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诵艺术拓展路径的几点思考
2017-01-29农必全
农必全
(天津师范大学,天津 300387)
朗诵艺术拓展路径的几点思考
农必全
(天津师范大学,天津 300387)
朗诵艺术是一门“非学不可”艺术形式,是一项系统的艺术创作工程。朗诵水平的提升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有持之以恒的毅力及行之有效方法。解决朗诵艺术出现的一些问题需要我们从不同维度去拓展朗诵艺术的发展空间。向文化求深度、向生活要广度、向经典要高度、向受众要锐度应是我们拓展朗诵艺术的具体路径。
朗诵艺术;拓展路径;文化;生活
朗诵,是一项深受喜爱的文艺活动,也是一门传承有序的专业艺术。她以声音的形式传承文化、抒发志向、沟通情感、滋润人心,以其强大的情感感召力,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朗诵的创作实践中,一时间,朗诵艺术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发展局面。但是随着朗诵艺术的不断推进,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的警惕。重声音展示轻情感表达、重模仿再现轻创新再造以及作品雷同缺乏新意、文学底蕴不足饱受诟病等问题,一直困扰和阻碍着朗诵艺术的发展。
朗诵是一门“非学不可”的专门艺术,需要领会朗诵的基本理论、掌握朗诵的基本技巧、养成正确的朗诵创作道路。同时,朗诵水平的提升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既需要我们有持之以恒、不断进取的精神,也需要我们从更广阔的视野和更多元的维度去统摄文稿与语言、理论和技巧、播出与反馈的关系,攀登朗诵艺术的高峰。
下文仅从文化、生活、经典、受众这四个朗诵艺术拓展的不同侧面,对其提升路径进行探析。
一、向文化求深度
朗诵艺术是一门既年轻又古老的语言艺术,说她年轻是因为作为一门独立艺术形态,从近代兴起以来不过百余年;说她古老是因为随着文字的诞生就已伴随着人们的吟诵、朗读而存在了。朗诵艺术深深根植于中国历史文化,是深厚的中华历史文化孕育出的一朵奇葩,文化性是她赖以生存的重要印记,也是她赖以发展的重要保障。然而现今却出现了朗诵者底蕴不足、朗诵稿件千篇一律、朗诵作品格调不高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凸显了当今朗诵艺术中文化的缺位,要破解这些问题,必须从文化上寻求答案,以文化为师,不断汲取继续发展的营养。
以文化为师,就是向文化求朗诵艺术拓展空间的深度,不断增加她的深度和厚度。
(一)增加朗诵者文化底蕴
文化底蕴与朗诵者相生相伴的。文化底蕴无形地内化于朗诵者腹中,却直观表现在朗诵的有声语言中,借用麦克卢汉的经典传播学概念“媒体是人的延伸”[1],我们认为朗诵艺术是个人文化底蕴的延伸,是个人文化底蕴的直接体现。一部好的朗诵作品,必然是有着深厚文化底蕴、高雅文化格调、丰富的文化韵味的。播音史中的大成就者,无一不是拥有者丰厚的文化底蕴的。享有盛誉的上海台播音指导陈醇老师,十分重视自身的文化底蕴,勤学不辍。他醇厚高雅、舒展自在的演播风格不仅获得听众的喜爱,还得到原作者的认可,巴金在听到陈醇播讲他的作品《愿化泥土》和《怀念萧珊》后,甚至称赞陈醇的播讲“比自己写的都好”。后来两人熟识后,陈醇经常播读巴金作品,然后录制成磁带送给巴金。据巴金家人讲述,后来这些磁带伴随了巴金最后的时间。能得到大文豪巴金先生的肯定,陈淳老师扎实的文学功底、深厚的文化底蕴可见一斑。
(二)发掘新的朗诵稿件
我国文明源远流长、文脉接续不断,有着异常丰富的文学储备,各种典籍浩如烟海、不可穷尽。屠呦呦教授凭借青蒿素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家奖,青蒿素研制正是以课题组系统收集整理历代医籍、本草、民间方药为基础的,正是从传统中医药古典文献中获取的灵感成就了今天的青蒿素。这一事实充分说明“温故而知新”的重要性,以文化为师、向书本学习是我们紧跟时代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然而在朗诵中,却经常是“一招鲜吃遍天”——一篇稿件反复使用、从不更新的现象十分突出。很多人在朗诵前总是为选定朗诵稿件而发愁,苦苦求寻而不可得。殊不知,“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车马多如簇”,不是没有可供创作的好稿件,而恰恰是有太多的稿件深藏于文化的宝山中而无人发掘罢了。
古代的、现代的、中国的、外国的、古典的、时尚的……,不同的书籍需要我们广泛涉猎、深入研读。博览群书应是朗诵者的日常功课,正所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读书不仅可以增加无形的文化底蕴,还可以提供直接的创作素材。
二、向生活求广度
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说:“人民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泉源。”[2]艺术来源于鲜活的生活,只有深入到人民生活的广阔天地中去,才能真正理解生活的多样和丰富,也才能创作出真正为受众喜爱的作品。
然而在朗诵领域中仍然存在为艺术而艺术的脱离生活的创作倾向,情感不真挚、语言不真实、表达不贴切的现象比较突出,常常是朗诵者自我欣赏、陶醉其中而受众不明所以、不知所云,秀声音、炫技巧,重形式、轻内容的朗诵仍大行其道。
社会生活是艺术的源泉,而且是唯一的源泉,这是全部艺术实践证明了的一条真理。离开了社会生活,艺术就不存在。正因为生活对有声语言创作的现实重要性,很多播音大家都倡导要多向生活学习。夏青老师提出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交一万个朋友”[3]的广义备稿方法,至今仍被奉为播音创作的圭臬。市井叫卖、拌嘴吵架、谈判对话、演讲辩论……这些都为朗诵艺术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将这些鲜活的生活体验经过加工处理后转化为具体可感的有声语言,才能有动人的感召力和鲜明的表达效果。
朗诵不是束之高阁的陈设品,生活是永葆其艺术的生命力关键。鲜活的社会生活给我们提供了直接的创作素材、广阔的创作空间,生活的五彩斑斓给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创作手段,这些手段又可以为我们表达五彩斑斓的社会生活服务。如此,一个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良性创作路径就形成了。
三、向经典求高度
在现代朗诵艺术不长的发展历程中,涌现出了一大批朗诵的名家、创作了一大批经典的有声语言作品。播音艺术中,五六十年代,齐越、夏青、林田、费寄平四位播音员水平精湛,并为中国播音界的“四大高峰”;而后的七八十年代又形成了以铁成、方明、林如、徐曼、赵忠祥、宋世雄等为代表的第二高峰[4];改革开发以来,各地电台电视台均呈现出各具特色的发展局面、有声语言表达领域人才辈出……。朗诵艺术中,张家声、陈铎、殷之光、孙道临、薛中锐、曹灿、濮存昕、乔榛、丁建华、徐涛、李默然……朗诵艺术家灿若群星、各领风骚。这些朗诵名家创作出的经典作品与人民共鸣、与时代共进,留存在一代又一代受众心中,形成了一个个语言表达的高峰,是我们不可多得的学习素材。
经典作品之所以成为经典,源于其高尚的创作态度、高超的创作水平、高雅的创作旨趣,因而能在时代的洪流中大浪淘沙、历久弥新。这些经典的作品给我们进行朗诵艺术的创作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范本、为我们朗诵艺术的创作树立了一座座艺术的丰碑。
不仅是要学习前辈们创造的艺术高度,更要学习前辈们的人格高度——高度的创作热情、高尚的道德情操。晚年的夏青老师饱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折磨,每天都得吞下12片止痛的APC药品才能开口播音。夏青老师因为怕自己岁数大了,嗓子溜不开,总要提前一个小时到台里做好准备工作。他说:我现在是新闻报纸摘要节目,受众听着我的嗓子很正常,这是我对受众的一种尊敬。尊敬这两个简单的字却饱含了前辈们对专业的热度和对受众的温度!
向经典求高度,对照经典作品的标准努力靠近、对照经典作品的标准努力超越、对照经典作品的标准努力创新,学习前辈们高尚的创作态度、高超的创作水平、高雅的创作旨趣,开拓进取、砥砺前行,是朗诵者义不容辞的重任。
四、向受众求锐度
朗诵艺术是大众传播的艺术,最终希望通过朗诵作品弘扬的真善美、批判的假恶丑达到打动人心、净化人性、感化人行的目的。完成这个目的主体是朗诵者,而关键却是受众。“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个朗诵作品的创作的好坏的衡量标准是效果,即受众的接受度、满意度。
广泛吸纳受众的意见,是朗诵水平提高的重要路径。朗诵艺术不能闭门造车、不能闭目塞听,沉浸在想当然的自我世界当中,必须敞开大门、广开言路。诚然,耐下心来真诚接受批评并非易事。朗诵者不仅要经得起鲜花和掌声的鼓励,更要有耐得住寂寞和批评的勇气,在与受众的交流中不断改进、提高、完善自己的朗诵本领。
齐越老师对年轻播音员提出的播音“三戒”中,首当其中的就是戒自我表现,时时想着受众、处处为受众服务,这是一位成功的朗诵者的题中应有之意。虚心、耐心接受受众的提出的尖锐批评,会成为朗诵者成长的重要动力,会在朗诵作品中呈现出感人至深的温度、震荡灵魂的力度,把朗诵艺术磨炼成一把锐利的“刀”,具备直抵人心的锐度。
五、结语
朗诵艺术,她抓住了文章精神实质也加入了朗诵者鲜活的生命体悟,她具备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正如张颂老师所言:“朗诵绝非无思想、无个性的有声语言行为,她有无边的视阈、丰富的语域,她有无穷的引力、长久的活力”[5],朗诵艺术是一项系统的艺术创作工程,要想提高朗诵表达水平,必须沿着正确的拓展路径不断前行。
朗诵艺术是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一枝新生枝芽,不断汲取社会生活的营养也在不断传承经典作品中接受受众的检验,她如宽阔的大海显示出强大的凝聚力,可以描摹刻画、可以关照古今、可以言志抒情,她的青春必将长久!我们要以基础学科为师、以姊妹艺术为师、以社会生活为师,以实践标准为师,向文化求深度、向生活要广度、向经典要高度、向受众要锐度,经得起诱惑、耐得住寂寞,勇于博采众长、勤于苦练表达、善于融会贯通,将一切营养熔铸一炉,才能将朗诵艺术推向新的高峰。■
[1] 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南京:意林出版社,2011:3.
[2]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3:173.
[3] 姚喜双.从齐越夏青到今天的罗京——谈罗京播音给我们的启示[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0,02.
[4] 鲁景超.用声音传播[C].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76.
[5] 张颂.朗读美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