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渠的历史生成
2017-01-28张勇
文 / 张勇
红旗渠的历史生成
文 / 张勇
红旗渠的兴建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和特殊的时代因素。受地理环境所限,河南省林县常年干旱缺水,人民深受水荒之苦,恶劣的生存环境促使林县人千百年来不断修渠引水。在多年的修渠实践中,林县人民积累了丰富的水利建设经验,并锻造出了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协作精神,为红旗渠工程的兴建积淀了深厚的历史底蕴。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兴起水利建设的热潮。以杨贵为首的林县县委不失时机地抓住这一历史良机,不畏困难,敢于担当,勇于探索,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广泛的民主讨论,作出了修建红旗渠的科学决策,迈出了“重新安排林县河山”最具决定意义的一步。
红旗渠;引漳入林;时代条件
20世纪60年代,河南省林县人民在生产力水平相当低下的情况下,依靠自身力量,克服环境险恶、资金匮乏、物资短缺、技术落后等重重困难,仅凭双手和钎锤,历经10个春秋,劈开太行山,引来漳河水,建成全长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红旗渠。这项浩大到在当时看来几乎不可能完成的水利工程,为何会在国民经济异常困难时期兴建于经济文化又相对落后封闭的林县?这其中既有其特定的地域因素和历史文化因素,又有其特殊的时代背景。
一
红旗渠位于河南省林县(今河南省林州市),地处豫西北的太行山麓。林县2000多平方公里土地,大部分在山区,有“七山二岭一分田”的说法。全县山多地少,土薄石厚,凿井无泉,引水无源,常年缺水,自然条件十分恶劣。历史上林县人为了取水需要翻山越岭,往返数十里。由于干旱,农业收成少,人民生活异常艰难。
水资源的匮乏成为制约林县人民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新中国成立前,由于缺水,林县人只得将生产和生活用水反复利用,导致疾病盛行,患病人数占总人口的30%以上,特别是食管癌、肠胃病、气管炎、软内病、甲状腺肿、疟疾、妇女月经病、白带病等极为普遍[1]9,人民生命健康遭受巨大威胁。由于缺水,人们经常为水而发生争吵,导致家庭失和,邻里不安。由于缺水,林县工业建设严重滞后,经济发展停滞不前。林县经济以农为主,但农业收成极低,平常年景小麦亩产不过35公斤,秋粮也只收50公斤。一遇灾年,更是颗粒无收。[2]9经济的落后导致教育的落后,林县人口文盲占绝大多数,解放前整个林县仅有一所中学,11所小学。[3]84由于缺水,林县人口大量外流,青年女性远嫁他乡,婚姻问题成为林县山民的心头之痛。曹家沟8户人家,25口人,除了3个老太太和3个壮年妇女,其余全部都是男性。[4]70牛岭村200多户居民中,40岁以下的光棍就达30余人。[1]11由于缺水,每有火灾发生,人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大火吞噬房屋,唯有在一旁捶足顿胸……
林县人民祖祖辈辈为水荒所困,在极为恶劣的环境中苦苦挣扎。千百年来干旱缺水的血泪史,让林县人形成了特有的水意识。这种想水、盼水的强烈意识是林县人民宁愿忍饥挨饿,也要劈山斩岭,引水开渠的思想基础和原初动力。
二
长期的干旱缺水,在给林县人带来深重灾难的同时,也造就了其不畏艰难,与大自然不屈抗争的顽强精神。林县人没有因为环境的险恶而失去抗争的勇气,他们直面困境、挑战艰难,千百年来一以贯之地开山修渠。据统计,自元代至新中国成立前,林县有史料记载的引水渠就达50余处。其中就有解决林县县城人口饮水的长10多千米、宽0.33米的天平渠,太行山山坳里的黄华渠、桃园南渠、永惠渠、谢公渠、郭家园渠、武家泊渠、灌田渠、南陵阳渠、峪门口渠、北陵阳渠、古城渠、河南园渠、嘴上渠,以及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率领当地百姓在河西村、任村分别修建的“爱民渠”、“抗日渠”等。[5]235-238由于受当时资金、技术等因素的影响,建国前修建水渠主要还是以获取饮用水为目的,灌溉耕地面积仅有8平方千米,对农业生产所起的作用十分有限。新中国成立后,林县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在对旧有引水渠进行改扩建的基础上,新建了一系列初具规模的中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其中规模最大的英雄渠全长达190公里,成为当时全县最为主要的引水渠。1950年至1959年,林县建造了4座中型水库,设计库容总量1.376亿立方米,农田灌溉面积增加了217.3平方千米。[1]14
自古就有兴修水利传统的林县人民,在千百年来引水抗旱的艰难历程中,不仅培育了一代又一代土生土长的水利工程技术人员,积累了丰富的水利建设经验,也磨炼出了刚强不屈的意志品质,增强了人民大众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三
1957年9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今冬明春大规模地开展兴修农田水利和积肥运动的决定》,这直接引发了1957年冬、1958年春的农田水利建设高潮。全国范围内,将近1亿人参加了兴修农田水利工程的工作。1958年“大跃进”运动开始后,“在农业方面,最突出的跃进是兴修水利运动。”[6]59至当年年末,全国已为3200万公顷耕地提供了灌溉设施,比《决议》中下达指标的规定面积超出10多倍。[7]3341959年10月,全国水利会议指出:“在大修小型水利的基础上,依靠人民公社的力量,更多地修筑一些中型甚至大型工程,已经成为必要而且可能的事情。水利建设的规模从小到大,组织从分散到统一,标准从低级到高级,这正是水利运动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应当积极迎接这个新形势。”[8]67建国后,特别是农业合作化运动开始后,我国的水利建设事业步入高速发展时期。
1956年农业集体化后,林县县委、县政府即着手全面制定规划,依靠集体力量,掀起了以兴修水利和防治水土流失为中心的治山治水活动,以点带面,由小规模到大规模,由小型到大型,全面发展,并取得了初步成就。1957年11月上旬,林县县委书记杨贵在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全国山区工作座谈会上,向主管全国农业工作的邓子恢等领导人汇报了林县干旱缺水、地方病及治山治水建设开展情况,得到邓子恢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会议简报送到总理办公室后,遵照周恩来指示,会上特地安排杨贵作了关于林县山区存在问题的专题汇报。林县的山区建设开始受到中央高层的极大重视。林县党委不失时机地抓住这一有利因素,于当年12提出“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响亮口号。1958年,林县相继开建要街、弓上、南谷洞、石门4座中型水库。至当年年底,全县共挖鱼鳞坑2,449万个,开防洪渠37,000条,闸谷坊19,805座,整修山坡梯田389,000亩,挖旱池2,453个,打旱井28,512眼,并开展了大规模的封山育林和植树造林活动,控制水土流失面积1,260平方公里,占全县水土流失面积的70%,使山区面貌发生了明显变化。[3]261958年11月,毛泽东在新乡火车站接见了包括杨贵在内的豫北几位县委书记,并指示说:“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要把农业搞上去,必须大办水利。”在一浪高过一浪的水利建设高潮中,林县水利建设工作多次得到中央高层领导的肯定和支持,这为该县进行更大规模的水利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政策支撑。
四
红旗渠工程从最初的构想走向科学的决策,离不开林县县委及当地各级党组织的坚强领导。特别是杨贵就任林县县委书记后,本着对人民利益高度负责的态度,不畏困难,敢于担当,勇于探索,带领人民苦苦寻找解决林县缺水问题的根本方案。
1959年6月,县委领导和相关技术人员在杨贵的带领下兵分三路,到毗邻的山西省平顺、陵川和壶关县考察水源。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在对所需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客观测算与评估、对技术难度进行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初步选定了赤壁段、耽车村、侯壁段、辛安村等几个引水点。[4]12510月10日,杨贵主持召开林县县委扩大会议,专题研究“引漳入林”工程的兴建事宜,得到与会人员的一致赞成,20世纪中国水利史上一个伟大的决策由此诞生。
“引漳入林”的计划固然激动人心,但当时国家正处于经济困难时期,而河南省的困难远比全国很多省份都要严重。在如此艰难的岁月中兴修这样超大型的工程,其难度可想而知。为争取上级党委对工程的批准和支持,1959年11月6日,林县县委向新乡地委、河南省委呈报了《关于引漳入林工程施工的请示报告》,并请求上级给予经济、物资、技术上的支持。12月23日,新乡地委在批复中虽然同意林县兴建“引漳入林”工程,但同时叮嘱:要根据全县财力、物力、人力分期进行,量力而行。地委的批复实际表明,这一工程主要只能依靠林县自身完成,国家能提供的支持十分有限。对于此点,林县县委早有准备。在1958开始的“大跃进”运动中,林县坚持不放卫星,实事求是地上报粮食产量,因此到1959年时,全县积累下3000万斤粮食和300万元现金。这些“家底”是林县县委敢于作出修建红旗渠决策的物质基础。[9]
“引漳入林”工程得到上级党委的批准后,确定引水点成为工程能否动工的关键。历史上别说相邻两省、两县,就连鸡犬之声相闻的两个村庄,都可能因为用水问题发生械斗,最终老死不相往来。水资源在整个华北都不算充裕,而这一工程需在山西省平顺县境内引水,必须征得其同意才有可能动工。经林县县委请求,河南省委与山西省委协商沟通,最终将“引漳入林”工程的引水点确定在山西省平顺县侯壁断下。“引漳入林”工程动工兴建突破了最后一道障碍。多年之后,谈到修建红旗渠时机的选择时,杨贵颇有意味地回忆说:“任何事情都有两重性:对全国来说,1960年是困难时期。对林县来说,从山西引水修建红旗渠却减少了许多相互纷争。”[4]118
1960年2月10日夜,林县县委、林县引漳入林总指挥部召开誓师大会,通过广播向全县人民郑重宣告:“伟大的划时代的引漳入林工程定于1960午2月11日正式开工!”[10]94引漳入林工程至此从构想走进现实,迈出了“重新安排林县河山”最具决定意义的一步。1960年3月,修渠领头人杨贵将“引漳入林”工程正式命名为红旗渠,意为高举红旗前进。
五
劈开太行山,修建红旗渠,是林县人民从根本上改变干旱缺水的大胆创举,也是彻底改变林县人民命运和林县面貌的重大水利工程。红旗渠的修建虽仅历经10年,但林县人修渠引水的历史却达近千年。千百年来林县人与恶劣的自然环境不妥协地顽强抗争,积累了丰富的水利建设经验。新中国成立后,以杨贵为首的林县县委领导班子成员忠于党和人民的事业,坚强团结,无私无畏,迎难而上,以强烈的责任心和历史使命感带领群众寻渠问水,才有了这条“人工天河”的诞生。这项宏伟的水利工程在三年困难时期上马,在文革动荡岁月中竣工,彰显了中华民族不畏艰难,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巨大智慧和坚忍不拔的精神风貌,红旗渠精神必将永世长存。
[1]河南省安阳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红旗渠精神研究[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
[2]舒畅,刘勇.红旗渠——建设卷[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2003.
[3]开封师范学院地理系《红旗渠》编写组.红旗渠[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
[4]郝建生,杨增和,李永生.杨贵与红旗渠[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5]林县志编纂委员会.林县志[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
[6][美]麦克法夸尔.魏海生译.文化大革命的起源[M].北京:求实出版社,1990.
[7][美]麦克法夸尔,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8]李葆华.反右倾、鼓干劲,掀起更大的水利高潮,为在较短时间内实现水利现代化而斗争[A].当代中国的水利事业编辑部.历次全国水利会议报告文件(1958-1978)[C].内部资料,1987.
[9]杨贵.红旗渠精神的思考[N].人民日报,1998-10-15(10).
[10]刘法修.红旗渠传[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4.
D642
A
1005-9652(2017)02-0177-03
(责任编辑:魏登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国梦与坚定理想信念研究——弘扬与传承红旗渠精神”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4JD710064。
张勇(1976-),男,湖北荆门人,遵义师范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教授,历史学博士,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研究员,研究方向:红色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