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何有的人倾尽全力仍很平庸

2017-01-29

新传奇 2017年44期
关键词:太多人勤奋学习玻璃心

为何你那么忙,还那么穷穷与忙的关系,或许更本质的是:勤奋与能力的关系。对穷忙族而言,往往有一个普遍认识:为什么我这么努力,但生活还是如此费力?为什么我这么勤奋,却依然和社会上绝大多数同类相差不大?最终,导致穷忙族越忙越累,越累越焦虑,越焦虑越忙。由此,进入了一个死循环。

而在这认知背后,其实有一个穷忙族忽略的真相:一个勤奋学习各种碎片式知识理论的人,未必能成功。勤奋就能成功一向以来都是我们的认知误区,于是,太多人把短暂而珍贵的一生,演绎成碌碌无为的一生,对于勤奋与能力之间的问题,却一直没有认清楚。

为何很多人会越忙越平庸 这点,恰恰来自物种的同频性。简单说,我们很难不成为绝大多数。人天生就离平庸很近,离出色很远。

从生物天性而言,迁徙的鸟、群体性生物,包括人,一切动物行为都有同频性的。这里的同频性是指:群体中的个体,往往会与群体中大多数保持相同的行动轨迹,而个体却从来不思考这样的行动轨迹是对是错,是否会产生系统性风险。简单地说,就是人们更擅长于做和别人一模一样的动作和生活选择,以此确保自己是足够“安全的”。

人越随大流越平庸。这也就是人越忙越穷的开始,同频化的步调,让人们的勤奋毫无价值。因为,社会上成功的是绝少数,你模仿大众,注定黯然无光。用最简单的一句话击穿勤奋者的玻璃心,那就是:你看起来很努力,努力到被抛进人群中没人认出你。

如何避免成为“劣质勤奋者”你的努力毫无个性可言,也毫无价值可言,也被称为是“劣质勤奋者”。你的努力只是为了更快地度过时间,只是为了对抗个体懦弱无能的现实压力,然后用尽一生力量,为自己营造出一个自我感觉良好的幻觉。

“不期待成功,但愿通过努力不留遗憾。”是“劣质勤奋者”普遍的心态。而这背后,本质是为逃避真正的思考,不愿意做任何事情。而最终,因为缺乏合理、系统的思考,缺乏对整个人生的全局审判,越忙越穷。

那么如何避免成为一个“劣质勤奋者”?1.无需全天学习和勤奋,只需要抓住两个时段:一个是早上,一个是下午。2.对于做事,要么不做,要做就报以绝对专注。既要确保效果,又要保存体能,避免疲惫。3.想要在有效时间和精力中,抓住成功的钥匙,就要持续不断保持标准动作,直到引发裂变。一如健身房里的胖子与瘦子,胖子经常边运动边聊天,而身材好的训练者,从不闲聊,除了锻炼,就是安静休息,每个动作都不晃悠,做到最标准。4.带着问题去努力,不然就是瞎忙。成功需要基于项目、任务、问题的学习,而非基于能力提升、知识储备的学习。

总之,成功来自“精准的勤奋”,而不是“平庸的忙碌”。

猜你喜欢

太多人勤奋学习玻璃心
《论语》—述而篇
屈原苦读
玻璃心给谁看
所谓开挂,就是从玻璃心到内心强大
不必把太多人,请进生命里
作怪的玻璃心
《劝学》
五一豪华出行,小心你的玻璃心
玩转心机红,今年大不同
不必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