每祈必应。传说池内潜藏有一条白龙,故称白龙池。关于白龙洞的记载,历代都有碑文做记录,但有传说称白龙和黑龙在此争地盘,白龙胜利后入住白龙洞,黑龙从此潜于对面南山,本文目的在于浅析与白龙遥相对应之黑龙洞。

在圣寿寺对面南山半麓,名为黑龙洼。庙为苍松翠柏所掩映,与白龙祠遥相对峙,可望而不可及。庙虽小,内祀的却是天龙山极其有名的黑龙王。凡到白龙洞祈雨者,必到黑龙王庙礼拜。关于黑龙王庙的记载至今无法确认,传说黑龙王庙建筑早于白龙洞,只是因为白、黑两龙发生纠纷,在混战中黑龙战败,白龙胜利,黑龙随后隐居于南山黑龙洼。

早期的黑龙洞位于南山黑龙洼,庙前地势开阔,周围松柏覆盖,正殿三间,为巨石所砌的窑洞式建筑,形制古朴苍老,门前左侧有石碑一通,庙前亦有清泉一曲,树上悬挂平安钟一口,平石铺台阶蜿蜒隐藏于山林之中延伸至柳子沟,窑洞内供奉有黑龙王及龙母等像数尊。根据附近村民描述建筑形制,几乎与白龙洞如出一辙。可见其建筑年代应与白龙洞同时甚至更早。

前文中关于龙文化的记载表明,龙是上古时期便被人类用作祈雨,与黑龙洞遥相对应的白龙洞祈雨文化现在依然存在,有王金花论文《天龙山白龙洞的雩祈文明》曾详细地记载了天龙山白龙洞的祈雨文化,而重点在于白龙洞每次祈雨,对于黑龙的存在是不容忽视的,请求白龙祈雨的过程中虔诚的祈雨者会亲自到黑龙洞一起请求龙王降雨,不方便者也会在白龙洞对面设立黑龙王的牌位祭放贡品请求黑龙降雨,祈雨成功之后也会亲自到黑龙洞答谢黑龙。根据村民口述黑龙洞门前碑文中记载了黑龙洞的详细建筑年代以及周围祈雨村庄和祈雨详情,现有资料显示当时黑龙洞的的主要祈雨村民为南坪村、窑头村,甚至有说法东里解、西里解的村民也不辞辛苦来黑龙洞祈求龙王降雨。在黑龙洞庙门前举行祈祷仪式后,转入洞中,用瓶子接满水,顶在头上,步行回到村庄将水洒到本村地上,以求龙王降雨给本村,以解村民之苦,而其灵验程度可以达到村民口中的带伞祈雨、人未归雨已至的说法,可见黑龙洞在当时的地位是极其高的。

然而黑龙洞历经年代洗刷及文革时期破坏,现存的黑龙洞因为庙前地势发生变化,庙前阔地不复存在,龙洞隐藏于山洼间,游客罕至,石洞半隐于地面之上,门口石碑字迹难辨,龙洞佛像不复存在,平安钟下落不明,石铺台阶有待修葺,唯有庙前清泉长流不息见证着黑龙庙的旧日风光。但是即便如此,依旧可以看到有村民前来祈雨,焚香祷告的踪迹,更有周围村民口口相传的灵验与崇敬之情。黑龙洼风景独特泉水川流不息,依旧是游客心中所向之地。

1.《山西旅游风景名胜系列丛书——天龙山》。

2.任昌柱《龙文化的现今意义》,《新视野》1997年第2期。

3.杨秀绿《龙与龙文化新说》,《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0年第2期。

(作者工作单位:太原市晋祠博物馆)

猜你喜欢

黑龙龙洞龙王庙
苏元老撰并楷书《龙洞记碑》
山西文明守望工程掠影
背水一战 誓把“黑龙”变清流
“黑龙”返“白练”指日可待
关键时刻的抉择
A Review of Studies since the 1980’s on the Tieto-urman Song of the White Wolf
奇怪森林
黑龙潭
龙王庙里的龙
孽龙洞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