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历史节点下的认知
2017-01-29王立成
■王立成
沧州,历史节点下的认知
■王立成
沧州,犹如一部厚重的长篇巨著,今天让我们穿过历史的烟云认真翻阅,进而深入其中细细感悟其独特的魅力:厚重、辉煌、壮美。
说实话,曾经很长一段时间在人们的津津乐道中,沧州的历史一度被误读,甚至这种误解一直延续至今,所以我们有必要拣选几个历史节点认真去拨乱反正,以让人们去感知真实的沧州,触摸这片深沉大地的沧桑历史,当然所编缀的片段能否准确地评述过去,继往开来,我们抱以深深的期待!
时间节点
沧州的历史有过绚烂也有过平淡,但却从来没有过短暂,反而漫长。当我们努力去宣传沧州建州1500周年纪念活动时,本意是想让人们展现沧州历史的厚重,但在实际达到的效果上却部分适得其反,造成一些不深谙历史的人误以为沧州的历史年轮就仅有1500年,而且一旦形成固有观念就很难接受他说,真实让人哭笑不得。
追溯远古遗风,回望历史变迁。沧州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20世纪70、80年代,沧州境内多处发现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被我们所熟知的任丘哑叭庄遗址、沧县陈圩遗址的先人活动时间都距今约4000年左右,而1987年在黄骅城关北面发现了的石制刮削器等石器经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安志敏实地考察和研究更是将其制作年代推到了一万年前,这也证明沧州大地上人类活动已有万年之久,而不是因退海成陆人类活动短,甚至1500年的历史更是无从谈起了。
说到沧州建州1500周年是指沧州建立州制为1500周年。时在公元517年也就是北魏孝明帝熙平二年,因农民起义造成朝廷对此地控制深感鞭长莫及,于是析(也就是分)冀、瀛二州之地,立沧州,因临沧海而得名,亦是沧州之命名之始。当然值得一提的是此时州治在饶安(今盐山千童镇,也就是旧县)(取其地丰饶可以安人之意)而不是今天的沧县旧州镇。沧州州所移至旧州镇是在唐朝初年了。旧州所在之地设立治所是在公元前202年,既为浮阳县所,也为渤海郡治,东汉时期即122年郡治移到南皮城(即今天的古皮城)。到了公元598年即隋文帝开皇十八年浮阳县名又改为清池,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将已改为渤海郡的沧州重新恢复,并将州治从饶安迁至清池,同年又迁回。627年即唐贞观元年又将沧州州治再迁回清池。从此沧州治所虽然有小幅变动,但基本已定局于清池也就是旧州,直至明初。《明史·地理志》记载洪武二年即1369年五月由清池“徙于长芦(也就是今天的沧州市区之所在)”。另清池作为县在洪武七年被撤销并入沧州,旧州古城从此衰落。当然有一种观点认为当在永乐元年即1403年入长芦,之所以明史有此笔误是有意为之,主要为避讳朱棣靖难暴行,我是倾向于此说的,因明万历、清康熙年间的所修的《沧州志》中均有“相传靖难师袭破沧州遂袭今治(长芦)”的记载。另旧州之衰败是在燕王击败沧州都督徐凯之后。无论明成祖之时还是永乐之初年但都可认定明初沧州治所在长芦从此揭开新的篇章,一直到如今。其实在元朝延祐元年(公元1314年)沧州州治一度由清池迁至长芦,后因红巾军毛贵起义占领长芦,已治长芦四十四年之久的州治被迫重迁清池。
历史文化遗产节点
沧州大地古韵十足,历史文化遗迹蔚为大观。城址有郛隄城、武垣城、古皮城、高城旧城等,陵墓有以献王陵代表的献县汉墓群、吴桥东魏北朝墓、孟村明代王翱墓、清代纪晓岚墓等,古物有吴桥孙膑石牛、南皮石金刚、献县单桥等,至于出土文物如陶瓷、青铜器、造像、玉器等更是不可尽数也。但我认为与沧州建州1500周年纪念活动最为契合的历史文化遗产节点不过有二,一铁狮子,一大运河。自沧州建州以来,旧州与长芦作为州治时间基本各占大半,至于饶安等别所只有百余年时光,州治是一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所以州治之古物遗产就某种程度而言足以彰显沧州之伟大。铁狮位于旧州,运河逶迤长芦而过。这两大遗产又都是中华民族勤劳智慧的伟大象征。先说铁狮。明沈德符在《万历野获编》中就曾提到:“今北方谚语云:沧州狮子、景州塔、真定府里大菩萨。”铁狮子位于旧州东关,铸造于五代十国时期的大周广顺三年(公元953年)。它身长6.264米,体宽2.98米,通高5.47米,重约31.5吨,加上残缺、脱落部分可达40吨。铁狮姿态为站姿走式,呈现一种王者风度,体南首略偏西南,身披障泥,背负莲盆,前胸及臀部有绶带,鬃作波浪状,是我国目前现存最大的单一古物铁件。作为在1961年就被确定为第一批国家重点文物的沧州铁狮子来说,它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高超技艺和聪明才智,是我国铸铁技术史上的一个伟大壮举。人们甚至将铁狮与沧州城联系紧密相连,管沧州城又叫狮城,并把它广义化,进入到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如代表沧州文化精髓之一的吴桥国际杂技节的标识就是铁狮子,还有铁狮子白酒、天狮集团等与铁狮子相关的品牌或企业名称用字,可见铁狮子已经成为象征沧州精神的图腾。
运河,全称京杭大运河,在以铁路公路为主要的交通网编织以前,运河关系着王朝的兴衰更替,是帝国的生命线,当然它也是中国水利工程史上的一座丰碑,见证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与吃苦耐劳的不屈精神。运河最早一段开凿于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时,真正沟通南北五大水系成为帝国的维系所在则是隋朝,后经历代王朝尤其是元朝的扩建和改建,“弃弓走弦”,基本上形成了我们今看所看到的运河轮廓。
与沧州有关的这段运河叫南运河,起于德州的四女寺至天津静海的十一堡,属于沧州管辖的有230公里左右。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大运河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46项世界遗产。大运河的申遗是分点分段来进行的,首批申遗的北方大运河主要指河北段大运河采取的是“两点一段”式,具体两点是指衡水景县华家口夯土险工、沧州东光县连镇谢家坝,一段是指沧州至德州段运河河道。之所以首选选择河北段运河来申遗,是因为河北段运河遗址的线路清晰,体系完整,能代表我国北方大运河遗产的特色。
这里需要特别一提的是东光县连镇的谢家坝,堤坝长218米,厚3.6米,高5米,总面积达1175平方米,2006年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201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是大运河河堤防洪设施的典型代表。为何会有谢家坝的出现,这和南运河的航行与防洪有关,南运河线段上设置了众多的弯道,以达到减缓纵比降,降低河水流速方便行船的目的。由于弯道能较好的阻碍水流,弯道处也成为防洪的重点。夏季洪水爆发的季节,汹涌的河水常常把堤坝冲毁,沿岸老百姓叫苦不迭。清朝末年,官府与当地一位姓谢的富绅出资从南方买来大量糯米,组织民工架起大锅熬煮糯米,用糯米浆与灰土搅拌,倒入筑坝用的夹板,用木夯夯实,为了纪念谢乡绅的义举,连镇这一段大坝被命名为“谢家坝”。糯米大坝筑成后,这一带再没有发生过溃堤,200年来仍然固若金汤。2012年以修旧如旧的方式对此进行了修缮加固。
京杭大运河南运河沧州段像一条长长的丝带串起了颗颗珍珠,这珍珠就是分布于运河沿岸的大大小小的村庄与城镇,如桑园、安陵、连镇、东光码头、霞口、冯口、泊头、肖家楼、砖河、沧州市区、北陈屯、兴济、青县城等,它们中的许多因运河而兴盛,有的随随着河运的衰落而名声不显但历史依然厚重。南运河沧州段不同于一般的名胜古迹、神山圣水,它是镶嵌在沧州大地上的平常景观带,以及置身其中的无数百姓和他们的日常生活。它凝聚和浓缩了流域百姓的美好记忆和家长里短,是倾听普通人生活故事的最好去处,似曾耳闻的方言、美味口的地方小吃、独具特色的生活习俗等都是解读运河与沧州历史的最佳注脚。
文化教育节点
沧州自古以来人杰地灵,特别是明清以降,更是文化传承绵延有序,英才辈出,为区域文化史的辉煌灿烂融入了浓笔重彩。纪晓岚、张之洞、王翱、戴明说、孙葆元、范景文等一个个名垂青史、声动四方的名字背后则是意味着沧州社会文化的发达与名门望族的显赫,当然这与沧州古代社会的重学氛围是密不可分的。明清以来随着移民社会架构的稳定,沧州人便开始了一场“重教育,兴科举”的拉力赛,形成了众多的科举家族,明嘉靖《河间府志》就有“人才之兴,为畿辅首称”,任丘也流行着这样的一句话“明朝任丘半朝官”。沧州办学科举入仕之风大举盛行则有多层次的原因,下面就列举一二:
1、移民乡绅文化底蕴的积淀。沧州经元末农民起义及随后而至的明初靖难之役后人口锐减,经济凋敝,不利于明朝统治,因此便有了移民填充。移民来源地主要有山西、塞外小兴州、山东即墨、江南等地。尤其是为打击江南豪强大族,同时又有迁都北京之举,于是许多江南富户、军功地主夹杂其中北上充实京畿之地,当然也包括沧州了。这些外来士绅虽遭打击,但在异地安家落户以后努力耕读,紧衣缩食亦在所不惜,只为再次崛起,书香门第之风弥久流传,所以当时就有“天下才子半流人”之说,另纪文达公先祖便是江南移民。
2、地利之便与国家政策导向的侧重。明初迁都北上之后,为稳定统治,进一步巩固北方的政治地位,大量任用北方人入为朝官,而沧州则是畿辅之所,近水楼台先得月,所以沧州大量士人顺利入仕,部分上也与国家政策的引导、统治者的青睐不无关联。《明史·王翱传》云:“帝(朱棣)时欲定都北京,思得北人用之,……翱由是益多引北人。”另国家也为向学风气大开方便之门,例如学田不缴税、读书有功名之人可以不服徭役等也使得许多乡绅纷纷迎合官方办学助教,大大刺激了读书风气的形成。
3、交通发达与经济富饶的推动。明清以来,沧州不仅有运河之便,还有御路所过,而且官道也四通发达。御路所在的京南大通道途径的任丘、河间、献县、泊头等地则人口稠密、商业繁荣、人文鼎盛,明唐世隆记:“淮镇距县仅五十里,地据上游,土沃人稠,当滹沱顺流之冲,舟楫连橹,直抵天津,以合于会通河。陆为畿省孔道,转折河间,循至京师,商贾交驰,四通五达之衢也。”交通的便利所带来的开放性与经济富庶之下所支撑的读书兴举的延续性使沧州人有了“读书入仕”的先决条件。
岁月不居,春秋作序。沧州在历史风云的变幻中倏忽间匆匆走过,走至今天,今天的你我他(她)作为这片土地上的子民无时不在感受着其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只愿意今天愈发现代化的我们不忘来时的路,不忘初衷,寻找到我们沧州的文化之根,并把它发扬光大。
(作者单位:河北沧州市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