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花儿”
——浅析《上去高山望平川》
2017-01-28韩晴
韩 晴
(华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0)
最美“花儿”
——浅析《上去高山望平川》
韩 晴
(华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0)
《上去高山望平川》这首曲令歌词含蓄而富有诗意,衬词衬句丰富多彩, 旋律悠长华丽,拖腔高亢明亮,借以高山、平川的外部环境营造了空旷、寂寥的意境。表面不写人,却处处有人的感情弥漫在字里行间和音符的流动之中,以牡丹隐喻少女,体现着少女对爱情的渴望,充分展现了“花儿”抒情写意的艺术魅力。
《上去高山望平川》;歌词;朱仲禄
《上去高山望平川》流传于河州,是“花儿”中流行最广、影响最大、最有代表性的民歌。河州素有“花儿之乡”甘肃临夏的古名,此曲又称为“河州大令”,这里每年农历四月都要在莲花山举行盛大的“花儿会”对歌比赛,影响深远。“花儿”亦名为“花儿与少年”,它是已有数百年历史的山歌体,产生于黄河流域上游地区,山大沟深、山川交错,主要流行于我国甘肃、宁夏、青海一带。在当地除汉族外,其他少数民族如回、土、撤拉、东乡、保安、裕固、藏(土房藏族)等兄弟民族中也广为流传。“花儿”作为一种口传心授的民歌,一种传统文化的载体,千百年来,生生不息,吐蕊飘香。
《上去高山望平川》一首全曲为徵调式的山歌,从谱面上看,曲式为对应性,乐段由上下两个乐句构成,但是实际的曲令中,不等长的乐句单位,运用了散而富有弹性的节奏、节拍,使整首山歌的结构多样性,具有散化特点。
歌词总共有四句组成,分布在两段中反复演唱。第一句:上去高山望平川,第二句:平川里有一朵牡丹,第三句:看上去是容易摘去是难,第四句:摘不到我的手里是枉然。其中采用了由高到低、由大到小的艺术手法:“高山——平川——牡丹”,从高山到平川到牡丹这样由远及近俯视效果的描述,仿佛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视觉感受,空空荡荡寂寥的山川里唯有一朵牡丹在执着的生长,这样细致的描写仿佛那朵牡丹正在孤独的等待着什么。同时还用了拟人的手法,将“牡丹”喻为了“少女”,表达了对心中恋人爱慕不已却又无法接近的心情,这种隐喻的手法曲折的表现出了少女单相思的痛苦,没有多余的言语,只是孤芳自赏。歌词中采用了民间格律体,可分为上下两句:上句结构为:“上去(二)高山(二)望平川(三)”,下句结构为:“平川里(三)有一朵(三)牡丹(二)”,这种“二二三”和“三三二” 奇数句和偶数句相互交错出现的结构是花儿唱词词格中“头尾齐”的格式。其中曲令中的衬词也是不可忽略的,意义在于它虽然在歌曲中不承担任何语义上的表达,但实际上是对于情感的抒发和形象的烘托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一种类似于汉语言的感叹词的词。例如:“上去(个)高山(者哟呀)望(哎呀)平(了)川(呀哎哟)”这一句是“二二三”型的奇数句,中间运用了三种类型的衬词:第一种语助性衬词:“者”、“了”位于主语的名词与谓语动词间,作格律音乐的填充用;第二种镶嵌性衬词:“个” 位于主语的名词与谓语动词之后,对音乐起到音节填充;第三种感叹性衬词:“呀”、“哎哟”在句中位于名词、代词或动词之后,在句首或断句开头有呼唤感叹的作用,使形象更加生动,整体更加悠长。从谱面上可以看到衬词穿插在一个实词或两个实词歌词间,使整曲的语言形成了虚词和实词相间的特点,虚词抒情,实词写景,这种虚词相间的衬句使歌词起到了补充、装饰的作用。衬词中地方性字眼的穿插更加体现出“花儿”形散而神不散特点。这些衬词、衬句、衬字犹如花儿的血肉,没有它们“花儿”就无法进行演唱,这些珍贵的血肉体现出“花儿”存在的地区、民族、文化和信仰等,也体现出了人们对于“花儿”的热爱。
在朱仲禄的演唱中,运用了真假声的混合,在中低音区运用真声,即“苍声”在高音区运用假声,即“尖声”,这种演唱方式仿佛唱出了山川间的空旷,回声在回荡,忽远忽近的感觉在真假声中体现,同时朱仲禄也自行加入了一些地方性方言的字眼,使得乐句悠长、连绵起伏。
花儿的腔幅悠长,常有连续的音程跳进,旋律的起伏度大,节奏宽广、自由,音域宽广、延长音较多。整曲的骨干音为徵音(5)、商音(2)、羽音(6),最高音与最低音总共相差十一度,在曲中多次出现“re—sol”这种的四度跳进音程,音乐材料主要是“sol-la-do-re”和其反向“re-do-la-sol”式的进行。这种连续的四度跳进后延长以及延长后大起大落的表现手法全曲共有三次,所以又被称为“三起三落令”,仿佛在描绘着高山连绵不绝,三起三落的旋律有层次的在述说着男子内心的情感,三起体现着男子说到情处时激动万分,对爱情无限的渴望,三落体现着男子因还是得不到爱情,只能单相思的忧郁之情。第一次的起落,男子只能远远的注视着爱情,不敢靠近的煎熬;第二次的起落,男子走近了接触,却压抑在喉咙之间久久不能开口;第三次的起落,有种“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忧郁,看上去容易实际却很难。男子的情感大幅度的起落,所以才有了望“花”心叹的单相思。旋律中还运用五度大跳进音程:徵商(5—2)、商羽(2—6)。
“花儿”曲令节奏形式上是属于自由的,节奏长短不一,这与青海方言的节奏有一定的关联,在语言上加入了很地道的词,这种词在发音上带动了节奏的快慢。其中“花儿”中的“头尾齐”上下句的词组节奏不同,双单交错。男子情绪的波动对这首山歌的旋律起到了促进的作用,抑扬相间。全曲节奏记谱规整,但实际节奏散化、有弹性,根据曲调的自然呼吸和情感所致,都需要依照感情的需要来调整,时长时短、时慢时快、时紧时松,使旋律起伏自由,能动性展开幅度大。这种由情绪主导的节奏方式,形成了散文性的散化节奏。
这首曲令歌词含蓄而富有诗意,衬词衬句丰富多彩, 旋律悠长华丽,拖腔高亢明亮,借以高山、平川的外部环境营造了空旷、寂寥的意境。表面不写人,却处处有人的感情弥漫在字里行间和音符的流动之中,借以牡丹隐喻为少女,体现着少女对爱情的渴望,充分展现了“花儿”抒情写意的艺术魅力。此曲令大气磅礴、苍茫开阔,将西北高原的心境通过隐晦的歌词表达的淋漓精致。
[1]颜宗成.花儿流淌在西北人民心里的歌[J].中国土族,2011(02):41-43.
[2]颜宗成.“花儿”——流淌在西北人民心里的歌[J].群文天地,2011(05):4-7.
J642
A